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戈恩化」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將走向何方?|億歐問答

2020-12-15 億歐網

作者丨曾 樂

編輯丨楊雅茹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沒有未來。」聯盟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出逃日本後對聯盟關係施下了看似「詛咒」的預言,這使得原本已「搖搖欲墜」的三角聯盟,蒙上了一層陰影。

2月3日消息,最好的回擊來了。在近日的聯盟運營委員會月度會議上,「去戈恩化」後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對外發布了全新框架協議。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方面表示,為進一步強化其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新框架協議將利用各自優勢為成員公司創造更多價值,並與之形成戰略互補。此外,在這次會議上,雷諾、日產、三菱三家公司重申了聯盟在各自戰略及競爭力加強上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自戈恩被捕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未來走向始終受到行業內外廣泛關注。為消除戈恩個人影響,聯盟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在戈恩被捕後的2019年3月,雷諾、日產和三菱三方達成協議,將以聯盟經營為核心,成立新的聯盟運營委員會。當時,業內分析認為,如果說此前戈恩被捕可能使得聯盟瓦解,那麼三方共同成立新的聯盟經營委員會意味著聯盟內逐步達成和解。

隨後,聯盟還共同投資了一些科技企業諸如The Mobility House,還和自動駕駛企業Waymo達成合作,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設立創新中心,這一系列的反應仿佛在向世人宣布「我們很好」。但自戈恩出逃至黎巴嫩後,聯盟關係再次遭到外界質疑,尤其是對比戈恩領導下的銷量業績,數據顯示,雷諾、日產汽車與三菱汽車的企業聯盟在2019年總計售出1015.52萬輛,較上年下滑5.6%,由全球第二跌至第三。

而這場會議,更像是一場「年度大秀」,實則暗含著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野心與無奈之舉的交錯湧動。

01 分而治之:暗藏分散風險野心

在此次會議上,三角聯盟放射出一個重要信號——「三分市場」。

根據規劃,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將對全球市場進行地域劃分,從而確立「標杆公司」。其中,日產汽車為三角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杆公司;雷諾集團為三角聯盟在歐洲市場的標杆公司;三菱汽車為三角聯盟在東南亞市場的標杆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從目前來看,聯盟中的日產汽車在北美表現最佳,但北美市場卻並未被提及。

「在各自的優勢領域中,各成員公司將發揮領導作用,確保各項資源得到高效配置。同時,這種合作模式將充分利用每家公司的優勢,加強產品和新技術在各區域的領導地位。」談及此次規劃,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方面說道。

從三家成員企業在全球的市場表現來看,三角聯盟的此番布局可謂「用心良苦」。

相較雷諾,日產的確也更適合成為三角聯盟在中國市場的標杆公司。從兩者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2019年,雷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18.0萬輛,同比下滑17.1%;日產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154.7萬臺,同比下降1.1%。中國市場也一直是日產汽車的主要布局之地。而作為入局中國市場的「遲到者」,雷諾在入華之時亦是受日產在華擁有豐富資源的影響。

2019年,雷諾雖在中國市場遭遇「挫敗」,卻在歐洲市場贏回一局。2019年,雷諾在歐洲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3%,達194.6萬輛。歐洲市場也成為雷諾在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成為三角聯盟在歐洲市場的標杆公司,無疑為雷諾更好地「揚長避短」。

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三菱汽車的「存在感」一直頗低。事實上,成為三角聯盟在東南亞市場的標杆公司,這也與三菱汽車一直以來的市場布局相吻合。此前,三菱汽車面向東南亞市場推出了三菱Xpander車型,還向印尼公司GO-JEK出資進軍東南亞租車市場。戈恩曾在三菱加入聯盟之初時直言,「三菱在東南亞市場的優勢是我們的弱勢,能夠為我們在該市場上的發展提供支持。」

截至目前,三菱汽車只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而這也是其加入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近3年來最糟糕的一份季度「答卷」。財報顯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三菱汽車淨虧損144億日元,營業收入虧損66億日元。基於糟糕的季度業績,未來將重心放至東南亞市場的三菱汽車,也將面臨著新一輪考驗。

在新框架協議中,除對全球市場進行劃分外,三角聯盟還將在技術工程研發方面建立「領導者-跟隨者」模式,並擴展至整車平臺、動力總成及其他技術。換而言之,在特定領域,一家公司將在聯盟中負責帶頭開發各項關鍵技術,從而實現聯盟內技術共享。

不僅如此,新框架協議規定,自2020年起,將雷諾、日產、三菱三家成員公司在歐洲的CAFE(公司平均燃料經濟性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積分進行合併。通過合併三家成員公司的FAFE積分,從而適應歐洲排放法規,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三角聯盟整體的排放壓力。

此外,新框架協議規定,雷諾將成為輕型商用車業務的研發製造領導者,在法國桑杜維爾工廠,開發並生產基於雷諾Trafic平臺的三菱廂式貨車,銷往大洋洲地區。據悉,聯盟三家成員公司的中期戰略計劃將於2020年5月左右公布。

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將資源進行高效配置,進而實現各成員公司分散風險的「野心」。在三角聯盟這個看似很美的規劃中,誕生出一種「領導-夥伴式」的合作模式。昔日,聯盟掌門人戈恩坐鎮聯盟,鑄造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成就;如今,戈恩事件背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穩固關係也由此成為犧牲品。

02 利益交錯:新協議實難藥到病除

從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全新框架協議中的4點內容來看:三家成員公司劃分全球市場、聯盟內技術共享、集中三家成員公司在歐洲市場的CAFE碳排放積點、雷諾將成輕型商用車業務的研發製造領導者,三角聯盟顯然正努力在現有局勢中尋求生機。

將中國市場放手給日產,雷諾也選擇了做出一定「讓步」。不過,雷諾當然也不願放棄自己在輕型商用車的「龍頭地位」。在共享中發揮所長,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目前走的最新一步棋。不過,在全新框架協議之下,實現「去戈恩化」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關係卻日漸微妙且敏感。

據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信息顯示,目前,在日產-雷諾-三菱聯盟中,雷諾持有日產43.4%的股份,成為日產最大股東,擁有投票權;與此同時,日產、法國政府各持有雷諾15%的股份,並列成為其大股東。不過,日產並無投票權。此外,日產還持有三菱汽車34%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

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交錯不等的資本結構比例,也成為該聯盟始終存在的一顆「定時炸彈」。

此前,戈恩或許意識到了這一點。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2018年初,在法國政府的推動下,戈恩積極推動日產、雷諾、三菱合併。不過,這也遭到了日產內部一些派別的反對,他們認為這將不利於日產的發展壯大。

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由於三菱體量、業績較小,相對處於弱勢。所以,這場聯盟的真正博弈方在於雷諾與日產。最新消息顯示,1月30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日產汽車正提出一項計劃,要求該公司重新推動雷諾減持其股份,從而幫助平衡雙方的合作關係。

據億歐汽車統計,在2014至2018年,與雷諾相比,日產的年銷量始終「碾壓」雷諾。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日產的貢獻日漸增多。儘管雷諾目前對日產擁有投票權,而日產對雷諾沒有投票權,但隨著日產汽車的日漸壯大,如若雷諾不肯放下「驕傲」,這場利益糾纏的「羅生門」,最終或將上演日產「反噬」雷諾的結局。

彼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曾是業界的「聯盟典範」。資料顯示,雷諾、日產結盟於1999年。2016年,三菱汽車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宣布達成收購意向並籤訂了併購合同。從銷量上看,在戈恩領導下,2017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總銷量達到1061萬輛,擊敗大眾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現如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正陷入銷量下滑的困境。此次全新框架協議的制定,亦是其試圖扭轉局面的無奈之舉。數據顯示,2019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在全球範圍內交付新車1016萬輛,同比下降5.6%。

隨著三角聯盟前掌門人戈恩「跌落神壇」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又該走向何方?全新框架的協議的出現,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不甘認輸卻又必須推出的無奈之舉。僅憑在這場看似很美的夢,面臨重重考驗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實難「藥到病除」。

相關焦點

  • 沒有戈恩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就沒有未來?網友:恐怕未必!
    作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的被捕與出逃導致其主導的聯盟面臨著諸多問題。而前不久重獲「自由」的戈恩,在黎巴嫩全球新聞記者會上公開發表的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已沒有未來」的言論,更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境地。
  • 【原創52】戈恩的倒臺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與戴姆勒合作關係的...
    他1999年被雷諾派到日產擔任COO時,負債超過200億美元的日產已經處於破產邊緣。通過裁員21000人、關閉5個工廠、削減供應商數量、砍掉非主營業務,戈恩僅僅用了12個月就將日產扭虧為盈,創造了汽車界的神話。
  • 戈恩記者會|既全面否認指控也順便唱衰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戈恩預言聯盟瓦解 會成為事實?按照戈恩的說法,其原本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三個品牌的未來規劃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從戈恩事件之後,他認為這個聯盟已經瓦解了,隨著盈利能力的下降,這三個品牌已經沒有未來了。顯然,戈恩是想利用這次機會極力唱衰日產、雷諾和三菱,而事實如他所願麼?
  • 三菱要被日產拋棄了嗎
    目前,三菱作為與雷諾、日產結成的三方聯盟中的「小弟」,正處於一個微妙的時刻。三菱深陷赤字泥潭,剛剛啟動一項與日產和雷諾的聯合戰略,以瓜分國際市場,這一計劃將大大減少三菱的全球足跡。而在業界人士看來,整合是成功的關鍵之際,任何放鬆都可能讓三菱這家規模較小的企業失去競爭力——該公司的銷量僅為日產全球銷量的五分之一。
  • 戈恩「世紀大逃亡」背後的汽車戰爭:雷諾與日產矛盾已公開化
    (新華社/歐新中文/圖) 在和平時期,聯盟間平衡幾乎全部依賴於戈恩個人的影響力。對雷諾而言,戈恩是對日產的監督者,能夠保證雷諾作為母公司在聯盟內的利益。對日產而言,戈恩卻是某種程度上的保護者,能夠確保日產的獨立性,為其在聯盟間爭取利益。
  • 掌舵16年的益子修突然病逝,壓力山大的三菱汽車路向何方?
    在因病辭任三菱汽車董事長職位的20天後,執掌三菱汽車16年的核心人物——益子修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71歲,與這家傾注了他巨大心力的車企真正告別。作為日本任職時間最長的汽車公司負責人之一,益子修的離世對於三菱汽車、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走向甚至日本汽車產業來說都具有重要影響,一系列連鎖反應或正在到來。
  • 戈恩:雷諾、日產、三菱這三家聯盟現在已經崩垮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8日消息,今晚日產前CEO戈恩在黎巴嫩召開記者會。戈恩表示,雷諾、日產、三菱這三家企業的聯盟現在已經崩垮了,已經完全瓦解了,盈利也下降了。我現在也沒有看出他們任何戰略上的領導,也沒有人再相信這個汽車生產聯盟了。而且有一點我們可以看到,菲亞特克萊斯勒選擇PSA,標緻雪鐵龍成為了他們的合作方,而不是雷諾,為什麼他們會丟了這麼大的一個機會呢?成為這個行業的老大的機會你是怎麼把它丟掉的?因為兩家企業完全是互補的,而因為戈恩事件,因為這個那個,現在所有的人都在說是因為我的錯,我實在無法相信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完全無法相信。
  • 戈恩再發聲:疫情下日產雷諾三菱將面臨收購危機
    據相關媒體報導,日產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將導致整個汽車行業出現更多整合案例。      戈恩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使冠狀病毒疫苗得以問世並分銷接種,汽車行業仍將繼續受到影響。而缺乏遠見的公司可能會被那些對未來有更好規劃或資產負債狀況較好的企業收購。
  • 特種部隊跨海偷運日產老總 實為大國博弈棋子
    過去一年裡,他從日產汽車的救世主淪為日本最著名的階下囚,如今,他又多了一個國際逃犯的身份。另一方面,完成「去戈恩化」的日產和雷諾則成為2019年表現最差的汽車股,分別下跌23%和28%。故事要從2018年說起。當年11月19日傍晚,一架印有「NISSAN」標誌的飛機在東京羽田機場緩緩降落。
  • 戈恩與日產雷諾的愛恨糾葛迎來新篇?
    根據財報,2019年第三財季(2019年10-12月)日產的淨虧損達260.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4億元)。這是日產自2009年3月11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而時隔一天,2月14日,雷諾也公布了其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雷諾淨虧損達1.4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7億元)。
  • 日產、雷諾因戈恩事件陷入冰點,那麼日產和本田會合體對抗豐田嗎
    因為卡洛斯·戈恩事件,現在日產和雷諾的關係可以說是陷入冰點,甚至有可能日產會脫離日產雷諾聯盟,而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如果一旦雙方分手,那麼日產和本田就有可能攜手合作,來面對汽車市場的轉變。卡洛斯·戈恩被捕,而且棄保潛逃讓日產以及雷諾原本就相當脆弱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有不少消息傳出日產可能趁著這一次機會脫離聯盟,因為在之前,日產曾經多次投訴法國政府對於雷諾-日產聯盟過多管制(雷諾的大股東為法國政府),所以其實這一起事件上也是法國政府以及日本政府在相互角力。至於日產在脫離了雷諾的聯盟後怎麼辦?
  • 三菱汽車前董事長病逝!他掌舵公司16年促成與雷諾日產聯盟
    隨著「益子修時代」的落幕,外部環境的動蕩也讓三菱汽車的將來愈加令人憂慮。上周,三菱汽車預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到2021年3月份結束的2020財年,該公司將虧損1400億日元(約合93億元人民幣)。這是三菱汽車自2002年有業績記錄以來,十八年中出現的最大虧損。
  • 日產尼桑汽車歷史、聯盟、召回問題車
    法國車商雷諾自1999年起成為其母公司後,兩家公司在日本政府的幹預下組成企業聯盟,合併產量位居世界第四[8]。2016年,日產在三菱汽車爆發造假醜聞[9]後,收購三菱汽車34%股權,將其納入日產與雷諾的企業聯盟,雷諾成為兩家公司的實質控制者。
  • 日產汽車問題汽車的歷史、聯盟和召回
    日產與王子汽車合併,收購日產旗下的「天際線」(Skyline)和「光榮」(Gloria)。20世紀代末,日產在美國市場推出了一個新的豪華品牌「無限」(Infiniti)。在世界遭遇能源危機甦醒後,日產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出口商,並在墨西哥和澳大利亞設立工廠。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真的快樂嗎?
    到1999年,日產汽車公司已經連續7年虧損,負債220億美元。市場份額由6.6%下降到不足5%,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當年5月28日,雷諾按照每股400日元的價格,以54億美元收購日產汽車36.8%股權,成為日產公司的大股東,組建了雷諾-日產聯盟。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的昔日汽車巨頭真的快樂嗎?
    到1999年,日產汽車公司已經連續7年虧損,負債220億美元。市場份額由6.6%下降到不足5%,公司瀕臨破產的邊緣。當年5月28日,雷諾按照每股400日元的價格,以54億美元收購日產汽車36.8%股權,成為日產公司的大股東,組建了雷諾-日產聯盟。
  • 戈恩:法國政府引發日產雷諾聯盟危機
    從日本出逃黎巴嫩後,戈恩在黎巴嫩貝魯特舉行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戈恩指責法國領導人馬克龍試圖將日產汽車困於雷諾-日產聯盟中,從而激怒了日產汽車的高管和官員。戈恩並未直接提及馬克龍,但戈恩暗示政府要求他違背自己意願來完成兩家汽車製造商的全面合併。
  • 逃亡者戈恩:日產之神如何從權力巔峰跌落
    戈恩在米其林闖出名氣後,迅速在相關行業聲名鵲起。當時因打入美國市場失利而處於危機中的法國雷諾汽車看中了戈恩,將這位汽車行業未來最知名的大佬帶入汽車行業。1996年,戈恩出任雷諾董事長。戈恩執掌雷諾之後,最出名的事跡就是一手創立雷諾-日產聯盟,將日本排名第二的汽車品牌日產汽車從破產的邊緣拉回。
  • 內田誠:日產轉型計劃正有序進行 協同合作是聯盟工作重點
    財經網汽車訊 內田誠否認雷諾-日產-三菱有合併計劃,發揮協同效應是聯盟合作重點。 當地時間11月26日,日產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接受了Automotive News的採訪,就日產汽車的重建工作,與雷諾、三菱的聯盟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回答。
  • 戈恩出逃恐再度重挫日產雷諾股價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日產汽車和法國雷諾淪為2019年表現最慘澹的汽車股。日前日產及雷諾的前董事長戈恩戲劇性潛逃後,令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本已傷痕累累的一年雪上加霜。資料圖:戈恩和他的妻子卡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