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維一首經典送別詩,前幾句很平淡,讀完最後兩句令人拍案叫絕
其最為經典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前兩句寫春天清晨雨後柳色青青,客舍為之一新的情景,寫景清新明麗,令人幾乎察覺不到離別之傷。後兩句寫離情也舉重若輕,千般深情萬般厚誼都傾注在一杯酒裡。而在他的另一首送別詩中,結尾兩句也非常經典而有意境,令人讀之心胸為之開闊。馬勒《大地之歌》將之用在樂曲的最終章,為整首交響曲畫上「終止符」,迴蕩無盡之音。這首詩即是王維的《送別》。詩前面四句讀來平淡,但層層鋪墊而下,至最後十字,卻給人以餘韻無窮之感。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從白居易詩說賦得體詩(南郭居士)
從《賦得古原草送別》說賦得體詩◎南郭居士「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出自《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的成名作,在其詩歌生涯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該詩標題另外也被簡稱為《草》,前四句通過寫「草」,歌頌了野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
-
山中雜詩吳均注音版 山中雜詩這首詩的拼音
《山中雜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將山村的景象描寫得栩栩如生。今天小編整理了吳均寫的《山中雜詩》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shān jì jiàn lái yān,zhú zhōng kuī luò
-
唐朝境界最高的一首送別詩,無一生僻字,堪稱不世經典
唐朝的「送別詩」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有送別友人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送別親人的,「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也有送別情人的,「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或縹緲,或傷感,或唯美,而在這眾多的送別詩中,境界最高的當屬初唐詩人王勃的
-
《賦得古原草送別》,詩中的「原」是草原嗎?
今天,咱們來學《賦得古原草送別》。這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下面,咱們來一起讀一讀。04:32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王維是詩的全才?他能將邊塞、送別、山水和禪詩寫得出神入化
詩仙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既擅長寫遊俠詩,又擅長寫送別詩,比如他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在送別詩中算是極品了。李白甚至還擅長寫一些非常婉約的、綺麗的宮怨愛情詩。比如他的《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
岑參的兩首送別詩,借景抒情,風格綺麗明朗,毫無感傷情調
下面介紹岑參的兩首送別詩,借景抒情,風格綺麗明朗,毫無感傷情調。送楊子鬥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即將分別,沒有溫婉的語言,也沒有依依的柔情,卻可以把一腔激情融入詩酒,「添壺酒、贈馬鞭」,既顯豪邁,又述真情,可謂畫龍點睛之句。最後兩句更是充滿了溫馨,詩人想像朋友在歸途中,和風徐徐、明月相伴,祝願他一路順暢地到達目的地。
-
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就要分別了,就讓我們飲中杯中的酒,最後再豪邁的喝一杯。曠達、豪邁永遠是人生積極的主題。40首送別詩詞,首首經典,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別董大二首》唐代:高適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每日一詩丨致天使
每日一詩丨致天使 2020-01-30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車站送別朋友時,能記起這兩首詩的,都是有情之人
在古時候,友人之間離別往往一般會作詩相贈,以訴不舍與之離別之意。編者想為大家分享兩首送別詩,在車站送別朋友時,能記起這兩首詩的,都是有情之人。第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
晚唐詩人贈外國友人送別詩,情真意切;4句詩堪稱經典,感人肺腑
晚唐後段分成兩派系,一派以韋莊為代表的感時傷世的清麗詩人,擅長近體,詩作纖巧直白,少些渾樸和含蓄,詩風沒有中唐韓愈、白居易他們的詩剛健,多在意詞句的精雕細琢,所以詩人們佳句頻出,人們不了解全詩,卻能背誦詩詞的名句。韋莊是中唐韋應物的重孫,花間派詩人的代表,和溫庭鈞齊名並稱「溫韋」。
-
山中古詩拼音版 王勃山中古詩注音版
《山中》這首詩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山間小路的優美,仿佛可以聽見山中小溪的流水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 《山中》 唐·王維 jīng xī bái shí chū,tiān hán hóng yè xī。
-
寫下「青山一道同雲雨」的王昌齡,在鎮江寫過兩首很牛的送別詩!
當這名中國同仁提出使用這句詩的時候,大家都點讚,認為詩裡恰如其分的表達了「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厚情誼。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這首詩通過想像來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它蘊涵著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
-
送別詩數以萬計,陸龜蒙這首最為爽利,才是男兒該有的送別
長亭送別,依依不捨,一片傷心畫不成。春風也知離別苦,不放柳條青,免使離人攀折,想要人間少些離別。而最著名的送別詩,當數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又稱《陽關三疊》,詩云: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別在美好的春天,最教人斷腸。此地一別,天各一涯,山高路遠,兩地孤單。大好春光,誰與同賞?相思處,兀不教人傷心。故人啊,何時再見?再飲最後一杯酒吧,讓深情寄托在酒裡,讓酒澆滅心裡的愁緒。
-
1340年前,一位花甲老人在易水邊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詩,氣貫古今
在這裡,駱賓王遇到了即將遠行的朋友,駱賓王為他在易水送別。面對滾滾寒波,駱賓王憶古思今,蒼涼悲慨、氣貫古今的20個字從他的胸腔之中噴湧而出。直到今天,讀者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英雄悲憤。《於易水送人 / 於易水送別》唐·駱賓王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
唐代詩人的好好告別:共有青山明月,便沒有人是異鄉人丨周末讀詩
/ /送別是唐代詩人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正式設宴餞行,或策馬長亭相送,臨別贈詩,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在各類送別詩中,最常見的就是此詩中的情景,朋友仕途受挫,即將遠謫,此時更需要好好送別。此詩一出,天下爭傳,遂成千古送別名曲。一唱而三疊,疊法或不一,總歸是為了延宕惜別的心情。王維另有一首《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依然是默語無際,不言之言。特別在於,送別詩多寫別時場景,而此詩卻從別後寫起。
-
王昌齡最著名的送別詩,情真意切,最後七字道出詩人不變的初心
王昌齡是一名優秀的邊塞詩人,他生於唐朝,因擅長寫七絕詩而被稱為「七絕聖手」。王昌齡他出身貧寒,他的一生經歷了不同的角色轉化,他當過農民,種過地,也到過嵩山學過道,他懷揣著夢想出徵邊塞,也高中進士當過校書郎,他出生在繁盛的大唐,他有著愛國的夢想和遠大的抱負,他渴望建功立業,自願前去邊塞保衛邊疆。他在大漠度過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日子雖然艱辛,卻鍛鍊了他的意志。
-
劉長卿送別僧人時寫下一首詩,詩作美如畫卷,畫裡畫外都流動著美
他的繪畫技法如同他的詩作,王維不僅僅能詩善畫,而且把藝術中的詩與畫有機的結合。這是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中國畫的特點。他筆下的「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等名句,傳達出一詩一畫的優美意境。
-
孟浩然一首感人的送別詩,僅開篇短短的5個字,讀來就耐人尋味!
其中孟浩然的人格魅力最突出,連一向驕傲的李白都極為敬仰,還寫下《贈孟浩然》一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敬意,在開篇就稱孟浩然為孟夫子:「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可見在李白心目中,孟浩然的人品,還有學識,可以與聖人相媲美。
-
每日一詩 | 《嫦娥》(唐·李商隱)
每日一詩 | 《嫦娥》(唐·李商隱) 2020-12-14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