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據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67天,飛行突破4億公裡,目前飛行狀態良好,預計在春節前後,「天問一號」就會在火星上安家,開展對火星的探測任務,5月左右,在火星表面實現軟著陸,進一步深入了解火星。
若此次天問一號能探訪成功,中國將是世界上第三個到達火星的國家,因此天問一號的一舉一動,也牽引著國人的心。
回顧「天問」探索之旅
從無到有,騰飛時刻令無數人激動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其中「天問」,實際來源與戰國時期詩人屈原,他曾對天提出九天之際,安放安屬的問題,表達了一種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也寓意著中國對於探索宇宙的精神永不止步。
7月23日,一條「巨龍」直穿雲霄,天問一號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出徵,奔向火星,發射場動力系統指揮員何宏業稱,整個發射過程最難忘的還是科研人員們排除重重困難,不斷壓縮合併流程,力保7月23日能夠成功發射。天問一號在入軌後的第三天,飛離地球大約是一百萬公裡,屬於脫離地球引力場的範圍。
2020年7月28日,「天問」傳首張合影
7月28日,「天問」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成功獲取了地球和月亮的獨家合影。在這張珍貴的合影中,地球與月球咫尺相望,如同新月形狀。
2020年8月2日,首次軌道修正
8月2日7時,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火星。
2020年8月28日,「天問」飛行路程破億
8月28日10時,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億千米,當天,天問一號還「淘氣」的更新了一條 「朋友圈」,它發文表示,奔火出差36天,飛行1億公裡打卡紀念!目前乾糧充足、狀態良好,地球的各位,不用掛念啦!更有趣的一幕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特意前來評論「搶佔一樓,羨慕你的長途旅行。」同時,天問一號還特意回復玉兔二號月球車的評論稱,你在月球也要保重哦!不少網友表示已被笑哭「天問一號太皮了」。
2020年12月9日,「天問」發來第一封家書
12月9日,在外漂泊4個多月的「天問」,首次發來家書,問候地球的家人和嫦娥五號妹妹,「天問」表示,目前已飛行快3.5億公裡,很抱歉沒有經常和親人們報告消息,是覺得男兒要先做出一番事業,在家書的最後,「天問」稱自己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但只有一個心願,希望嫦娥五妹妹順利返鄉,家人們可以完美告別2020年。
2020年12月14日,天問一號距地球超過1億公裡
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距地球超過1億公裡,在軌飛行144天,狀態良好。之後天問一號還將進行數次軌道修正。
天問一號著陸後,還將面臨3道難關,第一關就是,在火星有引力的範圍內,克服出現探測器撞上火星的問題,第二關是在火星軌道環繞2到3個月之後,還要尋找好窗口,讓它能夠順利進入到火星大氣,整個過程需要依靠天問一號自己去完成,第三道關是天問一號軟著陸後,要把火星車釋放到火星表面,讓它能夠走在火星地面並開展探測。
由於火星環境複雜,且溫度很低,赤道上的平均溫度只有-23°C,這些對火星車的能源以及溫控等提出很高要求。為克服問題,我國製造的火星車,裝有4塊光電轉換效率較高的太陽電池板,還配有一個集熱窗,能夠直接吸收太陽能。
三道難關度過後,火星車即巡視器會開展科研探測,對火星的氣溫、風速、風向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測。火星是類地行星,表面不僅有地貌還有大氣存在,科學家們希望通過探索火星生命演化,來推測地球演化的未來,目前的火星由於大氣稀薄,已沒有了生命的存在。
2020年有疫情、有洪水,也有人類不斷向前的科學技術,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人類會創造更多的奇蹟,帶來更多可能性。
來源:人民網、新華社、國家航天局、光明網等
編輯: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