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銷售額突破百億,安踏如何做到同時擁有兩個百億規模的品牌?

2020-12-16 LD講故事

中國的運動服裝行業,這兩年崛起的勢頭非常明顯。2018年整個行業的增速達到20%,2019年「雙十一」,運動服裝行業同比增長超過35%。

產業成長的趨勢站在風口上,這說明,運動服飾在中國的使用場景正在生活化和時尚化。目前中國運動服裝行業的規模大概在2000億元,世界排名第二。

李寧品牌憑藉「中國李寧」逆襲而上,另一個中國的運動品牌——安踏,也是不逞多讓。過去這兩年,安踏又多了哪些事情,讓他們的品牌完成升級呢?

安踏收購FILA

2019年,安踏的股價上漲100%,成績斐然。雖然安踏的主營品牌營業額只增長18%,但是旗下的另一個休閒運動品牌FILA,在2019年營業額增長80%,表現異常突出。光上半年的銷售額就超過65億元,全年銷售額預計超過100億,是中國銷量第一的國產單一品牌。

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主要是FILA的客戶群主要是年輕人,中國有2700萬大學生,按均價1000元來計算,平均每三個大學生就有一個人穿FILA。

在過去的中國國產運動品牌裡,單一品牌第一名就是安踏自己。2019年安踏便擁有了兩個位列市場前三的品牌,銷售額又各自超過100億。這個體量不只在中國名列前茅,在全球安踏集團也僅次於耐克和阿迪,是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和李寧一樣,過去的安踏是從高性價比入手,主要面向四五線城市的消費者,價位和定位使得品牌無法進入高端市場。但是,2019年安踏做到了。

跟李寧有特殊的歷史積累不同,安踏的單一品牌價值沒有那麼高,安踏選擇的是併購和多品牌戰略。

安踏收購的目標都有這樣的特性:品牌定位中高端,要麼歷史積澱好,要麼專業性強,有自己的忠實用戶。

有這樣的目標,安踏在收購之後,就會運用自己在中國市場的運營能力,將這些品牌在中國消費者面前重新打造一遍。

安踏旗下現在一共有23個品牌,這裡面最值一提的就是FILA,FILA在2019年可以說是現象級的表現。

FILA屬於中高端品牌,1911年創立於義大利,圍繞著網球、高爾夫、運動生活等場景設計產品,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受追捧。但是在安踏收購的前幾年,FILA在中國的表現並不好,2009年安踏以6億港幣收購了FILA。

新品牌賦能

那收購FILA之後,安踏又是怎麼把這個品牌運營成銷量過百億的頭部品牌呢?

原先安踏的主品牌採用的是批發模式,管理批發商才是安踏最擅長的方式。但是從一開始運營FILA,安踏就打定主意要做直營,在2019年上半年,FILA在全球開了1788家直營店。直營帶來的精益管理,為FILA在中國的快速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FILA品牌的代言人,安踏請的不是專業的運動明星,而是高圓圓、馬思純、黃景瑜這樣的大眾時尚明星。FILA的客單價在500-1000塊錢,比安踏高出一個檔次,70%以上的毛利率,也證明FILA品牌的高溢價。

比如FILA最火的爆款老爹鞋Disruptor 2,設計靈感來自FILA 1996年的經典鞋。這款鞋鞋跟超過五釐米,又厚又大。這款鞋一經推出,很多歐美明星都在穿,還被球鞋雜誌Footwear News評為了2018年的年度鞋款。

對比巴黎世家這些奢侈品牌的球鞋,FILA的價格只有十分之一,是更多年輕人的選擇。這款鞋的爆紅直接帶動了FILA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和中國的銷量迅速攀升。

嘗到多品牌發展甜頭以後,安踏在2019年又花了46億歐元收購芬蘭的亞瑪芬體育。這給安踏帶來了13個高端運動品牌,戶外裝備的奢侈品牌始祖鳥、頂尖的網球拍品牌Wilson、滑雪裝備Atomic和戶外運動品牌Salomon 等等。

安踏的這次收購完善了它的品牌矩陣:大眾品牌安踏,中高端時尚品牌FILA,高端專業品牌始祖鳥。用不同定位的品牌,把消費者各種使用場景都承包下來。

用多品牌戰略來分攤流行的風險,在服裝行業早已不是新鮮事,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特步、匹克都收購過新品牌。但難點在於,怎麼運營才能實現像FILA這樣實現高增長?

中臺效應

安踏給出的答案是:用五大中臺,去運營三大品牌事業群。安踏把公司分成品牌和中臺兩部分。

首先是中臺,中臺類似於集團內部的服務者,幫品牌免除後顧之憂。

在中臺裡面,安踏設置了集團生產、採購、職能、零售和電商五大中臺。這些都是不同品牌可以共用的能力,在集團層面統一發力,能享受到單一品牌沒有規模效應。

職能中臺主要負責的是人力、財務、法務等基本的公司職能。安踏把批發商管理、實體店鋪運營、電商渠道運營這些在品牌運營過程中積累的能力,放到零售和電商中臺裡,去賦能所有的品牌。

比如,始祖鳥在中國的擴張沒有太多經驗,通過這兩個中臺,安踏可以迅速幫品牌做好選址、對接商場,以及設計電商投放策略這一系列運營工作。

不過,生產和運營這些放到中臺的職能,其實還不算是品牌的核心職能。能不能讓消費者喜歡併購買這個品牌的產品,才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這就要看品牌了。安踏的23個品牌被規劃到專業、時尚、戶外三大事業群之下,分別是以安踏為核心的專業運動事業群,以FILA為核心的時尚運動事業群,以亞瑪芬體育品牌為核心的戶外事業群。

為什麼要把23個品牌分別放到三個事業群呢?有兩點好處:

一、同類品牌彼此之間有更強的協同效應;

二、頭部品牌可以帶動腰部品牌,腰部品牌可以比單一品牌爭取到更多資源。

那品牌事業群的核心職能都有哪些呢?分別是產品設計、品牌和營銷,這些核心職能定義了「品牌是誰?」,「用戶如何理解你?」等關鍵問題。

公司發展壯大之後,就容易組織僵化,調整速度慢。而中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這個問題,各個品牌能專心地從用戶需求出發,去設計產品,保持品牌的活力。

安踏的組織架構調整,對於這個多品牌發展十分重要,會影響這個品牌未來十年的發展。

相關焦點

  • 7年突破百億營收 三隻松鼠掘金三萬億零食市場
    而頭部企業三隻松鼠,僅僅花費7年時間已經實現0到百億的突破。隨著行業百億企業的出現,零食行業愈發受到關注。到2020年,零食產業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萬億元。但整個休閒食品行業 CR6 佔比不到 3%,頭部企業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清華大學快營銷研究員孫巍認為,隨著消費訴求的變化,休閒食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 即有分期銷售額將破百億 感恩回饋風暴豪禮來襲
    深圳2016年12月20日電 /美通社/ -- 繼11月份累計銷售額如期突破90億後,國內知名的消費金融品牌即有分期即將突破百億大關。為迎接這一重要的時刻,即有分期近期將傾情推出「百億感恩回饋風暴」活動來回饋全國即粉。
  • 安踏體育2016業績亮眼 2017門店數量將突破10000家
    根據彭博社數據,截止至1月底,安踏體育的市值已經突破600億港元,在領先國內其他體育用品公司的同時,安踏也鞏固了其在全球體育用品公司市值排名中的第五的位置。在丁世忠看來,安踏市值首超600億,背後支撐的正是「安踏之道」的確立和踐行。   同時,他也表示,「隨著2022年冬奧會籌備工作陸續展開,安踏將不遺餘力投入資源,全力配合。
  • 聚名網:安踏一路飆起,FILA撐起半邊天!
    根據安踏集團公告,安踏品牌收入67.77億元,同比跌10.7%;FILA品牌收入71.52億元,同比增長9.4%,這也是FILA品牌收益首次超主品牌安踏。在安踏進階階段,FILA撐起半邊天,作為潮牌愛好者,小編自然要來扒一扒斐樂(FILA)這位時尚界新寵兒。
  • 安踏集團電商年流水突破100億!它是如何做到的?
    這不僅僅是平臺的勝利,更是數百萬品牌商家的狂歡盛典。作為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的龍頭,安踏自然也不例外——這一次,它做到了28.4億。 安踏是如何做到的?
  • 酒high深度|習酒圓夢百億 下一個5年靠什麼完成業績翻番?
    習酒銷售突破百億,免不了被拿來和同樣在百億俱樂部的醬酒企業郎酒進行比較。而在習酒邁過百億門檻之際,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發籤名賀信,祝賀習酒與習酒黨委書記、董事長鍾方達。在日前走訪醬酒企業時,接近習酒的相關人士曾對酒訊表示,二位董事長經常經由赤水河上的一方小橋飲酒話事。
  • 完達山乳業又現品牌亂象 百億尷尬與靈魂三問
    尷尬在於,百億目標對第一梯隊乳企早已不值一提。伊利完成千億目標幾無懸念。蒙牛也不過時間問題。君樂寶,2017年就突破百億營收,而其奶粉產品2014年才上市。光明乳業近年雖表現低迷,但9年前也實現了百億營收。連小字輩健合集團,也在2018年躋身百億陣營。
  • 從虧損3000多萬到貢獻百億毛利,這筆收購助安踏成為「10倍股...
    2009年收購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專營權後,FILA從虧損3000多萬元到如今貢獻百億毛利,並助力安踏體育成就「十年十倍大牛股」。而2019年完成對擁有始祖鳥等品牌的亞瑪芬的收購後,安踏能否複製FILA的成長奇蹟,實現二次起飛?FILA品牌強勢增長財報顯示,FILA品牌的強勢增長是安踏體育年報的最大亮點。
  • 為安踏帶來147.7億元營收的斐樂FILA,你猜是哪國品牌?
    網紅帶貨、購物節晚會充滿噱頭,百億補貼、千億優惠更是令消費者應接不暇,趁此機會,小編也打算入手一雙老爹鞋。通過搜索,小編將目光鎖定在斐樂(FILA)品牌上,充滿個性的英文logo以及時尚的紅白藍色調讓小編心動不已。本以為買了一件國際時尚大品牌,但是卻在商品評論區看到有購買者說是國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斐樂到底是哪國品牌?好奇心驅使,小編決定扒一扒斐樂(FILA)品牌的前世今生。
  • 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
    2020年12月18日上午,網螺天下 百億輝煌——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新聞發布會在柳州市舉辦。會上,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蒙啟鵬正式發布:截至2020年12月17日,袋裝柳州螺螄粉產銷突破百億,達到105.60億元,較去年增長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100億元」工程。
  • 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打開百億規模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程銘劼 趙博宇隨著父母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體系的完善,學前教育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如何做好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也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剛性需求。在超百億的規模之下,幼小銜接市場藏著可觀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規範化發展的挑戰。需求膨脹從數據來看,幼小銜接已經越來越成為家長眼中的剛需。
  • 匯景控股年銷售額25億 發行估值上百億是否有點飄
    來源:投資者網匯景控股年銷售額不足25億 發行估值上百億是否有點飄年均銷售額不到25億元的匯景控股,發行估值卻被定為上百億元,這種與公司規模嚴重背離的定價,是否會導致無人喝彩?從歷史情況來看,這類公司極有可能遭遇股份認購不足和股價破發的局面。
  • 安踏是國產第一運動品牌,那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名令人意外
    自從安踏在21年前打響自主品牌的第一槍開始,國產運動產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這麼多年下來,安踏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的體育運動品牌。除此之外,鴻星爾克、李寧、361°、特步等本土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你可能只知道FILa,卻不知道斐樂的背後其實是你一直看不起的安踏
    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安踏」,要說安踏在時尚運動品牌裡根本不算出眾,或者可以說是三四線城市的主力品牌。可是今天它卻在彎道超車了,因為這兩年「FILA」大火了起來,就連小編所在的四線城市都開始流行起FILa了。時尚的年輕人們也有了阿迪耐克之外的選擇了。買FILa就高端?買安踏就被看不起嗎?其實它們都是親戚。
  • 京東韓瑞:企業市值或現金流不足100億,如何做到百億補貼?
    而隨著拼多多這匹「黑馬」的到來,我們又看到了全新的活動板塊——百億補貼。截至目前為止,百億補貼早已經不再是拼多多的「專屬」。「一貓、一狗」全部加入其中,甚至還有不少「新成員」,包括一些百貨公司。此前,天貓平臺就表示會推出300億現金補貼,而京東也緊隨其後推出了雙百億補貼計劃。當然「主創者」拼多多自然沒有落後,同樣給予消費者百億補貼的承諾。
  • 從「燙手山芋」到「現金奶牛」│FILA中國如何逆襲
    財報公布當日,安踏體育股價報收75.65港元,上漲4.42%,公司市值首次突破2000億港元,最新市值達2044億港元,相當於2017年的2倍。此前在安踏體育中期財報中,FILA的具體業績數據就首次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79.9%至65.4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為44%,毛利率高達71.5%,毛利同比增長79%至46.7億元。
  • 三隻松鼠百億當口喊出千億目標 光靠堅果不夠
    7年百億2019年12月3日,三隻松鼠(300783.SZ)對外披露,截至當日,公司年度全渠道成交額突破100億元,這是休閒零食這個「傳統」行業的新經濟奇蹟。隨著電子商務生態系統的逐步完善,淘品牌崛起,三隻松鼠站上風口。創立7年來,三隻松鼠累計銷售堅果零食產品300億元,自2014年起連續6年位列天貓商城「零食/堅果/特產」類成交額第一名。僅在天貓旗艦店,便擁有超過3300萬粉絲,穩居全平臺粉絲榜榜首。
  • 主品牌被反超 到底安踏的FILA?還是FILA的安踏?
    近日,國內運動品牌安踏發布公告稱,2020年第三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實現低單位數的正增長。F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實現20%-25%的正增長。2020年第三季度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同比實現50%-55%的正增長。
  • 店寶寶:直播聚光燈下的百億市場—大碼女裝
    超大規模的人群自然就帶來了一個大規模的市場,例如減肥、健身、服飾等等。而我們要說的大碼女裝就是一個百億規模的市場。 大碼焦慮 「普通人購物根本想不到一個買XXL碼衣服女生的辛苦。」淘寶大碼女裝店主鄧甜說。
  • 聚划算百億補貼背後的真相:品牌賦能,惠及用戶
    補貼升級、商業價值突圍走過365天的聚划算,通過層層推進的補貼玩法,在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上不斷突破。無論多麼眼花繚亂的營銷,消費者在衝動購物過後還是會選擇「退貨」。只有給到真正的實惠,才能讓消費者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