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有學問

2020-12-07 春雨與秋實

遊覽祖國的名山勝水,一舒情懷,確是一件快事。然而你可曾想,遊山玩水也大有學問,還是增長知識的一個途徑。

山上

北宋時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就在遊山玩水中得到了許多在書本中學不到少的知識。一O七四年,他到浙江東南部的雁蕩山遊覽,雁蕩山被譽為「東南第一山",奇峰聳立,飛瀑奔流,有一百零三座山,六十名巖,四十六奇洞,十三處瀑布,各種名勝三百有餘,沈括在遊覽中,對雁蕩山進行了一次科學的考查,他以驚人的洞察能力,發現雁蕩山的特點:「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撥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至谷中則森然千霄。」雁蕩山為什麼會有這個特點呢?他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作出了精闢獨創的分折,他說:「谷中大水衝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他提出了地質學上一個重要的理論,流水在大自然中衝積侵蝕作用。沈括的這個理論,比英國學者赫頓提出的同一理論要早匕百年。

山峰

有一年四月,沈括登廬山遊覽,看到山上的挑花正在盛開,而山下的挑花都己洞謝了他面對滿山嬌豔的挑花,情不自禁地吟著白居易的兩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挑花始盛開。"心裡卻想者為什麼山上會盛開挑花?他比較了解山裡山外的地勢,氣溫等各種條件,研究這些因素和開花時間的關係,終於弄清楚了是因為山上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因此影響了植物開花的時間,挑花開的比較遲,於是他得出科學的結論:「此地氣候之不同也!"

山水

沉括在他一生最後的八年中,在鎮I江的夢溪園總結了一生的見聞和硏究的心得,寫成了世界聞名的巨著《夢溪筆談》,其中論述自然科學的就有二百多條。這本書收集了許多自然的奧秘,灌注了多少作者的心血,才成為我國古代科枝史上的開,心裡卻想者為什麼山上會盛開挑花?他比較了鮮山裡山外的地勢,氣溫等各種條件,研究這些因素和開會時間的關係,終於弄清楚了是因為山上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因此影響了植物開花的時間,挑花開的比較遲,於是他得出科學的結論:「此地氣之不同也!"

沉括在他一生最後的八年中,在鎮I江的夢溪園總結了一生的見聞和硏究的心得,寫成了世界聞名的巨著《夢溪筆談》,其中論述自然科學的就有二百多條。這本書收集了許多自然的奧秘,灌注了多少作者的心血,才成為我國古代科枝史上的寶貴財

富。

相關焦點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但他的財富來自何方?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但他的財富來自何方?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李白在生活中放蕩不羈、愛自由,確實當過官,但最後還是選擇辭官,因為他看不見朝堂上的黑暗,所以才選擇了辭官。而根據正史記載,李白一生遊山玩水,縱觀華夏大地,卻發現古代交通並不發達,要一輩子遊山玩水,就要花很多錢,李白只是一個詩人,即使曾經當過官,但俸祿肯定不會那麼多,總是選擇遊山玩水,這也代表他沒有正式的職業,那錢究竟從何而來?
  • 《陳情令》:聶懷桑也只願做那個遊山玩水的翩翩公子
    只是這聶導原也不是聶導,他也只是那個不用擔心世事,遊山玩水的懷桑。聶懷桑和魏嬰、江澄等一同是前往藍氏聽學的世家公子,無憂無慮,還是個還未長大的孩子,還是那個懼怕大哥的懷桑,是那個為孟瑤爭取留下的機會的聶懷桑。
  • 學問、學問,究竟怎麼學?怎麼問?
    清顧炎武《日知錄·求其放心》:「夫仁與禮未有不學問而能明者也。」作為名詞是指知識、學識。《荀子·勸學》:「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就「學」與「問」的關係而言,清人劉開在《孟塗文集·問說》中說得好:君子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 50多歲依舊未婚的女星,許晴愛遊山玩水,李若彤愛上肌肉
    許晴晚上出去遊玩的照片被爆出後,讓人看到的是許晴雖然年齡已經是50多歲的女人了,但是生活還是很有情趣的,晚上依舊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去逛街遊玩,當然了這與許晴至今未婚的原因有很大的關係
  • 遊山玩水的型男卻是肌肉壯實的練家子,尤其是人魚線性感迷人
    細細品鑑,這樣的畫面特別的有質感,而且讓人看了心曠神怡呢!看上去這個無憂無慮的大男孩,卻是一個肌肉壯實的型男,一身腱子肉讓人愛慕不已。看到他的肌肉,在看看他的顏值,或許這就是男神的模樣吧!飽滿的胸肌、冰塊盒般的八塊腹肌、健碩的麒麟臂、厚實的背肌、發達的子彈肌、稜角分明的鯊魚肌……尤其是他的人魚線格外的性感迷人。
  • [北京日報]韓星:學問、學問,究竟怎麼學?怎麼問?
    什麼是學問之道?簡單地說,就是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目標、準則及方法,古人稱為「道」。古人總是要思考或探索具體事情背後的「道」。筆者這裡講的「學問」,作為動詞是指學習和詢問(知識、技能等)。語出《易·乾卦·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清顧炎武《日知錄·求其放心》:「夫仁與禮未有不學問而能明者也。」
  • 孔子的學問是什麼?
    你們的做法都不是我的學問。」孔子的學問是什麼呢?「我的學問是心的學問,是傳播仁與義的學問。」子貢說,當今是大爭之世,早就不是周文王的時代了,秉持仁義之道是不合時宜,如何在當今這個世界生存?人心變了,世界才會變,「我的學問是改變人心的學問。」自此,孔子帶領學生們開始了周遊列國的傳道生涯。有人說,孔子的一生是失敗的,為官不合時宜,無力挽回時局國運,惶惶如喪家犬般周遊列國,奔波一生。那什麼是成功呢?
  • 「LV太子妃」納塔利·沃佳諾娃和女兒一起遊山玩水,越活越年輕了
    納塔利·沃佳諾娃是一個很有名的俄羅斯超模,最近一直和自己的孩子在遊山玩水,還有很多的美照推出。現在的納塔利·沃佳諾娃活得像是一個貴婦,樣子也越來越年輕了。納塔利·沃佳諾娃雖然已經有了好幾個孩子,但是現在看上去依然是青春靚麗,這次在唯美的自然中拍照,看上去真的是太美了。這是納塔利·沃佳諾娃在一把遮陽傘下拍攝的時裝照,納塔利·沃佳諾娃穿了一款彩虹色的毛衣搭配了一件粉色的裙子,這款裙子看上去特別的有通透感。
  • 紀念|王元化百年誕辰:「有思想的學問和有學問的思想」
    「有思想的學問和有學問的思想」,是王元化先生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針對當時的學術生態提出來的,一經面世,便引發深刻的反響。這其實也是這位思想家一生的寫照。因其對自由、民主、科學的理解和熱愛,對人民幸福、民族解放的共同追求,他們走到了一起,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相濡以沫、互為引援……這是一個在人格上更有獨立性、在學術上更有開創性、在政治上更有建設性的一個群體。雖然他們大多漸行漸遠,但他們高尚的精神追求、政治選擇、學術理想和人格風範,馨香永續。
  • 遊山玩水、參加遊宴、宋朝「人在旅途」有多受歡迎?
    春天到了要去踏青就有了「芳原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圍」。下了場春雨就必須「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蘇軾被貶杭州後最先做的就是修繕西湖和斷橋;範仲淹被皇帝疏遠後最先來到的卻是嶽陽樓。可見人們對於旅遊休閒的需求並非現代人首創,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是對旅遊需求最多的朝代,為此也做出許多創舉,本篇文章帶領讀者領略宋朝旅遊那點事兒。
  • 殺殿日常遊山玩水,閒著沒事到處溜達,阿吽的存在就是證明
    雲母作為珊瑚的坐騎,只有在戰鬥的時候,珊瑚才會騎在雲母身上,平時的時候雲母就化身成一個類似狐狸的小動物,跟在珊瑚身邊,而對於阿吽,在殺生丸戰鬥的時候從沒有見他出現過,那麼殺生丸要這個坐騎有什麼用呢,難道是未卜先知,知道後面會遇到玲所以提前給玲準備的?
  • 凡事須「拿學問提著」
    原標題:凡事須「拿學問提著」《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有一段探春與寶釵對話學問的描述,其中說到:「小事上用學問一提,那小事越發作高一層了。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市俗了。」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凡是小事只要往學問上提一提,便可發現其中的高妙之處;一個人要想不「流入市俗」,凡事就須「拿學問提著」。「學問」,指的是各類知識、學識或道理。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從哪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李白的一生,似乎也跟這句詩一樣,一直在「千金散盡」,似乎總也花不完。可是這位同志總共沒上過幾個月班,其他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難道還真指望錢自己「還復來」嗎?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整日遊山玩水,他哪來的錢能這麼瀟灑?
    大家也可能會產生疑惑,李白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整天就是想著到處遊山玩水喝酒作樂,他哪來那麼多錢作資本的呢? 可是李白卻因為父親善於經商的優勢,而攢下一大筆錢,這為前期李白遊山玩水提供了資本。 公元715年,李白僅15歲,卻已經在唐朝擁有了很高的人氣。像一些社會名流都希望與李白成為朋友,所以當時的李白也不差錢。因為有很多朋友都願意為李白買單,只是為了交上李白這個好朋友。
  • 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
    徒七、22、摩西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說話行事都有才能。神為應允自己的話,預備了摩西,而神為自己預備的摩西,卻不學以色列人的學問,反而學了埃及人的學問。神的獨生的兒子也沒有學猶太人、法利賽人的學問,卻能明白聖經。當年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中的長老,都深通以色列人的學問,而摩西卻沒有機會學以色列人的學問,生活埃及的摩西只學埃及人的學問,卻不折不扣聽從耶和華神的吩咐。
  • 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不工作,他的錢哪兒來的?誰看完不嫉妒他?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沒有做過任何生意,也沒有認識過任何行業,卻總是「千金散盡還復來」,他每天都遊山玩水,寫詩喝酒,交朋友,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那他喝酒的錢是從哪裡來的?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李白揮霍的那些錢,究竟是從哪裡來的?神龍元年,李白五歲,發蒙讀書始於年號,《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李白五歲誦六甲,《六甲》可理解為唐朝初學讀經的教材。
  • 與女孩遊山玩水統一日本四國《四國志~酒池肉麵戰記》推出中文版
    由OTAKU Plan 發行的《四國志~酒池肉麵戰記~》主要是讓玩家可以統一日本四國,與多位女主角一起遊山玩水,飽嘗數不勝數的當地美食。遊戲故事背景是地方割據、各縣獨立的日本四國地區,主角為香川縣知事「浦島次郎」與副知事「女木鬼姬」。兩人為了解決香川縣瀕臨破產的危機,同時為了實現隨意觀光美食不受限制的目標,開始了統一四國的徵途。
  • 以學問築善家 以匠心傾力打造
    ——博學名苑銷售體驗中心及樣板間盛大開放11月28日早上,作為博富控股首獻蓬江的力作,博學名苑舉辦「以學問 築善家」銷售體驗中心及樣板間開放活動,吸引超3000人共同參與見證這一重大時刻。從「選福地,築美家」到「築建美家,奉獻幸福」,博富堅持打造「有品位的精品、有引領的精品、有回憶的精品」,滿足每個家庭對舒心、美好生活的嚮往。博學名苑作為博富控股首進蓬江的力作,以博富的情懷與匠心傾力打造。項目位於江門市兩大中心區域,北新區及濱江新區的交匯處,是博富打造的首個以學問文化藝術為主題的人文社區項目,致力為每一位住戶提供人居生活範本,創造美好精神領地。
  • 紅樓夢有哪些情節體現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第五回中,賈寶玉想要午睡,秦可卿領他到一間上房,裡面有一幅畫《燃藜圖》,又有一幅對聯,寫的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那麼這幅對聯是什麼意思呢?世事,塵世間的事,洞明,清楚明白,看的透徹,人情,人情世故,練達,幹練通達。
  • 五一小長假,昆明人扎堆鳳龍灣遊山玩水 消費券抵現金 市民喜稱「很...
    今年五一假期長達5天,但受疫情影響,很多昆明人仍然對長途遠遊心存疑慮,昆明周邊短途旅行受到歡迎,到尋甸鳳龍灣遊山玩水、親近自然成為不少人的第一選擇。5月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景區內遊人如織。在大門口售票窗口旁邊,景區專門搭起了一個帳篷,安排兩名工作人員核驗昆明市政府發放的旅遊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