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民以食為天;當我們談到每天所吃的食物,有人可能會想到主食、肉、蔬菜等等;而今天我們所說的這種食物,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吃到的,它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陌生,它就是食鹽。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年所吃的食物,多少都會含有一些食鹽成分。如果所吃的食物沒有鹽,那麼就會變得沒有味道,吃起來十分寡淡。食鹽是我們必須吃的食物,它不僅能夠讓食物變得更加有味道,同時也能夠給身體補充身體對鈉的需求。如果你長期不吃鹽,又或是攝入的食鹽量較少,身體沒有獲得足夠的鈉元素,很容易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這種食物少吃點,吃多了傷血管、降低免疫力,以後可得多注意了!
■這種食物別多吃,不然會偷走免疫力、傷血管,很多人卻吃上癮了!
在我國,由於受到烹飪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很多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都是處於「超標」狀態。從膳食指南的建議、身體健康角度上來考慮,一個成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需控制字6g以內;但我國很多人的食鹽攝入量都超標了。特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朋友,每天平均的食鹽攝入量是在15g左右;而南方很多地區相對而言少一點,差不多在10g左右。可見我國很多人的每天食鹽攝入量還是有點多;如果食鹽攝入量長期超標,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以下影響:
●血壓容易升高:
日常生活中,相信血壓高的人都知道,平常飲食中需要控制好食鹽的攝入量。這是因為食鹽一旦攝入過多,那麼就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從而讓血管變得較為敏感。而食鹽中的鈉能夠吸收,導致血液中的水分增加,一旦血液中的鉀和鈉比例失調,血液流動速度就會變慢,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容易骨質疏鬆: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食鹽量長期攝入超標,還很容易會影響到身體對鈣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吃太多鹽,就會導致身體對鈣的吸收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尿液中的鈣排出量增多,讓身體出現缺鈣問題。而身體缺鈣對身體會造成很多的影響,其中一個就是骨質疏鬆問題。特別是對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本身鈣質流失速度比較快,如果你攝入過多的食鹽就很容易導致鈣的流失,從而引起關節不適。
●身體素質變差:
日常生活中,食鹽當中含有的鈉,具有著較強的滲透作用;如果你長期過量食用,就很容易導致口腔內的溶酶菌有所減少,口腔抵抗細菌的能力有所下降,細菌就很容易會通過口腔進入到身體。並且身體的上皮細胞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身體免疫力會受到較大的影響,當免疫力下降時就很容易會感冒和生病,身體素質也會變差。
●易刺激到胃部:
日常生活中,很多胃不好的朋友,平時可能需要多注意飲食,平時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但胃部還會經常出現不適感,這就有可能是飲食中的鹽分攝入過多。如果食鹽量攝入過多,就很容易會刺激到胃黏膜,很容易導致胃黏膜受損,從而導致胃部出現不適。
■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控制食鹽攝入量?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認為自己做飯並沒有放很多鹽,這樣食鹽的攝入量不會超標,然而並非如此;我們每天食鹽攝入除了烹飪時所放的鹽,還有食物中的鹽,零食中的鹽,其他調味料中的鹽,比如雞精、醬油等等。所以平時飲食方面要注意:
日常生活中,少吃調味料;它是給菜提味的,只有放了調味料,飯菜才會有味道,其實這裡面就有著很多的鹽分,對此還需多加注意。如果飯菜中放入其他調味料,那麼就要少放鹽;若放了鹽就需要少放調味料。
日常生活中,少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常見的零食、醃製類食物、燒烤、火鍋等等,它們吃起來味道很不錯,但這些食物中卻含有著較高的鹽分。每天吃一頓燒烤,食鹽攝入量就已經超標了。所以平時飲食需要儘量清淡一些,少吃一些口味較重的食物,一旦吃多了自己口味就會越來越重,攝入的食鹽量就會不知不覺中超標很多,所以平時還請控制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