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點觀後感吧,《八佰》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他們是英雄

2020-12-08 酥小蠻

首先,我承認欠了《八佰》一張電影票,因為疫情加上找工作的緣故很少關心電影院上映的電影,本來計劃著跟朋友一起看一下姜子牙和《八佰》的,結果剛想起來八佰已經在網上放映了,當然了,小編也是第一時間去看的。

八佰講述的是1937年的淞滬會戰,這場戰役大家在歷史書上都學過,大概就是寫了時間地點,然後意義是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不過說到底這場戰役我們還是輸了,充其量就是輸得比較體面一點而已,電影中也沒有過分誇大中國軍人的戰鬥力,整部電影無論從人性的刻畫還是情節的安排個人認為還是很合理的,其中有幾個場景我印象特別深刻。

電影中第一處震撼的場面應該就是兩岸的對比了,很難想像下面那張照片竟然描述了同一時期,同一地點的場景,但這確實是真的,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但在我看來兩邊都是地獄,中國人的地獄,四行倉庫的守軍固然悲慘,但是生活在租界裡的中國人同樣悲哀,因為他們也不過是在洋人的槍口下苟延殘喘。

第二處震撼的就是捨生跳樓那一段,簡直讓人熱血沸騰,恨不能衝進屏幕跟他們一起滅寇殺敵。我一直都說中國是不缺英雄的,一個偉大的民族也應該有英雄,應該崇拜英雄,有鍵盤俠說這段假,不,這段恰恰很真,為什麼明明可以偷偷地逃到租界裡面,他們卻沒去?因為他們骨髓裡面刻著兩個字,炎黃。

第三幕,不,應該不是場景,就是一句臺詞,就是對面捨生取義的時候,何香凝動容的說了一句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句話讓我很感動,這跟那些租界裡的百姓事不關己的心態形成鮮明的對比,要是人人都能覺醒,都敢於與侵略者鬥爭,也不至於被人家欺負到頭上,這部電影還是比較真實的反應了當時百姓的心態的,很多人躲到租界自以為萬事大吉,後來日本全面侵華還是不能倖免。

第四幕就是升國旗那一幕,這一幕我原以為是假的,是電影調動觀眾情緒的橋段,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是真的,真的有人冒著危險跑到對岸送了國旗,他們也升了起來,送國旗的叫楊惠敏,女童軍,也因為這件事讓她名聲大噪,當然真實場景可能不會出現那麼多人誓死扛起那根旗杆,但是升旗這件事確實很鼓舞人心。

當然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感動瞬間,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上面這幾幕大家應該都能感同身受,最後還是說一說這假的事,是個電影難免都有虛假的情節,但是這部電影我認為還是比較真實的,有人說日本為什麼遲遲攻不下四行倉庫,這顯得假,其實電影也說了四行倉庫對面就是租界,日本人也不敢隨意空炸,怕造成誤傷,而且四行倉庫本來就是四個銀行的金庫很穩固,尋常炸藥根本炸不開,其次那些守軍置之死地而後生,作戰也比較勇猛,遲遲攻不下也算正常。

相關焦點

  • 八佰(八百啟示錄),副團「謝晉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21日,由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在15號點映至今已突破2億票房,而上映當天票房已超3億。《八佰》中眾多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是王千源扮演的羊拐,張譯扮演的老算盤,姜武扮演的老鐵,歐豪扮演的端午,以及端午的弟弟小湖北。然而有一個角色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就是杜淳所飾演的民族英雄謝晉元。
  • 「八佰」觀後感—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悲壯,催淚;值得國人一看的,雖然我們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國恥不能忘,那群拼死守護國土的英雄值得敬仰。我是趁著中午午休的時間,把昨晚來不及刷完的部分看完了。我不是專業的影評者,不對這部電影本身做出評價,不對各演員演技進行評價。只談觀後感。不懂歷史的人,怕是要先去了解一下抗日戰爭史之後再來看了。「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70萬大軍潰敗後,國軍留守在離當時上海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人與日軍對抗四日的場景。
  • 《八佰》觀後感:我所看到的人性
    《八佰》已經上映三個月了,我錯過了在電影院觀影的機會,昨天閒來無事,突然想看看《八佰》。我不得不承認,隨著電影的情節,心潮澎拜。突然就有了如果自己是八百壯士的一員,也能奮勇殺敵的勇氣。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性的醜陋。
  • 我以我血祭軒轅:談談我的《八佰》觀後感
    8月20日,在影院復工滿月的當天,貓眼數據公布,從8月14日第一輪點映開始,電影《八佰》點映票房就破1.8億,打破原1.79億的點映票房。這意味著一項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新最高紀錄,同時也標誌華語戰爭片的一個新標杆的樹立。做為最早被邀請觀評的觀眾之一,我覺得有些觀感可以說了。 十年磨一劍,《八佰》前後40次易稿,歷經三度重啟,導演管虎帶領團隊拍出十年來最好的抗戰題材影視之一。
  • 和7大影帝飆戲,「八佰」裡的這個小生,他憑什麼?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上一周,感覺半個朋友圈都去看《八佰》了。 大家似乎不是正在看《八佰》,就是在想怎麼給電影票拍圖+寫文案發動態。
  • 《八佰》真正的戰士無畏生死,也不懼黑水
    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正式上映了,作為觀影者的我來說,很多情節都會讓我的腎上腺素急速飆升。但是,就這樣一部彰顯民族情懷的影片卻招來了諸多水軍倒黑水,在他們的「觀後感」文章中出現最多的文字就是「洗白國軍、虛構歷史」,我在想,他們和我看的是同一部《八佰》嗎?
  • 草根評《八佰》:逼真慘烈 催人淚下
    我很幸運,看了《八佰》的點映,感覺特別的滿足。電影中將士們不畏懼生死,在面對日軍強烈進攻下,英勇奮戰,並且自願組成敢死隊,綁著炸藥,以犧牲自己的目的去遲緩日軍進攻的鋒芒。他們的舉動喚醒了民眾的良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是先輩們流血犧牲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很多逆行者負重前行罷了!
  • 電影《八佰》觀後感:只有尊重歷史,才能真正地激發愛國熱情
    電影《八佰》上有映段時間了,一直沒有時間看,國慶假期終於有時間了,於是懷著滿腔的愛國主義熱情去看了電影,看完之後感覺一般般吧。電影《八佰》的立意其實是不錯的,通過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宣揚一下愛國主義的精神,讓人們記住和緬懷所有在抗日戰爭當中付出生命的那些英雄們,不管他們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不管他們是小混混,還是學生,還是青樓女子,他們都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展現出了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血性,以及捨生忘死的精神,所以這個電影從這個立意上面來說,真的是非常的好。
  • 非劇透——電影《八佰》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 整個影片呈現出一種灰暗的色調,黑白肅殺,唯一的顏色的就是鮮紅的血,隨著一顆顆子彈射進人體後噴湧而出,在屏幕上渲染出一種觸目驚心的感覺,《八佰》就是這樣帶我進入了這段慘烈的歲月當中。
  • 抗日戰爭電影《八佰》點映開啟 口碑和熱度持續走高
    電影《八佰》將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目前已開啟點映。作為電影行業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巨製,《八佰》目前點映反響熱烈,口碑不俗,獲得了淘票票平臺開分9.4,貓眼平臺開分9.4,豆瓣平臺開分8.3的好成績。8月17日,在成都舉行的媒體看片會上,記者提前感受了這一部讓人「好哭」又「熱血」的大片。
  • 《八佰》觀後感: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別再說什麼人間不值得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魯迅《野草·墓碣文》8月27號晚9:20,我和姐姐、姐夫去電影院看了電影《八佰》,全程兩個半小時,看得我熱血沸騰。由於坐在第一排,所以不論是聲音還是畫面都極為貼近,身臨其境般,似乎給我一桿槍,我都準備戰鬥了。
  • 影評《八佰》,先烈已去、信念永存
    近期《八佰》熱映,但是我看到的不是《八佰》的影評。更多的是華誼兄弟能否靠著《八佰》翻身的新聞。說實話,我不在乎華誼兄弟是否翻身。我更在乎這是否是個好片。受華誼兄弟負面新聞影響,筆者其實一直如鯁在喉,直到昨天才動身看了這部電影。
  • 《八佰》電影沒有交代的幾個結局
    正文: 近段時間電影《八佰》在院線上映,網上也關於掀起了這部電影討論的熱潮。很多人看完電影後不知會不會跟我一樣有很多的疑慮?為什麼這個四行倉庫會出名?為什麼電影裡租界的人們那麼多人看熱鬧而不去報效祖國?為什麼他們最後會撤退?謝晉元後來怎麼樣了?後來那四百戰士怎麼樣了?......等等。
  • 《八佰》點映初評: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管虎拍出了人間眾生
    ,你將見我的微笑。」撤檔近1年的時間後,《八佰》終於如願和大家見面。這部找來了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們客串,點映票房就突破了1400萬的電影究竟有何不同之處也是網友們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八佰》的客串明星有很多,但每個人飾演的角色都絕非是憑空設置的。這些明星們之於這部電影的作用就像是他們飾演的角色在這段故事裡起到的作用一樣,未必每個人都能打動人心,但卻必不可少。
  • 愛國主義的思考:再談《八佰》觀後感
    影片《八佰》影院正式放映以來,如同戰場上槍炮齊鳴、流彈橫飛,各種評論各種角度夾雜各種思維管湧刷屏,各類媒體平臺「無人不道看片回」!當然少數依然嘴硬的的影評家還在糾結所謂政治正確愛國,對比,我的態度是,您至少先去看了影片,然後再評論吧? 影片《八佰》製作水準已經得到絕大多數電影業內專業人士的解析和好評,被贊為「頂級的製作,瘋狂的構思,極限的創作力」。票房也是屢刷國產影片票房的多項紀錄,成為近期票房貢獻最高的一部電影,應該說為戰疫期間的影院回暖破冰先拔頭籌!這也是觀眾最為津津樂道的。
  • 每一次抗爭都是有價值的——《八佰》觀後感
    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單純地從影片呈現出來的戰爭場景、抗日情懷,就值得我們對管虎多一份尊重。這樣呈現出來的戰爭影片,其實可以更多一些。根據貓眼數據,截至8月25日零時,《八佰》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2020年首部票房10億的電影,也是中國影史上第75部達成票房10億成績的電影。
  • 電影《八佰》被指「少兒不宜」,「沒想到有這麼血腥」
    作為影院復工後上映的首部華語商業大片,經過兩輪長達五天的點映後,電影《八佰》今日(8月21日)起正式上映。無論是劇情還是場面,該片都引發觀眾的熱議。據貓眼數據顯示,在8月20日中午,《八佰》點映票房突破1.8億元,超過了《西遊記女兒國》1.79億元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八佰》真正的敘述角度,是人,而不是英雄
    雖然是一群英雄的壯舉,但《八佰》真正的敘述角度,是人,而不是英雄。放置在一部戰爭電影裡,這是一個危險動作。這意味著,作為一部被預設了觀看甬道的大眾傳播產品,放棄了最有可能點燃情緒的燃點,轉向了英雄的參照物,狗熊。
  • 《八佰》點映,「我在電影裡聽到了瀏陽話,片尾字幕看到了瀏陽人」!
    小編今晚走進點映場一起來了解下電影《八佰》取材於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1937年10月,日寇逼近上海。為了保存實力,抗戰軍隊撤出上海,只留下400人殿後,為了迷惑敵人對外稱800人。最終,他們抵住了30萬日寇多番進攻,提振了全國軍民抗戰的士氣,史稱「八百壯士」。
  • 新浪觀影團《八佰》全國三城超前點映搶票
    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20-08-21(中國大陸)片長: 147分鐘(公映版)、160分鐘(上影節)劇情: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