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日裡話保護,建一所「土壤醫院」可好?

2020-12-16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亞輝

12月5日是第7個世界土壤日,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和省耕地質量保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鄭州舉辦座談會,邀請專家就如何保護好、利用好、治理好土壤研討交流。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強化土壤汙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範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我真切地感受到,這個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趙鵬說,建議形成政府推動、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土壤保護和治理工作。

「2016年國務院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正式實施,我省土壤汙染防治條例已經進行了一審。」省土壤肥料站副站長徐獻軍說,土壤汙染防治具有公益性、複雜性,在法律法規政策日益完善的同時,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迫切需要找到適用管用的技術和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長期關注和研究土壤問題。通過調研,他發現土壤汙染防治中存在「三缺、兩難、一高」問題,就是缺人才、缺技術、缺認知、診斷難、治理難、價格高。他提出設想,依託現有研究成果、設備和人才,與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合作成立「老區土壤醫院」,嘗試為全國特別是老區解決土壤問題,助力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質量。

大家對這一提議很感興趣。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張玉亭說,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題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土壤是有生命的,也會「得病」,受汙染、板結、酸化等,都是土壤「得病」的表現。要探索建立健康土壤的各項指標體系,這是治理工作對症下藥的基礎。

「好的土壤應該富含有機質、微生物等,現在退化的土壤中微生物減少,連蚯蚓都很少見了。」省土壤肥料站土壤科科長葛樹春說,建立健康土壤檢測標準時,希望把一些具有標誌性的動物和微生物也作為重要指標來研究。

省植保站測防科科長於思勤認為,建立土壤醫院有利於更好地開展科學研究,把農藥、化肥、礦渣等對土壤質量的影響搞清楚,推動建立健康土壤的地方或行業標準,為出臺具體措施提供參考,推動土壤保護和開發利用。

「我的專業是化學,可以為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提供相關研究」「我們推廣種植的菌草,吸附重金屬效果很好,可以合作進行相關研究」……一句句真誠話語,飽含著對土壤的片片真情,寄託著對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殷切期盼。

編輯:王向前

相關焦點

  • 世界土壤日 | 保護土壤,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
    圖 |聯合國糧農組織、Unsplash 保持土壤活力, 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 植物在土壤中養育了整個生物世界,反過來土壤又為植物提供了營養物質並保護植物
  • 土壤知識(一、什麼是土壤?)
    大家好我是思然農視的輝仔,在此非常感謝百家號平臺,能把自己每天所學到的東西跟大家分享。今天我要很大家分享的是《土壤知識》,說到「土壤」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沒錯它就是我們口中說的「泥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由什麼和什麼組成的,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知識點》。
  • 為什麼土壤也需要被保護?研究發現,不保護土壤地球將貧瘠星球
    當地球上出現生命,原始海洋和早期的陸地開始形成,這個時候,地球也擁有了自己的「皮膚」——土壤,在近日的第七個世界土壤日中,很多環保人士和科學家們,就賦予人類要保護土壤,因為只有這樣,才是人類延續下去的根本之一。土壤有多重要?
  • 世界土壤日系列科學傳播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舉行
    2020年12月5日是第7個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題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土壤中存在哪些生物?土壤生物多樣性有什麼作用?如何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12月4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土壤學會、江蘇省土壤學會共同開展了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 科學利用沙質土壤
    沙質土是指沙粒含量佔土壤礦物質顆粒50%以上的土壤,包括輕沙土、中沙土、重沙土和極重沙土,極重沙土的沙土含量超過80%。以上文字引用——《土壤保護300問》沙質土壤的沙粒主要成分是石英,礦質養分含量很低,土壤的吸附性低,保水保肥能力弱;但是,沙質土壤大孔隙多,通氣性和透水性較好,耕種更容易。有機物質分解快,含量比較低;施肥的肥效快,但時間短,發小苗不發老苗,作物中後期容易脫肥、早熟、早衰。
  • 深情療愈大地的「土壤醫生」
    我們吃的糧食,幾乎都是從土壤裡長出來的,生活中,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土壤的安全問題。如果土壤不健康,我們吃的糧食是不是也會受到汙染? 「在我國,做土壤科普的人太少了,很多人並未真正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中國土壤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所研究員陳能場笑著說。
  • 土壤與地下水汙染防治的協調策略
    近些年來,與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相關的大事層出不窮,引起了各個區域的廣泛關注,提升對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的防疫也早就變為有關機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而研發出處理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的修復措施也變成了當下防治工作的難題。加強對土壤與地下水汙染的修復能力和方式,不但可以促進保護土地環境有關政策的擬定還有防疫體系的建立,更對保護人類身心健康和保障生態環境的安全擁有十分關鍵的意義。
  • 土壤生物多樣性:守望變化中的藍色星球|土壤生物多樣性|微生物|...
    導 讀為迎接2020年第七個世界土壤日「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的到來,中國土壤學優秀英文期刊Pedosphere推出「土壤生物多樣性與快速變化的世界」特刊,共13篇文章。為了讓讀者快速了解這些信息量巨大的重磅文章,《土壤觀察》特意將第一篇的導言文章進行翻譯,並對餘下的12篇的文章作了簡要推介。
  • 土壤毒性研究新視角,南京土壤所王興祥組發表蚯蚓蛋白組與生態毒性...
    我國砷汙染(Arsenic pollution)土壤主要以中輕度汙染為主,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高濃度砷汙染的毒性,而對接近實際環境條件的低濃度砷汙染土壤的生態毒性研究相對缺乏。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王興祥課題組近日在環境科學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9.038)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運用代謝組學、蛋白組學方法與常規的病理組織分析相結合,比較低濃度砷汙染土壤和正常土壤中的蚯蚓,
  • 南農大7位教授「世界土壤日」同上土壤思政課
    12月5日是第7個世界土壤日,今年的主題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
  • 菜吧:土壤中萌萌的小動物,對土壤有機質有哪些影響?
    土壤動物,在土壤元素循環轉化和遷移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凋落物分解的「微型粉碎機」,通過體內「特殊轉換器」,影響土壤有機質的轉化、腐殖質的形成。土壤動物對地表枯落物分解,通過刺激土壤酶活性,與土壤微生物群落一起,加快土壤有機物的分解,促進土壤腐殖質的轉化。
  • 地球上的土壤是怎麼形成的?
    土壤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土壤的痕跡。眾所周知,這些普通的土壤是地球上所有陸地植物生存的基礎。它們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從而在陸地上創造了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因此,土壤是地球的寶藏。
  • 木質素——土壤中植物源有機質「代言人」
    它們在陽光照射下發芽壯大,一旦形成了封閉的樹冠,造成土壤缺乏直接的太陽輻射,它們自己的幼苗就很難生長。於是在先鋒樹種的保護下「耐陰樹種」尋得良機,取代「先鋒樹種」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群落,直到新的災難(幹擾)到來。
  • 諾貝爾獎獲得者拉坦·拉爾博士:尊重土壤自身的權利
    導 讀 作為土壤研究和保護性農業的先驅,拉坦·拉爾博士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在這一關鍵領域的工作奠定了基礎。Chamberlain;右上:保護性耕作組織) 恢復被忽視的土壤 長期以來,土壤被人們所忽視——單一作物種植以及化學品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中的重要營養元素和微生物枯竭。為扭轉這一趨勢,拉爾堅決認為農民應當首選使用有機質來管理土壤肥力。
  • 完整的土壤知識!快收藏吧!
    其實質是一種離子(陽離子或陰離子)代換過程,是土壤膠體所吸收的離子和土壤溶液中的離子在相互代換。所以這種作用是可逆的,即膠體所吸收的離子,又能重新被其它離子代換到溶液中去。從而,這種作用在調節土壤中可溶性養分的保蓄和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 重磅呼籲:土壤治理是真不能再等了!
    一、土壤調理劑產品的功用特性「缺陷」,土壤調理劑是好產品,但是他的效果並不是短期內就能顯現出來的,這一點和生物農藥有些許相似。而且土壤調理和修復是一個長期過程,土壤耕地質量的提升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 南京土壤所黨委中心組開展第四專題學習討論
    南京土壤所黨委中心組開展第四專題學習討論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2016-10-26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馬紅漫專欄:「土十條」吹響土壤防治集結號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日前透露,由發改委、環保部、農業部等多部委聯合制定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行動計劃》(「土十條」)即將推出。其實,相比較大氣、水等資源受汙現象,人們對土壤汙染問題往往是「後知後覺」的。其原因在於,前者大多會帶來視覺、味覺等直觀感受,而土壤則是在與水、大氣與生物之間進行多次物質交換之後才成為汙染物的最後承載者。
  • Arduino動手做---土壤溼度傳感器
    水是一切生命機體的組成物質,也是生命代謝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又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重要資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澤、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氣、生物體、土壤和地層。水的總量約為1.4×109km3,其中96.5%在海洋中,約覆蓋地球總面積的70%。陸地上、大氣和生物體中的水只佔很少的一部分。
  • 土壤可以沒有肥,必須要有沙子,土壤搭配沙子,養花的絕配
    不要在看什麼啤酒養花,阿莫西林養花了,向陽教大家一點實際的,能切切實實用的上的,那就是土壤搭配沙子,養啥花都旺盛。跟大家說一點,植物的通性,就是無論任何植物,都喜歡一個疏鬆的生長環境,只有在疏鬆透氣的環境中,植物的根系才會長的更加的健壯,長的更加的旺盛,為了滿足這一點,那就是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