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一問三不知」,這其中的「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不知?

2020-12-25 古言文化

引言

上學的時候,在課堂上被老師提問,面對不會的問題只能沉默無語,老師難免會嘆息一聲:真是一問三不知,什麼也不會。那時候我們以為,這就是說自己笨自己傻,別說一問三不知,就是問十個問題也不知道啊。

一問三不知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從外出問路的時候,問了半天,對方卻什麼都不知道的,只能嘮叨一句:真是一問三不知了。最經典的莫過於《夏洛特煩惱》裡面的大爺了。

「馬什麼梅?」「馬東什麼?」「什麼冬梅?」真是一問三不知啊。那一問三不知,這三不知到底是哪三不知呢?看看古人眼中的三不知是哪三不知吧。

出處

據史料記載,這「一問三不知」最早來源於《左傳》,書中記載,晉國的荀瑤攻打鄭國的時候,苟寅告訴陳成子,不能輕舉妄動,即:君子之謀,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一定要了解這一段歷史。相傳在公元前468年,晉國大將荀瑤率軍攻打鄭國,在春秋時期,鄭國可是一代強國,但是後來日漸衰落,流落成了一個小小的諸侯國,為了儘早贏得天下,強大的晉國下定決心先拿下鄭國。

鄭國君王甚至自己命不久矣,如果這次鄭國失守,自己的百姓必然遭殃,為了背水一戰,鄭國君王打算做最後一搏,於是派人去到齊國求救。

話說這齊國君王深明大義,他深知如果晉國吞掉鄭國,那對齊國便是最大的威脅,鄭國如果不存在,唇亡齒寒也。於是齊國的君王就派大將陳成子去救援鄭國。

可到淄水河的時候,天降大雨,所有人都不願意冒著雨過河,鄭國的大夫祈求說道:我鄭國現在危在旦夕,我們的大王和百姓都等著你麼救命呢,如果現在再不加速前進,恐怕要耽誤大事。

就這樣,陳成子和將士們冒著大雨,牽著戰馬從河水中渡過去,可謂艱難無比,河水冰涼無比,但是還是忍住劇痛渡過了大河。到了鄭國,將士們一刻沒有休息,一個個打起精神來,就來到了陣前準備交戰。

晉國荀瑤看到齊國軍隊嚴肅不已,軍心陣陣,心中慌了神,便對部下說道:倘若我晉國和鄭國交戰,必然是手到擒來,可現在齊國作為擋箭牌,其軍隊嚴肅整齊,紀律嚴明,雄心陣陣,我怕是要吃虧啊。

於是,晉國君王就下令撤兵,一邊撤一邊派使者去拜見齊國的陳成子。使者告訴陳成子:我們晉國攻打齊國實際上是為您報仇,人人都知道,陳成子的家族是從陳國出來,陳國雖然被楚國滅之,但是罪在鄭國,所以我是來調查陳國的滅亡原因,順便問一下您是不是也為陳國憂愁?

陳成子身為大將,豈能聽信這晉國使者的妖言惑眾,便生氣道:你們晉國欺壓百姓,以強凌弱算什麼本事,我是不會被你們這些流言動搖軍心的,省省力氣吧!

後來一個叫苟寅的人報告陳成子:有一個晉軍的奸細傳來消息,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戰車來攻打我們齊國,並且揚言要把我們全部幹掉。陳成子為了穩定軍心告誡將士們:一定要打起來精神,不要被他們嚇住了。並且教訓苟寅:你長別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一定要稟告君主,給你定罪。

苟寅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就感嘆說道:君子之謀,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就是別人策劃一件事,都要考慮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果,然後再稟告,像你這樣什麼都不知道就去打報告,怎麼會不碰壁呢?

陳成子知道,晉國的使者說的話其實有道理,自己本是亡國之臣,現在苟寅的一番話說到自己的心裡去了。

由此可見,在《左傳》中,這「一問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果三個階段。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問三不知」的意思,又有了新的含義。

「一問三不知」其他含義

明末時期的著作《二刻拍案驚奇》裡曾說: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了進去。這裡的「三不知」說的就是做事非常冒失,匆匆忙忙的意思。

在《金瓶梅》中,也寫道: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人撞了個滿懷。這裡說的「三不知」其實說的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和平兒評論很多住在賈府的人,說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時候就說:一個人美人燈,風一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幹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這裡說的「三不知」就是薛寶釵不隨便說話,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意思。

現在的「一問三不知」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問三不知已經被人普遍認為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意思,通常用於在問人問題的時候,比如問你並不專業的問題,你自然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只能說你真是一問三不知了。

最常用的場景就是一個人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都沒有答上來,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一問三不知」了,如果單單地問了一個問題而不知道,那就不能說一問三不知。

如今,「一問三不知」作為一個成語,通常被解釋為很糊塗的意思,所以要好好學知識,千萬不要被人說「一問三不知」啊。

相關焦點

  • 古人說「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文案|藝述史 主播|雅鑫 藝述史官方原創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經典中,「三」這個數字經常是虛指,比如說「事不過三」、「富不過三代」等等,但也有的,確實能數出個一二三來,比如我們常說的俗語「一問三不知
  • 俗話說:「一問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比如我們經常說「五花八門」,但究竟是哪五花,哪八門卻少有人知;比如形容一個男人五大三粗,那麼究竟是哪五大,哪三粗呢? 其實這些文學知識,在俗語文化中很是常見。俗語,就是老百姓通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歸納了很多人生道理,雖然俗語表面上看似粗糙,但卻內涵深刻,有著大智慧。俗語文化流傳在民間,是很接地氣的一種傳統文化,經過百年的發展和傳承,到如今已經是家喻戶曉了。
  • 古人說的「一問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圖 /來源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出自《左傳》。 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故意不告訴對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還有不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 古語「一問三不知」都有哪三不知?get下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經典當中,「三」這個數字它通常是虛指。比如說事不過三,還有富不過三代等等。但是也有的確實我們就能說出個123來,就好像我們常說那一句俗語叫做:「一問三不知」,這個「三不知「到底是哪「三不知」你知道嗎?
  • 人們常說「一問三不知」,是真的糊塗嗎?這下別再不知了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經典中,「三」這個數字經常是虛指,比如說「事不過三」、「富不過三代」等等,但也有的,確實能數出個一二三來,比如我們常說的俗語「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呢?這句話聽起來非常通俗易懂,其實也是有來頭的。
  • 「一問三不知」最初是哪三不知呢?
    沒錯 就是一問三不知 其實,『一問三不知』已經有好久的歷史了 >「一問三不知」最初指的是不知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果。
  •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這和兩位流亡齊國的公子有關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三不知」最初的意思是說,對於一件事不知其始,不知其中,不知其終,表示對於一件事情的過程對於開始、中間經過、結尾,全都不了解,叫「三不知」。
  • 一問三不知的故事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bai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一問三不知釋義: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比喻對實際情況了解太少。
  • 成語「一問三不知」具體指什麼?有何典故?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別人問問題,自己並不知道,有可能會被別人嘲笑:一問三不知。其實這句成語流傳的時間比較長,成語背後還有一個典故。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道用成語,卻不知道成語的真實含義,尤其是這句話一問三不知到底是指的是哪三個方面,人們並不知道。
  • 《陳情令》:終極BOSS聶懷桑,只想一問三不知,奈何世無常
    一部《陳情令》,常看常新,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點讓你為整部劇的用心而感動。反覆地刷了幾遍《陳情令》,真心覺得沒有哪部電視劇比這部劇的劇情再細膩了,國風大劇,堪稱經典,不言情細節處處有情,導演有心、演員用心。
  • 一問三不知,一問三不管的人是如何當上領導的,也許原因在這裡吧
    他說自己以前在一所院校的幹部處工作,而他畢業就被分到了學員隊,經過五六年的努力,才進入幹部處幫忙,屬於借調無編制那種。在他幫忙的第二個年頭,幹部處調來了一位姓苟的年輕人,來了之後直接落編幹部處,要知道他們中很多人借調了五六年都無法落編。這位年輕人不愛工作,三天兩頭遲到,對於處裡的工作一問三不管,一問三不知,可是到了年底,他卻立了三等功。
  • 問政山東:「雙告知」卻變成「一問三不知」,市民開辦美容院半年後...
    >12月10日晚《問政山東》迎來第78期聚焦「企業改革攻堅行動」本期問政火辣依舊04「雙告知」卻變成「一問三不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來看記者的問政調查。2019年6月11日,楊女士在濟南市市中區領秀城登記註冊了一家美容店。今年1月,濟南市市中區衛生健康局對楊女士的美容店進行了檢查,發現楊女士的店並沒有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責令她立即改正。收到衛生監督意見書後,楊女士一頭霧水。
  • 工作人員一問三不知回應仝卓事件:很官方
    藝人仝卓自曝高考時,為了考自己心儀的學校,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將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這屬於舞弊,是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弄虛作假。誠信參加高考,是作為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一個小有影響力的藝人,居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堂而皇之地拿出來炫耀吹噓,帶來十分惡劣的影響。
  • 魔道:家主「一問三不知」,為何清河聶氏還能安然無恙這麼多年?
    四大家族裡面,清河聶氏在聶懷桑這一代明顯生出頹勢,但是十幾年來卻並沒有顛覆家族的存在,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圓子來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吧!01一問三不知而在他成為家主之後,最出名的則是他的「一問三不知」。
  • 「陳情令番外」醉夢63:酒入愁腸人獨醉,問靈一曲三不知
    聶懷桑遲疑問道:「含光君,你……你問了什麼?它如何回答?」「可曾見過一位面容俊美的紅頭繩黑衣袍公子,他何時離開?它說,不知。」「啊?」聶懷桑拿摺扇敲了敲自己的腦袋,「你再換個問題問問?」藍忘機重又撫上琴弦,琴聲戚戚,嗚咽流淌。
  • LPL王牌解說王多多退步,「出現一問三不知,賽後發聲明道歉」
    ,在比賽中出現了一問三不知的情況,賽後他也是公開的和玩家們進行了道歉!王多多公開道歉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對於王多多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應該是這兩年以來lpl賽區非常知名的一個結束了,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還獲得了最受歡迎的解說獎勵,從一個不被玩家們認可到目前的王牌解說王多多可以說是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一個腹有詩書才氣的玩家,每一場比賽的時候總會出現許多經典的句子,但是要知道一開始的時候很多的玩家是不認可他的
  • 「三不知將軍」張宗昌的沉浮史
    近代中有一位將軍,他身為軍閥,但卻在軍閥中的名聲很差,被當作是禍國殃民軍閥的典範,他沒上過幾天學,文化程度並不高,被人們稱為"三不知將軍",治理地方一塌糊塗,只知道橫徵暴斂,被冠以"狗肉將軍"的稱號。這件事情發生後,造成的影響十分惡劣。奉系各部對於這支由土匪組建的散軍本就心存不滿,再加上這次影響的惡劣性,他們都希望張作霖解散張宗昌的部隊。1925年4月,張宗昌出任山東省軍務督辦。在山東,張宗昌趕跑了省主席龔伯衡,獨掌大權。
  • 文昌街道:告別「一問三不知」 「首問負責制」來了
    無獨有偶,文翰社區雅居花苑小區的居民帶著熱水、米粥來到小區內,握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說:「街道環衛所、社區同志都來小區整治環境頑疾,天氣寒冷但居民心裡熱乎乎的……」這是基層工作的暖心瞬間,也是文昌街道幹部隊伍以作風帶民風、以真心換民心的縮影。
  • 去美容店做祛斑,臉頰流膿留疤,商家卻一問三不知
    今年6月份,廈門的陳女士在一家美容店做祛斑療程,陳女士說,當時店裡面承諾說最多14天就可以痊癒了。卻沒想做了之後,陳女士的 臉腫得不成樣子,甚至還流膿等等,現在還被 診斷出了色素沉著過度。這美容不成難道還毀容了?
  • 魔道:一問三不知聶導轉行從商,娃娃機套路很厲害,被罵黑心商家
    誰能想到,一向懦弱,一問三不知的聶懷桑竟是避鋒藏拙、步步為營、招招作引,也只有大boss才能做到。那麼當聶導轉行從商,開抓娃娃店,滿滿的套路,被罵黑心商家。,聶導隨處逛了一下,發現周邊不管商城,超市,奶茶店、步行街等只要不影響消防通道的位置都會有娃娃機;還發現魔道在三次元很火,而且特別是忘羨,不管是海報、漫畫、玩偶等都很受歡迎;靈機一動,聶導要開始轉行了,準備開抓娃娃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