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德川幕府崛起 從豐臣秀吉去世1598年至江戶幕府三代將軍

2021-01-12 悅圖者

「乃成天下殿」

一五九九年(慶長四年)閏三月,家康從位於伏見向島的自家宅邸遷居伏見城,聽聞這一消息的奈良興福寺僧人英俊,在日記中寫下了「(家康)乃成天下殿」的評論。雖然關原之戰尚未爆發,在世人眼中家康也已是掌握最高權力的「天下人」,但在表面上,家康仍然只不過是豐臣政權「五大老」的首座而已。這一狀態甚至在關原之戰以家康的勝利而結束之後仍未發生變化,家康此後還在向大坂城的豐臣秀賴行家臣之禮。

到一六○三年就任徵夷大將軍之後,家康開始不再向秀賴行臣下之禮,可這並不意味著家康也獲得了秀賴的服從。在此之後,兩人雖然於一六一一年在京都二條城會面,但會面過程中沒有表現出明確的君臣上下關係;雙方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最終通過大坂夏之陣和豐臣氏滅亡才終告消解。可以說,對德川氏而言,豐臣氏的存在本身就是這一時期的一大政治難題。

幕府所在地(江戶城)

「御代交替」

一六○五年(慶長十年),家康在就任將軍僅兩年後便讓位於秀忠,秀忠也於一六二三年(元和九年)讓位於家光,二人先後成為「大御所」。就任將軍之人,會在以新年拜賀為代表的各種儀式中,優先於大御所接受來自諸大名的行禮,以德川氏長者身份享受禮儀方面的待遇。

不過,秀忠在家康死後的一六二○年命令諸大名完成的大坂城普請被稱作「御代交替之御普請」,此時距他就任將軍已有近十五年;另外,已然就任將軍十年的家光,在秀忠死後不久對熊本藩加藤忠廣進行的改易處分,也被視作「御代始之御法度」,家光於一六三四年(寬永十一年)的上洛同樣被稱作「御代交替之御上洛」。

上述事實說明,就任將軍也好,成為氏長者也罷,並非真正意義上「更替」的完成。「更替」是從大御所去世才開始變成現實的。換言之,雖然讓出將軍之職,大御所仍舊是天下人。而對於這一時期的領主們來說,相較於將軍,天下人才是具有壓倒性重要意義的存在;而怎樣才能成為天下人,便是就任將軍之人所要面對的首要課題。

江戶城中的建築物

「惟有以淚洗面」

一六○九年(慶長十四年),朝廷內部發生了宮女與年輕公卿私通的事件。當時的後陽成天皇如觸「逆鱗」般震怒,明確表態要求嚴懲不貸。就在此時家康介入,並奪取了事件處理的主導權,最終做出了相對穩健的處罰決定。「惟有以淚洗面」,乃是事件的處理進入最後階段時,後陽成天皇因無法按自己意願行事而發出的悲嘆。如果說頒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是幕府對於天皇和公家支配行為的體制化措施,那麼上述事件的經過則表明,天下人將天皇和朝廷納入其政治體制的行為獲得了認可。以這一事件為契機,幕府逐步構築起了以攝家和傳奏為中心的親幕府的朝廷管理機構。

有一種觀點認為,可以將朝廷理解為一個以公家、門跡為家臣的,擁有十萬石左右歲入的藩國。但是,授予各公家知行的卻並不是天皇而是將軍,勤勉於「諸家之學問」則是公家向將軍履行的效忠義務。由此觀之,公家們其實既從屬於天皇,同時也從屬於將軍。

更重要的問題在於,對天皇採邑的「禁裡御料」的支配權是掌握在幕府位於京都的代官手中的,所以天皇本人甚至連一般的獨立封建領主所擁有的權限也並不具備,只不過承擔著賦予幕府和德川氏以權威性這一政治職能而已。

書 名:江戶開幕

原 作 名:江戸開幕

作 者:〔日〕藤井讓治(藤井譲治) 著

譯 者:劉晨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統一和德川幕府的統治
    1558年,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1534——1582年)應用從葡萄牙輸入的槍炮,依靠由武士組成的騎士隊和由農民組成的步兵隊,開始了統一日本的事業。1568年, 佔領京都。1572年,結束了室町幕府的統治。織田信長未能完成日本的最後統一,1582年他死時,僅統一了日本的一半。織田信長死後,部將豐臣秀吉(1536——1598年)繼續其統一事業。
  • 德川幕府統治了日本265年,明治天皇登基後,德川家族又怎樣了
    豐臣秀吉是侍奉信長而崛起的武將,信長死後,豐臣秀吉就召集部下,推翻了明智光秀,統一了全日本,信長的次子聯合德川家康抗擊豐臣秀吉,但因織田信雄選擇投降,德川家康也跟秀吉講和。
  • 日本歷史上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德川幕府
    今天所講的德川幕府(1603年- 1867年)也被稱為江戶幕府,是日本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階段,同時也是日本武家政治臻於完善的時期。1590年,德川家康被豐臣秀吉轉封到關東,開始營建江戶城,也就是現在的東京。
  • 德川家康為什麼要把只當了兩年多的幕府將軍讓給德川秀忠?
    眾所周知,德川家康是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和初代將軍。但德川家康當幕府將軍的時間只有兩年多,任職時間在將幕府的歷代將軍中排倒數第二。原因是德川家康後來主動讓出了幕府將軍之位。
  • 江戶幕府的源頭!來岡崎城探訪初代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無論是在文學創作、影視作品、電玩、動漫中,只要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幾乎都會出現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大家一定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德川家康為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生於現在位於愛知縣的「岡崎市」,也因此岡崎城從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有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地位。而現代的「岡崎」有什麼好玩的?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統一了全日本的羽柴秀吉,被封為「關白」,並賜姓「豐臣」,猴子豐臣秀吉就此誕生。 狂妄的猴子,妄圖學蒙古人顛覆華夏故事,叫囂通過朝鮮為跳板,入侵大明朝,大明國只派了個李如松,出兵4萬,就輕輕鬆鬆碾壓了他的14萬日本兵。 1598年8月18日,進攻朝鮮受挫的猴子豐臣秀吉,鬱郁病死 。
  • 她的舅舅是織田信長,丈夫是德川幕府二代將軍,孫女是日本天皇
    阿江的第一次婚姻阿江14歲的時候就按照豐臣秀吉的命令嫁給尾張大野城主佐治一成為妻。不過這位佐治一成不服從豐臣秀吉,讓其非常生氣,於是將這兩人拆散。忘了說,這對小夫妻屬於表哥與表妹的關係。雖然不知道感情如何,但多了一個表兄妹關係,總比嫁給不認識的人要好。但終歸豐臣秀吉的命令大於一切,於是阿江只能離開佐治一成。
  • 淺析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對天主教的禁令與閉關鎖國
    在織田信長的庇護下耶穌會的影響更加擴大,1581年信徒達到15萬人。1582年6月2日,信長在京都的本能寺遭到下明智光秀的襲擊,被迫剖腹自殺。織田信長的將羽柴(豐臣)秀吉登上了政治舞臺,天主教的命運也隨著這個時局的變動開始發生逆轉。豐臣秀吉的天主教政策也以加強中央集權為主旨。
  • 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
    摘要:德川幕府時代,天下太平,但大名們為何不敢反抗幕府?德川幕府成立後,為什麼其餘大名不敢反抗幕府?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德川家康時期開始說起。慶長8年,在江戶成立幕府後,德川家康開始對在關原之戰中跟隨德川的大名論功行賞,賜予這些大名新的領地。
  • 統治日本260年的德川幕府覆滅後,其家族怎樣了?說出來你都不信
    日本的幕府時期相當於中國的南宋到清末年間,從鎌倉幕府以來日本經歷了鎌倉、室町、德川三個幕府時期,而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最鼎盛也是最後一個武家政治組織。說到德川幕府就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德川家康,他跟織田信長還有豐臣秀吉並稱為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出生於1543年1月31日,他跟豐臣秀吉是屬於敵人。
  • 豐臣秀吉留給兒子豐臣秀賴的「五大老」分別是誰 最終誰取得霸權
    豐臣秀吉五大老:1、德川家康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戶時代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岡崎城(現愛知縣岡崎市),原姓松平,永祿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
  • 人文課堂 | 德川家康如何取得全線勝利,開啟日本「江戶時代」?
    織田信長死後,他的另一位部將羽柴秀吉接過了大權。羽柴秀吉出身卑下,本來是一個農民子弟。但織田信長用人不拘一格,發現他的才能,把他提拔起來,逐漸發展為自己的心腹重臣。羽柴秀吉在織田信長部下,立了不少功勞。織田信長死後,羽柴秀吉消滅了叛軍明智光秀,又剪除了內部其他反對派,自己掌握了兵權。
  • 日本武士也算半個貴族,為什麼他們還要不遺餘力地推翻德川幕府?
    ①嚴格的身份等級劃分,斬斷了下級武士上升的階梯,他們成為武裝倒幕的主力軍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年僅6歲的小兒子豐臣秀賴即位,作為五大老首席的德川家康代理國政。1603年,德川家康率兵打贏了關原合戰,他的政敵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等被處死,自此德川家獨霸日本政壇,德川家康本人被封為徵夷大將軍。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屬於自己時代的貢獻者,日本古代封建社會的德川幕府
    導語:日本的歷史上有一個非常具有影響力和力度的名字——德川,是德川幕府的姓氏,也就是江戶幕府,家族定居在江戶地區,而這個家族越過日本天皇統治了日本近二百六十年,大約兩個多世紀,德川幕府可以說是日本的最高政治權力中心。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德川家族主動交權,避免了一場血戰。早年德川家康打江山的時候,是很不容易的,在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達到人生巔峰的時候,德川家康一直默默地等待著機會。最終織田家和豐臣家都沒能奪取最終的勝利,德川家康的橫空出世,摘取了最後的桃子。
  •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趁機覆滅豐臣政權,奪取天下,算叛亂嗎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藉機崛起,最終覆滅了豐臣政權,創建了江戶幕府,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人。那麼,德川家康的行為算不算是一種叛亂呢?我們來看看。豐臣秀吉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人不也是因為克了織田家嗎?織田信長還對豐臣秀吉有知遇之恩呢,豐臣秀吉有後來的一切,織田信長絕對功不可沒,他還不是奪了恩人的家業。但德川家取代豐臣家談不上以下克上,更談不上叛亂,怎麼說呢?
  • 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日本的徵夷大將軍嗎?
    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建立了室町幕府滅亡後的第一個全國性武士政權。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豐臣秀吉不是像之前的武士領袖那樣通過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幕府,而是出任朝廷的首座關白。對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反常事情,流傳最廣的解釋是足利義昭拒絕收豐臣秀吉為養子,導致豐臣秀吉沒有獲得當徵夷大將軍必備的源氏出身。那麼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徵夷大將軍嗎?
  • 江戶幕府,德川氏的興榮與餘暉
    日本1600年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以天下人的姿態傲視群雄,他沒收了87個敵對大名的領地,減封了三個大名的領地,然後把收繳所得領地的四分之一當做本家的直轄地,剩餘的四分之三轉封給自己的功臣和親近大名。1603年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江戶幕府,也稱作德川幕府。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