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抵制聖誕者的心聲:被娛樂至死的聖誕節,如何回歸宗教?

2020-12-24 基督時報

文 | 若望

前幾天在一個球迷群,有位群友號召大家不要過聖誕節。估計是這幾年抵制聖誕聲音的泛濫,群友們都感到無聊了,無人理會他的留言。

筆者跟這位群友認識了有段時間,彼此關係還不錯,加上對這個問題頗為關注,就去詢問他為何會這麼想?

這位群友認為,現在國人都在盲目過洋節,忘記了傳統文化,特別是違背了傳統美德。比如每到聖誕節,他的同學都會外出娛樂,幹各種不道德的事,這讓他感到十分痛心。因此必須抵制聖誕,才能讓現在的年輕人認識到傳統美德的價值。

於是我就跟他講了基督信仰的倫理,尤其是對婚姻的忠誠,反對婚前性行為等等教導。

這位群友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正是他一直所倡導的。在對基督信仰有了一定了解後,他在聖誕節問題上,懂得區分基督徒的聖誕與世俗化的聖誕,不再那麼激進了。

相信絕大多數基督徒看到這位群友抵制聖誕的原因,都不會對他橫加指責,而是從理解的角度去對待。因為他所持守的理念跟我們的教導是一致的,都強調節制生活的重要性。

他抵制的其實是娛樂至死、充滿敗壞的聖誕,而非反對我們的信仰。

但是這個問題同樣也值得引起我們的反思,聖誕節作為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為何就被很多人濫用,成為放縱自我的節日呢?

其實國人過聖誕的浪潮,並非教會傳福音之功,乃是改革開放以後西方娛樂文化(尤其是美國)衝擊下的產物。因此中國人的聖誕節就充滿了盲目性,根本就不清楚這個節日到底是紀念誰?更別談知道耶穌基督的救贖了。

比如筆者就聽一位朋友說過,他跟同事講聖誕節是紀念耶穌,可對方居然回答,是不是聖誕老人的名字啊。

因此有些人把聖誕節當做狂歡節,在此期間自我放縱(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平安夜的少女失身率普遍較高)也就成了必然。

曾經有位學者強烈反對國人過聖誕,除了文化衝突外,其中就有一條就是「褻瀆宗教」。

相信廣大基督徒也不會接受,一群人利用紀念耶穌降生的日子,來幹不道德的事情吧。

在聖誕節被娛樂至死的氛圍所充斥、而失去了其本來面目的世代裡。基督徒是需要擔負起使命的,不要因著全民狂熱過聖誕而喜悅,也不因某些人抵制聖誕而憤怒。

要把真實的福音傳遞出去,讓更多人明白聖誕節的真義,需要告訴非信徒,耶穌基督降生的重要意義,而不是聖誕老人的節日,或者自我放縱的狂歡。

教會在舉辦聖誕慶典時也不要被世俗的潮流所影響,現在很多聖誕節目,雖然非常奢華,服裝道具都很豔麗,光影音響的效果也十分不錯,但總給人過於娛樂化,而缺乏敬虔的感覺。

一些來此的非信徒,都認為缺乏宗教氛圍,而是和社會的聲色場所差不多,因而對教會敬而遠之。

2000多年前,耶穌降生在一個小城市的廉價客棧的破舊馬槽裡,這裡沒有炫目的燈光,豪華的布置以及山呼海嘯的歡笑,有的只是昏暗的光線以及又髒又臭的環境。

但正是這樣的地方,卻成了世界上最榮耀的居所。

聖誕來臨之際,希望廣大弟兄姐妹好好思想下,我們的心靈是否會成為耶穌的馬槽呢?讓所有與我們交往的人,看到以馬內利的榮耀!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全媒派 |「娛樂」何以「至死」?如何糾正流行文化對《娛樂至死》的...
    例如,評論家和普通人都經常會用「娛樂至死」來指責不負責任的娛樂業以及那些沉迷網路遊戲的青年人。 當娛樂至死成為一種批判流行文化的「語料」,波茲曼便退居幕後,甚至無力糾正人們對於他的誤讀。
  • 毀掉羅志祥的,是娛樂至死的臺灣演藝圈
    羅志祥三個字這幾天屢次登上娛樂頭條。 從前女友周揚青爆料他的私生活混亂,到臺媒宣揚羅媽媽斥責周揚青毀了兒子的事業,再到田馥甄轉發相關爭議文章。反正,羅志祥已然身敗名裂,《創造營2020》、《極限挑戰》、《這就是街舞》三大綜藝恐怕也不敢再啟用他。
  • 別讓娛樂至死汙染了淨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現在這個時代成為了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也許是由於我國正經歷急劇的社會轉型,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不斷發生衝突與變化,隨之而來的是諸多的不協調、不適應,這就使得在我國現代化轉型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的社會病態,而娛樂至死就是其中最明顯的一個表現。
  • 12月25日聖誕節的來歷 後來為什麼又禁止過聖誕節?
    12月25日聖誕節的來歷 後來為什麼又禁止過聖誕節?時間:2020-12-25 13: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2月25日聖誕節的來歷 後來為什麼又禁止過聖誕節? 聖誕節是在12月25日,它既是一個神聖的宗教節日,也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和商業節日。
  • 微博熱搜被約談,娛樂至死的社會,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但在微博熱搜被約談背後,我更關心:娛樂至死的社會,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娛樂至死」的觀點,出自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1985年,尼爾·波茲曼出版了《娛樂至死》一書,解析了美國社會由印刷統治,轉變為電視統治的過程,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媒體對人思想認識、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發展趨向的影響,告誡公眾要警惕技術的壟斷。
  • 娛樂至死!
    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被網絡與流量定義,並被綁架。是的,不得不說,波茨曼的娛樂至死理論如今總算是應驗了。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微博熱搜的話題不再是每日新增的數據,而是回歸到了之前的狀況。
  • 《娛樂至死》:不要讓娛樂吞噬你的大腦,禁錮你的自由
    尼爾波茲曼是美國著名的文化學者,擅長研究媒體生態學,著有《娛樂至死》一書,該書出版於1985年,當時網際網路還未普及,美國的電視取代傳統印刷術後,信息媒介被電視定義,趨向於娛樂化,一切生活方式都走向娛樂,群眾逐漸變成娛樂的附庸。
  • 抵制西方文化侵略從不過聖誕節開始!
    關於中國人過聖誕節,網上反對者有之,支持者也有之。支持者的理由是中國人用的是蘋果手機,開的是進口車,吃的是進口食物,卻反對過聖誕節,是口是心非。一個聖誕節,無非就是扮個聖誕老人,道一聲祝福,一聲平安,聖誕到了新年也快到了,增加一份節日氣氛,多買幾個蘋果 吃,祝願大家都平安,有什麼不好。反對者理由是:中國人民只過自己的傳統節日,聖誕節和中國人民毫無關係。甚至有人認為聖誕節的來歷和八國聯軍入侵有關。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狂歡,所以定名為聖誕節,中國人過聖誕節就是一種恥辱。
  • BTS和MAMAMOO的崛起,打破三大娛樂公司的壟斷,EXO和粉墨難回歸
    只要提及韓流樂壇大家想到的一定是三大娛樂公司,可近幾年SM和YG的操作讓人看不懂,壓著自己的頂流藝人不讓回歸,即便是出道即巔峰非常有希望登頂TOP女團的blackpink也是一年只讓回歸一次,放眼整個韓流樂壇這都是非常罕見的,EXO的情況也是如此,甚至如今金鐘大因公布戀情身陷抵制風波
  • 通過《聖誕頌歌》,他憑藉一己之力重塑了聖誕節
    在國人眼中,聖誕節不僅僅是個宗教節日,更多的人藉助「聖誕節」,實現了聚會,購物和旅遊的願望。鮮為人知的是,聖誕節並非一直像今天我們所感受到的這麼重要且熱鬧。讓聖誕節一躍成為西方,乃至全球最重要節日之一的人,正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 在娛樂至死的年代,你何必在乎朋友圈
    那不見得,多年前,尼爾 波茲曼在那本著名的《娛樂至死》裡談到電視對生活的影響,細細思來,如今也差不多,只是電視換做了朋友圈。好吧,讓我們順著尼爾 波茲曼的目光遊走,來看看為何我們其實沒必要過度在乎朋友圈。
  • 聖誕節手抄報:法國聖誕節習俗
    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是法國民間最盛大的宗教節日,屆時全國放假兩天。而實際上與大多數歐美國家相仿,自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始,聖誕節的慶祝活動便達到了高潮,加上元U,整個節期約持續—·周-羊誕節前數周,商家人戰便廾始丁-商人們大顯身手,做廣告、推銷新產品,大甩賣、大減價的消息彼彼皆是。街頭巷尾人群熙攘,商店裡應節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 今天我們應以怎樣的態度過聖誕節?|上奇觀察
    這周聖誕節要到了。每年到這個時候,網上網下對聖誕節的態度總是過於明顯:網上一片抵制之聲,現實裡商家將聖誕氣息打造的劈頭蓋臉。
  • 告訴你聖誕節的由來和習俗,如今宗教意義已經淡化,變成了購物節
    聖誕節的起源聖誕節雖然不是從德國開始的,但是假期的許多傳統都是從德國人發明的,包括裝飾樹木,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始於約公元336年的羅馬,但直到9世紀才成為基督教的主要節日。實際上,聖誕節的一部分起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人在12月21日至1月之間慶祝了一個名為Yule的假期,隨著最糟糕的冬天結束,他們想慶祝太陽的回歸和白晝時間更長。男人和他們的兒子將出去尋找巨大的原木,然後將它們放火焚燒,直到大火熄滅,時間需要12天。
  • 皇帝微信群與「娛樂至死」
    02 娛樂至死?解決了前兩個問題,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它能擔負起寓教於樂的責任嗎?其實很難。這不是我說的,是尼爾波茨曼說的,尼爾波茨曼是誰?他是著名社會科學書籍《娛樂至死》的作者,也是美國最優秀的媒體文化研究者之一。《娛樂至死》裡就說道了,知識的交付和傳遞是需要時間和反思的。
  • 知識賽道悖論之年:「娛樂至死」的抗爭
    只是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在商業利益的誘惑下,在「殺時間」成為網際網路新法則的時候,「娛樂至死」早已盛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卻遲遲沒有到來,全民性的知識焦慮卻是事實。知識膠囊只是藥引,一個「羅振宇」遠遠不夠短視頻初興的2015年冬天,羅振宇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自己的一場重要演講。
  • 定義聖誕節的10幅「宗教藝術」:只有耶穌誕生,不能出現聖誕老人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宗教節日之一,聖誕節慶祝耶穌的誕辰。儘管在今天的很多人看來,這個節日所帶來的更多聯想是聖誕老人或者好友聚餐。但在藝術史上,耶穌誕辰和飄雪的12月卻曾為無數藝術家帶來靈感。十幅西方藝術名作,定義聖誕節。
  • 《娛樂至死》:電視時代|赫胥黎的預言可能成為現實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娛樂至死》這本書,本文僅限於對電視娛樂方面的理解。《娛樂至死》是作者尼爾·波茲曼在電視娛樂行業出現並漸漸取代報刊行業這一特殊時期寫就的。尼爾·波茲曼敏銳地察覺到這一科技產品對人們生活乃至思維方式各個方面的影響。
  • 觀察與思考丨聖誕節的商業性給福音帶來的機遇
    1982年中央頒布恢復宗教活動的19號文件,基督教活動在各地得以恢復。但是這個時候,聖誕節停留在宗教節日的層面,人們對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只局限在教堂內。自此聖誕節逐漸由基督教的小眾宗教節日,而逐漸成為大眾節日,也不再僅限於互贈賀卡這種有年齡標記的活動,而是由商場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而走進千家萬戶。調查顯示,在聖誕節的傳播載體中,商業廣告宣傳和媒體炒作佔據65%以上,西方文學作品以及影視作品也佔據很大比例,而基督教宗教群體的傳福音活動只佔據不到22%的比例。
  • 你笑馬保國「耗子尾汁」,鬼畜笑你「娛樂至死」
    若問當下最火的是誰,答案不是哪個當紅小生,也不是什麼選秀新貴,而是一位69歲的傳武老騙子馬保國,以一己之力碾壓各路俊男靚女登頂各個平臺的熱搜第一,但作為一個如今人盡皆知的傳武騙子,馬保國不僅沒有垮掉,反而借著勢頭對外宣言要拍電影,甚至一度還傳出要入駐快手的消息,可謂是將流量的價值釋放的淋漓盡致;這也不免讓人想要探究「鬼畜」這種視頻娛樂形式究竟有何魅力,能讓一個老騙子包裝成了頂流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