《黃金時代》:在敏感的「性」中,打破時代禁錮,追求愛與自由

2020-12-14 歷史知心人

《黃金時代》:在敏感的「性」中,打破時代禁錮,追求愛與自由

在我看來,義氣就是江湖好漢中那種偉大友誼。水滸中的豪傑們,殺人放火的事是家常便飯,可一聽說及時雨的大名,立即倒身便拜。我也像那些草莽英雄,什麼都不信,唯一不能違背的就是義氣。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惡不赦,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邊。——《黃金時代》王二語錄

在《黃金時代》中,王二與陳清揚的故事是由破鞋開始的。

21歲的王二因為腰傷難忍找到十五隊的美女醫生陳清揚看腰病。看完便頭也不回得下山去了,半個小時後陳清揚下來找他,跟他討論自己被人說成是破鞋一事。王二擺出了偉大友誼的論述――希望陳清揚能以性交一事落實這偉大友誼。陳清揚被王二偉大友誼的說辭吸引住了,為了偉大友誼,為了反抗自己被人說成是「破鞋」的冤屈,她和王二搞了很多次,後來還陪著王二在僻靜的山上住了半年多。然後下山接受各種批鬥交代事實。文革結束,各走各路,二十年後重逢,再次到飯店開房敦偉大友誼,第二天,在火車站分別後再沒相見。

萬惡淫為首,在那個思想尚未開明的年代,公然談性,就是挑戰時代的權威。從王小波留下的作品中,我們知道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人,那些固化的思維框架是禁錮不了他的,所以其書中,對於性愛的描寫並不吝嗇,更不隱晦。《黃金時代》的王二,那個看起來混不吝的傻小子,在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到王小波的影子。

王二是個除了智慧和頑劣一無所有的北京知青,高高瘦瘦,真誠、沉默,喜歡說髒話,他看到年輕美麗的陳清揚馬上傾向於證明陳清揚不無辜,打算勾引陳清揚。但王二絕非軍代表式的無恥之徒,在景頗族孩子勒農對他的小和尚嘖嘖稱奇時,王二「趕緊扔下他去穿褲子」。

美麗性感的陳清雅,是個完美的性幻想對象。所以王二打算在過二十一歲生日那天晚上引誘陳清揚,王二的引誘沒有一點現實利益的殺傷力和強權色彩,他拋出了半真半假的「偉大友誼」。王二隻真誠了一半,偉大的友誼是需要證明的,此時,性交是「偉大友誼」的代價。 陳清揚於是「半天毫無反應」、「肌肉繃得很緊」,王二把她徹底搞暈了,或者是說,偉大友誼的誘惑把她徹底搞暈了。

王二的「偉大友誼」不是簡單到一種勾引女孩子的手段,在勾引陳清揚之前,王二還是一個童男子,王二要求性交,性交對於陳清揚來說足夠虛無,但對於王二來說無比重要,在一個童話般的雲南、在變形的時代,心靈和身體的雙重寂寞籠罩著王二,也籠罩著陳清揚。

王二的偉大友誼不是隨便說說,王二始終準備誓死捍衛偉大友誼,可從來也沒人肯給他這個機會。在偉大友誼的第一次「實踐」中,在欲望的催促下,在寂寞與孤獨感的催促下,在對一種毫無保留的信任與真誠的感召下,在對偉大友誼可能性的證實或不斷證偽的催促下,王二的咒語也迷住了自己:「其實偉大友誼不真也不假,就如世上一切東西一樣,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話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隨時準備兌現我的話,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卻。」

王二在生日當晚還是等來了陳清揚。王二毛手毛腳,心慌氣躁,不得其法,陳清揚滿懷蔑視與不屑,揚手給了王二一個響亮的大耳光。王二跳起來,拿了自己的衣服,轉身就走。 陳清揚把這當作得到王二光芒萬丈的偉大友誼的證明,性交的工具屬性讓她冷冰冰毫無反應,這使得王二「事畢我即憤怒又沮喪」,陳清揚看到了的一巴掌打出了王二的憤怒,也打出了王二的真誠,陳清揚隱隱約約感覺到這種親密接觸並非權力暴力、也非肉體交易,陳清揚看到了從未有人願意給予過她的,以前連聽也未曾聽說過的偉大的友誼。

陳清揚肉體不過軀殼,她驗證了偉大友誼,心裡是無比歡樂的。王二如何對待這次實踐?王二說,「在我看來,這東西無比重要,就如我之存在本身」,因此他是在以「我之存在本身」來坦誠面對陳清揚,性在王二看來是正義的、善良的、自然、純粹的,是好感和信任,是敬意和尊重,王二對陳清揚的偉大友誼回報了「我之存在」,這驚天動地匪夷所思的實踐讓「我之存在」包容了更多的內涵,包括他對陳清揚的愛戀。

性是王二開啟黃金時代的一把鑰匙,是他荒誕又精彩的人生的開始。對於性這件事,他看起來不正經,但是比誰都慎重,他的二十一歲的生日願望是希望擺脫童男這個身份,而他的性對象是最隊裡最美麗的陳清揚。他在後來的表現中,也不是一個色之惡鬼,陳清揚不願意,他也不會強求,這種事,就算靈魂上做不到契合,至少也要做到尊重彼此的意願。所以,王二不是一個沉淪於肉慾的無恥之徒,他真的是在用自己的赤誠來勾引陳清揚。

對於王二提出的敦友誼?陳清揚初聽時是充滿了不屑與不解,也許還有深藏的一點希望,但更多的是失望的憤怒與深刻的懷疑。

如小說所述,「性交」在陳清揚而言,幾乎等於虛無。「她絲毫也不怕成為破鞋,這比被人叫做破鞋而不是破鞋好得多。她所討厭的是使她成為破鞋那件事本身。」如果說性交是代價,那麼這個代價同放射萬道光芒的偉大友誼相比,實在太過渺小。然而,人世間真的有什麼偉大的友誼麼?

但陳清揚為了渺小的可能姑且一試,世間的一切理念、道德在偉大友誼面前都不堪一擊。為了可能的偉大友誼,姑且一試,破鞋就破鞋,帶些嘲諷、帶些無聊、三分寂寞、三分玩笑。陳清揚在對「性」的權力意味和實用價值的絕對蔑視下作出了自己的決定。

陳清揚是個很清醒的女人,在精神不能自我的年代下,她能做到肉體和精神分離,愛是愛,欲是欲,做愛不等於有愛,有愛不一定要用欲表現。這不是淫蕩,而是追求自由,反對舊思想的一種嘗試。世人不容於她,卻不知她早已不屑容於世俗之中。陳清揚很幸運,她在最迷茫的時期遇到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王二,過了一段肆意張揚的人生。但她又很可悲,因為在遇到混蛋王二後,她就不是那個誰也不愛的陳清揚了,在餘生中,那個餓紋入嘴,眼睛下面烏黑,身材很高,衣服很破,而且不愛說話的王二,將會成為她一輩子的記憶。

其實在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中,每一部都寫盡了愛情、生活、現實。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如今的你是否已經屈服於生活,遂成枯落?

王小波在《黑鐵時代》說:有錢就可以買到自由。如今讀來非常真實也分外扎心。

沒有人描寫「性」可以比王小波更好,因為這是一個敏感話題,即使是餘華、陳忠實、賈平凹都曾經因為開放的筆鋒被人詬病,但是王小波卻不一樣,只有相似的靈魂,必然會讀懂王小波,有人曾說,只有讀過王小波,人生才不會遺憾。

這個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我們這群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必然要讀一讀他的時代三部曲,給我們的精神世界以慰藉,現在原價149元的三部曲,現在只需要89元即可擁有。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大膽粗鄙的肉體歡愉後,是對自由追求和精神獨立
    而在王小波眾多作品中,最被人追捧的莫過於《黃金時代》,就算沒讀過,也一定聽過這句話「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然而,這本被王小波稱為「寵兒」的小說,寫了20年,卻被禁了5年,後一經出版,成為現象級暢銷的書籍。《黃金時代》從被禁到暢銷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黃金時代:披著友誼外衣的肉體歡愉,是對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不過,這並不是同行不講情義,因為王小波一直都特立獨行,他不願意加入任何組織,也不混圈子,李銀河曾勸他加入作協,這樣方便作品的發布,因為不想被條條框框束縛,他拒絕了,這樣的王小波註定難以被人理解,因此在他《黃金時代》中,就描繪了一個荒謬壓抑的時代,人們缺乏勇氣說真話,人們的自由也被無意地剝奪,對於主流意識的逃離和反抗,成為了王小波創作《黃金時代》的主要靈感來源。
  • 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是荒誕對抗時代的短暫勝利
    食色,性也:王二和陳清揚的黃金時代「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王二21歲生日的時候,他請陳清揚來吃魚,做傾心之談。對生活和時代的妥協,讓他們已經沒有了去追求一份感情的勇氣了。王小波:孤獨的另類者王小波其實和陳清揚王二 一樣,都是孤獨的另類者。
  • 《黃金時代》的「性」描寫,被批格調低!白樺:「槍斃」文學小說
    這位偉大的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家正式的離開了我們。就像是一朵櫻花「盛開了,很短暫,然後就凋謝了」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以顏值掃出一片天下,但在中國文壇屆,憑著「有趣的靈魂」打破了這個傳言,王小波算是第一個。1952年的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對人性自由的探索,及自我情感的靈魂救贖
    直到王小波死去,他的《黃金時代》依舊沒能賣出去。可讓人驚奇的是,他死後不久,他的文字卻在不少人心中火了起來。對文學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人性的反思,還有他時不時流露出的幽默氣息,和他對愛的理性思考與解讀,無不讓人喜愛,也許這也就成就了死後的他。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寫的是90年代,實是現實的反叛及自由的嚮往
    2、 對性愛的追求,是對自由的渴望、對現實的反叛中國人幾千來都羞於談性,那個時期更是如此,可王小波偏不愛隨主流,他的作品中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性就是對現實社會的抗議,《黃金時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那是個"談性色變"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被禁錮的時代,王小波藉由大量的性愛描寫來諷刺那個時代,從而獲得精神解放的滿足。王二和陳清揚的痕跡遍布山野,他們一次次地肆無忌憚,都顯示著性解放,也是對現實的反抗。
  • 淺談《進擊的巨人》,禁錮身體的牢籠可以打破,那麼禁錮心靈呢?
    導讀:關注延晨,帶你見,你想見的人~禁錮身體的牢籠可以打破,那麼禁錮心靈呢?其實每個人都一樣,人一旦有了夢想,就不會再安於現狀!這次延晨就來給大家談談《進擊的巨人》中,到底有著怎樣的思想?帕拉迪島和馬萊,到底存在著怎樣的區別,為何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
  • 黃金時代:敦倫偉大友誼
    他追求智慧但不沉溺於智慧,熱愛思想的同時反抗陳舊的語言,他筆下的的語言是樸實無華的,沒有矯揉造作,這種所謂的「技法」是難能可貴的。他被人長久的懷念,既是因為他的特立獨行的勇氣和對自由的追求,也在於他的語言平易近人,這得以讓他的文字快速流通,在繁瑣的故紙堆裡,別開一道清流。
  • 《黃金時代》:談性色變,王二的迷惑行為,是對無性時代的反抗!
    但在"存天理,滅人倫"的無性時代,有多少男女間美好的情愫,曾經被視為淫邪之洪水猛獸。在致青春之作《黃金時代》裡,王小波就講述了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個二十歲的青年王二,在雲南農場插隊當知青,和已婚少婦陳清揚之間,離奇荒唐的愛情故事。
  • 王小波《黃金時代》:荒誕不羈的「性」描寫,實則是對時代的控訴
    在上個世紀末,有三本小說是最出名的:《白鹿原》、《廢都》,還有就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這三本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性」,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描寫,而且正因如此,在出版的時候總是遭到很多的困難。在小說《白鹿原》中,主角白嘉軒娶了7個妻子,但是最後卻只有一個活了下來,這就是因為缺乏性知識造成了。男人還好,如果是女人聽到性生活這個詞的時候更是會害羞得不行,根本不會聽你說下去。《黃金時代》中,女主角對性生活一點都不懂,覺得自己這樣做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作繭自縛。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描寫太多被當「小黃書」出版,那是他們沒看懂?
    港人把《黃金時代》當成色情文學出版,是因為他們沒看懂,王小波的作品開篇就是大量對性qi的描寫,比如在《黃金時代》中,寫陳清楊和王二發生關係的時候,說她就像一隻考拉熊。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寫道:「在我看來,春天裡一棵小草生長,它沒什麼目的,風起時一匹公馬發情,它也沒有什麼目的,草長馬發情,絕非表演給什麼人看的,這就是存在本身。「王小波認為:性是自然的人性,要用一種「偉大的真誠」來做這件事,不要羞答答地表演,而在生活中,王小波又是一個「性道德」非常傳統的人,他認為性亂是社會的負面現象。
  • 俗語「萬惡淫為首」,為何《黃金時代》的性描述,要顯得崇高呢?
    我想在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中,21歲的我,對於愛情是模糊的、是初戀的。我被陳清揚成熟女性的韻味所吸引,在風雨飄搖中,在當時沒有錢卻行戀愛的時候,想找到自己的愛情,也許能讓孤獨的靈魂找到一絲的慰藉罷了。受我們祖先的影響,都有著傳統的理念,在生活中有許多的規矩,用來律己,但唯一沒有變得就是遵守婦道,其中必定是禮節的問題。
  • UMT:打破生活禁錮走入理想「U次元」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彩妝品牌也是琳琅滿目選擇一款適合自己,成分安全有保障的化妝品也是尤為重要的。 如今的化妝品市場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年輕人喜歡的都是驚喜和獨一無二,市場中各色的化妝品品牌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地方。
  • 王小波《黃金時代》:一個敢把性寫進書的男人,究竟想幹什麼?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歷時20年才定稿的作品,連王小波自己都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在王小波的心裡,想要表達的並不是性的本身,而是通過寫性表達那個時代,對壓抑的反抗,對想要控制人的環境的反抗。因為性是最私有、最隱蔽的,完全屬於自我的一種自然衝動。
  • 《黃金時代》:披著友誼外衣的肉體歡愉,是對抗荒誕時代的勝利
    剛開始讀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你會被他書裡充斥著的性描寫感到震驚,難以置信這是一個正兒八經作家寫出來的東西;越讀越深,你便會被他文章中的黑色幽默逗得笑出聲來,這便是你第一次讀王小波作品時想法;當你第二次讀時,你會逐漸看到作品背後的深意,時代的黑暗被他三言兩語地描繪出來,憤怒卻又無可奈何;當你第三次讀王小波時,差不多就可以真正了解他了,你會透過一篇篇文章看到作家對於時事的關懷
  • 這是真專家~李銀河17年前對性自由的判斷~​
    清末民初 妓女是「性自由」先驅清末民初,青樓女子因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得以最先進入社會公共領域,成為中國第一批離家獨立、有自主經濟能力,參與與男性自由約會社交,還有婚前性、婚外情與一夜情等「性自由」的先驅。
  • 讀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王小波筆下的性,秒殺一切寫性小說
    王小波在書中並沒有直接寫二人到底有沒有愛情,從始至終沒怎麼說愛,倒是寫了好多在一起的情節,比如說他們倆躺在河邊的黏土上,王二從身後抱住陳清揚,然後兩個人在那兒看天上的雲彩,有很多這樣的細節。總之,王小波筆下王二和陳清揚之間的愛,是一種朦朦朧朧的愛情,但就是這種模模糊糊的、沒有言明的,或許才是愛情最美的地方。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17歲他懷揣著「浪漫的救世情懷」去雲南做知青,沒想到下鄉插隊的枯燥生活,以及處處被安排的荒誕日常,讓王小波深惡痛絕,也是那時候他開始他開始深入思考人類生存及自由的命題。王小波在外人眼中從小愛發呆,但其實發呆的大多數時間裡他都在思考,並從中得到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 王小波《黃金時代》:書中對性的描述很直白,揭開人性的遮羞布
    《黃金時代》的到來在王小波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就要說作品《黃金時代》。從20歲開始起筆創作,到40歲才完成《黃金時代》這部作品。大概花費了他二十年的光陰,書中的人物也是從20歲開始到40多歲,這二十年不得不說是人生中最珍貴的,不得不說是人生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