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碑帖:沈荃《桃李園序軸》,晚年所作,自有一股縱逸的氣息

2020-12-14 騰訊網

清 ·沈荃《桃李園序軸》,縱160cm,橫65.3cm,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藏。沈荃(西元一六二四-一六八四年),字貞蕤,號繹堂。順治九年(一六五二)探花,官至禮部侍郎。學行醇潔,書法著名,清康熙皇帝尤喜與沈氏討論書法,故其書廣為當時所推崇。書法學董其昌,但韻致有差異。

本幅書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雖是楷書,然點畫橫豎撇捺,已略帶行書流暢筆意,結體略傾側,自有一股縱逸的氣息,這樣的風格特色,雖整體規矩,卻在個別字體造形中求變。款書康熙己未(一六七九)已是晚年所作。

另外,清代初期的「崇董書風」盛行,以沈荃為切入點進行研究,有利於我們更清晰的認識清初書法史。沈荃亦有詩名,作品「獨會心於高岑王孟」。《一研齋詩集》是沈荃的主要文學作品,現存版本為民國11年(1922)刻本,上海圖書館有收藏。

註:依古軒畫廊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曠世經典,上博首次公開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
    上海博物館是收藏古代碑帖的重要館藏單位,其所珍藏的歷代碑帖在海內外享有盛譽。2003年,隨著《淳化閣帖最善本》的入藏,上海博物館的金石碑帖珍藏曾引起國內外的轟動。經過十多年的論證和準備,上海書畫出版社與上海博物館達成了《叢刊》的編輯出版共同意向,選題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叢刊》第一輯、第二輯十種終於面世。
  • 上博首次公開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亮相
    這意味著上海博物館撩開館藏文物的神秘面紗,首次全面公開其歷代碑帖珍藏。上海博物館是收藏古代碑帖的重要館藏單位,其所珍藏的歷代碑帖在海內外享有盛譽。2003年,隨著《淳化閣帖最善本》的入藏,上海博物館的金石碑帖珍藏曾引起國內外的轟動。經過十多年的論證和準備,上海書畫出版社與上海博物館達成了《叢刊》的編輯出版共同意向,選題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 《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亮相 「原汁原味」呈現碑帖全貌
    原標題:「原汁原味」呈現碑帖全貌 晨報記者 徐 穎 由上海博物館編、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以下簡稱《叢刊》)第一、二輯日前在滬首發亮相,這意味著上海博物館撩開館藏文物的面紗,首次全面公開其歷代碑帖珍藏。
  • 讀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讀其詩作,既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獨處時光,亦有「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的喧囂場景。獨處之時,是屬於一個人的孤單。喧囂之際,是一群人的狂歡。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二月八日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二月八日帖》選自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相傳,或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
  • 從天津廚師界的黃埔軍校到無人問津,追尋桃李園飯莊的記憶
    提起20世紀80-90年代,桃李園飯莊的地位,你可能都想不到,是當時很多市領導接待貴賓的指定飯店。當時桃李園還是天津市飲食公司的下屬企業,同時還是天津市飲食公司烹飪技術培訓中心,採取邊教學、邊經營的模式,地點就是在現在長江道和孤山路交口,現在這塊兒地方還有天津烹飪技術學校。
  • 漢代書法碑帖:張芝《終年帖》釋文+高清
    簡介張芝生平及書法成就此處從略,詳見「契茶書舍」《書法碑帖大全》第一章第8節:漢代書法碑帖:張芝《冠軍帖》釋文+高清>《終年帖》選自故宮博物院藏李宗翰宋拓本《大觀帖》,傳為張芝之作,或為唐張旭所作。所遊悉,誰同故數往虎丘,不此甚蕭索。祖希時面,因行藥欲數處。看過還復,共集散耳。不見奴,粗悉書,雲見左軍,彌若論聽故也。拓本
  • 經典碑帖:楷法絕精,不離本源
    文徵明《書太上常清靜經冊》,冊(折裝),明武宗正德六年(西元一五一一年)作,時年41歲。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王世貞在《藝苑言》上評論說:「 待詔(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內,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文徵明家境豐饒,從小受到良好的正統教育。曾從吳寬遊,學習古文和書法;於李應禎學書;於沈周學畫。吳寬、李應禎、沈周直接影響了文徵明的道德規範與其審美思想的形成。文徵明的書法最得力於李應禎在理論和方法上的指導和嚴格要求。
  • 中書協副主席張改琴被譽為「當代衛夫人」,楷書碑帖結合方勁端莊
    在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個大家庭中,女性書法家已經是佔據了半壁江山,而且以一種異軍突起之勢,勢不可擋,不少女性書法家在中書協已經成為了領頭羊,諸如我們熟悉的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中書協理事胡秋萍,而且今天走進我們視野的也是這樣一位大咖,她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被譽為「當代衛夫人」,其楷書最具特色,走出了一條碑帖結合的道路
  • 清代書法家,王澍《春夜宴桃李園序》得歐楷精髓,值得欣賞和學習
    王澍楷書《春夜宴桃李園序》王澍楷書《春夜宴桃李園序》王澍楷書《春夜宴桃李園序》王澍楷書《春夜宴桃李園序》王澍楷書《春夜宴桃李園序》
  • 把《淳化閣帖》帶回家慢慢看,上海博物館歷代碑帖珍藏首次全面公開
    上海博物館是收藏古代碑帖的重要館藏單位,其所珍藏的歷代碑帖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所藏《淳化閣帖》《宋拓蘭亭序帖》等等極其珍貴難得。今天下午,上海博物館整理編輯的《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以下簡稱《叢刊》)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在上海書展首發。
  • 景堂習作:楷書橫幅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體會魏碑書寫性
    對於楷書的學習,我近來以魏碑為主,堅持《張玄墓誌》的深入體會,並逐漸對一些經典進行臨寫,同時穿插進行各種章法形式的創作練習,以體驗老師的強化書寫性的魏碑學習理念。隨著對《張玄墓誌》以外的經典臨寫,我在創作練習中嘗試以自己的審美標準,在《張玄墓誌》的風格基礎上,強化書寫性,來尋求自己的魏碑書寫體驗。
  • 書法家胡秋萍寫的2聯立軸,估價4000元,碑帖相融返璞歸真
    書法家胡秋萍寫的2聯立軸,估價4000元,碑帖相融返璞歸真。在當代書法藝術之林,著名女書法家胡秋萍,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的書法很有個人風格特點,也有碑帖互融的能力。一般人練書法是以帖學為本的,但是看過胡秋萍女士的書法作品之後,你會發現她的書法作品具有碑的骨氣,也有帖的氣韻,所以她的書法走的是一條碑帖雙修的路徑,以碑學立風骨,以帖學成氣韻,正是當代書法需要正確走過的一條書法修養大道。當代書法如果偏向於碑學或者偏向於帖學,都無法完成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塑造。從這個角度來講,胡秋萍女士書法碑帖雙修的價值就在於她用這種書法風格完成了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構想。
  • 大部分書法字帖的筆法都是錯的,別被從碑帖臆造出的假筆法坑了
    碑版字帖是在碑刻上拓制下來形成的文字形象,也叫做碑帖。碑帖是碑與帖的合稱,「碑」指的是前人為了記述他們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慶典,找專人撰文,專人書丹,專人摹刻在石碑或崖壁上文字,經過後人墨拓複製形成近似於原貌的影像資料。比如,《石鼓文》、《石門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九成宮醴泉銘》等等。
  • 200多件經典書畫複製珍品助力開平市文化名市建設
    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書工篆隸,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開花結實圖》(複製品) 33cm×67cm 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書工篆隸,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牡丹花圖》(複製品) 32cm×133cm
  • 《哥布林殺手》,感受到了一股貧窮的氣息,還是漫畫裡的哥殺霸氣
    《哥布林殺手》已經更新到第七集了,這一集的男主繼續在消滅哥布林的道路上前進,不過這次卻遇到了阻礙,遭遇了目前為止最大的危機,那就是遇到了「哥布林英雄」,全隊差點因此被團滅。第七集的後半部分,男主小隊全程和哥布林戰鬥,劇情緊張刺激又扣人心弦。
  • 著名書法篆刻家唐建平先生:書法求古意,談感悟融氣息
    學書法求古意,談感悟融氣息 一個藝術家面貌之形成需經歷漫長歲月之積澱,被人認可的稱之為風格,不好的謂之習氣。 我自己一開始摸索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徘徊,後來有幸遇到劉兆麟、劉一聞、高式熊、王偉平四位老師,使我逐步走上正途。
  • 杜卡迪90周年的Drag Bike DraXte 有股金屬朋克的氣息
    杜卡迪90周年的Drag Bike DraXte 有股金屬朋克的氣息 身為一家義大利廠商,杜卡迪Ducati motorcycles同樣具備著一種天生就愛追求性能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