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有句箴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生活就是一部無字天書,讀懂生活長大見識。而生活的關鍵主角是人,所以我們要學著讀人識人。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生活中三種命苦、福薄、難成事的人,給大家借鑑和警示。
第一種:做事一根筋、固執己見的人。
這種人做事只認自己的那條路,拒不聽從他人的意見。他心裡認為只有自己認定的那一條路、那一種做法才靠得住、行得通。殊不知:條條大道通羅馬,成功的道路千萬條,難題的解法不止一種。
此類人見識比較狹隘,看的面不寬廣。看不到事物與事物之間多層次、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能融會貫通。
見識決定出路。這類人固守自己的見識和經驗不放,不知道變通。自己轉進牛角尖裡面出不來,做事很僵硬、很辛苦。形勢一變,他們就會碰壁;時代一變,他們就會落伍。即便偶爾趕上時機,能風光一時,由於經驗教條的束縛,他們不久就會落下來。
此種人最應該學習水的精神。上善若水,水是最善於根據地形不同而順勢變通的。人生比如一條河,很少有筆直的道路,大多數是彎彎曲曲,隨著形勢變化而不斷調整才能走得通、出的來。
第二種:只知索取,不想付出的人。
這類人在利益上是只進不出的。人一生下來,由於求生本能,自然就會索取吃喝。小孩子自己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只能靠父母餵養。這是天經地義的。
小孩一旦長大成人,有獨立的勞動謀生能力了,就應當學著自己養活自己,還應當懂得感恩父母養育之恩,主動承擔家裡的負擔。動物世界尚且如此,何況人呢?如果長大成人後,還只知道索取,不願付出,那就不行了。就違背自然天理了!
一個人懂得感恩和承擔責任,那是成熟的重要標誌。可是這類人卻難談成熟。他們在生活中是只佔便宜、不肯吃虧的。當周圍人都看透他們的本性之後,都遠離他們,不再和他們打交道。這類人最後就是孤家寡人,形影相弔,很可悲。
這種人不成熟還在於認識不到人際交往的本質是交易,而且是相對公平、互利的交易。你只是一味地索取,而不想付出。誰會和你交往呢?註定這類人命苦、福薄、難成事。
第三種:不能堅持到底,常常半途而廢的人。
我們放眼望去,滿大街半途而廢的人。這些做事半途而廢的人,所在的地方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很擁擠。這些地方資源少,而需求的人非常多。爭奪競爭異常激烈和殘酷,往往很努力、咬牙拼命爭取,但是收穫很少很少。因為不能專注的堅持,不能在一個領域做到突出和優秀,自身價值很低。而這類人又非常多,又加劇了命運的悲苦,想生活過得好很難。
而那些咬定目標不放鬆,堅持到底在某一領域做到優秀的人。社會需要他們的地方很多,自身價值很高。他們能佔有的資源很多,又因為競爭者少,使得他們處在優越的位置,生活很富足、很快樂!
我始終認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吃苦的。躲不開、逃不掉。不能深刻領悟「吃苦」的意義,這樣的人肯定閱歷非常淺。但是人生要吃的苦是可以自己選擇和爭取的,這又是希望所在。
我們要選擇那些有價值的苦,選擇那些能帶來產出的苦。很多人不會主動選擇,只能被動地吃生活拋給他們的苦。這些苦多是價值不大、產出很小的苦,吃這些苦的人多是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
人要選定一個領域,設定一個目標。努力奮鬥爭取,過程中苦難不斷。我們克服困難後才能一步步提升,當快要實現目標的時候,苦難越難以承受,考驗越來越大。俗話說:行百裡者半九十。在艱難衝破難關過程中,黎明前的黑暗正是檢驗一個人綜合素質到底如何的關鍵時刻。也是人生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很多人就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選擇了退縮,堅持不住敗下陣來,成為半途而廢的失敗者。退縮到擁擠不堪的底層,人生頹廢暗淡起來。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那些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咬牙堅持住了,熬過了黎明前的黑暗,度過了難關,通過了生活的考驗,有資格迎接黎明的到來。成為人生的贏家。
成功之人必有可敬之處。
這就是我從生活中觀察到的三種人生。三面鏡子,對照自己。可以明白人生得失。
路兵
2020年4月7日
作者原創。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