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超融合一體機還是超融合純軟體?

2020-12-14 SandStone杉巖數據

超融合這兩年發展如火如荼,在軟體定義存儲SDS的推動下,超融合架構正在引領一場巨大的變革,成為軟體定義數據中心SDDC的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超融合架構的優勢和客戶價值這個已經勿容置疑,市面上很多存儲廠商都推出了超融合一體機,那企業在選擇購買超融合產品時,是選擇自建伺服器購買超融合軟體還是選擇超融合一體機呢?

首頁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超融合,什麼是超融合一體機。

超融合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絡、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備份軟體、快照技術、重複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等元素,而多套單元設備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超融合更多強調是分布式存儲軟體和虛擬化軟體的融合部署,並不是單純的指軟、硬體融合,,超融合是基於X86伺服器等低單價企業伺服器為基礎,對伺服器的內置硬碟資源進行虛擬化,提供raid後的存儲空間供伺服器使用,硬體基礎就是X86伺服器

而超融合一體機是一套基於融合架構的IT基礎設施新平臺,它將伺服器虛擬化、分布式存儲、軟體定義的網絡與安全等業界前沿技術融合到一臺x86伺服器中,並通過統一管理平臺實現IT資源的可視化管理,幫助用戶打造極簡、穩定、高性能的IT基礎新架構。超融合一體機內置軟體平臺,以一體化的方式交付開箱即用的超融合解決方案, 根據用戶的需求搭配不同的軟體平臺和功能模塊,靈活搭配隨需而動。

超融合一體機與軟體交付方式的對比

下表從硬體、穩定性、管理等方便進行了優劣勢對比:

企業應根據應用場景、自身能力和需求做選擇

企業是選擇軟體交付還是一體機交付,只是交付方式上的不同,其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要視不同的業務場景、自身的能力與需求而定。

如果,您是一家大型企業,擁有比較強的技術實力和專業實施團隊,且有比較多的定製化需求。相對來說,就適宜採用純軟體的交付方式,因為企業有能力自己完成軟硬體的適配和集成,可以利用軟體的靈活性完成自己所需的定製化功能。

如果您是一家小型企業,需要的是一些基本的、通用的IT能力,而自身又缺乏技術能力,且資金、人力又有限,那麼軟硬體預先集成、開箱即用的一體機可能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上手快,又可以節省資金和維護成本。

杉巖超融合一體機產品規格

相關焦點

  • 傳統SAN會被融合和超融合架構趕盡殺絕嗎?
    這都是用戶關注的方面,而超融合正好可以迎刃而解。  但這種打破只是針對一部分用戶,或者用戶的一部分環境,超融合併非適合用戶所有的環境。  因為高端存儲固有的優勢超融合沒有辦法全部替代或打破,所以摩爾定律加速超融合架構是事實,但說是摩爾定律加速超融合架構取代高端存儲,這點阿明還是不完全認同。
  • 融合與超融合:數據中心該如何選擇?
    超融合架構的缺點:硬體選擇會可更加嚴格。 與典型的融合架構不同,一些超融合系統需要企業組織將所有硬體和軟體一起購買,並期望該集群內的節點相同。這限制了在升級或擴展期時系統的靈活性。 如果有一個節自帶計算、存儲和網絡的節點需要加入,事實上,是很難與現有架構融合到一起。難以擴展超級融合架構的一個組件。。
  • 聯想超融合醫療桌面融合雲解決方案
    針對院內不同使用場景,滿足業務需求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IDV和VDI融合的桌面雲解決方案。聯想超融合IDV架構雲桌面適用於基礎的服務窗口、科室門診、服務接待及收費自助一體機、病房終端等,主要用於HIS、PACS或者更早開發的C/S應用。
  • 淺談正在成為數據中心的主流超融合?
    近年來超融合發展如火如荼,替換傳統架構已勢不可擋,超融合正在成為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核心。 1. 什麼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中不僅僅具備計算、存儲、網絡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且多套單元設備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擴展,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 超融合
    由於傳統物理伺服器解決方案部署複雜、實施周期長,影響業務交付;傳統解決方案購買流程複雜,周期長,難以實現按需購買;管理窗口多,部署複雜,運維難度大,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高;採用超融合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提供底層支撐,是企業向雲轉型的理想選擇。由於開源分布式技術越來越開放,降低了分布式架構的準入門檻,因此國內湧現出了大量超融合產品,從而也推動了超融合在國內商場的快速發展和落地。
  • XSKY發布開放數據保護框架(ODPF),拓展超融合第二存儲市場
    正是看到這個趨勢,XSKY利用自己在SDS領域的領先地位,聯合市場主流的備份軟體廠商,推出開放的超融合的第二存儲解決方案——開放數據保護框架 (Open Data Protection Framework)。
  • 融合系統vs超融合系統:哪個最適合你?
    計算、網絡、存儲、軟體和專用系統都是單獨銷售的,常常來自不同的廠商,然後將它們加以組裝和配置。可是我們對此不以為異,反而覺得這是正確的選擇。這些廠商將計算、網絡和存儲與預先安裝與預先配置的軟體和虛擬化技術合併在單一的交鑰匙系統中,這種系統的下一個階段就叫融合基礎設施和超融合基礎設施(HCI)。  融合與超融合的區別那麼,融合基礎設施與超融合基礎設施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簡而言之,融合系統是一種關注硬體的解決方案,而HCI是一種軟體驅動的解決方案。
  • Gartner 2020《超融合基礎設施軟體魔力象限》:中國僅2家企業入圍...
    Gartner 2020《超融合基礎設施軟體魔力象限》:中國僅2家企業入圍 深信服更具優勢 Gartner 2020《超融合基礎設施軟體魔力象限》:中國僅2家企業入圍 深信服更具優勢 2020-12-10 11:33:57  來源:財訊網
  • 2020最新Gartner《超融合軟體關鍵功能》專項報告 五項關鍵功能...
    12月9日,Gartner按照例行慣例發布《超融合軟體關鍵功能(Critical Capabilities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專項報告,對進入到《2020年超融合軟體魔力象限》的各家廠商進行多維度綜合分析解讀和專項能力評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廠商能力。
  • 國際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發布2020超融合魔力象限 華雲數據連續...
    2020年12月7日,國際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發布了2020年度超融合軟體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 for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展示了2020年全球超融合軟體領域服務提供商的市場情況。
  • 霸榜超融合,靠什麼?
    除此之外,在戴爾科技集團第二季度財報中也顯示,VxRail更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兩位數的訂單增長,成為全球用戶全面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最值得信賴的超融合選擇。 持續領跑超融合市場作為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重要架構方式,超融合在過去幾年迅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 終於有人把超融合和邊緣計算說清楚了
    在 VSAN 技術的基礎上誕生了超融合架構的概念。超融合架構是新一代橫向擴展的軟體定義架構,它由整合了 CPU、內存、存儲、網絡和虛擬化軟體平臺的通用硬體單元組成,沒有固定的中心節點。它的核心概念包括線性的橫向擴展、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相融合、伺服器端採用高速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
  • 超融合加速季之蘇州超集AMAX:全棧打底 構建智能高效的雲平臺
    隨著新基建戰略部署的加快,企業正加速數位化和智能化步伐,伴隨業務的規模增長,對企業應用的可擴展性和數據的可挖掘性都提出更高要求,雲服務的基礎設施是硬體和軟體的有機結合,相對僵硬的專用基礎設施會導致高昂的成本,而獲得硬體加速的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如超融合)則以其高度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可以快速交付
  • Gartner首次發布超融合(HCI)魔力象限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指的是超融合基礎設施,Gartner定位為純軟體的形態。因此,HCI的魔力象限和關鍵能力都只評價軟體能力,因為客戶採購的時候都是這麼評估的,選好軟體後再考慮硬體平臺。
  • 什麼是超融合伺服器?超融合的好處有哪些?定製伺服器廠家教您
    隨著數據的增多,現在伺服器硬體可能遠遠不能支持起如此龐大的數據,因此市面上出現了一個新的代名詞,超融合伺服器。今天定製伺服器廠家就來給大家聊一聊超融合吧!融合架構包含在一個文件櫃或工具箱中。它集成了伺服器、網絡、存儲節點,並安裝了虛擬化軟體。」「超級融合」是將計算、存儲和網絡功能集成為一個標準的機器單元,用標準乙太網擴展多套設備,最後通過統一的軟體平臺對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進行集中管理。
  • 核心組件自主造,國產化超融合亮劍「新基建」
    當前,很多企業都將超融合作為替代傳統三層架構的理想選擇。相比傳統 IT 架構,超融合實現了計算、存儲與網絡的無縫融合,再搭配虛擬化軟體,從而極大地簡化了 IT 基礎設施的部署、管理和運維,為企業快速上雲提供了一條捷徑。超融合不僅承載了金融、製造、能源、醫療等行業眾多頭部客戶的核心業務系統,而且還成了大量中小企業上雲的「第一步」。
  • 一鍵開啟上雲之旅 青雲科技旗下青立方超融合易捷版全新升級
    「尤其是在新基建的大趨勢之下,無論是大型企業想要基於全維雲構建數位化平臺,還是中小企業需要從零起步,快速搭建數字業務平臺,他們對於雲計算的需求都在不斷增長。」青立方產品經理趙宇航說。在企業升級IT基礎設施的過程中,超融合有著一站式的便捷交付和部署體驗,這種產品形態也從最早的計算+存儲逐漸向計算+存儲+網絡、軟體定義、全棧雲所進化,涉及的業務場景由桌面雲等業務向關鍵應用滲透。
  • 戴爾科技「超融合平臺」踏雲而來
    由此,在邁向雲計算的道路上,超融合為客戶提供了一種便捷、快速的交付方式,同時雲原生的平臺也尤其適合傳統IT向雲時代的過渡。正因如此,在私有雲大面積普及的2012-2016年,超融合也迎來了時代發展的「風口」,以超融合為代表的諸多公司成為了IT界「網紅」式的存在,獲得了客戶的追捧。
  • 36氪獨家|超融合廠商「SmartX」完成2億元B+輪和C輪融資,繼續拓展...
    SmartX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聚焦於超融合架構的新一代IT基礎設施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以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塊存儲為核心,配合豐富的產品組件與生態解決方案,公司可以為企業雲提供可靠、高性能、簡單、彈性敏捷的存儲和計算資源池,並且支持純軟體和一體機的融合部署模式。
  • 關於融合和"超融合"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意識到了融合基礎設施的價值所在,即對網絡、計算和存儲系統採用「搭積木」的方式,並以一種集中化的方法進行管理,而「超融合」這個詞也開始在企業IT圈大行其道。以下便是融合基礎設施與超融合基礎設施的五大相似點與差異點。  1.融合架構包括存儲、網絡、計算和伺服器虛擬化硬體等,由一個集中的管理平臺將各類資源連接在一起。按照實際需要可以刪除這個系統。而超融合基礎設施系統還包括可以在數據中心找到的其他資源,具體包括備份、壓縮以及優化等系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