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極重離別,在詩賦文章中可見一番,《楚辭》云:"悲莫悲兮生別離",江淹《別賦》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李商隱詩云:"人生死前唯有別"。在古人看來,人生最悲傷的事,除了死亡,莫過於離別。古時不同於今日,那時交通不便,通信也不便,親友一旦分別,就將經歷漫長的歲月,消息不通,歸期難卜。送別時,難免傷心斷腸,常以詩文相贈,訴說離悲,給予祝福,表達深厚的情誼。
男女情人之間送別,纏綿悱惻、分外難以割捨,也就罷了,男兒之間也常常少不得流連和眼淚。長亭短亭,送罷一程又一程,直至十八相送。未行先問歸期,折盡柳條,唱罷離歌,痛飲別離酒,真是滿滿的深情。如李白《勞勞亭》詩云: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長亭送別,依依不捨,一片傷心畫不成。春風也知離別苦,不放柳條青,免使離人攀折,想要人間少些離別。
而最著名的送別詩,當數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又稱《陽關三疊》,詩云: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在美好的春天,最教人斷腸。此地一別,天各一涯,山高路遠,兩地孤單。大好春光,誰與同賞?相思處,兀不教人傷心。故人啊,何時再見?再飲最後一杯酒吧,讓深情寄托在酒裡,讓酒澆滅心裡的愁緒。
傷心的送別詩句,千千萬萬,除上文之外,還有,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詩云:「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盧綸《送李端》詩云:「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溫庭筠《送人東遊》詩云:「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詩云:「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等等,送別時,眼裡都滿含淚水。更有離人船已出發,送者江岸踏歌,如李白《贈汪倫》詩云:「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或者船行已遠,岸上人注目遠送,直到看不見,如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云:「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也有傷心而醉,醒來人已去了半天,如許渾《謝亭送別》詩云:「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亦有馬上送別,倏忽人遙,如李白《送友人》詩云:「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雖帶有一種瀟灑,卻也有掩不住的濃濃悲傷。
離別的詩,還有一些不同的調子,雖脫離不了離悲,卻也與眾不同,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云:「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以及高適《別董大》詩云:「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首詩不是一味傷別離,而是都帶有慰藉勉勵之意,所以有異於大多數寫悲傷的送別詩。
讀慣了送別的傷心詩句,及讀到陸龜蒙的《別離》,頓覺詫然,原來送別還可以這樣的豪爽,真令人耳目一新。其詩云: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好男兒志在四方,區區離別,何足感傷。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裡程。我去追逐建功立業的志向,好去也,不須遠送,且只待,聽我春雷第一聲。何等的爽利、灑脫,豁達直白,豪氣幹雲,真有俠士之風。讀罷陸龜蒙的這首詩,再看他人的送別詩,真不免覺著有暱暱小兒女之態。如陸龜蒙《別離》詩中所云,才是男子漢大丈夫之間該有的送別,教人忻慕,佩服其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