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兵如何做到在潛艇裡生活幾個月?

2020-12-12 七叔的自留地

「潛艇老兵:不管你是多麼的喜歡孤獨,當你有一天真正的去潛艇上的時候,你才會知道孤獨,它是有多麼的可怕。」

陸軍能看見廣袤的河流山川,空軍能飛翔在一望無際的藍天之上,而潛艇兵只能呆在狹小悶熱且見不到陽光,看不到綠色植被的密閉空間中,精神所需要承認的壓力,非常人之所及!

潛艇的作用

在二戰正式結束之前,潛艇的攻擊武器以魚類為主,水雷、甲板炮為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全球參戰國潛艇共發射約4.5萬枚魚類,擊沉敵軍艦艇約2600艘,此外還有大量敵軍物資運輸船。

潛艇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潛」,它們就像是隱藏在深海中的狙擊手,一旦確認攻擊目標,就能從深海中出其不意的攻擊敵方艦艇、破壞敵方海運路線,甚至還可以搭載核彈頭,對敵國領土造成毀滅性打擊。

所以,潛艇一直是各國大力發展的項目,按照外形區分,潛艇可分為常規型、水滴型和過渡型,按照排水量區分,潛艇又可分為大、中、小型潛艇。

值得一提的是,核潛艇相比於常規潛艇,它的動力原理是核反應堆釋放熱能,理論上來講,核潛艇可以下潛很久很久,但目前全球的核潛艇單次潛航記錄由中國保持,時間為90天。

為什麼不可以是120天、150天、180天?

一方面是潛艇補給有限,另一方面則是潛艇兵的精神難以承受過長的水下潛艇生活,可能有朋友就不服了,覺得自己能突破90天的極限,這種想法還是趁早打消的好,因為從大量潛艇老兵的話語中不難得知,如果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一般人不滿3天就要哭著上岸了。

潛艇兵的生活

被號稱「深海蛟龍」的潛艇,是全球各國最神秘的武器之一,而潛艇兵更是精英中的精英,那麼他們的日常生活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1.高溫環境

可能有人就納悶了,潛艇在水下,不應該很涼爽嗎?

其實不然,潛艇的內部完全是一個密閉空間,除了潛艇內部的各種機械設備在運轉之外,人體同樣也會散發熱能,這些熱能集合在一起,無法通過空氣傳導至外界,所以潛艇內部的溫度,基本都在30℃以上。

潛艇部分區域的溫度甚至要超過35℃,比如需要持續給潛艇提供動力的機艙室,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幾小時,真的十分具有挑戰性,為了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娛樂色彩,很多潛艇老兵戲稱機艙室為「桑拿房」。

2.缺乏淡水

在常規的潛艇上,因為跟核潛艇動力系統存在差異化,所以淡水十分緊缺,通常潛艇兵在執行任務之前,都會帶上好多套衣物,畢竟洗衣服真的很浪費淡水。

至於洗澡,潛艇兵不是不能洗澡,而是需要間隔一段時間,比如3天或者5天洗一次,每次限制多少淡水量等等。

3.食物匱乏

雖然潛艇員的餐標比較優越,但是在密閉的空間內,食物的多樣性也遭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韭菜、紅薯、黃豆等異味較重的食物,基本上是不允許被帶上潛艇的,否則某些氣味,真的非常不好受。

其次,受限於潛艇體積,新鮮蔬菜水果的數量也十分有限,基本上10天左右,新鮮蔬菜就會被吃完,而潛艇兵的主要食物就是各種罐頭跟冷凍食品,長久吃這些,總有吃膩的一天。

4.住宿擁擠

潛艇歸根到底是軍事武器,不是用來度假的載體,所以潛艇內部的大量空間,都會用來布置彈藥、各種機械設備等等,能空出來供士兵休息的地區很少很少。

所以,潛艇內部通常的標準是「三人兩床」,一個人工作,兩個人休息,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時期導致床位不夠,那麼部分潛艇兵只能在走廊過道臨時搭建一張床,以供休息。

休息區越靠近機艙室,溫度噪音就越大,這對睡眠質量不好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而潛艇內部最好的休息區在魚雷艙,這裡不僅涼爽,噪音還小,所以很多潛艇兵都會跑去魚雷艙附近休息。

5.精神壓力

跟陸軍空軍不同的是,潛艇兵對於精神抗壓能力的標準非常高,畢竟他們需要長期在密閉、狹小、不知晝夜、看不見藍天白雲與暖陽、悶熱的潛艇中執行任務,再加上被深海包圍以及沒有電子設備與網絡,很難保證每一個潛艇兵都能扛著住如此巨大的精神壓力。

所以很過國家為了減緩潛艇兵的精神壓力,特意布置了一些電視機,供士兵們休息時觀看一些下載好的電視劇或者影片,以此來減壓。

結語

潛艇兵跟其他兵種不同,他們所到之處沒有鮮花與掌聲,甚至都沒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哪裡。

在漆黑幽暗的大洋深處,他們一邊需要戰勝孤獨與恐懼,另一邊還需要無時無刻在深海築起一道「水下長城」,這樣的奉獻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

我是七叔,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點讚,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潛艇兵難忘的軍旅生涯
    水下航行的時光算的上是悠閒的,也是漫長的,雖然有些寂寞,但潛艇兵的業餘生活開展的還是蠻豐富多彩,除了輪機艙以外,其它艙室可以包餃子,可以聆聽水下指揮艙發來的戰鬥快報,每個人每天可以寫一些心得體會,笑話小段在話筒前播音,為了強身健體,各艙根據艙室的特點在狹窄空間開展著不同的體育競賽。
  • 潛艇兵的家與國
    為表緬懷,特刊發《潛艇兵的家與國》,此文作者系閻將軍夫人李春蕾。潛艇兵的家與國文 / 李春蕾昨日還是秋,今日就立冬了。服務中心路邊的柿子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岸邊所有的潛艇都在向他拉笛默哀,我第一次聽到核潛艇的笛聲,是那樣的神聖而震撼!水兵們筆直站立一排向他們的老水手致敬,這一刻,我們都以為將軍是要出徵。那個一生摯愛核潛艇的人,就在我日夜祈禱他們凱旋的海域裡,頭也不回地走了。
  • 悶罐太熱,印度潛艇兵穿睡衣開船,還統一配發,難怪不讓女兵上船
    近日,印度媒體發布了一張印度海軍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艇員的全家福。有意思的是,在拍攝全家福的時候,這些印度水兵們沒有穿戴整齊的白色海軍服,也沒有穿深色工作服,而是穿著休閒瑜伽服拍照,這套衣服顯然是統一配發的,甚至可以說就是居家睡衣。而腳上也是五花八門的涼鞋拖鞋,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 ...強軍先鋒 深海鐵拳 記海軍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潛艇官兵英雄...
    1963年,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在深潛試驗時,因「掉深」無法及時挽回而失事沉沒,艇上129名人員全部遇難,成為世界潛艇史上的悲劇。  禍不單行。就在官兵忙著處置「掉深」險情時,更大的危險接踵而至:由於壓力陡然增大,主機艙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間噴入艙室。  「主機艙管路破損進水!」廣播器裡傳來電工區隊長陳祖軍急促的報告。
  • 成為潛艇兵的危險性有多高?上個廁所都會丟掉小命,不是開玩笑
    說到潛艇兵 相信不少小夥伴們都很陌生 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 潛艇兵非常的神秘 因為他們和其他的海軍兵種不一樣 潛艇兵由於長時間待在水下 而且曝光度非常低 所以很多人對於潛艇兵的了解都非常的少,但是你知道嗎?
  • 二戰多國都有潛艇,為何德軍的U型潛艇讓人生畏?
    U型潛艇是德國在兩次大戰裡的海上作戰利器,一戰期間雖然潛艇性能還不太滿意,仍然取得了優秀的戰果,到了二戰時,德軍發起的潛艇戰甚至一度讓英國物資供給維持在危險水平上。當時歐洲幾個大國都有各自的潛艇部隊,為什麼德軍的U艇能取得如此成績,讓盟軍感到害怕呢?
  • 漁民發現一艘潛艇異常,打開艙蓋後當場淚目,72名官兵全部犧牲
    我們知道,潛艇兵對身高的要求非常高,為什麼這麼說呢?相信很多人沒有進入過潛艇內部,並不知道裡面的結構如何。一艘看似龐然大物的潛艇,其實裡面的空間並不大。可供操作人員活動的場所被一再壓縮,因為大部分空間要留給設備和武器。海下不比海上,在海底一切都是未知數。
  • 鄧尼茨的水下「盛宴」,二戰德軍潛艇日常飲食,營養不等於美味
    從古至今,世界各國軍隊夥食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海軍的夥食標準是各軍種中最高的,而海軍麾下的潛艇部隊更是優中選優。畢竟長時間在水下作戰與潛伏,對士兵精神和體力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在日常飲食和生活上給予一定的幫助,那麼對於戰鬥士氣會有極大的影響。
  • 臺灣「國造潛艇」工廠動工 潛艇模型首次公開
    (觀察者網訊)臺灣「國造潛艇」廠房今日上午動工,臺灣自製潛艇模型也第一次公開亮相。預計2024年下水,2025年交付臺海軍。據臺媒5月9日報導,蔡英文今天到高雄臺船廠區參加「潛艇國造廠區動土典禮」時表示,推動「國艦國造」的過程,經歷過許多批評、質疑、抹黑甚至是威脅,「但今天我們用最實際的證明,告訴大家臺灣可以做到」。臺船公司表示,若案裝備籌獲沒有問題,首艘臺灣自製潛艇預計2024年第三季下水,2025年底交艦,由臺海軍進行後續的測評。
  • 《潛艇總動員》發布「海底兩萬裡」海報
    即將於6月1日上映的動畫電影《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今日發布了一款「海底兩萬裡」版海報。小潛艇阿力領銜的探險小分隊,分別以不同的姿態圍繞在地球周圍。作為「潛艇」系列的第六部動畫作品,《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裡》在影迷們的期待下,終於在六一檔與大家見面。影片憑藉全新創作的故事內容和寓教於樂的主題,打響了「過六一 看潛艇」的口號。
  • 《動物派對》淘汰賽潛艇怎麼玩 淘汰賽潛艇玩法講解
    導 讀 動物派對這款遊戲裡淘汰大賽潛艇應該怎麼玩呢?
  • 二戰時羅馬尼亞的王牌潛艇,黑海艦隊最討厭的對手,海豚潛艇
    我們都知道在二戰中德國的U型潛艇非常有名,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羅馬尼亞潛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羅馬尼亞的海豚型潛艇,它就像黑海的幽靈一般,讓蘇聯黑海艦隊雞飛狗跳,讓蘇軍異常反感,它幾次都躲過了蘇軍的發動。在黑海安然無恙,給蘇聯人製造了麻煩。
  • 戴長宏:水下藍鯨"金舵手"創造我國潛艇史多個"首次"
    原標題:戴長宏:水下藍鯨「金舵手」  記者王鵬  潛艇,國之重器,深海雷霆。潛艇兵,神秘之師,制敵利劍。  初春,東海某海域一艘潛艇刺破海平面,剎那間,海水順著潛艇艦橋抖落,如鯨魚噴水。  「鯨腹」內,47歲的舵信技師戴長宏穩把舵盤,沒有一絲懈怠。
  • 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部隊備戰打仗記事
    新華社發(劉再耀 攝) 新華社青島8月20日電 2020年7月20日,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部隊聲吶聽音訓練室。26歲的「技術大拿」蔣金良正與智能聲吶兵展開激烈的聽音識別競技。 「聲吶是潛艇的耳目。」對聲音有著超常敏銳度的蔣金良說,通過耳朵聽音來發現和識別目標,是聲吶兵的看家本領。
  • 德國U型潛艇,是如何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的?
    他向希TL建議,可以用一種小型攻擊潛艇,對英國的大西洋補給線進行大規模的攻擊,從而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達到讓英國孤立無援的戰略目的。這個建議得到希TL的大力支持,U型潛艇得到重生的機會,並且未來幾年將在大西洋戰場上大放異彩!
  • 《深海利劍》北京探班,趙寶剛為你揭開潛艇神秘面紗!
    探班現場,趙寶剛和王陽更是帶領大家走進潛艇內部,為大家揭開潛艇的神秘面紗。 電視劇《深海利劍》是國內首部全面展示我國現代化海軍實力與新時代潛艇兵真實生活的軍旅題材電視劇,以當下年輕一代90後潛艇兵為主人公,講述了我國海軍為抵禦外來潛艇的屢次侵犯,火速制定
  • 十大豪華炫酷潛艇
    北京時間3月8日消息,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潛艇的性能早已經今非昔比,成為軍隊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以下列舉的10款潛艇雖不是軍用潛艇,但憑藉酷酷的外表以及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它們也成為潛艇家族的一大亮點。
  •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5個現代潛艇錯誤
    但影視作品終究不能完全真實地展現潛艇和艇員們的戰鬥生活,一方面是普通編劇不可能真正掌握高深的潛艇技術,另一方面即便真的知道一些也不能不加掩飾搬上銀屏,這涉及到軍事技術的保密問題。於是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大量的虛構和掩飾,有些錯誤的東西被一再重複,如同真理般刻在我們腦子裡,但它們真的是錯誤的。
  • 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場面驚險堪比大片
    文/梧桐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不用慌,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操作場面堪比大片。央視頻道近日報導,解放軍某潛艇基地的官兵組織了一場失事潛艇模擬逃生的訓練,解釋了如何在深水下潛艇失事後如何進行自救。眾所周知,潛艇一般工作的水深都在200-600m,其水壓可想而知。一旦潛艇出事,其逃生的可能性將會比水上的艦艇小的多,而且難度上也會大得多。所以對於解放軍的潛艇兵訓練來說,逃生就是一門必修課。此次官兵的訓練就是針對魚雷發射管逃生的訓練,當然這也是緊急且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 俄羅斯「洩密」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艇的反制潛艇項目
    福布斯網1月2日消息,俄羅斯國家電視臺近期的一段節目讓人們得以首次一瞥俄羅斯新潛艇設計方案。節目中「曝光」了萊卡級新潛艇及之前已知潛艇的型號。直到現在,俄羅斯萊卡級潛艇都籠罩著神秘的面紗,人們只大體知道,它與美海軍在役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艇對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