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由品途集團主辦《2017品途零售Plus創新峰會》上海隆重召開。本次峰會,聚集了零售科技相關領域的投資精英、科技大咖、新銳企業等同場論道,品途智庫現場發布《2017中國零售科技研究報告》、《品途零售Plus 2017榜單》 。
領蛙COO (原阿里巴巴誠信通直銷總經理) 桂強軍分享了自己對於辦公室場景零售的思考。立足於零售業的本質,桂強軍討論了辦公室場景零售的人-貨-倉-配,並對辦公室場景零售的市場空間做出了預測。辦公室場景消費是剛需嗎?這個市場真的有500億的增長空間?
以下為領蛙COO桂強軍的主題演講實錄,由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精編整理,有刪減:
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我來談談2017年最熱的話題——辦公室場景零售,以及我針對新零售的一些思考。
任何一個新事物的出現,背後一定有很多的因素在推動,新零售也同樣如此。我習慣從一個產業終局來思考問題,辦公室場景零售為什麼會在此時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和談論的話題?從沃爾瑪到小學便利店再到淘寶網以及辦公室的無人貨架,我總結出三個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因素。
第一,如今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已經非常完善,行動支付帶來了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第二,消費人群在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從淘寶可以看到3億甚至5億消費人群的變化,看到非主流人群和主流人群,主流人群是80後和90後,尤其是90後,他們從出生開始就伴隨網際網路在成長。
第三,生活方式的變化。以淘寶為主的網購已不僅是購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思考產業發展、產業終局和產業未來,都離不以上三個層面。
辦公室場景消費背後就是生活方式的升級,生活中的剛需。既要了解辦公室場景後的深耕,也要看到辦公室場景後面的獨特性。
第一,要看到辦公室場景往往是一個封閉型的場景,所以消費人群帶有社交屬性。
第二,用戶質量非常高,且對剛需有高頻的需求。如今,辦公室場景消費是可有可無的事情,還是白領消費人群非常需要的事情?辦公室場景消費背後是一個剛需高頻的市場。另外,人群相對較為固定,這也為訂單帶來了確定性。因此,辦公室場景是很多其他場景無法比擬的。
第三,辦公室場景消費帶來的價值。很多公司凌晨12點以後仍然有消費,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便利店、商超、網上購物等方式都無法滿足用戶需求,辦公室場景消費可以陪伴用戶24個小時,用戶可以非常即時性地進行消費。
從整個辦公室場景市場的空間來看,在全國將近有5000萬個辦公點位,初步估算有300到500億的增長空間,這一市場的發展也有助於企業服務員工關係的重新構建。
辦公室零售場景如何賦能新零售鏈路?前面很多嘉賓談到了新零售的技術,我今天只講一點:新零售和過去零售最本質的區別。傳統零售是從「利己」出發,新零售是從「利他」出發。
辦公室場景從三個方向賦能新零售鏈路:第一,辦公室場景零售離不開企業;第二,辦公室場景零售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第三,辦公室場景零售的消費品類、品級、規格都不一樣,給上遊供應鏈數據採集帶來了無限的想像和可能。
最後,零售都要回歸到零售的本質。傳統的零售看的更多的是人貨場,辦公室場景下的整個新零售看到的是四個場景:人,貨,倉,配,希望重構人-貨-倉-配,從而完善零售鏈條。
前面提到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有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給辦公室這個場景重構帶來了新的機會。所以,從人的角度出發,辦公室場景零售的主流消費人群一定是質量非常高的人群。從貨角度來講,商品品類、品級、規格都不一樣,所以辦公室場景零售的貨架商品如果只是把便利店商品搬到辦公室,那麼價值非常有限。怎麼構建一個倉配體系才能真正讓消費者得到極致的體驗呢?傳統零售更多是討論人-貨-場,在辦公室場景下討論的是人-貨-倉-配。
可以預見,辦公室場景零售在未來幾年就是新的零售業態,是新零售賦能、新零售企業、新零售技術非常重要的陣地。
這就是關於辦公室場景新零售的一些思考,謝謝大家!
【以上內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嘉賓確認,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