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至柔唯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2020-12-06 滄月1986

大家好,歡迎學習道德經!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們對道德經的學習也接近了尾聲。今天我們來看第七十八章,以下為本章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

上一章中老子講了,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本章他又回到了原點,回到了初衷!那就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柔弱勝剛強。好了,我們先來解釋一下第一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什麼意思呢,老子說普天之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也就是說至柔為水,第八章裡面也說了,上善若水!水不光柔,還很善!水利萬物而不害,最接近道。西方賢哲,泰勒斯也說過,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

自然之道

東西方最偉大的哲學家,都對水有很高的評價!也確實如此,生命離不開水 或者說生命的本體就是水。這一點我們的老子早就講清楚了。當然他給水賦予了哲學的思想!他說水這個東西,雖然是最柔弱的,但是攻擊那些強硬的,沒有什麼可以勝得過水!事實也正是如此,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以柔克剛,水滴石穿!柔著生,堅硬著死!雖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可是最終還是柔弱的勝利了!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代替水,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找不出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

問道

我們再來看第二句,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我們的老子通過觀察水的特性,總結出了,弱小的勝過強大的,柔軟的勝過強硬的!他說這個天下人都知道!可是都做不到!做不到像水一樣柔順,像水一樣善良,這個要求確實太高!為什麼,因為人食五穀雜糧,就會有七情六慾,就會有雜念!而水是那麼的純潔。人和水從基因構建上,就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莫能行!但是我們可以學習水的性質!這就是人對自然最大的尊重!

黃花

我們再來看最後兩句,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最後還是跑到治國的話題上來了吧!所以老子的無為,不是退隱山林,閒雲野鶴。老子的無為是大慈悲的天下之心啊!他說古之聖人有雲,能夠承受國家的屈辱,能夠承受國家的不如意,能夠承受國家的災難,才可以成為天下的主人,才能成為天下的王。這句話正面來說就是,想要當個好君主,就要能夠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正所謂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正言若反,正面的話,好像反過來說!注意是證言若反!好像反著來說,是不是真的反著來說,這個大家去體會。當然最後這四個字,是對整部道德經的一個總詮釋!

相關焦點

  • 道德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道德經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真正的強者,都會示弱。這就是示弱之道,富翁巧妙在記者面前示弱,給自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戰國時期藺相如大挫強秦威風,保全了和氏璧。趙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不服,欲羞辱相如一決高下。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 《道德經》77章,天之道 78章,天下莫柔弱於水
    《道德經》77章,天之道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小男孩名字精選:10個《道德經》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肌膚若冰雪...
    一、《道德經》中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1. 唯賢出自《道德經》: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唯」在文中是只有,「賢」是有德有才的人。所表達的核心是本章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說破「取捨」之道!勝明出自《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解釋: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聰明。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夠戰勝別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夠戰勝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3.
  •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解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解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文解:天下萬物最柔弱的莫過於水,而堅無不摧的物體沒有一種能戰勝過水的。由於沒有辦法能改變她的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水滴穿石,以柔克剛柔軟到難以捉定的緣故。這說明弱者能勝強,柔軟的能勝過剛強,而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確很少有人願意踐行。
  •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柔似水,剛似刀,但是刀卻無法切斷水,水卻能切斷刀(當然是高壓水槍),這個問題也許小孩子都能看得懂,但是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好比太極拳裡面講究以柔克剛,用柔的方式去對應剛強,這不是無能,這是大智慧。老子在《道德經》中就闡述了這樣的思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老子是如何表達他對柔和剛的看法。
  • 女寶寶名大全:道德經不易重名的女孩名字,每一個都乾淨好聽
    一個好的名字應該包括好的寓意,因為名字並不單純只是一個代號,它還有暗示作用,積極向上的名字總能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一、《道德經》中不易重名的女孩名字1. 善若出自《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道德經解讀: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78章,它的原文是:【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正言若反。【今譯】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衝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 寶寶起名用《道德經》不僅別具一格,而且有智慧有內涵
    用老子的《道德經》取名是很能彰顯父母文化底蘊。而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從《道德經》裡如何為哈子取一個別具一格,國學底蘊的好名字呢?老子的《道德經》作為一部哲學作品,在古人取名時,也是備受推崇的。其中有許多富有哲學意義的句子,至今仍值得我們深究。
  • 屬牛寶名大全:《道德經》古風俠氣的小男孩名字,自帶香氣還顏值超高
    政善出自《道德經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 道德經起名全集:堂堂正正的男孩名字,愛了
    易勝出自《道德經》: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易勝」在文中並不是容易戰勝之義,「易」在文中是不易,「勝」是勝過之義。2.守堂出自《老子·道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解釋: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3.
  • 《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譯:都知道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道理,但是沒有誰能做得到。剛與柔的關係很複雜,只能說剛柔各有其用,少林與太極各有妙處,軟功與硬功各有所長。其中很多都有剛柔之論。小時候看個熱鬧,現在回想下道理!所謂時間萬物講究陰陽平衡,就如《易經》中所講,就很好地詮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讀《道德經》,雖以我的水平都是你是淺知,但也明白了,書中底層邏輯相通。也找到了能讓我讀下去古典著作都點!
  •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道德經》是「萬經之首」,天下第一奇書!有學者云:「《道德經》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豈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飲,亦足以暢快胸懷!「上善若水」30歲,想要安穩和圓滑,想讓自己變成一個謙和的人,卻發現自己怎麼也拒絕不了別人,成為被人口中的「老好人」。這時候深夜品讀《道德經》知道了「上善若水」。水能夠包容萬物,但是也可以「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 鼠寶寶名字全集:10個《道德經》豐盈窈窕的女寶寶名,將來必成大器
    之希出自《道德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之字是一個助詞,相當於「的」的意思。用作人名意指善良、堅持、莫逆之交之義。此名寓意孩子有文採、有才華,前程似錦。2.同玄出自《道德經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譯文】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3.
  • 鼠寶寶名精選:《道德經》甜到掉牙的女孩名字,太唯美了
    飄飄老子《道德經》: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寶寶名字寓意:「飄」表示飛揚、灑脫、飄拂。名字意義吉祥、優美。2.時唯出自《老子·道經·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解釋: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 雲中吟系列·水德②
    「有水善平難善直,唯繩能直不能平。如將繩水合為一,世上何憂事不明。「有水善平難善直,唯繩能直不能平。白水鑑心,上善若水。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老子與莊子並稱「老莊」,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擔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其著《道德經》。在《道德經》中,老子對水最為讚賞。其說曰:上善之水:《道德經》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道德經第43章:學校與家長矛盾的根源在哪裡?探尋家長退群的原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我們在學習道德經的序言部分時講過:老子道論的核心就是柔弱兩個字,柔弱是道的實現方式,在5000字的道德經中,柔弱一共出現了11次之多,而柔弱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無為,所以說老子德論的核心就是無為。
  • 《道德經》的智慧:一被別人罵,你就立馬反擊?那你就輸了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哲學家 尼採老子是我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被記載在著作《道德經》之中,一直深深的影響著後世。
  • 《道德經》究竟講了些什麼?被後世譽為萬經之王,並奉為寶藏?
    老子生於東周時期,其流傳於後世的著作《道德經》,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道德經》是一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那麼, 《道德經》中就記載了什麼,能夠被後世稱之為萬經之王?一直稱讚至今奉為寶藏?
  •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這是老子德經中的一句話。大學時有位女講師曾對我們說:「女子性情當如水,在朝著東方流動時,遇見深潭,慢慢流入靜靜等待,不斷提升自己,遇到高山如果不能逾越就沿著山腳繞過去,如果遇見懸崖,就積蓄力量一躍而下,置於死地而後生, 洶湧時如洪水,浩翰時則如海。」在經歷了人生的磨練了之後,進一步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冰心先生曾說過:「如果世界上沒有女人,將失去十分之三的真,十分之七的美。」
  • 《道德經》呂洞賓注釋本: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釋:此章教人以柔以弱修身,以和以中修道。天下之至弱者,莫過於水,水之性柔,體水之柔,修道乃得。天下之至堅剛者,土也。萬物不能強土,惟水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