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達米亞,聖經稱之為「伊甸園」。
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蜿蜒流過大地,為乾旱的西亞大地注入生命的源泉,使之成為文明的搖籃。逐水草而居的古人類聚集在河岸定居,依託河流中下遊的肥沃土壤發展出發達的農業。如同其他古文明一般,生產力富餘促進了階級分化,初始的社會開始在兩河流域形成。遠古部落的兼併又形成了大的城邦,構成了國家的雛形。
至公元前4000年,兩河流域已經形成了較為發達的文化,到約前三千年,蘇美爾人已經在兩河大地上建立起諸多城邦,文字也在這個時期演化成熟,人們開始用鐫刻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記事。約前2900年,兩河流域諸多奴隸制城邦因爭奪水權,貿易道路、遊牧民族進貢等原因開始了近一千年的相互徵伐,代表性的大城邦有基什,烏魯克、拉格什、烏爾等。著名的史詩英雄吉爾伽美什就出現在這個時期的烏魯克。
由於年代甚早,人們對這段混戰歷史與巴比倫的誕生都知之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千年徵伐末,約公園前1800年前後,古巴比倫開始了它的傳奇。第一個巴比倫王朝由叫做蘇穆-阿布的亞摩利酋長建立,他帶領亞摩利人脫離大城邦卡扎魯的統治,創立了巴比倫。亞摩利人是一支外來種族,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古巴比倫時期。這一時期,巴比倫一直在亞述、埃蘭等強大城邦的陰影中,控制著一片小小的土地。古巴比倫時期持續了四百三十五年,舉世聞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在此時誕生。
漢謨拉比王是巴比倫振興的第一道希望,在他統治的時期,巴比倫修建了錯綜複雜的運河,為百姓提供生活用水;高嵩的城牆屹立在巴比倫大地之上,為百姓抵禦外敵。漢謨拉比致力於創造不用血脈與信仰維繫的和平,從而創造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開創法律成文的先河。
古巴比倫後的時代,被稱為亞述時期,這個時期貫穿新亞述帝國時期,巴比倫在這個時期長期處於亞述帝國的影響或統治下,巴比倫在這個時代多次被摧毀,城牆與寺廟曾被夷為平地,經過重建後仍舊由亞述人統治。亞述帝國末期,巴比倫利用亞述內部的混亂脫離了亞述,開始了自己的輝煌。
隨後的時代被稱為新巴比倫迦勒底帝國,這個時期巴比倫不斷發展,在公元前7到6世紀達到鼎盛。此時的巴比倫由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是全世界最龐大與富裕的城市。高嵩的城牆能容兩輛馬車並行,宏偉的廟宇直衝天空。集成高度發達工程學造就的奇蹟——空中花園,靜靜地臥在巴比倫大地上。
傳說中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巴比倫空中花園
盛極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時代,巴比倫是人類至高的傑作。巴比倫人擁有無限的財富與野心,在巴比倫人的觀念中,天為蓋,籠罩於大地之上,野心蓬勃的巴比倫人甚至希望修建通天的巴別塔,徵服頭頂的天空。雖然巴比倫極盛,但《舊約》曾預言巴比倫盛世的短暫。而現實的巴比倫,正如同預言一般。曇花一現的盛世後,巴比倫陷入了永久的衰落。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後短短幾十年,新巴比倫帝國在俄庇斯之戰中敗落。波斯國王居魯士大帝佔據了這一片土地他與後繼的統治者制定了高賦稅的制度,加上這一區域戰亂頻發,巴比倫持續衰弱。
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被亞歷山大大帝擊敗後,其統治的巴比倫落入亞歷山大大帝手中。巴比倫進入希臘化時代。亞歷山大大帝恢復了巴比倫的商貿與文化,令巴比倫短暫迴光返照。但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後,為了爭奪大帝留下的權力,持續數十年的動亂爆發,巴比倫再次遭受毀滅打擊。到公元前二世紀帕提亞人接管這片區域時,巴比倫城已經徹底衰弱,退出歷史的競技場了。在而後的歷史中再無閃耀。
現代時期,薩達姆曾經嘗試復原恢宏的古巴比倫城,但只是拙劣的模仿而已。現在發掘的古巴比倫城遺蹟大小媲美芝加哥,各種出土文物極盡華美。2019年,巴比倫遺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雖然蒙塵的巴比倫已不再,但人們還記得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朵瑰麗的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