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起脫貧丨《我的愛在烏蘭塔拉》:紅色草原上唱響新希望

2020-12-17 瀟湘晨報

「姥姥的年糕上,還粘著舊童謠,看著山杏花,就想到外婆橋。那天你的來到,菜也不淡粥也不薄,小日子雖是窮點,卻是富情調。」歌曲《我的愛在烏蘭塔拉》用娓娓道來的訴說方式開篇,悠揚的唱詞,親切地把人拉進了吉林省通榆縣的一個小鄉村。歌曲不僅呈現出烏蘭塔拉村的美麗風貌和人文情懷,還將扶貧幹部紮根服務和工作成果藝術地展現出來。

播放暫停進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00:00請刷新試試

為進一步發揮文藝志願服務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2019年,在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的指導下,在吉林省委宣傳部的支持下,省文聯、省扶貧辦、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在省內開展了「一個也不能少」文藝扶貧原創歌曲創作項目。省文藝志願者協會聯合省音樂家協會組織60多位詞曲作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汲取創作養分,尋找藝術靈感,抒寫偉大時代。《我的愛在烏蘭塔拉》由陳靜波作詞,楊柏森作曲,是一首深入通榆採風創作的歌曲。

通榆縣地處科爾沁草原東陲,有向海、溫都兩個蒙古族鄉。向海蒙古族鄉位於通榆縣西北,這裡的向海紅旗村,又名烏蘭塔拉村,「烏蘭塔拉」還有著「紅色草原」的含義。

為了引人入勝,陳靜波第一句歌詞就用了巧思。「姥姥的年糕上,還粘著舊童謠。」先把人們拉回到過去的情境中,接著運用對比手法,呈現如今生活的變化。「那天你的來到,菜也不淡粥也不薄,小日子雖是窮點,卻是富情調。」深刻描繪出扶貧幹部駐村紮根後開展工作的情形。

歌詞裡提到的「姥姥的年糕」,是陳靜波幾經取證的結果。「這裡的美食究竟是年糕、米糕還是黏豆包?為了確定我找了好幾個蒙古族朋友打聽。」「背過媽媽的背,也想把日月背。」既是實指,也是虛指,生動刻畫了扶貧幹部對幫扶對象像對待自己的媽媽一樣,給予了耐心的關懷和幫助。

走進烏蘭塔拉採風創作時,當地的很多「愛心超市」引起了陳靜波的注意。超市裡的商品不用錢買,而是用做好事的積分來兌換。扶貧先扶智,原本的貧困村如今環境優美、窗明几淨,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提升,扶貧幹部的辛苦付出和用心改造,換來了今天美麗鄉村的新模樣。「愛心的超市裡,都把美德往回找。那是向海裡的貝,墨寶園的寶。」除了在歌詞中表現扶貧工作紮實開展,貧困村舊貌換新顏,村民綻放出張張笑臉外,向海、墨寶園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當地別樣景致也被逐一寫進歌詞,整首歌的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創作者對烏蘭塔拉的頌揚和讚美。

脫貧攻堅是全民性的,為了體現這一點,讓不同的人聽到這首歌都有所觸動,陳靜波在歌詞中設計了三個群體形象:黨員幹部、貧困戶和普通民眾,從不同角度體現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結尾的一句「兄弟姐妹,越叫越是親熱,大夢小夢抱一起,一個都不能少。」更是凝心聚力,表達出人們脫貧致富的志願和決心。

為扶貧創作,為人民歌唱。此次參與「一個也不能少」文藝扶貧原創歌曲創作,陳靜波覺得既榮幸又有意義。「能夠用文藝的形式助力脫貧攻堅,及時發現和謳歌扶貧幹部的感人事跡,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是自己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只『宅』在家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要為群體而呼,為百姓而作。相信這首歌曲能把烏蘭塔拉這個美麗村莊和發生的嶄新變化,傳唱到更多更遠的地方。」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皓/文 張丹/策劃 編輯:張舒

【來源:吉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洛陽新藝學院合唱比賽——「唱響夢想、一起飛翔」
    洛陽新藝學院「夢想起航」暑期夏令營系列活動:合唱比賽——「唱響夢想、一起飛翔」趕快加入我們,精彩活動等你一起嗨!——洛陽新藝學院組織合唱比賽2020我們相逢在新藝2020我們相識在新藝2020我們相約在新藝……歡樂、和諧、成長在新藝我們為夢想起航
  • 藏族歌手央周才讓首支單曲《愛的泱翔》唱響草原!
    域內峰巒疊嶂,流水潺潺,央翔寺,東壩草原,百花掌草原風景秀麗。夏日的草原上,羊群漫步,如一朵朵漂浮的白雲。黑色的犛牛如一顆顆黑色的棋子,在綠茸茸的草灘上移動,幾隻小犛牛在追逐玩耍。在草原,一花一草,一山一石,所有的一切都美得那麼自然,純粹,原始。
  • 「草原音樂周末」在青城唱響~
    「草原音樂周末」在青城唱響~ 2020-12-19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同心抗「疫」」做溫暖的青年志願者-記內師大「烏蘭塔拉——大學...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位清水河縣人民都積極發揮著自己的力量。其中有一位特殊的青年志願者張逸學,是一名內蒙古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大二的學生。作為內師大「烏蘭塔拉——大學生軍旅烏蘭牧騎」的一員,她沒有選安逸舒服的享受閒暇時光,時刻謹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希望,「做一個有擔當的當代青年」。
  • 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和往年不同,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1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於收官之考來說,不少人疑問:既然我們已經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是否還有必要開展考核評估?是否還會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
  • 青年歌唱家烏蘭圖雅國家大劇院唱響「小康之歌」
    本場音樂會以謳歌黨的領導,熱情禮讚新時代的中國精神,激情唱響新時代的自強之歌、奮鬥之歌,真情表達全面脫貧帶給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宗旨。音樂會由序曲《神州歡歌》、第一樂章《時代歡歌》、第二樂章《奮鬥歡歌》、第三樂章《復興歡歌》、尾聲《領航新時代》5個部分組成,以現場演唱與融媒體互動、聯動為特色,以國家大劇院為「點」,網絡為「線」,外景為「面」,通過融媒體,從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拓展至雲端,來自東南西北、老少邊窮地區脫貧後的人民群眾,在自己的家鄉參與到演出中,和藝術家們共同唱響新時代的歡歌。
  • 新時代井岡女兒:紅色基因代代傳、脫貧故事日日新
    江西的井岡山是一座紅色的山,井岡兒女的血液裡都融入了紅色基因。伴隨著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實現脫貧摘帽,這裡的廣大女性再次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她們創家業、創產業、創事業,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胡豔霞和丈夫漫山毛竹,滿目青翠。
  • 2020決勝全面小康 盤點一下烏蘭圖雅為助力脫貧攻堅而唱的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理事,全國「最美志願者」,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烏蘭圖雅那些為助力脫貧攻堅而唱的歌!
  • 脫貧攻堅 | 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
    ——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草原深處的烏拉嘎查變化大——節選自《決不掉隊—四子王旗脫貧攻堅紀實》四子王旗江岸蘇木烏拉嘎查,靜靜地躺在杜爾伯特草原的懷抱中。全嘎查共有266戶6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江岸蘇木派駐烏拉嘎查的第一書記帶領大家因地制宜,想辦法擺脫貧困。
  • 湖北十堰:紅色教育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湖北省十堰市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和優勢,創新教育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把紅色教育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精神力量,打造集培訓、體驗、活動、實踐於一體的紅色研學、遊學基地,更好地發揮紅色教育的示範功能和輻射作用,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新動能」。
  • 助力脫貧路,「鐵路人」撐起致富新希望
    潛山市新市立醫院與公交樞紐連接線下穿合九鐵路橋孔工程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局集團)重點關注的扶貧項目之一。今年10月底,東華地鐵公司總經理陳利民帶隊前往潛山,進行項目實地調研和對接。一路上,大家感慨萬千,想到這一階段付出的努力,再想到山區交通便捷後的新景象,滿懷憧憬。
  • 天元中學唱響紅色經典歌曲 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學生精神飽滿唱響紅色歌曲。紅網時刻株洲12月23日訊(記者 蘇莉雅 實習生 張欣悅 通訊員 劉娜 鄭新宇)12月23日下午,天元中學舉行主題演唱比賽,師生一起唱響紅色經典歌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酷狗唱唱「唱響美好生活」K歌賽,引80萬網友互動點讚
    近期,全國各地的酷狗網友們相聚雲端,以線上K歌的形式,用音樂描繪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想像,以及對祖國的祝福、對故鄉思念、對家人的感謝。在網友的歌聲裡,美好的生活是《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裡的「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也是《隱形的翅膀》裡的「所有夢想都開花」。
  • 【脫貧攻堅中的清華人】胡日查:何懼草原繁苦辛,塞上他鄉是故鄉
    在上級部門,幫扶單位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4人已全部實現脫貧。安全飲水工程、舊屋改造等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也已有條不紊地推進完成。時至今日,胡日查仍然奔波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奔波在紅格爾廣闊的草原上。
  • 不出濟南,就能品味舌尖上的「草原」
    迎國旗、唱國歌,禮頌新時代10月1日,國慶節,在九頂塔中華民族歡樂園,一場特殊的紅色「快閃」上演,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主動參與其中,揮動國旗,唱響國歌,抒發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與祝福之心
  • 脫貧攻堅「天元」戰(上)丨下好脫貧棋 這個「棋手」有「蜜」訣
    天元鄉正在下的「天元戰」,叫做脫貧攻堅,圍繞這個「棋眼」,這個深度貧困鄉鎮下出了一連串的產業妙棋。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脫貧攻堅「天元」戰》系列報導,從一個人脫貧致富的故事,到一個鄉產業結構的調整,再到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等方面,深度解析天元鄉脫貧攻堅這盤「棋」。
  • ...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點亮行動暨「藝路童行」校園小記者公益...
    (啟動儀式現場)(啟動儀式現場)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9月29日上午,2020年婁星區「向陽生長——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點亮行動暨「藝路童行」校園小記者公益培訓活動啟動儀式在婁底三小舉行。啟動儀式上,婁星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曾海軍為向陽生長——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點亮行動青年突擊隊授旗並宣布活動正式啟動。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高英主持儀式。為普及愛眼護眼知識,凝聚社會力量共同保護青少年特別是貧困學生的健康成長,共青團婁星區委聯合湘雅二醫院、婁底五官科醫院開展婁星區「向陽生長——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點亮行動。
  • 簡陽市:農機唱響脫貧歌,小灣村集體經濟2020年收入超百萬元
    別小瞧這些「鐵牛」,它們滿懷熱情地唱響了與眾不同的脫貧歌,發展小灣村村級集體經濟,帶動脫貧戶增收,2019年帶來150餘萬元的收入,實現盈利84餘萬元,今年已收入超過120餘萬元,實現盈利93餘萬元。現在『一技多吃』,維修家電、焊接門窗,門道多了,收入多了,住房翻修一新,家裡也添加了不少家具,日子過得越來越活泛了。「突突突……」在小灣村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試驗示範基地,專合社機手鍾長生正駕駛旋耕機,和另一位機手奔忙在田間,一道道犁痕一片片新土被翻出,開春後一粒粒花生種將在這裡播下,新的希望將茁壯成長。鍾長生是小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缺技術和供養兩位孩子讀書,家庭經濟一度不寬裕。
  • 都是這條GAI上最「亮」的仔
    放牧歸來,他們穿起花樣繁複的蒙古袍,跳起熱情的蒙古舞,拉響悠揚的馬頭琴,演繹一曲最奔放的草原牧歌…… 農閒時刻,他們是文化大院裡積極傳播文化聲音的志願者
  • 藝起長大創始人孫權:用愛和藝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孫權,南京藝起長大教育品牌創始人。從小喜愛繪畫,起步於畫室「子木工作室」,2016年成立「藝起長大」,4年時間已在南京、蘇州建設5所直營校區,近百位教師為4000餘家庭提供藝術教育服務,在南京家長圈和行業內形成良好口碑效應。對孫權來說,愛和藝術是始終不息的兩個主題,都與孩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