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才開畫廊 利奧·卡斯蒂裡如何成為藝術巨商?

2021-01-07 網易時尚


有一個人,點石成玉、披沙揀金。

有一個人,帶領藝術家從美國走向歐洲,從歐洲走向世界,他的工作讓美國當代藝術為世界矚目,讓當代藝術史因美國藝術而精彩。

他就是當代藝術界的傳奇畫商利奧·卡斯蒂裡(1907-1999)。

卡斯蒂裡的成功是踐行畫廊本質的成功,他的經營實踐為畫廊業的規範發展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鑑的經驗,面對這樣一位傑出的藝術巨商,對他的經商之道進行總結提煉,將具有更為獨特而豐富的價值。


走進美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歷史長廊,波普藝術、極少數主義、觀念藝術等藝術流派的藝術家先後粉墨登場,異彩紛呈,在這群星閃耀的藝術星空中,人家會發現一顆特別璀璨的星座,他就是著名畫商利奧·卡斯蒂裡(1907-1999)。


卡斯蒂裡畫廊的第一個群展,1957

衡量一個畫商的成功不能以積累多少財富為標誌,而是以發掘了多少著名的藝術家,推介出多少傑出的藝術作品為標準。

從波普藝術的賈斯珀·約翰斯、羅伯特·勞森伯格、安迪·沃霍爾、克萊斯·奧登伯格、羅伊·利希滕斯坦因、詹姆斯·羅森奎斯特;到極少主義藝術的弗蘭克·斯代拉、羅伯特·莫裡斯、埃爾斯·沃思·凱利、賽伊·通布利、丹·弗拉文、唐納德·賈德、理察·塞拉、肯尼斯·諾蘭、布魯斯·瑙曼;再到觀念藝術的約瑟夫·科蘇斯、羅伯特·巴利和道格拉斯·休伯特、拉裡·韋納等這些主宰當代藝術市場的大藝術家。

將這些藝術家名字排列在一起,幾乎就構成了一部美國當代藝術史。卡斯蒂裡雖然不是他們中的一位,但卻是他們的助產師,由於卡斯蒂裡創造性的工作,才能使這些藝術家的價值得以為人發現。

在以上的著名藝術家中,某個畫廊只要推介出1-2位,就可以名垂青史。但卡斯蒂裡卻慧眼獨具,發掘了一個又一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並慷慨資助其藝術創造,將他們成功推向公眾、博物館和收藏界。他的工作讓美國當代藝術為世界矚目。


卡斯蒂裡畫廊的瓊斯個展內景,1958


卡斯蒂裡與瓊斯


《三面旗》 | 賈斯珀·瓊斯 | 布面蠟畫 | 1958

一個藝術商人的成功,尤其是在經濟上的獲利,存在諸多偶然的因素,但要成為一位著名的藝術商人,偶然性中卻有著必然的規律。在一個規範的藝術市場上,畫廊是一級市場的主體,「畫家—畫廊—收藏家」的商業鏈條已成為一種完善的市場機制。畫廊的本質就是發掘藝術品的價值,守護藝術家的成長,參與藝術史的創造。卡斯蒂裡經營畫廊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能夠從一個產業本質的高度,來確定自己開辦畫廊的目標定位和經營策略,沒有把畫廊純粹作為贏利的工具,做畫廊應該做的事,而不是需要做的事。

卡斯蒂裡始終認為:

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藝術經紀人,最關注的應該是不斷發現最優秀的藝術家和最有價值的藝術作品,並通過這種發現來使藝術家能夠繼續他們的藝術創造,從而推動和創造藝術的歷史。

利奧的這種遠見卓識可以從他開辦畫廊的動機中得以充分的體現。

1957年在紐約77街開辦自己的畫廊時,利奧·卡斯蒂裡已年屆五十。在這之前的五十年代的初期,他與抽象表現主義的很多骨幹成員有著很深的感情和密切合作關係,這些藝術家曾不斷督促和支持利奧開辦自己的畫廊,但他遲遲不行動。在回答朋友們的責問時,利奧的妻子伊蓮娜說:

利奧更感興趣的是某種正在興起的東西而非已經成熟的東西。

在一次接受美國《藝術新聞》雜誌社編輯伊斯特羅採訪時,他透露:

真正促使他下定決心的是賈斯珀,在猶太博物館他第一次看到賈斯珀的那件著名的綠色靶子,又到畫室看了他的創作,所有這些使他產生了一種頓悟,嗅到了一股即將產生新的藝術流派的味道。

那時距離波普崛起尚需些時日,目光遠大的卡斯蒂裡已經為自己的成功投入了一筆高質量的風險投資。在《自傳》中他曾自豪地說:

我總是有這樣的雄心,那就是由我的畫廊來代理每一位主要藝術家,代表每一個重要的藝術運動。

這就是利奧開辦畫廊的遠大抱負。


卡斯蒂裡畫廊的勞森伯格個展內景,1960

卡斯蒂裡的畫廊主的養成修煉

發掘新的藝術家,是畫廊的必修課,要求畫廊主必須兼具有理性和直覺兩種素質。

1、對藝術宗教般的狂熱和對藝術獨特而靈敏的欣賞力,是獲得感性直覺的必備要素。

卡斯蒂裡認為:要提高自身的藝術鑑賞力,藝術收藏是很重要的途徑。1991年,他在回答美國《藝術新聞》雜誌社編輯和出版人米爾頓·伊斯特羅採訪時說:

所謂優秀的藝術收藏家,他們這種人對藝術有著幾乎接近於宗教般的狂熱。他們觀看藝術,思考藝術問題,並且在實際上把除睡覺以外的一切醒著的時間都花在對藝術的追求上。

以上的說法,實際上是卡斯蒂裡對自己痴迷藝術的真實寫照。

卡斯蒂裡年青時期就鍾情於藝術品的收藏,還在歐洲時他就買過一些野獸派畫家的作品,如馬蒂斯、弗拉芒克等人的作品。最初特別喜歡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作品;後來又對法國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的繪畫推崇備至。他儘量做到收藏每一位在他的畫廊舉辦過展覽的藝術家的一兩件作品。即使後來這些作品價格升到了嚇人的程度,而自己的畫廊經濟上又出現困境的時候,也仍然不願出售。這種對藝術品本身純粹的追求和熱愛,使卡斯蒂裡成為美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狂熱藏家、敏銳畫商、頂級藝術贊助人。

2、良好的藝術史知識和多渠道地徵尋各方的意見,是獲得理性分析能力的必要條件。

卡斯蒂裡認為,對藝術的理解力並非天生具有,對藝術的審美力是通過接觸和學習而獲得的。為懂得當代藝術,在妻子伊蓮娜的影響下。他經常流連忘返於博物館和畫廊。同時閱讀大量的藝術雜誌和書籍,來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卡斯蒂裡在談到自己的藝術經營訣竅時說,

要了解過去的藝術發展史,我仔細研究了藝術史,從中發現一個藝術運動總是緊接著另一個運動而發生。每一個階段都要發生一些變化。從現代藝術發展來看,印象派之後緊跟著就是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然後就是抽象藝術和超現實主義,再後來就是美國的藍色畫派和抽象表現主義。我就是這樣深深地捲入了其中的一些運動。…於是,我感覺到將會有什麼新事物要發生了。我於是努力去追蹤那些將要發生的事,偶然正好遇事上了勞森伯格、約翰斯、通伯利。

3、通過廣泛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意見來提高自己的綜合判斷能力。

自1941年定居紐約後的半個多世紀中,他廣泛地結交藝術家杜尚、達利、馬克思·恩斯特、傑克森·波洛克、德·庫寧;藝術史家和批評家邁耶爾·夏皮羅、阿爾弗雷德·巴爾、克萊蒙特·格林伯格、湯姆·赫斯;藝術收藏家彼得·路德維繫、斯卡爾、潘扎以及為數眾多的畫商和藝術經紀人同行,並與他們保持良好的私人關係。在為代理一位新的藝術家而作出重大的決擇時,他總是認真傾聽著名藝術批評家和收藏家的意見作為參考。正是由於這種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使他在當代世界藝術經營史上創造了很高的成功率。

卡斯蒂裡的畫廊經營之道

藝術品產業具有投入的不確定性、過程的獨立性、價值的潛在性、消費的滯後性等特點。作為守護藝術家成長的畫廊,必須自覺地遵循這些規律,運用規律來參與藝術生產的投入、生產、消費、再創造的全過程。

一、長期對培育對象進行經濟資助。

在藝術品一級市場挖掘和培育「未來之星」,不象售賣和代理已經成名的藝術家作品,畫廊的投入總是要承擔很多的風險,投入產出周期長,或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但卡斯蒂裡在幫助和支持藝術家的生活和創作上,對那些被他選中的對象,無論作品銷售情況如何,總是一如既往地給予經濟資助,默默守護者他們的成長。

弗蘭克·斯代拉,籤約前以替人油漆房子的短工維持生計;籤約後卡斯蒂裡每月付給300美元生活費,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去。

理察·塞拉,以金屬材料製作極少主義雕塑作品的前衛藝術家,籤約前以幫別人搬家具為生,籤約後每月固定生活費,並且保持三年不變,申明並不期望三年中賣出任何作品。

卡斯蒂裡代理的畫家中有一位叫張伯倫的特殊畫家,在沒有售出任何作品期間多次向畫廊借錢,款額高達四萬多美元,當時負責畫廊經營的卡爾普建議減去他一半月薪。而卡斯蒂裡立即反對:「怎麼能這樣做?給一半月薪他將無法生活」。照常繼續付給他全部月薪。

二、維護和支持藝術品生產的獨立性。

藝術的生產具有自身獨有的規律,維護藝術家的獨立性,避免以市場需求為理由橫加幹涉,逼迫藝術家向平庸和世俗就範,從而扼殺藝術的創造力。1991年,美國《藝術新聞》雜誌社編輯伊斯特羅採訪時問卡斯蒂裡:

他斷然回答:

我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做這種事。藝術家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我只能對他們的工作間接地表示贊同或不贊同。至於價格暴跌之類的事情,我不跟藝術家和收藏家討論過多。對藝術家,我會說:「看看,目前要賣點東西出去又要困難得多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一般來說,應該暗示的是,我們在出售作品的價格折扣上要採取更為寬容的態度。

三、發揮整合效能推介前衛的藝術家

卡斯蒂裡的成功除了能以超前的眼光發掘出有價值的藝術家,更在於能整合一切有利的資源(如媒體、收藏家、博物館、評論家、藝術管理官員等),藉助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如展覽會、藝術評論、博覽會、藝術沙龍等),將一批批年青前衛的藝術家推向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展覽會是卡斯蒂裡推介藝術家的主渠道。

他曾經表示,經營畫廊最滿意的事情是舉辦一次具有特別意義的畫展。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卡斯蒂裡策劃的展覽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各種風格相似畫家的對比展,有某個藝術流派和藝術家的專題展,有新老搭配的子母展。

2、卡斯蒂裡精通多國語言,擁有熱情、慷慨、平易而文雅等人格魅力,在歐美藝術界的收藏家、評論家、博物館等人群中具有廣泛的人脈關係,為他成功推介藝術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964年威尼斯國際雙年展,被選中的八人其中有四位是卡斯蒂裡畫廊代理的藝術家,而且勞森伯格還榮獲了國際繪畫大獎,該獎第一次授予一位美國藝術家,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藝術家和波普藝術在藝術市場的地位。

3、卡斯蒂裡還極為重視收藏家的作用。

他表示,能最終決定藝術市場的權力是畫廊和收藏家的結合,因此,他從來不擔憂藝術作品能否銷售出去的問題,因為在選擇代理藝術家時,他就與主要的一些收藏家達成了某種默契,「成名是建立在對藝術家共同承認的基礎之上的。」 卡斯蒂裡還重視博物館的作用,作為對公眾藝術消費產生能產生廣泛影響的場所,他儘量使他所代理藝術家的代表作進入博物館的展覽會,甚至不惜自己出錢貼補較低的折扣。

卡斯蒂裡如何經營與藝術家的關係?

卡斯蒂裡與所代理的藝術家保持著極為密切的私人關係和友誼。他在談到他與藝術家的關係時常說:

你必須要有彈性,你不能老想著你是老闆。實際上你不是老闆,藝術家才是老闆。作為一個藝術經紀人,你需要和許多性格相異的人打交道。如果你沒有隨機應變的心理準備,你就沒有辦法經營好一個企業,我只是藝術家各種需要的僕人,那就是我扮演的角色。

在競爭非常激烈的藝術品市場,如何留住有價值的藝術家,尤其是已經不斷在上升期的藝術家,許多畫商都機關算盡,而頗費心機。但卡斯蒂裡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他曾經自豪地說:

作為一個藝術商,我最滿意的是什麼?無論正確與否,我覺得——也許過於自大了——只要我願意邀請,任何藝術家都會到我這兒來。

因為,在卡斯蒂裡畫廊中簽約的藝術家中,絕大部分都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由於畫廊一直以來的大力資助、策劃、推介,才使他們在藝術市場獲得成功。他們與畫廊之間無論是情感上還是在運作機制都形成了緊密的依賴關係。

為了服務於藝術家的成長,卡斯蒂裡在經營手段和方法上也作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為了資助藝術家初期的生活,他第一次在美國實施固定的津貼制;

為了拓展歐洲市場的空間,他在國內外建立了一個他稱之為「友誼畫廊」的網絡。他所代理的藝術家作品定期在這些畫廊內展出,出售時給予當地畫廊很優惠的折扣。直到70年代中期,大約有70%的卡斯蒂裡畫廊的作品是通過其他畫廊銷售的。這一舉措施使美國的當代藝術真正成為了世界藝術,這些前衛的藝術家也成為了世界性的藝術家。(來源:網絡 作者/邵慶祥)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東京畫廊+BTAP七十年:亞洲藝術的自我覺醒
    50年代東京畫廊(東京)街景在東京畫廊+BTAP總監田畑幸人的認識裡,不是因國家富裕才產生藝術,而是因為在貧窮的時候大家都有一個夢想,人們在實現這個藝術夢想過程中,國力才逐漸增強了。戰後的東京,唯有銀座的幾棟建築,其他地方還在戰後廢墟的重建過程中。
  • 倫敦蛇形畫廊藝術總監小漢斯在滬講座:藝術需要跨界
    倫敦蛇形畫廊是倫敦最受歡迎的現當代藝術畫廊之一。Francis Kéré設計的蛇形畫廊夏季展館一天清早,有一位計程車司機將我載到辦公室。司機覺得我應該是在那邊工作的,他就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他去年和女兒一起在來肯辛頓花園(蛇形畫廊所在地),他的女兒只有14歲,她看到我們的夏季館。計程車司機說,一般他是不會去看美術館展覽的。
  • 全球十大頂級畫廊!藝術鑑賞、收藏必看的品味指南!
    創始人艾曼紐貝浩登(下圖左)17歲開始擔任畫廊助理,後在自家公寓基礎上改造開設畫廊,2001年他將自己的第一家畫廊遷至巴黎十三區。和高古軒的風格截然不同,艾曼紐貝浩登非常擅長挖掘有才華的新銳藝術家並提攜他們,而事實證明畫廊的不斷發展正是由於他獨到的眼光。
  • 一周藝術人物|畫廊主的破與立,翟永明的文與影
    2020年新冠肺炎期間,佩斯畫廊總裁馬克·格裡姆徹一度感染,康復後的他認為「創造力、真實」以及「去堅持和啟發我們的生活和藝術」尤為重要。由格裡姆徹主導創立的全新模式的「下一代畫廊」即將開啟,不銷售作品的畫廊將有何為?
  • 全球頂級畫廊如何突破商業邊界?
    紐約棚屋藝術中心 2019年4月5日,「棚屋」(The Shed)藝術中心於紐約哈德遜碼頭啟動。由畫廊、劇場和創意實驗室等部分組成,兼具展覽和表演等多種功能。這無疑向藝術世界釋放了一個訊號:在體驗式經濟盛行的今天,綜合性藝術中心即將成為時代主流。
  • 藝術家為勞斯萊斯幻影「藝境藏珍」畫廊打造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勞斯萊斯旗艦車型幻影的儀表臺區域由一整塊密封玻璃覆蓋,這處獨特空間被稱為「藝境藏珍」畫廊。這一區域為幻影車主提供了定製、展示個性化藝術作品的絕佳機會。「藝境藏珍」畫廊位於車廂前部中心區域,已成為幻影內飾的視覺焦點。
  • 大芬15家畫廊聯手打造「傾斜的藝術空間」!芬-FOUND 畫廊聯盟展開幕
    ……12月8日下午,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展——共生未來SYMBIOSIS芬-FOUND畫廊聯盟展暨互動裝置邀請展在大芬油畫村拉開帷幕,大芬15家畫廊聯盟代表攜手聯動,共同帶來一場具有國際範兒、藝術性和欣賞性都極高的藝術盛典。
  • YellowKorner——法國國際權威藝術攝影畫廊
    YELLOWKORNER由兩位志同道合的攝影愛好者Paul-Antonie Briat和Alexandre de Metz於2006年在法國創立,是全球權威的攝影畫廊,是最純正的藝術追求與品牌。近十年裡,掀起了席捲全球的藝術攝影平臺概念,現已在全球25個國家,擁有超過100家畫廊,並籤約國際權威攝影大師250多位,收納了5000多張藝術攝影作品。由著名建築師和設計師GRARD BARRAU設計的雙概念,不僅增加了空間感,更呈現個豪華不失親切感的藝術畫廊。每個畫廊都秉承YELLOWKORNER創始的初衷:成為個收藏家和藝術家之間的橋梁。
  • 看餐廳如何完美轉型成時裝與畫廊的小型藝術綜合體
    看餐廳如何完美轉型成時裝與畫廊的小型藝術綜合體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 全球33家畫廊參展,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
    12月16日上午,首屆尚天河·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在海心沙開幕。藝博會邀請到來自全球33家一線畫廊參展,讓優秀藝術作品打破邊界匯聚羊城。作為天河區重點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尚天河文化季的精品活動,本屆藝博會將設畫廊、公共藝術、影像和論壇四個單元,通過展現作品、分享意見全方位提升天河區的藝術氛圍。
  • 東京畫廊「特殊化經營」的70年
    所以8歲的時候看到齋藤義重的抽象畫作品的時候,我很自然就接受了,12歲時候看到豐塔納的作品覺得很有趣,這種生活經驗讓我在日後可以無差別的欣賞具象、抽象、雕塑、水墨及一切形式的藝術。中學時代開始,我對藝術慢慢有了興趣,高中時代正好是歐美當代藝術的興盛期,也是我對歐美當代藝術著迷的時期,那已經是上世紀60年代的事情。
  • 15家知名畫廊藝術作品亮相,共生未來SYMBIOSIS 芬-FOUND 畫廊聯盟...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鑫 通訊員 李曉亮12月8日,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平行展——共生未來SYMBIOSIS 芬-FOUND 畫廊聯盟展暨互動裝置邀請展開幕式在龍崗區大芬油畫村TNT當代藝術空間舉行,
  • 全球33家畫廊參展,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在海心沙開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12月16日上午,首屆尚天河·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在海心沙開幕。藝博會邀請到來自全球33家一線畫廊參展,讓優秀藝術作品打破邊界匯聚羊城。作為天河區重點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尚天河文化季的精品活動,本屆藝博會將設畫廊、公共藝術、影像和論壇四個單元,通過展現作品、分享意見全方位提升天河區的藝術氛圍。本次活動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市三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尚天河文化季組委會、廣州市城投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畫廊洞察:2019年畫廊應該走線上還是線下?
    ▲2018年不同規模畫廊在網上出售藝術品的比例報告中,幾乎90%的畫廊表示他們在2018年提供線上銷售藝術品的服務。而在那些沒有在線銷售藝術品平臺的畫廊中,超過55%表示很有可能在2019年在線上銷售藝術品方面投入資金。此外,不論地區,畫廊規模,藏家年齡,各大畫廊都認為線上銷售藝術品對他們2019年的成功至關重要。數字銷售渠道正在成為推動許多畫廊收入的重要部分。
  • WABC第一屆「小朋友畫廊」藝術季在紐約開幕
    海外網紐約6月1日電「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由WABC藝途公益基金會發起、美國非營利組織NOBO無界聯合主辦的第一屆「小朋友畫廊」藝術季在紐約拉開帷幕。「從孩提時代起,我就用藝術來克服挑戰,藝術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個巨大的角色。」展覽現場,麗莎·鮑向觀展者介紹自己的畫作,「我從大自然的美中找到靈感,這幅畫的主題是櫻花,表現了我對生活的熱情。」WABC藝途公益基金會創始人苗世明表示,WABC在中國所服務的心智障礙人士,在國外常常被稱為「特殊需求群體」。
  • 美術研究|畫廊生存難,問題出在哪兒
    1991年,澳大利亞人布朗·華萊士在北京東便門角樓創辦了紅門畫廊,成為北京第一家實行籤約代理制度並代理當代青年藝術家作品的畫廊,中國畫廊業自此起步。APART GALLERY的快閃畫廊20世紀90年代,香格納畫廊、常青畫廊等更多的外資畫廊相繼進入國內,在中國當代藝術仍處於國際市場邊緣的時候,為向世界推廣中國當代藝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自己經營了26年的畫廊就這麼關了?加文·布朗又是誰?
    2020年,56歲的加文·布朗把自己創立了26年的畫廊關了,帶著自己代理的10多位藝術家,加入了84歲的格萊斯頓經營的畫廊。這句話基本概括了最近紐約畫廊圈發生的一件事。
  • 揭秘香港巴塞爾最隱秘的畫廊成交數據|畫廊|藝術|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3月13日下午6時,第三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拉開了帷幕,全球37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共233間頂級畫廊組成的畫廊薈萃、亞洲視野、藝術探新、藝聚空間、光映現場五大專區,以及它們帶來的橫跨二十世紀初至當代的藝術作品開始公之於眾
  • 兩三家上海小眾畫廊,有如白描般精緻
    上海讓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愛好者視覺天堂 香格納畫廊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上海求學的他在畢業後並沒有選擇更繁華的香港,而是萌生了在上海開畫廊的念頭,雖然當時大多數藝術活動和藝術家都在北京,但是他知道上海的未來不可小覷。即使當時市場並未接受某些藝術作品但是他依然收藏保存,單純因為那是優質藝術並且具有歷史意義。
  • 為藝術交流提供平臺,國際畫廊代表點讚ART021藝博會
    除了ART021的強勁銷售,我們香港畫廊於十月底開幕的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個展也幾乎售罄,這也再次展示了中國藝術市場的巨大潛力。」在今年危機席捲全球的背景之下,ART021以一貫的創新與探索精神實踐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在挑戰中尋求機遇,推動當代藝術領域中的多元化、包容性和文化平等。白立方副總監唐佩賢提到,「作為一個國際級的藝術博覽會ART021能開幕我特別開心。很多展商都是經過隔離才來到這裡,感覺像是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