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2020年雲南教師D類招聘考試已經結束,各位小夥伴可以開始準備2021年雲南教師招聘考試了,俗話說的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小編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複習,爭取在2021年中脫穎而出!下面,德宏中公教育就帶備考的小夥伴分享一些教育心理學知識,大家可以記一記,為2020年考試做準備。一、考情簡介
奧蘇貝爾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常考查的是客觀題,多數以理解性的題目進行考查,有時候也會考查識記類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考,接下來將對奧蘇貝爾常考的知識點進行總結。
二、知識呈現
核心考點1:學習的分類
1.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
接受學習是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以結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傳授,學生接受。
發現學習是指學生要學習的概念、原理等內容不直接呈現,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探索、發現而獲得。
2.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機械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沒有與已有知識建立某種有意義的聯繫。
有意義學習是指當前的學習與已有知識建立起實質性的、有意義的聯繫。
核心考點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有意義學習
1.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及條件
實質: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繫。
條件: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繫。
2.組織學習的原則與策略
(1)逐漸分化原則:即首先應該傳授最一般的、包攝性最廣的觀念,然後根據具體細節對它們逐漸加以分化,這樣可以為每個知識單元的教學都提供理想的固定點,即對新知識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識。
(2)整合協作原則:是指如何對學生認知結構中現有要素重新加以組合。奧蘇貝爾認為所有導致整合協調的學習,同樣也會導致學生現有知識的進一步分化。
(3)先行組織者策略: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在教學中具體應用的技術——先行組織者策略:所謂「先行組織者」,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夠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觀念和新任務關聯起來。組織者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陳述性「組織者」;另一類是比較性「組織者」。
核心考點3:知識學習的分類
1.根據頭腦內知識的不同形式或學習任務的複雜程度分為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1)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麼。
(2)概念學習,即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的關鍵特徵和本質屬性。
(3)命題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係,或者說掌握由幾個概念聯合所構成的複合意義。
2.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係,可以分為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並列組合學習
(1)下位學習: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下位學習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派生類屬,另一種是相關類屬。
(2)上位學習:是指新概念、新命題具有較廣的包容面或較高的概括水平,這時,新知識通過把一系列已有觀念包含於其下而獲得意義,新學習的內容便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產生了一種上位關係。
(3)並列組合學習:當新概念或新命題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觀念既不產生下位關係,又不產生上位關係時,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組合關係,這種只憑組合關係來理解意義的學習就是並列組合學習。
核心考點4:成就動機的分類
1.認知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指一種學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識以及系統地闡述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傾向。
2.自我提高內驅力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憑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願望。
3.附屬內驅力
附屬內驅力是學生為了保持家長和教師等的讚許或認可而努力學習的一種需要。它是一種外部的動機。在兒童早期,附屬內驅力最為突出。
核心考點5: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一切有意義的學習都是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義的學習必然包括遷移,遷移是以認知結構為中介進行的,先前學習所獲得的新經驗,通過影響原有認知結構的有關特徵影響新學習。
認知結構遷移理論指出,學生學習新知識時,認知結構可利用性高、可辨別性大、穩定性強,就能促進對新知識學習的遷移。
三、考題再現
1.學生學習遺傳結構與變異、質量與能量、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係。這類學習屬於(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同位學習 D.並列組合學習
1.【答案】D。解析:並列組合學習是在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觀念既非類屬關係又非總括關係時產生的。學生在各門學科中對於許多新概念的學習都屬於並列結合學習,如學習長度和面積、能量和體積、需求與價格等概念之間的關係,都屬於並列結合學習。
2.小明為了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學習非常刻苦,他的學習動機表現為( )。
A.附屬內驅力 B.求知慾 C.認知內驅力 D.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奧蘇貝爾的成就動機分類。認知內驅力多半是從好奇的傾向中派生出來的。自我提高內驅力是個體要求自己勝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願望。附屬內驅力是學生為了保持家長和教師等的讚許或認可而努力學習的一種需要。小明就是為了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表揚而刻苦學習的,屬於附屬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