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跨江越河 「末梢城市」迎來「同城時代」

2020-12-17 荔枝網新聞

  交通是發展的「先行官」。歷經6年緊鑼密鼓的建設,江上巨龍橫空出世,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即將通車。這座大橋不僅讓長江南北兩岸再度「牽手」,更是以公鐵兩用的功能屬性,首次讓南通加入了中國高鐵網絡。曾是「交通神經末梢」的南通一一打破各類交通瓶頸,在江海交匯之處,逐漸成為承南起北的樞紐之城——

  打通南北「鋼鐵咽喉」,「難通」成為「路路通」

  長江、黃海以及在它們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江海平原河溪網布,池塘星羅。水,孕育了特色鮮明的江海文化,但也制約了南通人向外發展的執著願望。雖然,蘇通大橋、崇啟大橋近年來相繼通車,但通沙汽渡、通常汽渡等傳統過江線路依舊繁忙,蘇通大橋則每逢假日必堵,不僅堵車,還堵心。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前夕,通沙汽渡依然忙碌

  通沙汽渡退休工人李斌在汽渡工作33年,他說,通沙汽渡是銜接煙臺至上海204國道上重要的水上活動橋梁,也是南通人和張家港人最快捷的江上通道。多少年來,生意人、遊客、上班族、貨運司機來來往往,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面。隨著與通沙汽渡相距不遠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順利通車,可以預見的是,從汽渡過江的私家車將有更多出行選擇。

  不過,交通的提檔升級,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出行方式,更是南通這座濱江臨海城市的歷史腳步。

  城如其名。其實,南通對「通」的期待,是一個千年夢想。公元958年,後周顯德五年,人們在江海交匯處築城,並命名通州,「通」的含義即為通往吳越之路。可見,南通的「南北咽喉」的地位由來已久。

  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南通被列入了沿海首批14個對外開放城市,通江達海的區位顯現;1993年通航的南通機場,是江蘇最早通航的民用機場,讓南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進入21世紀,蘇通大橋、崇啟大橋的建成通車,打通了過江通道的瓶頸;當和諧號動車,復興號「綠巨人」動車駛入南通,南通的鐵路夢實現了。

(蘇通大橋)

  不久前,南通新機場建設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通州灣海港被定位為長江經濟帶貨櫃出海新通道,現在,南通實現綜合性交通樞紐願望拼圖只剩下了「融入全國高鐵網」這一塊。

  在此背景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橫空出世,既是實至名歸,也是千年圓夢。夢想實現後,滬蘇通鐵路在南通承南起北,成為縱貫東部沿海區域的重要交通節點,南通的「交通夢」可以飛得更遠。

  南通版「虹橋樞紐」,通過大橋連接天南地北

  去年,滬蘇通鐵路接入寧啟鐵路,為融入「八縱八橫」高鐵網創造了條件,這或許是改變中國高鐵版圖的一次「牽手」。當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後,南通鐵路北上南下、西聯東出的互通互聯能力得以顯著提升。

  對於南通市民來說,乘坐高鐵從南通出發,經過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往全國各地,將成為生活的常態,而大家的起點,便是新建成的南通西站。現在,南通西站已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記者提前探訪看到,南通西站從上到下4層,依次為高鐵站臺、高鐵站房、地鐵站廳和地鐵站臺,站點整體流線形態優美、曲線順暢美觀。經過南通傳統技藝藍印花布、板鷂風箏、市樹廣玉蘭等元素點綴,江海文化特色得到很好的顯現,讓南通人倍感親切。另外,南通西站也更加適應了電子客票時代的旅客出行需要,旅客進站候車可以先安檢進站,再自助購票,現買票現上車,避免了現在車站候車大廳入口排隊查驗人、票、證的聚集,提升進站候車體驗。

(南通西站)

  與現有的南通火車站相比,南通西站有何不同?記者了解到,南通西站未來是滬蘇通鐵路、通蘇嘉城際、鹽通鐵路等的共用車站,承載著未來南通鐵路客運重要的集散功能。從南通西站向南,可至上海、浙江及東南沿海,向北可達華北和東北,向西可到南京、武漢長江中上遊地區。

  南通西站是滬蘇通鐵路新建車站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南通首座高鐵站,可以說,南通西站便是屬於南通人的南通版「虹橋樞紐」,而南通西站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助推」下,使得南通大步向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昂首邁進。

  巨龍飛架,讓南通的「同城時代」呼嘯而至

  可以預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一旦通車,很快就會「忙碌」起來,一輛輛汽車平穩行駛,一列列火車呼嘯而過。

  對此,在張家港經營家紡生意的南通人胡女士期待已久,雖然和家只有一江之隔,但每每想到汽渡排起的汽車「長龍」和江上的顛簸,她有時就會「偷偷懶」,放棄周末回家的計劃。「大橋通車後,感覺離家進了,再也找不到不回家的理由了!」胡女士笑著說。

  對於在南通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的無錫人束先生來說,每周回家看望家人是「必修課」。束先生表示,從去年3月到南通上班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期盼著早日通車,每次去平潮鎮,他總要瞄一瞄工程進度,無數次在汽渡上看著大橋一點點合龍。「滬蘇通大橋通車後,不僅通勤時間從2個小時縮短到75分鐘,而且感覺心理距離也縮短了,通過S19高速會感覺剛出無錫就到南通一樣。」束先生說。

  南通市民張女士對乘高鐵前往上海心心念念。作為一名文藝女青年,以往,她常常會帶著女兒到上海看展、看劇。不過,當天無法返程也讓她付出了相當的經濟代價。如今,上午出發,晚上回家,張女士已經在規劃自己的「文藝周末」了。

  除了普通市民,對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北「橋頭堡」——南通市港閘區的企業來說,也是一件樂事。隨著大橋通車,港閘區將成為長江以北,距離蘇南最近的地區。

  位於南通市港閘區市北高新區的南通至晟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射頻微波集成電路設計的高科技企業,共開發了20餘款4G和5G通信應用產品。目前,公司研發團隊共有40餘人,其中不少來自於上海、蘇州等地。公司高級經理陳吉表示,在大橋通車前,公司人力資源部專門召開了會議,為今年下半年社會招聘做準備。「在滬蘇通大橋通車以後,南通到蘇州、上海等地的交通會便利很多,方便我們從蘇州、上海等城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落戶南通,公司的人力部正在積極籌劃,希望在今年下半年的招聘中,把現有研發團隊從40人擴大到80人。」陳吉說。

  無疑,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的「公鐵」屬性,會使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動,南通人與蘇州、上海的「同城時代」呼嘯而至。去年,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表示,上海、蘇州、南通三座名城,地處長三角區域呈三角地理布局,通江達海、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經濟基礎雄厚,歷史人文薈萃、優質資源富集,可謂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區,三地融合,可以起到滬蘇通「1+1+1>3」的效果。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

  (來源:江蘇廣電南通中心站/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 編輯/梁瑄)

相關焦點

  • 距離一線城市,南通還有多遠?
    年末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復盤時間學生們迎來了期末考試上班族迎來了年終總結匯報各個城市的成績也被總結排名PK近日,由城市局和中國城市研究院聯合打造的《2020 中國城市發展水平排行榜》
  • 南京高成長性企業實現爆發性增長 南通跨江推介通州灣 籤約項目20...
    4月29日南京市召開高成長性企業培育推進會,集中展示城市高企培育成果。 【南京高成長性企業實現爆發性增長】 接下去南京還將依託"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庫"等平臺載體,完善後備體系和培育梯隊,為城市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新動力。 【南通跨江推介通州灣 籤約項目20個總投資625億元】
  • 「八龍過江」、軌交、機場、鐵路...南通大步跨入大交通時代!
    南通8個過江通道項目獲規劃支持  未來南通將形成「八龍過江」格局  目前,南通已建成通車蘇通大橋、崇啟大橋兩條過江通道,第三條過江通道——滬通長江大橋將於今年7月左右建成。  後期將陸續建設海太過江通道、張皋過江通道,蘇通第 二過江通道,崇海長江大橋和通滬過江通道。
  • 南通為什麼要建這個「朋友圈」?
    11月28日,首屆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通召開,30多個沿江沿海城市領導共赴江海之約。  對這個新構建的「朋友圈」,市委書記徐惠民發出倡議——  切實增強共同體意識,共享時代機遇、共促江海聯動,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與會的兄弟城市領導熱烈回應,表示要互通共享,共同構築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新優勢。
  • 跨江越湖,武漢四環線成城市流動景觀線
    東四環跨北湖。自2009年起,歷時6年多的踏勘與反覆的路線方案比較,經過了多次修改。當時為四環線專家評審組成員的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為生態讓步是城市建設一大進步,既體現城市對湖泊的尊重,也是社會共識的凝聚。對武漢這樣有山有水的江湖城市來說,建設代價巨大,而生態價值無法換算。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一座跨江大橋,見證奇蹟點燃新希望
    從無到有,從有到「最」,這是一座完完全全屬於鎮江的世界級跨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大江滾滾起長虹。這座「橫空出世」的大橋將中國高鐵帶入「懸索新時代」,讓世界高速鐵路懸索橋的記錄寫上了「中國」的名字。它積累了中國高速鐵路跨江越海的新經驗,提升了中國橋梁史的新高度,也點燃了長江兒女激情奔跑的新希望。
  • 南通和鎮江是一個級別的城市嗎?
    南通和鎮江,在江蘇省內屬於那種不上不下的城市。經濟發達不比蘇州、南京、無錫,經濟墊落後有宿遷、淮安、鹽城、連雲港等城市墊底。 那麼,南通和鎮江經濟如何,兩地是一個級別的城市嗎?
  • 南通:內循環時代,上海大哥和我組CP吧!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通這座城市因為長江的分隔,被定義為蘇北,這麼多年經濟上和蘇南有一定的差距;內循環時代到來,在長三角,這座城市又被賦予了新的希望,曾經被嫌棄的南通成了香餑餑,大有和上海組CP的趨勢!
  • 為啥長江叫江,而黃河叫河?江與河要怎麼區分?華夏子孫要了解
    而那會的「江」就是指的長江,「河」也特指黃河。後來就有人提出了疑問:既然黃河、長江都是河流,為何1個叫河,另1個叫江呢?在《爾雅·釋水》裡,人們把「江、河、淮、濟」分別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首先,這4條河流與其他不同,它們在古代全部都要流到大海裡。 所以不流到海裡的河流就叫「水」、「川」而已,比如長江的支流就有條叫漢水。古代,江、河分別單指長江、黃河。長江就因為很長而得名,至於黃河因河水顏色而故有這個名稱。
  • 內江城區第六座跨江大橋呼之...
    近日 江小弟打探到 眾人關注的內江城區第六座跨江大橋 麻柳壩大橋 12月15日,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協分別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麻柳壩大橋的規劃方案設計情況,標誌著內江城區即將迎來第六座跨江大橋。
  • 南通「吃香」的縣區,不是海門和如東,未來有望成為核心城市
    在全國城市排名中,南通市的經濟發展較好,超過9000億元,力壓西安,處在全國23名。可以說這座城市也是在地級市中有著較好的成績。南通能有著如此優越的成績,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處在長江入海口,與上海隔江相望,有著「北上海」的美稱。
  • 【南通早七點】這項指標,南通全省第一!
    看南通昨日,市委書記徐惠民主持召開會議,聽取他領辦的市政協重點提案《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跨江融合新思考》辦理落實情況,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跨江融合、江海聯動,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勇當
  • 國家發改委剛剛公布,南通「八龍過江」!
    國家發改委剛剛公布,南通「八龍過江」!(國家發改委官網相關截圖)南通發布編輯梳理後發現,南通共有8個過江通道項目得到規劃支持,未來將形成「八龍過江」格局。
  • 【2020指尖城市】記者手記:打通「城市末梢」 天津:用大數據「穿針...
    央視網消息(記者 田宏):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是城市發展水平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記者隨「2020·指尖城市」媒體採訪團走入渤海之濱——天津,聚焦如何通過城市精細化管理與智能化服務,打通城市治理到民情民意的堵點、痛點、盲點,實現社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做到「善治有道,惠民有方」。
  • 武漢四環線即將「畫圓」,看看四環線上的跨江跨湖大橋丨圖集
    今年底,整個四環線將「畫圓」,武漢將邁入四環時代。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連日來整理拍攝的武漢四環線圖片,盤點四環線上的跨江跨湖大橋。(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李子云 攝影報導)(請將手機橫過來)西四環後官湖特大橋。西四環線後官湖特大橋總長度為5.542公裡。項目採用小型鋼板樁圍堰施工法,兌現「不讓一滴泥漿滴入湖中」的承諾。
  • 未來50年,哪座城市會成為中國第一大城?
    從最近聯合國教一組織出爐的亞洲城市排名中,東京、新加坡和香港排在了前三,而上海和北京排在了第4、5位,首爾第6,廣州和深圳排在了7、8的位置。也就是如今的一線城市城市只能說是排在了前列,但還不是出類拔萃。可30年之後就絕對不是這樣的情況,一個個跨區域的都市區會湧現出來,而是還不是在國內,也不是在亞洲,而是在全球都有可能成為第一大城市。
  • 跨江航拍大片來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跨江航拍大片來了!2021年,讓我們通過最新航拍,回顧連接海珠區的16座跨江大橋建設歷程,感受天塹變通途的城市發展進程,「橋」見海珠騰飛!讓海珠島加速騰飛(16座跨江大橋建設時間軸,製圖 田心君/廣州海珠發布)▼
  • 決戰決勝時 「蘇」影小康路丨幸福南通的小康密碼,藏在奮鬥創造中
    【昂首挺進「大城時代」】7月28日,崇川區、海門區正式揭牌。【全域「創文」滿堂紅】11月10日,中國文明網發布《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啟東市、海安市、如東縣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南通市、如皋市入選「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至此,南通全域實現「創文」滿堂紅。
  • 五橋開通,南京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隨著一座座跨江通道的建成,南京已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看到五橋開通新聞後,南京市民王興衛(化名)非常興奮,他知道自己離搬進江心洲新房的日子又近了一步。王興衛是江北居民,在江南主城區軟體大道上班,現在和父母擠住同一套小房子,對搬進新房有迫切的需求。
  • 國務院批准重磅規劃 南通「八龍過江」
    國家發改委官網今天公布《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規劃》主要布局橫跨長江幹線主要航道、具有交通功能的過江通道項目。國家發改委官網相關截圖小編梳理發現,南通共有8個過江通道項目得到規劃支持,未來將形成「八龍過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