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網紅」晶片企業首次回應科創板問詢:被斐訊事件牽連,大客戶還款問題待解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
自從科創板向高端製造企業敞開懷抱,越來越多的晶片企業向科創板襲來。6月3日,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海科技)科創板IPO的首次問詢回復報告被披露。
從研發及盈利水平來看,芯海科技在行業內較為拔尖,在核心技術高精度ADC方面,芯海科技主要對標德州儀器、亞德諾半導體、意法半導體等國際知名晶片公司,顯示了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但從一輪問詢可見,芯海科技大客戶未還款的問題暫未解決。針對此問題,6月11日,記者向公司發採訪函,同時致電董事會辦公室,但均未得到回覆。6月12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再次致電公司,對方表示需登記信息等董秘回復,但截至發稿,記者未得到回覆。
研發投入較高
據天眼查,芯海科技成立於2003年9月,註冊資本7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盧國建。公司於2016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7年11月終止掛牌。
此前,盧國建曾於1997年10月至2003年8月就職於華為,擔任基礎研究管理部副總工程師和ASIC數模產品部總監。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全信號鏈晶片設計企業,主營高精度 ADC、高性能MCU、測量算法以及物聯網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研發設計,其晶片產品應用於智慧健康、壓力觸控、智慧家居感知、工業測量、通用微控制器等領域,客戶包括華為、Vivo、小米、樂心醫療等。
據財務數據,芯海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4億元、2.19億元、2.5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51.23萬元、2078.07萬元、4280.23萬元。公司報告期內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49%、45.04%和44.80%。
6月11日,上海一位高端製造行業分析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事實上,芯海科技是一家具有「網紅」性質的公司。2007年,芯海科技推出24位低速高精度ADC晶片CS1242,打破了中國中高端衡器晶片市場完全依靠進口的格局。在低速高精度ADC晶片基礎上,該公司成了業內首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採用微壓力應變技術量產壓力觸控SoC晶片的企業。
據招股書顯示,芯海科技2011年推出24位低速高精度ADC晶片CS1232,有效位數達到23.5位,目前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公司的壓力觸控SoC晶片實現了對Vivo、小米、努比亞等多個品牌多個機型的批量供貨。
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依靠的是高研發投入,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019.66 萬元、4115.69萬元和5108.61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52%、18.77%和19.77%,佔比較高。
芯海科技表示,未來3年,公司將完成高性能32位系列MCU晶片升級產業化,推出集成度更高的新一代智慧健康測量晶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芯海科技利用現有的內置高精度基準源的高精度ADC(模擬/數字轉換器)晶片和MCU(微控制器)晶片,短時間內完成了紅外額溫槍硬體、軟體和算法的研發。目前,該公司的紅外額溫槍方案已大規模出貨,可與德國海曼、泰科、森霸傳感、煒盛(漢威科技子公司)等數十家傳感器廠商適配。
大客戶還款困難
研發盈利都表現出色的同時,芯海科技也存在自己的問題。
據招股書及問詢函可見,芯海科技存在歷史大客戶還款困難的問題。報告期內,上海曜迅工貿有限公司和廣東一二三金屬製品研發有限公司發生還款困難,並且上海曜迅涉及多起法律訴訟,被最高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據招股書顯示,上海曜迅是芯海科技2017年度經銷第一大客戶、2018年度經銷第二大客戶,各年銷售金額分別為3938.24萬元、3052.37萬元,對應營收佔比達到24.02%、13.92%。廣東一二三為芯海科技2017年度直銷第一大客戶、2018度年直銷第三大客戶,各年銷售收入為1548.23萬元、467.29萬元,對應營收佔比為9.44%和2.13%。
6月3日,芯海科技在問詢回復表示,上述兩家直銷客戶和經銷商發生還款困難主要系其終端客戶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經營不善、拖欠供應商貨款的異常情況導致。
2018年6月21日,聯璧金融爆雷,斐訊作為「0元購」模式的運營主體被捲入其中。據公開報導,斐訊0元購活動,是指斐訊的路由器、體脂秤等商品以「返現」的模式在電商平臺或線下店推廣,通過「K碼」形式連接到聯璧金融等投資平臺上,相當於通過商品將用戶導流到華夏萬家和聯璧金融上來理財,這種全額返現+高息理財模式吸引了大批投資者。
同年8月27日,顧國平及聯璧金融法人代表儂錦等10人因涉嫌集資詐騙罪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松江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當時,多位斐訊供應商表示,上海斐訊拖欠他們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貨款。
但芯海科技與上海斐訊又有什麼關係呢?
資料顯示,芯海科技與上海斐訊於2017年初開始體脂秤的研發,並約定由上海矅迅作為斐訊的供應商向芯海科技採購相關晶片。2018年,由於受上海斐訊經營不善、拖欠供應商貨款的異常情況影響,上海曜迅經營狀況出現困難,自2018年7月起一直未能支付芯海科技相關貨款。
而廣東一二三與廣東新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屬於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兩家企業,均為上海斐訊的體脂秤製造商和供應商。2017年6月,因上海斐訊向廣東新域採購後廣東新域產能不足,故在廣東一二三擴大產能,廣東一二三直接向芯海科技採購智慧健康晶片,並由廣東新域提供擔保。由於上海斐訊出現經營困難,導致廣東一二三出現回款困難,芯海科技停止向廣東一二三出貨,並於2019年6月將其所欠芯海科技貨款585.24萬元債務轉移至廣東新域。
對於上述客戶還款困難問題,芯海科技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稱,針對廣東一二三的欠款,轉移至廣東新域的585.24萬元債務將於今年分24期支付完畢。截至目前芯海科技已累計收到125萬元。針對上海曜迅的欠款,芯海科技判斷其應收帳款回收的可能性較小,並2018 年對上海曜迅所欠貨款全額計提壞帳準備2031.15萬元。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