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
悲壯,催淚;值得國人一看的,雖然我們生在和平年代,但是國恥不能忘,那群拼死守護國土的英雄值得敬仰。我是趁著中午午休的時間,把昨晚來不及刷完的部分看完了。我不是專業的影評者,不對這部電影本身做出評價,不對各演員演技進行評價。只談觀後感。
不懂歷史的人,怕是要先去了解一下抗日戰爭史之後再來看了。「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70萬大軍潰敗後,國軍留守在離當時上海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以謝晉元為首的八百人與日軍對抗四日的場景。如影片中所訴一樣,為了壯大聲勢對外宣稱八百壯士,實際加上各路潰敗軍隊的彙編才四百多人。(如我這樣的歷史文盲,前10分鐘根本入不了戲,查閱了歷史真實事件後,方又重新觀看。)
這場戰役,非常特殊,一河兩岸,一岸戰火連天,建築蕭條;一岸歌舞昇平,人群熙攘。這是這特殊的情形,世界人民都在隔岸圍觀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
身捆榴彈,縱身躍下
最催淚的無疑就是這一處了:戰士們身上綁著手榴彈,排著隊一個個往下跳;日軍利用銅皮鋼鐵陣勢企圖炸開西牆攻入倉庫,大炮加新型武器,我軍防守困難;危難之時,為了保護倉庫牆壁不被敵人炸毀,一名戰士決然請戰,綁上炸彈,頭也不回地縱身躍下,那麼的英勇無畏,讓人傾佩。催淚的是臨行前,讓班長轉交一早就準備好的血書「孩兒不孝」。隨之而來的,是士兵們開始往身上綁手榴彈,排起縱隊,視死如歸。
逃兵的心路歷程
影片從幾個「逃兵」開篇,當然正規軍是看不起「逃兵「的,」逃兵「們也是想法設法的想逃離。端午他們只是離開家鄉,去看看大上海的繁華,去外面闖一闖;老鐵一心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老算盤只會拿算盤;他們都無心參與這場戰爭,只想活下去,卻幾次逃離失敗。經受幾次日軍攻擊後,耳濡目染正規軍的英勇無畏後,他們徹底改變了。端午護旗中彈,老鐵最後義無反顧登上炮臺。老算盤最後的鏡頭,也是奮勇向前。其實,他們只是明白了,這種孤軍奮戰,最後都是死,不如死的正氣;試問,哪有人不想活命的~
護旗
有人對護旗這一節很不解。昨天我四歲的兒子,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他們要保護旗幟,他們不怕死嗎?也有人說,導演怎麼讓這些人這麼傻,白白犧牲,不能保存實力嚒。其實,不然。旗幟是一種信念,只要旗幟在倉庫上方飄起,就代表我方還在戰鬥,倉庫沒有淪陷。
這場戰爭本就是策劃的一場表演;只是為了讓英美看到中方的態度,爭取得到英美的支持而已。(很無語吧~)確實面對日軍殲機的轟炸,旗幟仍然在倉庫上方飄起,我看到了英美記者的微表情,也看到了國人的覺醒。對岸的人們想著飄揚的旗幟行注目禮。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國人覺醒
後來的江湖勇士,與子彈賽跑送電話線;衝橋撤退時,一向懦弱的教授舉槍射擊;方記者冒死折回撿照片;蓉姐揮刀砸暗牆,拿出珍藏的嗎啡……從這些片段,我看到了國人的覺醒,正如謝將軍所說,70萬人做不到的事,我們四百多人孤軍奮戰也做不到;但是河岸那邊的四四萬人可以做到。雖然這場戰役是一齣戲,但是這四百人的戲,喚醒了日後四四萬人的抗日決心,值了。正如特派員所說,你們是英雄,你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我想,國人覺醒,這才是管虎導演所想詮釋的「四行倉庫「之戰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