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日本的徵夷大將軍嗎?

2020-12-24 鬼說天下

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建立了室町幕府滅亡後的第一個全國性武士政權。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豐臣秀吉不是像之前的武士領袖那樣通過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幕府,而是出任朝廷的首座關白。

對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反常事情,流傳最廣的解釋是足利義昭拒絕收豐臣秀吉為養子,導致豐臣秀吉沒有獲得當徵夷大將軍必備的源氏出身。那麼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徵夷大將軍嗎?

首先,所謂「足利義昭拒收豐臣秀吉為養子」的記載出自江戶幕府御用文人林羅山父子編撰的《豐臣秀吉譜》,其他史料沒有相關記載,屬於孤證不立。該記載很可能是江戶幕府建立後抹黑豐臣家的假史料。

其次,足利義昭之所以能拒絕授予豐臣秀吉源氏,靠的是「源氏長者」頭銜。但「源氏長者」是天皇賜予的,也可以被天皇剝奪。豐臣秀吉完全能讓傀儡天皇把「源氏長者」封給別人,足利義昭根本不能阻止。

第三,在豐臣秀吉之前,日本共出現了三十二任徵夷大將軍,而其中有十一任徵夷大將軍都不是源氏。可見所謂「當徵夷大將軍必須是源氏」的說法本就立不足腳,就連最看重血統禮法的天皇都不如此認為。

比如早在織田信長的安土時代,日本天皇和朝廷就明確同意自稱平氏出身的織田信長可以當徵夷大將軍。正親町天皇也曾經當面提出任命豐臣秀吉為徵夷大將軍,可見源氏不是當徵夷大將軍的必須條件。

最後,由於缺乏史官體系,很多大名武士的家譜都是混亂不清的。因此很多戰國武士都會偽造出身,比如冒認平氏的後北條。德川家康的源氏極有可能也是偽造的,因為史料中有德川家出自藤原氏的記載。

豐臣秀吉的時候更是編出了自己是天皇私生子的虛假出身,更不要說區區的源氏出身了。就算當徵夷大將軍的必須條件是源氏出身,豐臣秀吉也完全可以偽造一個源氏出身,根本不要經過足利義昭的允許。

綜合來講,以豐臣秀吉的實力和當時日本的觀念,足利義昭根本無力阻止豐臣秀吉當徵夷大將軍。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是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考慮,而不是簡單的血統出身問題。

相關焦點

  • 既然與源氏無關,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本鬼在前文《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日本的徵夷大將軍嗎?》中提到,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不是因為源氏,而是有深層次的政治考慮。那麼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首先要說明的是,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在靠譜的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後人只能大概推測原因。
  • 豐臣秀吉為何放棄徵夷大將軍 而謀求關白呢?
    自1192年,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而創立幕府體制後。「徵夷大將軍」便成「武家」的最高官職,而代替天皇實控天下。那麼作為武家出身的豐臣秀吉,為何要放棄「徵夷大將軍」的官職,而謀求「關白」呢?許多人都認為乃是豐臣秀吉的出身低,沒有源氏、平氏的血統。
  • 日本鎌倉時代徵夷大將軍!
    徵夷大將軍在日本歷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實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將軍」一詞指軍階中的高級領導職。徵夷大將軍的衙門稱為幕府,故中文俗稱徵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 織田信長為何拒絕受封徵夷大將軍、開設幕府?
    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足利義昭,將其從京都被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終結。從1573年到1603年德川家康被冊封徵夷大將軍、開創江戶幕府之前,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也即織田豐臣時期。其中,1573年--1582年,為織田信長時期。
  • 豐臣秀吉取家族名將柴田勝家與丹羽長秀姓名中各一字,稱羽柴秀吉
    足利義輝的弟弟足利義昭跑到美濃向織田信長求救。雖然此時室町幕府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它在日本仍然具有崇高的象徵意義,織田信長感覺到統一天下的良好時機已經到來,欣然同意了足利義昭的求援要求。織田信長以援助室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為名,率領織田信長軍團向上洛浩浩蕩蕩開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三好家族,擁立足利義昭為徵夷大將軍,獲得了足利義昭的好感與信任。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豐臣秀吉此時還沒有姓,那是武士階級才擁有的特權,日本古代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日本天皇也沒有姓氏)藤吉郎:因為出身貧賤,所以豐臣秀吉少年時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長大成人後,以「浪人」的身份活動於自己家鄉附近地區。後來出仕於一個名為松下嘉兵衛的低級武士,但因為工作出色反遭同事嫉妒中傷,只好離開。公元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家鄉,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名雜役。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是武家領袖,統御全日本的武士,特別是隨著幕府的成立,徵夷大將軍的作用進一步體現,這也造成只有源氏才能擔任徵夷大將軍的說法出現。
  • 「日輪之子」,豐臣秀吉在織田家飛黃騰達之路
    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是一個胸懷大志,追求理想的一代名人,擅長籠絡人心的他在信長逝世後迅速接管天下,成為信長的實質繼承者,幾乎沒有太大阻礙的秀吉在短短幾年就統一了全日本,登上了天下人的寶座。秀吉出身卑微,只是尾張國中村的一介農民,對於給予他機會和賞識的織田信長忠心耿耿,把信長當成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看待,十分崇拜信長,在他心目中,信長就像是上天下凡的天神,不可侵犯。我覺得,「千金易得,良將難求「,信長如果沒有秀吉這個得力助手,天下布武也不會那麼順利。下面就讓小編淺談秀吉在織田家步步高升的經歷。
  • 日本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徵夷大將軍為什麼是「漢室宗親」?
    對日本歷史有了解的朋友來說,「徵夷大將軍」肯定不是個陌生的名稱。從紹熙三年(1192年)源賴朝就任徵夷大將軍到慶應三年(1867年)「大政奉還」,徵夷大將軍基本是日本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這幾百年就是日本歷史的「幕府時代」。
  • 被織田信長放逐後,足利義昭依然備受毛利氏等大名的優待!為啥
    1573年,武田信玄病死,信長包圍網趨於瓦解,其發動者足利義昭也被信長放逐河內,室町幕府滅亡。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室町幕府滅亡之後,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的動向。
  • 日本惡之源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第一人,侵略擴張的第一個踐行者,豐臣秀吉長得很醜外號叫猴子,出身貧寒草根出身,豐臣秀吉所在的時期日本正處於內戰,戰亂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亂世梟雄,之后豐臣秀吉統一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感覺日本國力增強,這個時候豐臣秀吉決定要進行對外擴張,把琉球,呂松,菲律賓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次年,織田信長以統一天下為理由協助足利義昭成為幕府末代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昭同樣需要信長的力量便答應協助。這時,明智光秀已經在足利義昭的門下。隨著織田信長的實力不斷擴大,逐漸限制了足利義昭的權利,使足利義昭開始對立織田信長。
  • 豐臣秀吉當時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古代日本人的「世界觀」問題,16世紀的日本,早已形成了「三國世界說」,即全世界是由中國、日本、印度三個「中心國家」組成的。其他諸如朝鮮琉球呂松之流,都是圍繞「中心國家」的小國。所以先滅中國再滅印度,就等於徵服了世界。豐臣秀吉的「三步走」,就是以這「世界觀」為參考的。那麼豐臣秀吉,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 歷史上一統日本豐臣家族為什麼輸給了德川家族?有4個原因!
    豐臣秀吉能統一日本,本來就堪稱奇蹟,屬於運氣爆棚。根據宇宙人品守恆定律,便宜佔多了,超出了自己應得的範圍之外,遲早是要還的,豐臣秀吉就輸在了以下四點:1.出身不同豐臣秀吉出身於農民。在日本,從來沒有哪個農民最後能像他一樣,登上「天下人」的寶座,只能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此事。也因為他的農民出身,統一日本後,豐臣秀吉準備效仿前人,向天皇討要徵夷大將軍一職,成為全日本30萬武士的掌門人時,遭到了武士階級的一致反對,理由很簡單:你不是武士出身,請不要侮辱我們好嗎?
  • 豐臣秀吉,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滅掉大明嗎?
    豐臣秀吉雖然名義上統一了日本,但是內部政治並不穩定,因為他是繼承的織田家的勢力,而不是自己打出來的天下,日本的政治生態並不是如中國般的大一統,而只是如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霸權制,豐臣秀吉的勢力大,其他諸侯依附臣服他而已,如果他的勢力不再強大,繼承人沒有他的文韜武略那麼很快就會被其他諸侯(大名)所取代,他也是這樣奪了織田家的勢力。
  • 豐臣秀吉留給兒子豐臣秀賴的「五大老」分別是誰 最終誰取得霸權
    五大老是日本豐臣政權末期制定的職務,擔任者是豐臣政權下五大有力的大名。1593年豐臣秀吉幼子出生,在豐臣秀賴出生之前,尚有一兄鶴松,但很早就夭折了。原本秀吉以為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沒有孩子的命了。豐臣秀吉五大老:1、德川家康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戶時代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日本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岡崎城(現愛知縣岡崎市),原姓松平,永祿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在中世末期,日本著名的武將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bi)繼織田信長之後,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日本歷史上最引入注目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毀譽褒貶不一。他不僅是歷史著述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主人翁之一。在我國,一般讀者對他也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16世紀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徵服中國以至稱霸亞洲的侵略戰爭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