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擔當做表率——記臨邑縣邢侗紀念館講解員張華

2021-01-18 德州新聞網
敬業擔當做表率——記臨邑縣邢侗紀念館講解員張華
2017-11-14 09:55 來源:德州新聞網 編輯:柴晶晶

□王亮
    張華,女,2000年畢業於德州高等師範專科學校,2003年自修本科。自2000年10月踏上臨邑縣邢侗紀念館工作的那天起,她就立志要出色地幹好本職工作,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她一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時代感,爭分奪秒,忘我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執著人生理想。忠於職守,不計得失,勇挑重擔,以進取的開拓精神,無私的高尚情操,求實的工作作風,默默地奉獻自己的力量。紮實完成各項本職工作,並取得優異成績,獲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讚。
    兢業赤誠,一心撲在宣講上。為樹立邢侗紀念館的窗口形象,她從自身做起,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滿腔熱情面對來自不同區域地參觀者。耐心地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並始終是史物結合,重點突出,用親切自然的態度、簡明通達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由此激發參觀者的興趣,使參觀者主動融入氛圍。
    一位湖南來的書法愛好者,慕名前來邢侗紀念館,在看到展廳實物和講解員講解後,激動地說:「沒想到,真沒想到,真是三生有幸啊!姑娘,你講得真好,我會告訴我周圍的人,在這裡才能夠看到王羲之的真跡!才會真正看到王羲之的神韻。」隨後對老人提出的專業問題,張華細心講答,並拿出相關資料附帶說明。不久後,還收到了老人寄回的感謝信。
    對中小學生講解時,她從邢侗小時候的故事講起,講先生七歲時如何用功練字,十歲時如何和同伴嬉鬧玩耍而遭到父母訓斥,少時的天性讓孩子們即刻進入角色,繼而延伸到如何發奮學習、立志成材等等,從幽默故事中讓孩子們享受到獲取知識的自信。她說:「給孩子們講大道理可能孩子們不好理解,通過故事,讓孩子們走進這位書法老人的世界,讓孩子們知道先生考取進士後為國家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激發孩子們學習的重要性。」
    十七年來,她接待遊客四十餘萬人次,微笑迎接每一位步入景區的參觀者,被遊客譽為「金牌講解員」,真正做到了傳播地方文化媒介人的作用。
    保護文物,傳承歷史文化。從2014年開始,張華著手將紀念館內的石碑標碼排列,按類分組,詳細記錄檔案內,做到有檔可查,有碼可找,加強了文物的管理保護,並開始合理利用文物。她利用館藏文物,在國慶節、寒暑假期間,針對免費開放的邢侗紀念館,將館藏文物放於東、西廂房兩展廳,配備音樂和講解,讓文物真正「活」起來,讓文物真正走進了百姓業餘生活。
    通過對業務知識的不斷積累和加強,對仍然散落於民間的邢侗石碑、舊物件、進行再收集。她帶領自己的團隊親赴宿安鄉的宿安街,對邢侗手植的皂角樹重新測量、重新圈圍,傾聽那裡的邢氏後人對邢侗家世的再描述。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列印,放於展廳一角。她說:「力爭把邢侗的故事做全,這是我們全館的心願!」
    紮根基層,夯實業務基礎。俯瞰大海方知海之浩淼深邃,登臨五嶽乃覺山之雄拔偉岸。張華積累了豐富的邢侗史料,根據學術研究與探考,出版22萬字個人專著《邢侗與來禽館研究》。為搜集資料地真實性、準確性、廣泛性,她先後幾次去山東省博物館、省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查閱資料,認真記錄,在圖書館一待就是一天,連續半月都待在圖書館。家中三歲的孩子給她打電話,她說:「媽媽很快就會回去,在家好好聽話!」雖然聽到電話裡孩子不停地找媽媽,但她還是把工作放在了首位。
    她說:「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到邢侗文化帶給大家崇禮、篤實、為善的文化內涵,即使書中所言不深不透,興趣引導下的所得,也願意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該書科學、準確、生動性地把書法史上的邢侗展現給文博愛好者,出版的書籍深受廣大學者喜愛,獲得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作為一名紀念館宣講員,她雖然沒有幹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她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到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徵途中,譜寫了一頁又一頁的輝煌,成為了一名業務精幹、鐵骨錚錚的工作者。她將自己的全部力量和心血奉獻給了文博事業,是廣大員工學習的榜樣。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鑑於本網發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繫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繫,著作權人發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繫,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德州市臨邑縣景點有哪些?邢侗故裡、龍泉古佛、漯陰古縣都去過嗎
    咱們臨邑縣面積一千多平方公裡,人口五十餘萬,隸屬於德州,臨邑縣也是千年古縣,文化名城,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臨邑縣名字。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先秦時期,臨邑縣屬齊地,始皇置漯陰縣,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將漯陰縣和著縣部分土地合併,設置臨邑縣,至此以後千餘年,臨邑縣就沒有改過名字。
  • 跨越歷史的知交——憶著名文史專家、邢侗紀念館名譽館長席文天先生
    至今,臨邑縣的幹部群眾仍在懷念他,永遠記著他為當地文化事業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席文天生前是臨邑縣劇團的離休幹部。他自幼熟讀詩書,及長又師從名家研學詩詞書法,加之天資聰慧,勤讀善學,積以時日,他成為一位具有深厚文史素養和書法造詣的人。他還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協會會員。
  • 臨邑縣提升文化設施硬體水平 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齊魯網德州12月8日訊(臨邑臺 王向宇)邢侗紀念館作為臨邑縣精神文明窗口單位,年接待遊客上萬人次,今年,臨邑縣對邢侗紀念館進行全面修繕
  • 明末著名書法家邢侗在魯西北故裡的那些遺蹟和民間傳說
    臨邑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人輩出,有劇種一勾勾和德平大鞅歌等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著名的書法之鄉和書畫之鄉,書法創作異常活躍,現擁有各級書法協會13個。明末著名書法家邢侗雕像明末著名書法家邢侗,字子願,生於魯西北臨邑縣邢柳行村一個書香世家。童年時代天資聰慧,逐漸掌握了部分書法家的楷書和草書。
  • 邢侗是「臨青」人?
    王金星2013年筆者在省外一家博物館看到,該館在展出邢侗書法作品時,在作品旁側所做說明,說邢侗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山東臨青人」。臨清的相關正規史料中,並沒有關於邢侗的記載。邢侗究竟是何許人也?各種資料文獻和媒體上都是這麼介紹邢侗的:邢侗(1551-1612),字子願,號知吾,自號啖面生、方山道民,晚號來禽濟源山主,世尊稱來禽夫子。臨邑(今屬山東德州)人。明萬曆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太僕寺少卿。善畫,能詩文,工書,書法為海內外所珍視。
  • 吳澤浩先生畫邢侗:一脈文緣六百年
    當代著名畫家吳澤浩與近600年前的晚明書法四大家之首邢侗結緣,便產生了《抒寫來禽》書畫系列作品。來禽館主邢侗邢吳因緣源於30年前的一次文化活動:當時吳澤浩先生受邀參加臨邑縣舉辦的邢侗書法節,來到邢侗紀念館,突有似曾相識之感,邢侗的書法真跡、《來禽館帖》中清正雅逸的書風,喚醒了吳澤浩多年研習王右軍書帖的靈感。
  • 武漢二七紀念館開展「紅領巾小小講解員雲遊江岸紅色場館」活動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引導全區青少年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江岸團區委、區教育局、區關工委、區少工委聯合推出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帶你雲遊江岸紅色場館系列活動,7月13日走進了武漢二七紀念館。
  • 南陵縣家發鎮:小小講解員進英雄紀念館 學習講述家鄉英雄故事
    11月16日,為充分發揮紅色教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家發鎮中心小學的數名小小講解員走進李家發烈士紀念館,學習講述家發英雄故事。有一段歷史,永遠不會被歲月掩埋,它被人們銘記心中代代相傳。有一群英雄,永遠不會被人們忘記,他們的英雄事跡仍在流傳。
  • 明代書法家邢侗的浪漫生活:雪水蓮花佳釀 文人詩酒雅集
    要說晚明文人釀酒,邢侗當執牛耳也!邢侗所釀「雪水蓮花酒」更是享譽當時,至今依舊為人樂道。同年,36歲的邢侗辭官,回歸故裡,建來禽館讀書處,專心臨摹二王書法近三十年,終成一代文化名人,被譽為「人書同貴,墨跡與黃金同價」。同時,邢侗獨創秘方釀製的「雪水蓮花酒」,也被載入史冊。今存於臨邑邢侗紀念館的邢書「雪水蓮花酒」石刻:「榖城師輦至,黃花六十,色色俱足。
  • ...晉中市人民檢察院部分黨員幹警赴尹靈芝烈士紀念館瞻仰學習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史俊榮)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積極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貫徹落實,10月18日,晉中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支部、事務管理部支部、監察督察部支部赴尹靈芝烈士紀念館進行紅色教育。通過瞻仰學習,進一步錘鍊了黨性修養,強化了宗旨意識,堅定了理想信念。
  • 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為建國71周年慶生
    圖說:陳雲紀念館舉辦「講國史故事,傳紅色基因」紅色故事大講堂活動。陳雲紀念館供圖(下同)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陳雲同志曾說,我的工作就是搞穿衣吃飯的。在解決老百姓基本生活問題方面,陳雲認為,「吃、穿、用,油、鹽、柴、米,這是人民的大事。共產黨必須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談為人民服務,則是空話一句。」
  • 黨建評:「關鍵少數」要帶頭擔當作為
    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既要做好指揮員又要當好戰鬥員,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義不容辭、捨我其誰的責任感,久久為功不言棄,勇挑重擔不言苦,做到面對矛盾困境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險情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過錯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做「敢擔當、想幹事」的表率。
  • 「文化雜談」文豪的敬業與擔當——歐陽修
    他的名篇《醉翁亭記》《賣油翁》都膾炙人口……作為一個文化大家,泰鬥級人物,歐陽修確謙虛好學。他四歲喪父,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鄭氏識文斷字,雖然忙碌於生活,但稍有空閒就用蘆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寫字。窘迫的生活條件,孤兒寡母的困境磨練出了歐陽修勤奮好學的個性。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忠誠守護者——記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
    在黨的誕生地的崗哨前,李勇始終牢記使命,將責任與擔當獻給這片初心之地,在10年如一日的守護中傳承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詮釋著「聖地衛士」的無限忠誠。圖說: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長李勇。從派出所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有267米的路,李勇一走就是十年。圖說:從派出所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有267米的路,李勇一走就是十年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佔地面積1300餘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石庫門建築,每天接待中外遊客4000餘人次。特別是黨的十九大後,紀念館迎來參觀熱潮,高峰客流逾萬人次。
  • 不朽的鐵人精神——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有感 作者:張正雄
    不朽的鐵人精神——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有感作者:張正雄 金秋10月,到玉門市出差,有幸到玉門市老城區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併到赤金鎮參觀了鐵人故居。 玉門油田是中國最早的石油工業基地之一。
  • 做和平使者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73名國際志願者宣誓上崗
    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相同的紫色背心、相同的和平心願,10月11日上午10點,近百名紫金草國際志願者齊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2020年紫金草國際志願者文化沙龍」活動。活動中,老志願者們分享服務經歷,新志願者們宣誓上崗,共同為和平努力。
  • 走進鐵人紀念館,學習鐵人精神 ——瓜州縣委政法委開展學習鐵人...
    走進鐵人紀念館,學習鐵人精神 ——瓜州縣委政法委開展學習鐵人王進喜先進事跡紅色教育活動 2020-08-05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