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航科技或與供應商存關聯關係,大客戶銷售回款顯著放緩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 記者 陳超】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和飛機部件裝配等為核心業務,主要產品為掛彈車和發動機安裝車等飛機地面保障設備。

招股書披露,立航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劉隨陽,在1984年到1999年長期供職於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高級工程師,2003年7月立航科技成立後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後於2015年12月擔任立航科技董事長。但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劉隨陽還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民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1月、後於2018年8月註銷;但是立航科技在招股書中並未在實際控制人履歷中披露此項信息。

公開信息顯示,「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民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8%的參股公司,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則是劉隨陽此前供職的單位,而且立航科技目前進行生產活動租用的廠房就位於中航工業成飛航空工業園。在此背景下,成飛集團並未被立航科技認定為關聯方。

此外招股書披露,「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民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未實際開展經營,但是成都市高新工商行政管理局在2018年6月因「無正當理由已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且沒有辦理註銷登記」行為,吊銷了該公司營業執照。這也指向在2018年之前,該公司並不處於「停業」狀態,而招股書所稱的「在報告期內未實際開展經營」真實性值得關注。

另據招股書披露,「成都聖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佳利泰科技有限公司」一直都是立航科技的主要供應商,2019年以八百餘萬元採購額成為立航科技的第一大供應商。公開信息顯示,截止到2019年末「成都聖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實繳資本僅為50萬元、社保繳納人數為零。

招股書披露,這兩家供應商為同一自然人吳枑薴控制,而吳枑薴此前還曾與自然人鄭愈紅共同出資成立過「成都眾品達科技有限公司」,直到2019年6月才退出該公司的股東名冊;而鄭愈紅則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民機維修股份有限公司」的監事。這也指向吳枑薴及其控制的「成都聖美特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佳利泰科技有限公司」,與立航科技存在關聯關係。

此外,根據招股書披露,立航科技的第一大客戶一直都是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單位A,2017年到2019年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02億元、1.12億元和1.59億元,而在2017年到2019年末,立航科技對單位A的應收帳款餘額則分別為0.38億元、0.97億元和1.78億元。從數據匹配中能夠看出,立航科技對單位A的銷售結算效率是越來越低的;到2019年末對該客戶的應收帳款餘額已經超過了同年的營業收入,對此招股書並未作出解釋。

相關焦點

  • 立航科技財務數據現矛盾,關聯關係「隱身術」一流
    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航科技)正在衝刺上交所主板上市。通過研究這家帶有軍工屬性的民營企業可發現,公司兩版招股書中,對部分主要客戶的銷售金額及其佔比,以及2017年度公司採購總額存在明顯差異,無法合理解釋。而且,在報告期內,公司註銷兩家關聯企業,或是切斷與第一大客戶之間的關聯關係,手法先進。
  • 「關聯」客戶購銷數據不符,交大思諾大客戶和供應商都是中國通號
    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三年一期報告期內,交大思諾與有關聯關係的主要客戶之間的購銷數據差異巨大,或是導致上述經營業績波動異常的原因;公司對第一大外協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比持續高於50%,或存對單一外協供應商的嚴重依賴;而且公司的第一大客戶和第一大供應商都是同一家上市公司,在擬上市公司中,比較罕見。
  • 立航科技、泰坦股份、佳禾食品、百龍創園、世茂能源、三和股份A股...
    立航科技:說明是否與軍工客戶存在關聯關係  立航科技立足航空領域,圍繞航空器的生產、維護、保障廣泛開展業務,是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和飛機部件裝配等專業研發
  • 立航科技核心供應商疑似空殼,是否虛構交易、資金空轉?
    富凱IPO財經發現昱華航空被收購時僅成立半年,為何當時立航科技不出資設立昱華航空而是由劉隨陽出資設立?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昱華航空的淨利潤為739.39萬元,佔當期立航科技淨利潤的10.85%。換言之,劉隨陽似乎給予立航科技注入了一個不錯的資產。然而,昱華航空給公司做出了業績貢獻,但恆升力訊卻拖了公司的「後腿」。
  • 津榮天宇第一大供應商兼大客戶,董事兩頭就職
    雖然已成功上會,但津榮天宇或仍面臨不少問題,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境外子公司均虧損;營收放緩,主營業務佔比引關注,客戶集中度高;應收與存貨前五大客戶佔比高,應收帳款和存貨周轉率均持續下降;外協採購數人供應商外協金額數千萬;大客戶又是第一大供應商。
  • ...賄賂官員非法獲取國家補貼,大客戶回款困難,個人頻繁轉讓公司股份
    彼時,芯海科技表示,上述法律瑕疵事宜仍可能存在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追訴處罰的風險。然而,對於上述出資存瑕的情形,芯海科技並未在招股書中予以披露。大客戶回款困難,淨利潤疑似「參水」 據招股書及問詢函可見,芯海科技存在歷史大客戶還款困難的問題。
  • 春雪食品多面關聯方:大客戶、供應商、同業競爭者曾三位一體
    除此以外,山東春雪還曾擁有三個商品雞養殖場,在2017年6月前與春雪食品之間還存在同業競爭關係。圖二:前五大供應商部分截圖而且,大客戶和大供應商重疊的現象不僅僅在關聯方山東春雪集團身上發生,報告期內一直處於春雪食品前五大客戶名單中的頂巧集團也有「雙重身份」,其同時在報告期內一直是春雪食品的前五大供應商。
  • 研究|西上海:供應商實控人來自大客戶體系 撞號共用住所問題考驗...
    與此同時,西上海供應商的實控人陳鋼,在大客戶的子公司任職,值得關注。一、與第一大客戶子公司「撞號」,或存經營混淆對於公司治理而言,保持獨立性是關鍵。與重慶澤諾之間頗有「隱秘關係」,當屬其身後母公司西上海的大客戶。報告期內,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子公司同時為西上海的汽車物流業務第一大客戶及零部件製造業務第一大客戶。
  • 孚能科技的「盛世危局」:過度依賴大客戶,賒銷嚴重倒貼錢銷售
    2017年期末應收帳款尚且不足營收的30%,到了2019年期末已經增長至超過50%,甚至出現對客戶的應收帳款超過營業額的情況,例如截至2019年底,其對上海銳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應收帳款餘額為4.5億元,比同期對該公司銷售額高出4287.84萬元。「主要原因是深度綁定大客戶的市場策略,導致回款周期延後。」有業內分析人士對此表示。
  • 潤陽科技與供應商「過從甚密」,疑涉關聯交易
    2020年6月22日,潤陽科技更新了招股書,此次IPO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2,500.00萬股,保薦機構是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招股書的披露,關於潤陽科技的疑惑也隨之而來,不僅客戶集中度較高,還存在與供應商之間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疑涉關聯交易。此外,官方文件披露其募投項目的環保投入也存在差異。
  • 芯海科技回應科創板問詢:被斐訊事件牽連 大客戶還款問題待解
    報告期內,上海曜迅工貿有限公司和廣東一二三金屬製品研發有限公司發生還款困難,並且上海曜迅涉及多起法律訴訟,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據招股書顯示,上海曜迅是芯海科技2017年度經銷第一大客戶、2018年度經銷第二大客戶,各年銷售金額分別為3938.24萬元、3052.37萬元,對應營收佔比達到24.02%、13.92%。
  • 博力威隱瞞關聯關係、暗藏利益輸送,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
    博力威隱瞞關聯關係、暗藏利益輸送,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
  • 手握採購、研發、銷售三條「命脈」誰是操控創耀科技命運的神秘...
    最大客戶/供應商/研發夥伴「三位一體」的「公司A」創耀科技上下遊問題不僅限於過度集中,更引人矚目的是,在其客戶和供應商名單中有一家被刻意隱去信息的神秘「公司A」,這家公司不僅是創耀科技最大的供應商、最大的客戶,還是最大的研發夥伴,曾經甚至和創耀科技是關聯方。
  • 供應商身兼客戶,關聯交易遭問詢!老鋪黃金闖關IPO勝算幾何?
    然而在營收和利潤雙雙上漲的背後,公司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關係卻撲朔迷離,引發監管問詢。其上市計劃能否如願?大供應商和大客戶一家親?在老鋪黃金的前五大供應商中,工美集團(全稱: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 百誠醫藥IPO:2017年兩大客戶離奇消失 大客戶存三大迷局八大疑問
    海南海力目前依然存續,特一藥業系A股中小板上市公司。另據企查查顯示,2015年6月,特一藥業的前身受讓了海南海力100%的股權。但是,百誠醫藥此次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前五大客戶包括花園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同一控制人下的花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園集團」)等5家,單個客戶銷售收入區間為132.99萬元-366.88萬元(見圖二)。
  • 迪威迅:常年服務大客戶,市場競爭優勢顯著
    可以這麼說,迪威訊一直服務於政府、公安這些對供應商較為挑剔的G端客戶,側面證明迪威訊的產品和服務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此外,迪威訊在正是憑藉豐富的行業應用實踐和完善技術研發體系,上市時公司在公安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具較為顯著的競爭優勢。
  • 航亞科技:關聯方催肥業績 研發雙版本差距大 客戶供應商前後矛盾
    航亞科技的技術開發業務主要是為國內外知名發動機製造廠商提供特型產品試製、量產驗證等技術開發服務,關聯方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發集團」)下屬科研院所工廠貢獻了航亞科技絕大多數技術開發收入。航發集團在2017年10月出資5000萬元獲得航亞科技2000萬股,佔本次公開發行前的10.32%的股本,由此構成關聯關係。
  • 南凌科技IPO七疑:經不起推敲的數據和關聯關係
    疑三:報告期存多家空殼子公司《電鰻快報》注意到,南凌科技擁有4家全資子公司和1家控股子公司,分別為南凌信息、南凌雲計算、香港南凌、浙江凌聚,控股子公司為青島南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五家公司中有兩家疑似為成立了多年的空殼子公司。而招股書中對於這兩家空殼公司的背景並未做過多說明。
  • 「IPO價值觀」大客戶頻繁變動,凱格精機依賴單一主業務存隱憂
    其中,錫膏印刷設備在凱格精機主營業務中銷售佔比各期間均超過75%,為公司核心產品。目前,其已成為富士康、華為、鵬鼎控股、比亞迪、臺表集團(Taiwan Surface Mounting)、仁寶集團(Compal)、傳音控股、光弘科技、華勤半導體、德賽電池、捷普集團(Jabil Group)、東京重機(JUKI)、偉創力(Flex)等知名企業的設備供應商。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聚焦IPO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記者 | 謝碧鷺華恒生物來自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接近五成,為了留住該境外大客戶,在美國增加關稅之後,華恒生物不得不為該客戶降低產品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