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歸鹿門歌》教學設計
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被貶為荊州刺史,孟浩然曾應闢入幕,不久辭歸家鄉,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其詩今存200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遊覽家鄉一帶的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
-
每日一首古詩詞——《夜歸鹿門歌》
夜歸鹿門歌 唐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譯文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在山谷中迴響,漁梁渡口處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
-
孟浩然23歲看破紅塵,假的!他別有所圖,唐詩三百首為何選這首詩
唐睿宗景雲二年,23歲的孟浩然正值風華正茂,卻決意歸隱山林,寫了一首著名的《夜歸鹿門山歌》。年紀輕輕,孟浩然為何要離群索居,隱居山野?他是不慕名利,淡泊無求,還是別有所圖?這首詩為何入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有何高妙之處?
-
從「一山、一士、一考」及「兩詩」,看孟浩然的田園山水情
龐德公當年隱逸在湖北襄陽的鹿門山,也就是孟浩然四十歲以後隱逸的地方。鹿門山就在孟浩然的老家湖北襄陽南峴山附近。「一考」指的就是孟浩然四十歲時進京考取進士失敗的事。這是孟浩然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參加功名選拔考試,對他四十歲以後田園山水情的變化有很大影響。
-
孟浩然讓人意外的一首詩,不相信是他寫的!
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也是語文課本上必背篇目,我們大家都對這首詩很熟悉。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自然認為這首詩沒什麼奇特的。事實上,孟浩然詩集作品中,這類渾健的作品寥寥無幾。如果我不是先在課本上學到這首詩,我簡直要懷疑這是另外一個人的作品了,無論是王維、杜甫、李白,或者是其他人,就是不敢相信是孟浩然寫的。因為孟浩然的整體詩詞風格,和這首的風格太不一樣。讓我們用一個字概括孟浩然的詩歌風格,就是「清」字。
-
鹿logo要火了,但是它真沒毛病!
今天聊一下關於鹿的事兒哈。這幾天大家一直在調侃鹿LOGO不吉祥,好幾家鹿都倒了,其實真的是這樣嗎?從設計角度去看,瑞幸這個鹿LOGO,真的沒毛病,辨識度非常高,線條也走得很漂亮。那麼,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鹿這個動物呢?其實這個是非常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的。舉個例子,關於鹿的詩句,就只說這個最常見的吧。
-
鹿門山,孟浩然的隱居之地,為什麼說它是千古隱山?
這是第一次聽見孟浩然的名字,在最初啟蒙的時候,後來又學了很多首孟浩然的詩歌,也漸漸知道了他更多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孟浩然的隱居之地襄陽鹿門山。位於襄陽市東津區境內的鹿門山,原名蘇嶺山。周圍諸峰疊翠,呈環狀分布,狀似龍椅。鹿門山據縣誌載「漢建武中(光武)帝與習鬱俱夢見蘇嶺山神。命(習)鬱立祠於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
-
湖北襄陽 鹿門高士傲帝王
是呀,為何有「鹿門高士傲帝王」之說呢?孟浩然居住在襄陽城南峴山下、漢江西岸澗南園,他到鹿門山是來隱居的。因孟浩然曾隱居鹿門山,歷史上有不少人稱孟浩然為鹿門孟處士、孟鹿門或鹿門才子。還有許多人認為孟浩然的故居就在鹿門山,並且說他死後也葬在鹿門山,待考。孟浩然是屬於鹿門山的,鹿門山也是屬於孟浩然的。孟浩然因隱居鹿門山而著名,鹿門山因孟浩然的隱居而文化內涵更加豐厚。
-
孟浩然四十五句詩句,堪稱盛唐第一山水詩人
孟浩然是盛唐時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孟浩然詩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詩風清淡自然,不事雕飾,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過故人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
春 曉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比如一片竹林,名為竹林禪境,暗含孟浩然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一個小亭子,名為「詩星閣」,源自盧延讓的《吊孟浩然》「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一處鹿門寺,便是此山得名的古寺。而孟浩然當年究竟隱居何處?
-
孟浩然的最後一天:想起李白王維老死不相往來,不由潸然淚下
就在這個嚴寒刺骨的冬末,孟浩然出生於襄陽一戶殷實人家。孟浩然祖上,便是亞聖孟子。直到20歲,他都在家裡埋頭苦讀,不聞外事。鄉親有饑寒交困者,他就出手相助。襄陽城東南三十裡有座鹿門山,因山前有兩頭石鹿,故名。他跟朋友們隱居於此,終日作詩唱和。山外一切風花雨雪,都被封在了山中。他作《登鹿門山》言志: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
-
處處聞啼鳥 鹿門已春曉(跟著唐詩宋詞去旅遊)
春曉孟浩然(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謂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比如一片竹林,名為竹林禪境,暗含孟浩然的詩句「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一個小亭子,名為「詩星閣」,源自盧延讓的《吊孟浩然》「高據襄陽播盛名,問人人道是詩星」。一處鹿門寺,便是此山得名的古寺。而孟浩然當年究竟隱居何處?
-
性愛山水喜泛舟的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
登鹿門山有感:江山留勝跡,留醉與山翁!
在唐代群星燦爛的詩人中,對孟浩然,我是有些偏愛的。也許,我和他同鄉的緣故,雖說隔世千年,悠悠然卻仍有「親不親,故鄉人」的感覺。每每明月朗朗的夜半,捧讀「山寺鳴鐘晝已昏,魚梁渡頭爭渡喧」,「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的詩句,無不引起我對對鹿門山的思念與嚮往。這天終於有機會向孟浩然的隱居地鹿門山急馳而去。
-
鹿先森的《春風十裡》不僅是一首歌,也是一首詩
更因為被翻唱,一時間,「鹿先森」這首歌被傳遍了大街小巷,這支年輕的民謠樂隊迅速走進人們視野。鹿先森樂隊,是由具有高學歷的創業公司老闆、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不同職業的年輕人組成的。主唱郭倍倍(倍倍)、主音吉他手董斌(董三角)、節奏吉他手楊松霖(楊博士)、鍵盤手董荔冰(冰冰)、鼓手田芳茗(PP)、貝斯手李斯組成。
-
孟浩然:將田園生活過成一首詩
沒辦法,孟浩然只能妥協了,將妻兒留在郢州生活。其實,倒有一種方法能父親接受兒媳和孫子,那就是兒子孟浩然高中進士,入朝為官。這種光耀孟家門楣的大事發生後,還有十分不愉快的小隔閡不能消除?彼時的孟浩然似乎也看透了這一點,所以在之後很多年的隱居生活中,他一直對入仕存有一份幻想。
-
古詩賞析第五首:孟浩然《春曉》
作者簡介孟浩然,襄陽人,盛唐著名詩人,也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孟浩然終身未仕,以隱士身份著稱。他的詩善於描寫山水田園和隱逸羈旅等內容,風格清新自然,多為五言,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文學常識1、王孟:山水田園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作家,二人合稱「王孟」,山水田園詩派也稱王孟詩派。2、山水田園詩派:唐代詩歌流派之一,上起東晉陶淵明,至唐代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有韋應物、柳宗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