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協會聲明:美國人必須正視骯髒的種族主義暴力傳統

2020-12-14 海外即時通

美國歷史協會(AHA)關於美國種族主義暴力歷史的聲明(2020年6月),以下為全文,圖為編譯所配,原聲明無圖。

美國歷史協會發表了一份聲明,敦促人們正視美國對非裔美國人暴力行為的殘酷記錄,這種記錄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於明尼阿波利斯警察之手,正是這個國家骯髒的種族主義暴力傳統的一部分。

是時候了,美國人應該正視我們國家的過去,在我們努力創造一個更公正的社會時,應利用歷史的洞察力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迄今已有94個學術機構共同籤署本聲明。

想要了解在課堂上使用這份聲明,請觀看2020年6月由AHA和全國社會研究理事會主辦的網絡研討會,」在高中課堂上教授種族主義暴力史「。

由AHA理事會批准,2020年6月

每件事都有其歷史,包括我們國家對非裔美國人實施暴力的可悲記錄,這些暴力行為要麼是違法的,要麼是以執法本身的名義進行的。喬治·弗洛伊德死於明尼阿波利斯警察之手,不能孤立地理解為一個悲慘的時刻,不能脫離 「我們作為美國人到底是誰 」的熟悉場景。

發生在喬治·弗洛伊德身上的事,完全包含在我們國家的傳統中。

這段骯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從1662年維吉尼亞州通過第一部奴隸製法案開始,一直到奴隸解放運動結束。奴役者不受懲罰地「懲戒」那些被奴役的人。1850年的《逃亡奴隸法案》(Fugitive Slave Act)通過將抓捕人口合法化,將奴隸主的極端暴力行為擴展到那些禁止實行奴隸制的州,以便將奴隸送還給他們以前的奴隸主。

重建——內戰之後的實驗——無法抵禦恐怖主義和選舉舞弊的致命組合拳。一直到20世紀中期,暴民們以最脆弱的藉口甚至沒有任何藉口殺害黑人男性、女性和兒童,強行推行白人至上。在19世紀後期及以後,被判有罪的勞工和僱工,受到鞭打和其他形式的身體虐待,不受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文明行為準則約束,他們幾乎無法訴諸法律,任由白人治安官和地主的擺布。

根深蒂固的文化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儘管幾代人以來改革的呼聲不斷,但警察部門和民事審查委員會基本上都站在執法人員一邊,他們不僅違反了良好的警務規範,而且侵犯了人類的尊嚴。

改變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我們用手機記錄和解讀故事的能力,這可以產生即時的、以前無法得到的歷史記錄。警察暴行的錄像片段構成了一種新的歷史記錄和法律證據形式,有可能讓暴力犯罪者為自己的罪行負責。

正如國會女議員(前警官)瓦爾·戴明斯(Val Demings)最近指出的那樣,執法人員每天「被置於複雜和危險的情況下」,「他們必須回應那些有自己偏見和動機的人的呼籲」。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一些警察部門在政策、培訓和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不過,魯莽的警察行動也引發了近代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民間騷亂事件——從1967年底特律市中心一家下班後俱樂部被突襲,到1992年洛杉磯毆打黑人駕車者羅德尼·金的警察被無罪釋放,再到2014年密蘇裡州弗格森市麥可·布朗被殺。和現在一樣,當時所謂的"外部煽動者 "被指控滲透到社區並煽動暴力,這是反奴隸制運動、民權鬥爭和抗議越戰的歷史學家所熟悉的老套路。

更讓人回味無窮的是,白宮威脅說,代表非裔美國暴力受害者集會的各種背景的抗議者,將受到 "最惡毒的狗的歡迎"。這個暗示也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用狗來追蹤逃跑的奴隸。上世紀60年代,全國人民都在電視上看到,抗議種族不公的遊行者被咆哮的狗和揮舞警棍的警察襲擊。

城市地區的警察暴行源於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長達幾代人的社區種族過度隔離模式,這是銀行紅線和掠奪性貸款的產物;市長、市議會和州政府官員默許的有毒的日常治安形式;以及一些城鎮和市政當局,依靠從因輕微犯罪而被捕的人身上提取的罰款和法庭費用所產生的收入——這些逮捕往往變成暴力。

多年來,被隔離的黑人社區因當地警察部隊中嵌入的白人至上主義文化而深受其害。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以警察嚴重的、甚至是謀殺性的過激行為為標誌的案件,是歷史趨勢的一部分。喬治·弗洛伊德的被殺源於一系列結構性不公正,在警察對非裔美國人實施暴力事件之後,例行公事地表達痛苦和關切,並不能影響這些不公。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不僅不願意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而且不願意從中吸取教訓,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在一個又一個案件中繼續旁觀,並將不同形式的侵犯人權行為視為例外。縱觀我們的歷史,那些被賦予執法權的人經常無法無天,而有太多的平民在執法部門默許的情況下,將日常生活中的非裔美國人作為打擊目標。

我們在殺害自己的人民。

即使在我們哀悼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的時候,我們也必須直面這個國家的過去;在我們努力創建一個更加公正的社會時,歷史必須指導我們的行動。

下列組織贊同這一聲明:

非裔美國人知識分子史學會

農業歷史學會

酒精和毒品歷史協會

美國猶太研究學會

美國古物學會

美國護理史協會

美國州和地方歷史協會

美國天主教歷史協會執行委員會

美國愛爾蘭研究會議

美國民俗學會

美國新聞史學家協會

美國哲學學會

美國十八世紀研究會

美國環境史學會

美國西班牙藝術史研究協會(ASHAHS)

美國教會歷史協會

美國考古研究所

計算機和人文學科協會

新聞和大眾傳播教育協會歷史部

非營利組織和志願行動研究協會

斯拉夫、東歐和歐亞研究協會

西班牙和葡萄牙歷史研究協會

非洲裔美國人生活和歷史研究協會

古代歷史學家協會

加勒比歷史學家協會

伯克希爾女歷史學家會議

美國書目學會

波士頓大學科學哲學與歷史中心

商業史會議

查爾斯-沃倫美國歷史研究中心

美國華人歷史學家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歷史委員會

學院藝術協會

亞洲歷史會議

信仰與歷史會議

拉丁美洲歷史會議

歷史上的婦女協調理事會

殘疾人歷史協會

法國殖民歷史協會執行委員會

早期現代帝國與全球互動論壇。

哈維·戈德堡卓越教學中心

哈斯金斯協會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會

教育歷史學會

科學會史

匈牙利研究協會

移民和民族史學會

印第安納州歷史學家協會

國際歷史教學學術研究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cholarship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story)

義大利裔美國人研究協會

約翰·加德納卓越本科教育學院

勞工和工人階級歷史協會

拉丁美洲研究協會

美國中世紀學院

中西部歷史協會

摩門教歷史協會

國家廢除死刑名人堂和博物館

全國社會研究理事會

新英格蘭歷史協會

北美英國研究會議

北美海洋史學會

北美體育史學會

奧莫洪德羅早期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所

口述歷史協會

美國歷史學家組織

美國歷史協會太平洋海岸分會

波蘭美國歷史協會

激進歷史評論

蘇格蘭美洲研究協會

美國莎士比亞協會

十六世紀學會及會議

南亞史學會

奧地利和哈布斯堡歷史學會

法國歷史研究學會

美國早期共和國歷史學家協會

鍍金時代和進步時代歷史學家協會(Society for Historians of the Gilded Age and Progressive Era)

兒童和青年史學會

發現史學會

心理學史學會

技術史學會

早期現代婦女和性別問題研究會。

美國多民族文學研究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Multi-Ethnic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知識史學會

美國歷史學家協會

建築歷史學家協會

內戰歷史學家協會

南方婦女歷史學家協會

南方歷史協會執行委員會

南方勞工研究協會

紐約州地下鐵道聯合會(Underground Railroad Consortium of NYS)

地下鐵道教育中心

西部女歷史學家協會

西方歷史協會

西方法國史學會

世界歷史協會

相關焦點

  • 美媒:「種族主義暴力致死」寫在美國基因裡
    距離上個世紀美國出臺《選舉權法案》已經過去五十多年,該法案規定,在美國公民進行投票時,各州不得因投票人的種族或膚色而剝奪其投票的權利。但直到今天,美國種族主義的痼疾仍然存在。當地時間5月25日, 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引發了全美各地廣泛的抗議示威活動。「爸爸,弗洛伊德那件事以後發生在我身上怎麼辦?」周一早上,亞特蘭大市中心。又一晚的抗議活動過去後,許多非洲裔美國人志願者們走上街頭,清理抗議活動留下的痕跡。
  • 美國「被侮辱的一代」訴諸暴力,種族主義自食惡果
    文章認為,種族主義通常是其根源,現在,就是美國自食其果的時刻。部分抗議者仍然在美國舊金山市政廳前抗議。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文章摘編如下:美國仍然沒有吸取教訓。人們可以哀嘆一些抗議活動的暴力,但必須認識到,被迫生活在一個每天因自己的膚色而感到擔驚受怕的世界和社會,也是一種暴力的形式。
  • 德媒:不但新冠病毒鉛中毒也偏愛美國黑人 被指種族主義產物
    中國小康網5月12日訊 老馬 近期有報導指出,因新冠病毒死亡的美國黑人比例高於白人。對於美國的公共健康研究人員而言,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從密西根州弗林特水汙染事件到阿拉巴馬州貧困社區出現鉤蟲病等案例便可看出,與美國白人相比,非裔美國人更容易陷入環境危害以及惡劣健康狀況。
  • 朱新開:從《飄》到Lee,看美國傳統價值觀的倒掉
    目前的美國,在因警察暴力執法而引發的騷亂中,被視為「白人至上主義」象徵的李將軍成為眾矢之的,只說曾在南北戰爭時期作為南方首都的里奇蒙,李將軍塑像的高大底座上已被塗鴉佔滿。那麼,若從歷史文化及其衍生的價值觀角度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
  • 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邦聯旗幟又出,美海軍忙髮禁止聲明:移除
    2020.05.07,喬治亞州一棟住宅外飄揚的美國國旗和南方邦聯旗幟(Sean Rayford/Getty Images) 據雅虎新聞6月8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布在海軍設施上禁止使用美國南部邦聯旗幟圖案的禁令細節
  • 21世紀美國反種族主義運動史(下):居高臨下的種族歧視
    儘管美國大多數城市的犯罪率自20世紀90年代高峰期以來急劇下降,但聖路易斯和巴爾的摩的犯罪率卻一直居高不下,兩地的暴力犯罪和兇殺案數量一直位居前十。然而,儘管聖路易斯的傳統的黑人郊區,如金洛克,已經被徹底摧毀,但巴爾的摩的那些地區卻蓬勃發展,繁榮興旺。巴爾的摩的郊區位於馬裡蘭、維吉尼亞和華盛頓這三個富裕州的交匯處,是美國黑人中產階級最集中的地方。
  • 因為百年前的種族主義主張,美國這位前總統被普林斯頓大學「除名」
    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 普林斯頓大學周六宣布將美國第28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名字從其公共政策學院和一所住宿學院中刪除。根據周六發表的一份聲明,這所常春藤盟校的理事們周五做出了這一決定。他們認為,威爾遜的「種族主義思想和政策」使他成為「不適合的同名人物」。
  • 美國「打砸搶燒」暴力騷亂再現
    距離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已經2個月餘,席捲全美的反種族主義、反警察暴力抗議仍未平息。在剛過去的周末,美國多個城市爆發暴力騷亂,抗議者和警方產生嚴重衝突。在波特蘭市,抗議者和聯邦執法人員在法院外形成對峙;在西雅圖市,抗議者縱火、砸窗,警方使用震撼彈、辣椒噴霧驅散人群;在奧斯汀市,一名抗議者被射殺。
  • 美國空軍發布種族主義調查報告 報告揭示美軍內部「黑白分明」
    美國空軍發布種族主義調查報告 報告揭示美軍內部「黑白分明」 2020-12-24 19:40:41   來源:央視網
  • 美國歷史博物館收集國會暴力事件遺留物品:記錄美國民主的脆弱
    在當地時間6日的暴力活動,美國國會內外一片狼藉,衝突中留下的標語、垃圾四處可見。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史密松學會下屬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計劃收集這些遺留物,來記錄「美國人製造的變化」以及「美國民主的脆弱」。一位議員在大廳內撿拾遺留物品。
  • 日本人是如何處理「糞便」的?正視糞便,並不骯髒
    屎尿糞便,在國內似乎就是「骯髒」的詞語,往往罵人的時候經常用到。雖然這個話題感覺十分的「有味道」,可是人都有三急,屎尿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東西,我覺得討論一下也是無妨。日本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乾淨整潔」,似乎與這兩個字眼不相連,可是日本人並不會拒絕討論這個問題。相反,當我諮詢日本人關於日本如何處理糞便的時候,他們也會很熱心的告訴我。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
  • 種族主義?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打成重傷,被認成「中國人」!
    導語:種族主義?日本音樂家在美國被打成重傷,被認成「中國人」!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媒體報導,日本爵士鋼琴家海野雅威於當地時間9月27日晚間在美國紐約的一處地鐵站遭人毒打,身受重傷。日本媒體強調:海野遇到襲擊和遭人毆打應該與種族主義有關,當時施暴者很可能把海野誤當成『中國人』。
  • 美媒文章:美國種族主義頑疾沒疫苗可打
    參考消息網12月20日報導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2020年是美國接受「黑人的命也重要」作為運動而不僅僅是片刻的一年》的文章,作者為埃裡卡·史密斯。全文摘編如下:今年夏天的幾個月裡,在加州威尼斯市商鋪用木板封閉的櫥窗上,用噴漆畫在膠合板上的死於警察暴力的黑色和棕色面孔看著我們。它們每天都提醒我們——似乎我們可能忘記——今年警察暴行給我們國家造成的創傷。6月初,人們走上街頭抗議警察暴行和種族不平等,這似乎是對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自然反應。
  • 又一位美國前總統被「移除」,普林斯頓大學為何放棄前總統威爾遜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7日就宣布,將把美國前總統、普林斯頓大學前校長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的名字從兩所學院名中移除,原因是威爾遜「不光彩」的種族主義歷史讓他不再適合表彰為學生的榜樣。
  • 【喬丹為遭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發聲】美國傳奇籃球巨星麥可·喬丹5...
    【喬丹為遭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發聲】美國傳奇籃球巨星麥可·喬丹5月30日發表聲明,對上周遭警方暴力執法致死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表示慰問。在聲明中,喬丹稱,雖然他對種族公正和警察暴行的問題「找不到答案」,但他「同情喬治·弗洛伊德的家人,以及無數生活在種族主義和不公正行為下的無辜者」。
  • 美國紐約周末再現槍擊事件致多人受傷,1名女性被槍殺身亡
    但他對該市短時間內發生「這麼多暴力事件,這麼多人喪生」感到悲哀。警方表示目前正在對這幾起槍擊案做進一步調查。辛辛那提市市長約翰·克蘭利當天發表聲明,呼籲「結束用槍枝解決個人糾紛的文化」,減少街頭非法槍枝泛濫。
  • 種族主義:美國「自由平等天堂」下的「有色幽靈」
    尤其是美國,種族間的矛盾激化,常常是導致美國社會動蕩的重要原因。韋氏詞典近期將「種族主義」一詞重新定義,承認存在「系統性壓迫」的事實。這一改動出自一個黑人女學生的提議。自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之後,種族主義問題仍然是難以徹底祛除的「病根」。究其原因,歷史上的奴隸貿易、黑奴制度和種族隔離制,難辭其咎。
  • 丹麥國寶小美人魚雕像,被噴「種族主義魚」,不再相信童話王國?
    丹麥國寶小美人魚雕像,被噴「種族主義魚」,不再相信童話?近日丹麥美人魚被噴上「種族主義魚」,上面被噴上了這幾個字。這個美人魚的意義,象徵唯美的愛情故事,但已於7月3日曹仁塗鴉,上面還被噴上「種族歧視」的字樣,不過目前始作俑者還未找到。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的觀察與思考_鏡相_澎湃新聞...
    第一階段,是抗議弗洛依德因為被暴力執法而死的慘劇,抗議者以「我無法呼吸」作為口號,在美國各地展開運動。同時,在此過程中發生了多起暴力和搶劫事件,也引起了多數人的不滿和反對。第二階段,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進一步加劇, 「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也再度活躍起來。而在第三階段,運動則伴隨著「政治正確」的大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