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兵敗上甘嶺,蔣介石拍手稱快: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2020-12-15 騰訊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上甘嶺戰役震驚世界!蔣介石終於硬氣一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推薦語:俗話說"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句詩句道盡了多少少兒郎的無奈。戰爭對於我們而言殘酷異常,它剝奪了太多無辜的生命,也帶給了華夏大地太多的苦難...中國解放軍是一支愈挫愈勇的軍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磨鍊了我們的意志,抗美援朝戰爭錘鍊了我們的品格。

當看著意氣風發的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中國志願軍一定會把勝利給我們帶回來。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中國一直都以守護和平為己任,在自己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幫助別的國家,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中國和朝鮮友誼的見證。

1.上甘嶺戰役異常殘酷

這場戰役最後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但是整個過程的艱辛程度也是超乎大家所想像的,畢竟當時美國的武器裝備都遠遠勝於中國和朝鮮,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打贏是何其不易。要說抗美援朝戰役當中最艱險的那自然就是上甘嶺戰役了。

時至今日,說起上甘嶺戰役有很多國人悲痛萬分,這場戰役被其他國家奉為經典,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場號稱是人體絞肉機的戰役吧。當時美軍為了攻下上甘嶺,先後投入了4萬兵力,中國志願軍為了粉碎美國聯軍的計劃,發動了'金化攻勢',他們以上甘嶺地區作為依託,實施堅守防禦。

就在一塊狹小的地域之內,中國志願軍和美國聯軍拼命廝殺,雙方將近10萬餘人你來我往,在經過43天的絞殺之後,一向自詡強者的美國也不得不低下他們高貴的頭,他們心裏面很清楚,聯合共軍沒有辦法攻下上甘嶺,43天的搏殺已經讓他們見識到了中國志願軍的真正實力了。

2.蔣介石對於上甘嶺戰役的解讀

上甘嶺戰役最後以《停戰協議》的籤訂而結束,至此美軍止步三八線,回顧整個上甘嶺戰役,我軍和美國聯軍的傷亡比例是1:1.6,這一場戰役中國志願軍打的甚是艱辛。對於這一場戰役,很多國家的高級將領都給出了評價,彼時擔任15軍軍長的秦基偉認為上甘嶺戰役完全就是朝鮮戰場上的淮海戰役。

那個時候,蔣介石也一直都在關注著抗美援朝戰爭,在得知上甘嶺戰役中國志願軍獲勝之後,蔣介石感慨萬分,以前解放戰爭的時候,美國一直覺得國民軍隊不行,蔣介石不行,但是這一次美國擁有著16個國家最精良的軍隊,還有著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背後還有30多個國家支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還是輸的如此狼狽。上甘嶺戰役結束後,蔣介石硬氣了一把,終於敢把那句深深的心底話,吼了出來:「世界上,沒有人是解放軍的對手!」

對於上甘嶺戰役,美國軍方也無法反駁,上甘嶺大捷也振奮了志願軍的士氣。中國就是這樣一支強者之師,我們從一無所有開始,靠的就是自己的無畏和對於國家的赤忱愛意,一步步奮鬥到了今天的局面。

3.強者之師——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當時甚至有人覺得抗美援朝戰爭是沒有必要的,顯然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抗美援朝戰爭讓世界各國正視到了中國的力量,也為中國後來幾十年的發展提供了和平的土壤。

總結:我們的志願軍,在踏上戰場的那一刻,就不準備活著回來。美國和聯合國兵,因為想趕快勝利,急功近利,最後都留在山谷裡。所以,對挑釁,對於虎視眈眈的列強,我們一定要迎難而上,越挫越勇,這就是屬於中國的智慧!

相關焦點

  • 1952年,聽聞志願軍上甘嶺大捷後,遠在臺灣的蔣介石是何反應?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其實很多國家都不看好中國,因為那時候中國武器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看起來根本沒有能力跟美軍抗衡。然而戰爭真正打響後,中國志願軍的表現,卻令世界各國大跌眼鏡。志願軍戰士在武器和裝備不如對方的情況下,硬是靠著毅力和戰術,接連取得勝利。
  • 參加「絞肉」戰役的老兵說: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死在了上甘嶺
    美軍範弗裡特計劃用24小時奪下五聖山前上甘嶺537.7和597.9兩個高地。這場戰役中方叫做「上甘嶺戰役」,美方稱「三角形山戰役」。10月14日,戰役第一天,美軍投入7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發射600多枚炸彈,200多架飛機發射30多萬發炮彈,500餘枚航彈。美軍付出傷亡1900人的代價,攻佔了志願軍防守的537.7高地。
  • 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美軍騎虎難下,志願軍一戰成名
    1950年10月,朝鮮內戰一觸即發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趁機進行了仁川登陸,一路北上,眼看就要逼近中朝邊境。解放軍高層經過激烈的思考,最終決定出兵朝鮮,這一舉動讓當時的美軍遠東總司令官麥克阿瑟驚訝不已。因為按照他的計劃,解放軍是不敢趟這片渾水的,這一點他曾經向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保證過。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正因為如此,在上甘嶺戰役打響的前三天,志願軍總部和負責防守五聖山的十五軍仍無法確定上甘嶺就是美軍的主攻方向,並認為這是美軍的一次佯攻,而志願軍將更多的主力部隊集中在平康谷地進行防守,不敢輕易調到上甘嶺。為此,戰後的秦基偉曾為此檢討:「如果我們預料到敵人的進攻方向。
  • 坐標安平鎮,揭秘解放戰爭初期解放軍與美軍的數次交火事件和結局
    美軍到來,自然是為了幫助蔣介石,這樣,和解放軍發生武裝衝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最先與美軍發生的直接交火事件,就是1945年10月25日的山海關阻擊戰。山海關,歷來是關內進入關外的戰略要道,乃兵家必爭之地。日本投降後,山海關自然也成了國共雙方爭奪的焦點。
  • 他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因為有這個缺點,兵敗後不敢去臺灣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分別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衛立煌,這些人不但打仗都有一手,而且都曾經深得蔣介石的信任。這五人中有一人因為有這個缺點,兵敗之後都不敢去臺灣。此人就是劉峙。1920年,劉峙任援贛軍第四軍四支隊一名營長,在跟廣西軍閥陸榮廷部隊作戰時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得到蔣介石的賞識。1924年6月,國民黨建立黃埔軍校,急需大批教官,蔣介石邀請劉峙到校當了一名戰術教官,不久又調他為校本部參謀處科長。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劉峙有「擁戴」之功,更得蔣的信任。
  • 被蔣介石遺棄的部隊,加入解放軍,僅三年,在朝鮮讓美軍損失慘重
    趁著美軍進攻的間隙,機槍手在陣地上來回奔跑,將犧牲的戰友們和敵軍的武器彈藥全部收集起來。將收集的各種衝鋒鎗、卡賓槍都壓滿子彈,將扭開蓋的手榴彈都一一碼好,分批的堆放在陣地上最好的幾個射擊位置上。再將自己的帽子和大衣脫下來,裡面塞上泥土,裝扮成假人的樣子,放在陣地的其他位置上。最後,機槍手在自己的腰間別了最後一枚手榴彈,這是他準備和敵人同歸於盡用的。
  • 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上甘嶺戰役的?美軍上將:他們把我們當傻子在打
    上甘嶺戰役又被稱為三角山戰役,是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附近展開的一場著名戰役。所謂聯合國軍其實就是美軍和韓軍。上甘嶺戰役是二戰後美國首次大敗的一場戰役,上甘嶺戰役的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見的。炮火的密集程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高水平。
  • 美軍高官稱解放軍有「超級士兵」,巧了,中國還真的是有!
    大家都知道這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其實美軍早就見識到解放軍的「超級士兵」,他們只是不願回憶而已,並且解放軍這些「超級士兵」更接地氣。 奇襲白虎團 1953年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金城戰役,楊育才率領偵察排12人突襲南朝鮮最能打的部隊「白虎團」。
  • 上甘嶺志願軍的秘密武器,比衝鋒鎗都好使,吊打美軍101空降師
    上甘嶺戰役作為現代戰爭史中以弱勝強的典型,為世界人民所熟知,還告訴了世界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誰能想到,一片不足4平方公裡的高地,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在這裡發生了激烈的上甘嶺戰役。這場戰役的局勢發展日益緊張,隨著戰鬥規模逐漸擴大,中國志願軍還遭遇了美國空中突擊部隊這樣強大的敵人。雙方的炮火似乎從未停止。
  • 上甘嶺志願軍鍾愛武器,比衝鋒鎗厲害,曾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新中國剛建立不久,美國就想扶持蔣介石勢力重返中國大陸,期間多次無視中方警告活躍在中國的邊境線上。持續了三年的韓戰就給美國在中國邊境搗亂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上甘嶺戰役是兵力不佔優勢的一方取得勝利的一場戰役,不僅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一定聲譽,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必勝的決心。在上甘嶺戰役的戰火點燃之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路高漲的勝利姿態讓聯合國軍十分不安。
  •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在上甘嶺的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右邊是597.9高地,左邊是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山頭加起來只有3.7平方公裡。美軍第8集團軍總司令範佛裡特原計劃使用兩個營的兵力,用5天時間,傷亡200人就可以拿下上甘嶺。美軍「攤牌行動」結果呢?
  • 上甘嶺志願軍最鍾愛武器,比衝鋒鎗厲害,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知道戰勝對手的難度後,美國直接把屢次取得勝利,經驗豐富的101空降師派往了上甘嶺,該團在美國部隊裡的地位是很高的,被公認為精銳之師,不管是單兵作戰還是團隊,都擁有極高的素養。我們的火力點受到了極大的威脅,還不止這樣,美軍有了這支隊伍的參與,能直接對我方陣地前沿造成威脅。可是,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難,我軍早有準備,有「手雷兵」,這就是我們能守下陣地的關鍵因素。
  • 美軍在上世紀就是機械化,解放軍現在才實現,中美差距會很大嗎?
    在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場上,氣多鋼少的志願軍一直被美國的原子彈所威脅,當時美國陸軍精銳盡出,清一色的機械化部隊,在極端的寒冷天氣下志願軍戰士與其展開了殊死搏鬥,美國陸軍最能打的陸戰一師兵敗長津湖,幾千人就跑出去三百多號人,編制幾乎被打沒。全機械化的美軍在志願軍戰士面前敗得一塌糊塗,現如今解放軍才實現基本機械化,中美差距會特別大嗎?
  • 為啥輸掉上甘嶺戰役?美軍團長:志願軍一個團9600人,誰能打贏?
    1952年10月14日,美軍出動重兵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掩護下,向我軍發起猛攻,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戰前,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裡特曾豪言僅需6天就可以拿下上甘嶺,並預計會有200人左右的傷亡。但戰役的進程卻大大超出了範弗裡特的預料,上甘嶺戰役足足打了43天,美韓聯軍付出了25000多人的傷亡代價,卻以失利收場。戰後,美國國內的一些軍史專家以沙盤推演和電腦模擬等方式對上甘嶺戰役進行了復盤,得出的結果都是美軍大勝。但事實卻是慘敗了,那麼為啥會失敗呢?這些人就開始找原因了。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不過有人就問了:怎麼在美軍史上從來沒提起過這場上甘嶺戰役呢?有人說是因為美軍在這場戰役打得比較丟人;當然有人說了,上甘嶺戰役是我們中方的叫法,而美軍的叫法是「攤牌行動」。當然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都可以來解釋。有很多人說這場戰役,志願軍傷亡很大,其實美軍也傷亡不少。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了
    不過有人就問了:怎麼在美軍史上從來沒提起過這場上甘嶺戰役呢?有人說是因為美軍在這場戰役打得比較丟人;當然有人說了,上甘嶺戰役是我們中方的叫法,而美軍的叫法是「攤牌行動」。當然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都可以來解釋。有很多人說這場戰役,志願軍傷亡很大,其實美軍也傷亡不少。當時這場上甘嶺戰役或者說是美軍這場「攤牌行動」是美軍精心策劃的一次主動進攻。
  • 上甘嶺志願軍最鍾愛武器,比衝鋒鎗都牛,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從結果來看,此次戰役是美軍有史以來最難打的一場,從雙方士兵的損耗來看,美軍在這次戰役中傷亡巨大,四成士兵變成孤魂,共有兩萬五千多聯合國軍傷亡,這些數據都遠高於二戰太平洋戰爭。所以在美方心中,上甘嶺地區是美軍的倒黴地。在此戰中,志願軍傷亡也不小,有11529名烈士誕生,傷亡率達兩成。
  • 同是坑道攻堅戰,為何美軍在硫磺島和上甘嶺的遭遇大相逕庭?
    而志願軍方面,直到該處戰鬥達到戰役級(志願軍規定軍以上規模稱為戰役),才以後面山谷中的村莊命名為「上甘嶺」。順帶講一下,上甘嶺是五聖山的前哨,從軍事價值看,五聖山才是真正要害之地。它是朝鮮中部最高點,如美軍越過五聖山,便會到達平康平原,縱深200公裡內志願軍再無險可守。且五聖山海拔1000餘米,山勢更為陡峭。
  • 作為抗日名將的張靈甫為何會兵敗孟良崮
    張靈甫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他是抗日名將,在抗日戰爭中做出來自己應有的貢獻,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卻兵敗自殺,令人不勝唏噓。那麼張靈甫到底是怎樣的人,為何會從抗日名將落得在解放戰爭中兵敗自殺的下場,接下來讓我們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