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據的增多,現在伺服器硬體可能遠遠不能支持起如此龐大的數據,因此市面上出現了一個新的代名詞,超融合伺服器。今天定製伺服器廠家就來給大家聊一聊超融合吧!
什麼是超融合伺服器?
融合架構也稱為集成系統。它可以通過整個機櫃的集成和預配置快速部署,但仍然使用傳統的伺服器、網絡和存儲三層體系結構。融合架構包含在一個文件櫃或工具箱中。它集成了伺服器、網絡、存儲節點,並安裝了虛擬化軟體。」
「超級融合」是將計算、存儲和網絡功能集成為一個標準的機器單元,用標準乙太網擴展多套設備,最後通過統一的軟體平臺對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進行集中管理。超融合聚合體系結構中最根本的變化是存儲,它已經從集中式共享存儲(SAN/nas)轉變為軟體定義的存儲,特別是分布式存儲(包括對象/數據塊/文件存儲)優於NDFS/vsan/scalio/ssan。
因此,超聚合體系結構的目的不是使單個伺服器上的存儲更快,而是線性地提高每個附加伺服器上的存儲性能。
這種存儲結構不限制企業的業務運行,保證了業務的可靠性。超收斂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原因在於硬體設備。越來越多的CPU內核,越來越多的伺服器內存容量,越來越多的固態磁碟設備和網際網路設備。
藉助於超聚合伺服器解決方案,數據中心的操作和維護工作量將大大減少。it部門更有精力創造性地思考如何使it服務於企業,實現it部門的業務模式。它可以顯著縮短業務部署周期,不斷提高業務響應能力。更直觀地向管理器顯示網絡結構和數據流。it部門對現有數據中心的評估有很好的控制。
超融合的好處有哪些?
除了虛擬化網絡,計算和存儲,超融合架構還需要整合PaaS層的平臺與服務。由於PaaS層上的服務眾多,從難度上來說PaaS層的技術融合難度遠遠超過狹義上的HCI,當然其價值也遠遠大於目前的HCI。當前業界普遍的共識是:軟體定義的分布式存儲層和虛擬化計算是超融合架構的最小集。可以這麼說缺乏PaaS層技術融合的HCI,沒有真正體現出超融合技術的價值。
超融合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IaaS層與PaaS層技術的大融合。也就是以軟體定義為核心的軟硬一體化融合架構,採用標準x86 伺服器,將網絡、計算、存儲、軟體服務整合為通用的融合節點,實現Share-nothing 分布式架構部署,簡化管理與交付。通常軟硬一體機能做到「插電即用」,軟體交付方式也能在極短的時間(1小時內)完成集群安裝和部署。
以上給大家聊得就是超融合伺服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伺服器的信息的話,歡迎隨時聯繫定製伺服器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