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常考人物總結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的人物觀點匹配題是常考題型,此知識點主要在客觀題中考查,本文將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分析。
1、桑代克
(1)1903年,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被譽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2)學習理論:嘗試-錯誤說
(3)遷移理論:共同要素說
2、布魯納(美國)
(1)20世紀60年代發起課程改革運動
(2)認知-結構(發現)學習論:提出要讓學生通過發現學習的方式,掌握學科基本結構
3、布盧姆
(1)掌握學習,強調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
(2)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
4、勞倫茲(奧地利生物學家):關鍵期
5、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
(1)發生認識論:建構主義發展觀和認知發展理論
(2)道德發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論
6、維果斯基(前蘇聯)
(1)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2)心理發展觀
(3)內化學說
(4)最近發展區
7、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八階段
8、比納、西蒙(法國)
比納-西蒙智力量表:世界上第一個智力量表
9、廖世承
1924年,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10、韋克斯勒(美國)
韋氏量表
11、斯金納(美國)
(1)學習理論: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2)程序教學
12、加涅
(1)學習層次分類
(2)學習結果分類
(3)信息加工模式
13、巴甫洛夫(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1)記憶痕跡衰退說
(2)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14、苛勒
(1)學習理論:完形-頓悟說
(2)遷移理論:關係轉化說
15、奧蘇伯爾(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
(1)同化說
(2)學習分類:按照學習性質與形式分類
(3)學習理論: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4)遷移理論: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5)學習成就動機驅力說
16、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需要層次理論
17、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
18、維納(美國心理學家):成敗歸因理論--
19、班杜拉
(1)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
(2)自我效能感理論
20、耶克斯、多德森(美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21、賈德:經驗類化說(概括說)
22、艾賓浩斯(德國心理學家):遺忘曲線
23、弗洛伊德
(1)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
(2)人格「三我」結構
(3)動機說(也叫壓抑理論)
24、加裡培林(前蘇聯心理學家):心智動作形成五階段理論
25、安德森
(1)心智動作形成三階段理論
(2)知識的分類: 根據知識的功能劃劃分(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26、柯爾伯格:兩難故事三水平六階段論
27、艾裡斯:理性情緒療法
28、羅森塔爾: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期待效應)
29、福勒、布朗:教師成長三階段論
30、波斯納:教師成長公式
31、布魯巴奇:教師反思的四種方法
32、羅傑斯:人本主義代表人物,學生中心教學模式(非指導模式)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