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班就讀,需要更仁愛更負責的好老師

2020-12-22 光明日報

【專家視點】

進入新時代以來,殘疾兒童少年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求更加凸顯。讓殘疾兒童少年與普通學生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成為推進隨班就讀工作的重要使命。為此,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素質是決定隨班就讀推進速度與質量的關鍵因素。

造就隨班就讀學生需要選派優秀的好老師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他提出好老師的標準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不能因為有的學生不討自己喜歡、不對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所謂的「差生」甚至問題學生,老師更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幫助。好老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

相對普通學生而言,普通學校教師面對的隨班就讀學生往往就是「差生」「問題學生」;資源教師或巡迴指導教師面向的更是殘障程度較重的特殊學生。要使這些學生受到教育得到發展,對老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要求更高。一個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需要好老師,一所學校的隨班就讀需要一批好老師。為此,教育部出臺的《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各地各校要選派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養、更加富有仁愛之心和責任心的優秀教師,擔任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班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選派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或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特殊教育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具有較豐富特殊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特殊教育資源教師和巡迴指導教師。

這就從品德修養、責任擔當、專業背景、經驗業績等方面細化了擇優選拔從事隨班就讀教育教學教師的標準。同時根據特殊教育自身的特點,提出探索引入社工、康復師等專業人員的機制,發揮其在生活照護、康復訓練、輔助學習的專業化作用。這體現了恰當定崗定責,優化配置資源的精神。

推進隨班就讀工作需要培養大批的好老師

推進隨班就讀工作必須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好老師隊伍。《指導意見》提出致力隨班就讀師資專業化發展的系列舉措。包括要充分依託「國培計劃」和地方各類教師培訓項目,大力開展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培訓,將特殊教育通識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和相關培訓中,提升所有普通學校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素養。「充分」「大力」「所有」是特別應該關注或落實的關鍵詞。充分,即抓住和用足各種教師培訓機會和資源。作為培訓的主辦者,腦子裡要想著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作為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眼睛要盯住培訓的信息。大力,則是應傾注各種資源於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培訓,甚至「特教特辦」「開小灶」「吃偏飯」。所有,即義務教育階段每個教師都不能少,無一例外都接受特殊教育專業的培訓,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融合教育形態和日益增長的專業要求。同時,對在職教師還要求通過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公開課或優質課評選、優秀成果培育推廣、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專業化能力。

《指導意見》繼續強調,從教師教育的源頭上加強特殊教育專業素養的培養,落實師範院校和綜合性高校的師範專業普遍開設特殊教育課程的要求,優化隨班就讀工作必備的知識和內容,提升師範畢業生勝任隨班就讀工作的能力。在高等院校師範類專業開設不少於3學分的特殊教育必修課程、非師範類專業開設選修課程,義務教育各學科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增加特殊教育方面的考題,通過多種形式普及優化隨班就讀工作必備的知識和內容,有助於師範生在職前形成一定的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能力。

保障隨班就讀工作需要激勵一線的好老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我國一半以上的特殊學生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普通學校教師已是實施特殊學生義務教育的主力軍。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工作任務重,難度大。他們既要面對班內幾十名普通學生,又要面對類型、殘障程度不斷變化的特殊學生,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要大得多。那些專門從事資源教室和巡迴指導工作的教師也都要不辭辛苦默默奉獻。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隨班就讀特殊學生的發展,包括學業成績不能用普通學生的指標來衡量。因此,必須對廣大一線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給予特殊的關愛和專門的評價,使他們的工作得到尊重,使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隊伍穩定和健康發展。

為此,《指導意見》繼續堅持多年來保障特殊教育教師權益的政策,要求各級政府落實提高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資源教師特殊崗位補助津貼,並在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及評優評先等方面分類評價,向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實質性傾斜,使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這些激勵措施舉措皆為真招實招,對切實解決隨班就讀工作師資短缺和穩定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切實加以落實,讓好政策見真效、惠發展。

(作者:董奇,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相關焦點

  • 成都高新普通學校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研討會在新光小學召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4日,由成都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管理局主辦,高新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新光小學)承辦的主題為「優化隨班就讀工作,促進特殊教育發展」的普通學校特殊兒童隨班就讀工作主管人員工作研討會在成都高新區新光小學召開。
  • 河南殘疾兒童入學出新規:將隨班就讀納入普及義務教育工作
    》明確,要將隨班就讀納入普及義務教育的整體工作中,為殘疾學生與同齡孩子一樣進入普通班級就讀提供便利,並不斷提升隨班就讀質量。【應隨盡隨,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哪些少年兒童適合隨班就讀?我省明確,隨班就讀對象是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各類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言語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及其他類別的殘疾兒童少年。
  • 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西安市華山中學思政課教師 麻玉紅 今年暑期,學校和教育局給我們思政老師提供了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在本次學習中,無論是在教育教學理念上,還是在職業態度及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很多感觸和收穫。尤其是在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心得體會比較深。
  • 「四有」好老師之「有仁愛之心」:鄭州市第四十七初級中學教師...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請跟隨大河網的鏡頭,來認識一下「四有」好老師感動人心的情懷。樊麗娟說,仁愛之心會在全班傳遞,老師有了仁愛之心,一個班級的學生就會相互尊重與關懷,班級裡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然形成,用愛傳遞愛,用愛催生希望。
  • 秭歸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及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優質課競賽順利落幕
    經過激烈角逐,評選產生了秭歸特校優質課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隨班就讀公開課一等獎6名,二等獎10名。此次優質課評選活動創設了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讓每一位參與到其中的教師都受益匪淺,不僅激發了教師們的教學熱情,也啟發了他們更深刻的教學思考,更加強了特校教師與普校教師的交流,推進了融合教育的開展。
  • 一位教師的「好老師」演講:一路從心,只為更美的遇見
    這就是多年前那個稚嫩不成熟的小李老師。時光荏苒,成長的足跡總是那麼匆匆,一路雖跌跌撞撞,但一次次搗蛋惹事後的循循善誘,一次次大霧朦朧時的早操陪練,一次次突發感冒後的深夜陪伴終於換來了破冰之時,那場他們為我精心籌劃的生日會上的深情表白更堅定了我的從心之路。
  •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如何就讀邯鄲私立、公立小學?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在邯鄲就讀公立小學需要提供「四證」: 1、 從業證明:進城務工人員提供進城務工合同證明(含勞工保險證明)、進城經商提供營業執照。 2、 居住證明:本縣戶籍的進城務工子女提供房屋產權證或購房合同(含購房發票)不是本縣戶籍的提供公安部門籤發的居住證明。
  • 寶雞市人民醫院以仁愛之心讓服務更有溫度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賈菲)近年來,寶雞市人民醫院不斷開展「提升服務」專項活動,全院上下齊動員,以仁愛之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溫馨服務。收費窗口作為醫院與患者溝通的第一個環節,承載著重要的服務職能。收費員的一舉一動,都體現著醫院的形象。
  • 這個視頻,讓我們看到了萬全操作,更看到了仁愛之心
    這個視頻,讓我們看到了萬全操作,更看到了仁愛之心 風往哪裡吹 「歡迎回家」。昨晚到今天,湖南本地媒體熱傳一則視頻,網友「龍微環遊記」用鏡頭記錄了從德黑蘭起飛,到進入長沙定點隔離酒店的全過程。看似客套的話語卻足見真情,從安排包機接送,到房間一應俱全的洗涮用品,從酒店走廊貼膜的防護措施,到個性化的餐食安排,從防護措施上的細緻謹慎,到生活安排上的細心周到,仁愛之心配以萬全操作,立馬能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這次疫情是一面鏡子,既照映著疫情肆虐下生命難以承受之重,更記錄著許許多多「人間有大愛」的溫馨與感動。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依然是發展中國家。
  • 【明天更美好】古麗堅乃提:幼兒園裡愛笑的老師
    新疆日報訊(記者鄭卓 隋雲雁報導)8月30日,和田市肖爾巴格鄉育苗幼兒園迎來了新學期報到的日子,幼兒園生活老師古麗堅乃提早早來到門口迎接孩子們。  幼兒園報到日沒有安排具體的課程和活動,小朋友們11時多就能回家。古麗堅乃提和老師們仔仔細細地打掃整理每間教室。「這幾天園區在施工,塵土比較大,小朋友的桌椅板凳一定要擦乾淨才行。」
  • 火影忍者:詳解卡卡西對於「第七班」,是否是一個好老師
    特別是搶鈴鐺那段,讓人直呼良師,但隨著劇情發展,卡卡西作為帶隊老師,在指導第七班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火迷們有點不岔的行為,評價也一度走低。關於卡卡西對於第七班而言是否是一個好老師的問題,也成了火迷們熱衷討論的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針對這個問題做下分析。
  • 學生比賽失利,老師正面的心理疏導,比拿第一更重要
    公布比賽結果時,我班有的女生竟然哭了,幾個男生大呼:「不公平!撥河比賽時,許多人都看見有老師在後面幫六(四)班拖繩子。」有人吵著要去找校長,我還聽見咒罵六(4)班的聲音,哭聲,憤慨聲吵成一片。我知道班上學生集體榮譽感強,是好事,可是沒得第一,就哭,就怨,就咒罵對手,這樣的心態可有些狹隘偏激了,比賽,難道僅僅就是為了名次嗎?
  • 《老師·好》是一部好電影嗎?
    這些電影的主題和呈現方式雖不盡相同,但在製造戲劇衝突上大抵相似,即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一開始往往是矛盾、衝突、誤會,但在老師充滿愛與關懷的教育下,師生之間的堅冰慢慢融化,學生最終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也由此烘託出老師高大偉岸的形象。《老師·好》也不例外。故事背景放到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師(于謙 飾)擔任三班新的班主任。
  • 是生源更重要,還是教師水平更重要?好學校是怎麼來的?
    是生源更重要,還是教師水平更重要?這個問題爭論了很多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答案,還會繼續爭論下去。一個好學校一定是好生源和好老師的完美組合。但是一個好學校是怎麼好起來的?則需要我們思考。當然也許還有一種情況是一開始學校就有好師資、好生源,起步就是一所好學校,但這種情況應該很少。一般而言,好學生成就好老師,好老師成就好學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果用例舉法,每一種情況都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 藤縣2020年秋學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讀安排方案!
    (11)縣特殊教育學校面向全縣安排新生就讀 12 人(殘疾兒童少年可按照「就近就讀」原則,在義務教育學校隨班就讀或通過送教上門接受義務教育)。2020 年秋學期全部入讀小學一年級;②年滿 6 周歲,符合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條件的(根據桂教基教〔2017〕36 號文精神,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是指戶籍登記在外省(區、市)、本省外縣(區)的鄉村,隨父母到輸入地的城區、鎮區(同住)並在接受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可申請在我縣就讀。
  • 老師結婚請全班同學參加,家長統一隨600,隔天收到微信,愣住了
    今天就來看一下老師結婚請全班同學參加,家長統一隨600,隔天收到微信,愣住了,是怎麼回事呢? 孩子的班主任小麗對小孩非常好,而且不只是對老李的小孩非常好。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老李私下進行討論,聽說每個家庭的小孩都非常喜歡小麗,小孩都說小麗老師對他們非常好。 上周聽說小麗要結婚了,因此班上的家長都不約而同的聯合在一起,想要統一給給小麗隨禮表祝福。 雖然說老師強調不會收禮物,但是家長們都是聯合起來的,統一都是隨了600。
  • 心理老師這麼說……
    一至五年級學生們在各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帶領下努力把在生活、學習、交往中遇到的心理衝突、煩惱、困惑等,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對話等方式編成了「小劇本」進行表演。它們分別是一年級《最貴的「蛋」》、二年級《我們是同學》、三年級《一樣的不一樣》、四年級《一起飛翔》、五年級《心靈的撫慰》。
  • 外婆媽媽女兒都是語文老師,還有更神奇的……
    當她跟媽媽交流時,媽媽就告訴她,這些孩子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關注,可以提供一些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她回想起,當時班上有個學生特別好動,她多次制止也不見什麼效果。在媽媽的啟發下,她就讓這個學生當上了紀律委員,負責一些班級日常紀律的管理,同時,常常鼓勵他要以班幹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後來,這個學生各方面進步都挺快。讓她不由感嘆,老媽真給力!
  • 天津市同城高校,天津大學和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到底啥關係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是一所擁有獨立法人資格,擁有獨立管理學校事務的民辦高校。天津大學仁愛學院並非天津大學的二級學院,因為二級學院並沒有獨立法人資格,更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也無權獨立處理二級學院的人事,財務問題。
  • 初中生就讀職業高中同樣有出息,家長和老師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聽在職業高中工作的朋友講,為了保證學校的生源,儘可能多的招收新生,他們每年都有一些招生任務,學校會把這些名額責任到每一位教師身上,和績效和業績掛鈎,所以,這些老師在領到自己的招生任務以後,就會通過各種關係,進入到相關的初中學校,有條件的還會親自給同學們做宣講,強調自己學校的優越之處,盡最大努力吸引初中畢業生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