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命苦,一看便知」:有這3種性格的人,註定會命苦福薄!

2020-12-17 萬家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抱怨,說上天對自己多麼不公平,未能給自己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從而導致自己一直碌碌無為。那麼,人生的結局真的是由於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嗎?

當然不是。正如世界著名潛能學大師安東尼·羅賓所說:「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們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即命運!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註定他將會有什麼樣的命運!這是無數實例早已經證明了的結論。所以,想要判斷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會如何,有時候只要注意觀察他的性格就能找到答案了。正所謂:「人若命苦,一看便知」:有這3種性格者,註定是命苦福薄之人!

第1種性格:怯懦

據心理學專家長期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怯懦是成就事業的大敵!

所謂懦弱的性格,具體表現為:怕羞、謙卑、多慮、愛面子、怕人恥笑,不越雷池一步。

現實生活中,雖然這些性格怯懦的表現,經常被看作是一種優良的品德,然而,正是這種道德造成了無數好的建議、好的構想、好的創造的被扼殺。

所以,當你在進行創造與思維時,切莫被這種道德所束縛。

擔心別人恥笑,擔心自己要說的別人都懂,若不杜絕諸如此類的擔心,就會失去良機。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說:「這種躊躇和猶豫,其實是對自己的背叛。當幸運之神來到眼前而不抓住,那是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如果遇事連試都不敢試,那他一生都不會與幸運有緣。」

你大可不必怕人笑話,怕人說自己饒舌,更不能將好不容易湧現出來的構想埋沒於心中。

你必須要發揚自己的表現精神,既要敢於向別人公開自己的見解與設想,更要敢於實踐自己的設想。不要忘記,無論是火車還是電車,以及其他給我們人類帶來進步的一切發明,當初都曾被人呵斥為「胡鬧」、「瘋子」。

第2種性格:自卑

所謂自卑的性格,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不恰當的認識,是一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通常來說,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出現焦慮、洩氣、失望、頹喪的情感反應。

一個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虜,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得不到發揮,覺得自己難有作為,生活沒有意義。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克服自卑的性格,將是無法取得人生成功、註定是命苦的!

想要克服自卑的性格,其關鍵就是要主動建立自信心。具體做法就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在各種活動中自我提示:我並非弱者,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能做到。對於自己認準了的事就要堅持幹下去,爭取成功;而不斷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變自卑為自信!

第3種性格:悲觀

悲觀的性格是導致人生失敗、人生命苦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常來說,失敗者有一個悲觀的「解釋事物的方式」,即悲觀者遇到挫折時,總會在心裡對自己說:「生命就這麼無奈,努力也是徒然。」由於常常運用這種悲觀的方式解釋事物,無意識中就喪失了鬥志,不思進取了。

其實,人類的所有行為,無論樂觀,還是悲觀,都是「學」得的。因而悲觀者的悲觀性格,並非「命中注定」,而是「後天養成」的。悲觀者可以力強而至,學成樂觀。當你不如意時,切勿對自己說:「我時時都是倒運的。」這是不可能的!你要對自己說:「似乎很多時候我做事都不大如意,到底原因何在?」

當你立志改變灰色的人生觀,樹立光明的人生觀,成功與健康便不再是由「命運」所操縱了,因為你自己已成了一個「造命人」。

記住一句自我肯定語吧:「健從我心生,康從我心造,財由我心聚,富由我心創!」

總而言之,性格決定命運,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無論放到哪個年代,無論考察多少的人生軌跡,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性格對人生命運的決定意義: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世上很多人活著都很迷糊,一個最大問題是搞不清自己。所以做人一個基本的問題是要先了解自己,實際上也就是要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性格。

朋友們,我們可千萬不要因為性格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失敗者。讓我們從現在起,仔細探究性格的來龍去脈,把握好自己的性格特徵,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的事業,從而為開拓自己的人生徵途做好基礎。這樣,我們就能早日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到達成功的彼岸!

相關焦點

  • 「福薄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會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人這一生酸甜苦辣嘗盡,方知人生八苦說不盡。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然而現實卻往往不盡人意,總有那麼多的求不得、放不下。「命由己造,福自己求」,這是打破宿命論的說法。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有條件限制的。命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了,每個人一出生,他的福報就已經刻在他的人生當中了。當然,人的命是由自己過去世種下的因果決定的,是福是禍,皆由自己造就的。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命好有福的人會過的相對容易,沒有福氣的人則一生辛勞困頓。人的命一出生就基本定下,無法改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需要努力,只等命運的安排,這就愚昧了。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命改不了,但「命運」二字,還有「運」,通過後天的努力,人的命運是可以改的。先天無福,可以靠後天修福。只要有心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晚。
  • 生活中有三種人命苦、福薄、難成事
    而生活的關鍵主角是人,所以我們要學著讀人識人。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生活中三種命苦、福薄、難成事的人,給大家借鑑和警示。第一種:做事一根筋、固執己見的人。這種人做事只認自己的那條路,拒不聽從他人的意見。他心裡認為只有自己認定的那一條路、那一種做法才靠得住、行得通。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高僧:這3種好人,註定命苦
    阿萊與妻子青梅竹馬,結婚十年來,與妻子相濡以沫,不離不棄,一起奮鬥創業,幾年後在當地才混得小有名氣。且他們夫妻與人為善,時常伸出援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當地擁有非常好的人緣,日子也剛剛好起來。不料妻子還沒享到福,就斯人已矣。
  • 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通常有這4大特徵,希望你沒有!
    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說:你看別人的命怎麼那麼好,一出生就吃穿不愁,不像我天天這樣辛苦忙碌,才剛夠溫飽。別人為什麼那麼幸運,而我卻如此倒黴?你相信命嗎?命越是不好的人往往容易消極,相信宿命論,越是這樣,命運只會越來越差,難以翻身。人的命真的由上天決定嗎?不是的。
  • 「人若命苦,習慣不騙人」:缺福報的人,一般有2個壞習慣
    若想形成一種慣性的習慣,通常來說把一件事情堅持重複的做若干天,往往可以形成獨有的行為習慣。所以說,好的人生習慣,一般會成就好的人生福運,那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也會導致壞的人生福運,用佛家的觀點就是因果關係。佛家人為:種福音,往往得善果,福運好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必究順遂,反之,則是是不順。
  • 「命苦」的女人,大多有這幾種性格屬性,希望你沒有
    文:喬木生活中,有的女人過得很幸福,有的女人卻過得很「命苦」。過得幸福的女人,要麼有一份不錯的事業,要麼有一個愛自己的老公。而過得命苦的女人,面部表情都是麻木的,不用看她做了什麼,接觸她都已經是滿滿負能量。
  • 佛教:「福薄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5大惡習,儘量改掉!
    老人常說「有福不在忙,無福跑斷腸」,人缺少什麼都不能缺失福報,沒有福氣的人,往往做什麼都不順心,難以成就。很多信佛的人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希望慈悲的佛菩薩能保佑自己這個,保佑自己那個,其實這都是奢望。
  • 佛教:「命苦」之人,身上有這4大惡習,要儘量改掉!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命運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其實大錯特錯。「命由己造」,佛家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們前世作了什麼業,這一世就會得什麼樣的果報。所以,我們這一世的命運是前世修行的寫照。有人比較宿命,認為「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其實「萬般皆是因果,因果不饒人」。萬事都是有因緣的、有緣起的,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事。
  • 佛說: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大惡習,要儘量改掉!
    經常聽到身邊的人抱怨自己命不好,一出生就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沒有天生帶來的貴氣,總是很倒黴,也總是羨慕別人有錢,羨慕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如果你整天帶著攀比心過日子,自然都是煩惱。各人有各命,比較沒有意義。你知看到別人當下的福報,卻不知人家背後的辛苦。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這3種人「人好命苦」,希望你不是
    曾讀過一本佛學書籍,是一位大師寫的,它裡面提到了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我專門研究了一下這句話,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用情太深,那麼這個情不會長久;過於聰慧的人,勞心傷神。」初讀這句話,總覺得言之為過,但是隨著自己在社會上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就越覺得這句話實在是言之有理。
  • 易經告訴你:「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
    對那些運氣好的人來說,善因善果就多,命苦福薄之人,惡因惡果就很多。運氣好的人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經常種善因。《易經》告訴我們:「命苦」的人,身上往往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1、斤斤計較的人《易經》中有一句話叫「動則得咎」,只要你選擇做事情,就會有得失。
  • 嫁給這4種家庭裡出來的男人,女人註定會「命苦」,但願你不是
    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蘇珊福沃德。對於許多女人而言,選擇結婚伴侶的關鍵是看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方待自己如何,而關於對方出生的家庭如何則顯得不重要,甚至完全被女人忽略。
  • 「智者畏因,愚者畏果」:命苦之人,喜歡做這些蠢事,希望你不是
    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的人,害怕做壞事;愚蠢的人,則畏懼得到壞的結果。智者之所以為智者,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因果循環」的規律,目光長遠,知道最壞事會影響自己的福報,所以他們從不去做壞事。實際上,假如這些命苦之人,在「種因」之前,能夠多想一步,想到自己可能會承擔什麼樣的「果」,那麼,他們就很可能會避免讓自己去做一些蠢事。「智者畏因,愚者畏果」:命苦之人,喜歡做這些蠢事,希望你不是。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很難獲得幸福,希望你不是
    他創立的「陽明心學」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王陽明一生都在「修心」,他從心學思想出發,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最命苦,很難獲得幸福。想讓別人尊重自己,就要先懂得自愛自重,只有真正懂得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高看。要做到自重,就要嚴格要求自身,在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時,保持良好的修養,才能得到別人對等的地位對待。越是懂得自省的人,越是有自知之明,越是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越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
    王陽明:世間這3種人最命苦,不會幸福,希望你不是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列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響。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 「前世因,今世果」:命苦之人,多有這四個特徵
    佛家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前世因,今世果,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按照這樣的說法,或許這一世的我們並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前世所有的紛紛擾擾累積的一個結果。所以,這一世的人才會分為命好之人和命苦之人吧。命好之人,可能是因為前世積了足夠的德行,命苦之人,或許是前世德行有虧,所以才被懲罰這一世的艱辛吧。命好之人大多樂觀,而命苦之人大多悲觀,這一點無可否認。樂觀者與悲觀者,李嘉誠先生是這樣評價的,他說,「樂觀者在災禍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災禍。」
  • 《易經》透露:「命苦」的女人,身上都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
    《易經》透露:「命苦」的女人,身上都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在這個社會當中,有的人生活過得非常幸福,雖然不是家纏萬貫,但是從來沒有為經濟而犯愁過。有的人在生活中可以說歷盡千辛萬苦,甚至今天吃了飯明天就不知道吃什麼,這樣的人還是非常非常多的。
  • 《易經》洩露天機:「命苦」一般都是這三種人
    易經裡面說「命苦「的人一般具有這三個特徵那我們就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三種特徵1、不知足的人:自古至今貪得無厭,不知足的人有太多,但這種人雖然眼前會有讓人羨慕的成就,但最終的命運沒有誰是幸福的,大頭來還是苦不堪言
  • 命苦之人,身上往往有四種習慣,雖然不起眼,但必須丟掉
    有的人,一生與人並無爭鬥,勤勤懇懇勞作一生,但是最終卻只留下親朋的一聲嘆息「哎,他是個苦命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生活,都會有走運和倒黴的時候,但為什麼有人的生活卻總是不如意呢?其實這確實可以算是一種「命運」,按照西方哲學的說法就是「一個人的習慣就是他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