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過幾回藥酒,需要的酒量多,用瓶裝的不划算,所以我到市場上買過幾回白酒,我覺得幾塊錢的散酒不是糧食酒。
散酒也分好幾個價格,有幾塊錢一斤的,也有十多塊,二十多塊的一斤的。度數越高價格也越貴,我當時是要了25元一斤的高粱酒。
我問老闆糧旁邊15塊錢的是什麼酒,她也說是高粱酒,我接著問她15塊的酒與25塊的有什麼區別呢?她說25塊的更好一些,但具體好在哪裡她沒說。我也沒再往下追問,畢竟對釀酒工藝也不懂。但對於喝酒的人來說,十多塊錢的散裝白酒也還不錯,比十多塊錢的瓶裝白酒性價比要高多了。
白酒因工藝、發酵期、曲種不同而出酒率也不同,出酒率一般是在20-45%範圍內。春季和秋季是出酒率高的季節,夏季溫度高,發酵快,但因氣溫太高,出酒率反而有所下降。冬季比夏季好一點,但是冬季氣溫低,發酵慢,發酵周期長,如果發酵室的保溫工作沒做好,就會導致發酵不徹底。
粗略地估算一下,65度的普通型白酒按出酒率40%計算,大概一斤糧食可以出4兩白酒,由此推算,釀製1斤65度的普通白酒就需要糧食約2斤半。固態發酵的出酒率普遍較低,好的酒一般不高於20%,這樣算過來一斤酒需要約5斤糧食。
單純以糧食去算散酒的價格,即使再加上輔料(酒麴)的成本,確實好像成本不高的樣子。但是千萬別忘了人工與生產成本,這些成本是很高的。做酒不像做飯那麼簡單,並不是用鍋一煮就成了酒。它需要一系列的工藝流程。
傳統工藝釀酒工藝:原料→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加曲→裝箱培菌→配槽→裝桶發酵→蒸餾→成品酒
新工藝釀酒工藝:原料(糧食+酒麴+水)→發酵→蒸餾→成品酒
無論是傳統工藝還是新工藝釀酒發酵都需要一個過程,傳統工藝一般需要一個星期左右,而新工藝釀酒一般要10天左右,為了提高產量及加快發酵時間,期間還要適時攪拌,一般發酵到糧食全部沉底,發酵液清澈透明時基本就可以蒸餾了。
綜上所述,估算一斤散裝白酒的價格,不能單單以原材料的價格計算,其它的成本也是要考慮進去的。即便是賣散酒的店鋪租金與員工工資、水電等也都是要考慮,所以幾塊錢一斤的散裝白酒不可能是糧食酒。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