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周作人怎麼成了骨頭最軟的人,不要當文天祥就要當漢奸嗎

2021-01-17 騰訊網

引言

我國有句俗語叫「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比喻的是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會在品德、能力上各有不同。

而在我國的近現代史上,便同樣有著這樣的兄弟組合。他們俱有才名,然而其品行上卻是高下立判。一位被稱做「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備受後人讚頌,而另一個卻在民族危亡之際甘當了漢奸,成為了「骨頭最軟」的一類人。

他們便是魯迅先生與其弟弟周作人。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自不用贅述,這位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面對民族危亡的局面發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一部部的著作,如《狂人日記》、《朝花夕拾》、《且介亭雜文》等影響深遠,也成為了後人耳熟能詳的作品。

但他的弟弟周作人,雖然也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亦是著作等身。可在品行上,卻有大虧。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時,他沒有選擇撤離北平,還甘心擔任了日本人給的偽職。

而當抗日戰爭結束時,這樣的行逕自然也讓他身陷囹圄。而即便是此時,當一眾同仁前去探視他,問他為何要做這等糊塗之事時,他仍大閆燦燦的說到:就是死了許多文天祥又何補於事呢?我不希望中國再出文天祥。

這等言語,也不禁讓我們反問一句:不當文天祥就一定要當漢奸嗎?對此,我國的戰略專家、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軍也是直言不諱的發出了這等詰問,並以他為何成為骨頭最軟的人作為反例,做了主題演講,還將這個故事編入了他的著作《為什麼是中國》之中。

周作人的功過是非

周作人,1885年生於浙江紹興。在三味書屋之中他接受了傳統的漢學教育,16歲時受到國內新學風潮的影響,他便進入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學習。

聰穎的他,也正是在這期間學習了大量的英文,並在畢業後考取了官費留學生名額。也正是藉由此,他與兄長魯迅等人踏上了日本之旅。

在日本期間,他不僅攻讀了海軍技術, 還學習了包括日語、希臘文等眾多的外語語種。在日本的這五年時間也成為了他知識累積的重要階段。而在回到國內之後,他又先後轉任各地教職。

時間來到1917年他成為了北京大學的一名編纂,繼而在次年出任教授之職。而在當時的中國,一股新文化的熱潮也正在逐漸開啟。作為一名站在時代前沿的文人,他也並沒有退縮。

他不僅在新文化運動期間成為了《新青年》的作者,還擔任了新潮社的主任編輯。即便是在五四運動之後,他也仍舊作為文學研究會的重要一員,積極投身於其中,可以說此時的周作人,是如同兄長魯迅一般的錚錚鐵骨文人。

但是,人是會變的。就在1937年7月7日日本人藉口發動了盧溝橋事變,而這也標誌著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啟,當時的中國國貧民弱,民族危矣,面對這樣的局勢抗日也成為了民族的呼聲。

而北京大學也決定撤出北平,彼時的周作人卻選擇了留校。至於其留校的緣由,在北大校長蔣夢璘的回憶錄中,提及乃是他授意,當然是走是留這也本是個人選擇而已,我們無從指摘。

可就在這之後,周作人的做法卻令人大跌眼鏡。在隨後,這個飽讀經綸之士卻在日本人的勸說之下,出任了偽職,充當起了粉飾侵略的馬前卒。他的職務也從北京大學的文學院院長到教育總署督辦、會長等不斷「擢升」。

但是,這樣的升遷換來的必然是唾棄與罵名。而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他也被國民政府逮捕,隨後又被判刑,關押於老虎橋監獄。

彼時周作人的眾多朋友也紛紛為他開脫求情,俞平伯甚至還專門求胡適說情。按道理說,當時的他應該十分悔恨才是,可就在面對好友探視時他卻說出了:「就是死了許多文天祥又何補於事呢?我不希望中國再出文天祥」這等言論。

坦白講,對於成為文天祥這等民族英雄,我們並不能做強制要求,但對於不成為漢奸我們卻完全可以做到,到了此時周作人仍未認識到錯誤,也令人憤慨。

周作人為何選擇了當漢奸?金一南一針見血

他為什麼會成為了骨頭最軟的人呢?周作人的同仁鄭振鐸說「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給了他不好的影響」。可是,作為一個文人,這樣的話語站的住腳嗎?將這等事,諉於一個女子顯然也難以服眾。

而在這一點上,作為一個敢於直言的將軍金一南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原因所在。

他說:在當時山河破碎的時代背景之下,平民百姓苦不堪言,而這些代表著「精英階層」的民國政府高官、知識分子們,卻在醜陋的政治演繹中出現了集團性的精神沉淪、人格沉淪。他們眼中氣節、擔當不過是空話而已,只有利益、權位才是最重要的。

談及周作人時,金一南將軍還特意的提及了華北偽政府首腦王克敏,這位竟能將早日投降日本算作政治資歷,甚者還用這個來壓汪精衛之流,也當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小結

事實上,我們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問題所在。不僅僅是抗日戰爭時期,即便是在宋朝末年、明朝末年,我們都可以清晰的發現在當時的投降勢力之中,都是呈現了明顯的集團性特點。

而在這些人身上,也都有著為人所不齒的假仁假義。當然,我們並不奢求每個人都如同文天祥一般能夠「留取丹心照汗青」殺身成仁,但至少愛國之心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基本素質。

那麼要如何培養這種素質呢?那就必須做到知史、讀史、懂史、修身。在這一點上,作為著名的戰略專家金一南將軍的工作可以說卓有成效。在多年以前他便出版了介紹中國近代史的《苦難輝煌》用以教誨青少年了解歷史,並堅定信念;而在今年金一南將軍的新書《為什麼是中國》也與廣大讀者見面。

相關焦點

  • 抗戰期間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奸?金一南將軍3句話一針見血
    可日偽軍的人數居然超過日本兵,這讓人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議。這些賣國求榮的日偽軍,我們就稱作是漢奸。在漢奸當中有政府高官,也有普通民眾。他們致力於幫助日本人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從某個層面來說,這些搖尾乞憐的漢奸,比日本人更可恨。
  • 魯迅的親弟弟周作人娶了個日本老婆,害得兄弟決裂,自己淪為漢奸
    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親弟弟,同時他也是中國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詩人。他的才華在當時和哥哥魯迅一樣都是十分罕見的,但是他的名聲卻不是很好。因為他娶了一個日本老婆羽太信子,這幾乎是導致周作人和哥哥魯迅關係決裂,自己一步步淪為漢奸的直接原因。
  • 抗日戰爭期間,為何會出現那麼多漢奸?解放軍少將道出四個原因
    而作為中國最大的侵略者莫過於日本,很多人在研究抗戰史就會發現,日本當時人口比中國少那麼多,為什麼能佔領大半個中國呢? 日本人口不多,還有侵略亞洲其他國家,侵華日軍的人數頂天了也就200萬人,那麼為什麼會抗戰八年?還是在美蘇同盟軍的支持下,才打贏這場戰爭。後來研究這方面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時期出了很多的漢奸,正是這些漢奸的支持,日本才能打下大半個中國。
  • 1946年,漢奸周作人的獄友被拉出去槍斃,他當時是什麼反應?
    ——周作人現如今,很多人只知魯迅,而不知他的弟弟周作人,雖然周作人的文學成就比不上他的哥哥,但是在民國期間,他也是數一數二的大家,為何現如今很多人都對他避而不談呢?這與他的身份有著莫大的聯繫。周作人出生於1985年,早年他和哥哥魯迅的關係非常融洽,因而兩人的生活軌跡很多時候是交叉的。
  • 魯迅弟弟周作人為啥成為漢奸?除本人性格外,還和一個女人有關!
    魯迅在逝世後,尤其是解放後,其地位簡直被神化了,而周作人卻由於在抗日戰爭時期附敵當了漢奸而遭世人唾棄,晚年生活也是在「窮、病、鬧」中悲慘度過的。周作人為什麼能夠成為漢奸?除了本人性格外,其實還和一個女人有關!1885年1月,周作人出生在浙江紹興都昌房口周家。
  • 魯迅的二弟周作人,若沒事偽,也會是一代文學大師嗎?
    周作人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他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散文,二在翻譯。但是,1939年他出任偽職,淪為文化漢奸,成為人生無法抹去的汙點。我問他:「你的書全部都已取出了嗎?」他答道:「未必。」我問他我所贈的《越縵堂日記》拿出了嗎?他答道:「不,被沒收了。」鬱達夫在《回憶魯迅》裡說:原因很複雜,而旁人終於也不明白是究竟為了什麼。據鳳舉他們的判斷,以為他們弟兄間的不睦,完全是兩人的誤解。周作人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說魯迅對她有失敬之處。
  • 周作人:魯迅之外的另一個異端
    今年5月6日是周作人逝世40周年紀念日,懷著對這位特殊的歷史名人的好奇,記者對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鬱進行了專訪。周作人一生兩個最重要的關鍵詞,一是苦雨齋,二是魯迅。在那個「南魯迅,北知堂(周作人)」的時代,他的學識甚至一度被認為超過魯迅,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認為思想超前的人,竟一朝失節,而將後人丟在了對其絕美文筆的留戀與對其民族氣節缺失的鞭撻的矛盾中。
  • 金一南將軍沉澱30年,2020年新作《為什麼是中國》強勢登陸百度
    金一南將軍是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軍銜,對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對中美關係有獨到的見解,經常發表一針見血的言論,我們在看金一南的視頻和金一南的書籍,總是能感受到金一南將軍的拳拳愛國之心。2009年金一南的《苦難輝煌》橫空出世,暢銷300多萬冊,看過他的書的無不豎起大拇指。為什麼這本書那麼受歡迎?
  • 亂世書生之是非人物周作人
    或許他的天賦是最高的,或許他的學問是最大的,或許他是最有文學底蘊的,但是卻是三兄弟中唯一一個身後背負罵名的人。因為他的性格就註定了他的命運,早年的小有所成,闖下了一些名聲;中年委身事敵,留下一世罵名;晚年清貧,雖得到了中央寬待,靠翻譯為生,但是時常生活難以為繼,最後在文化大革命中備受批判,鬱鬱而終。
  • 魯迅弟弟周作人活了83歲,晚年靠臭豆腐玉米糊續命
    跟哥哥魯迅不同,周作人活到了83歲,在那個時代,能夠活到83歲已經很難得了,然而長壽的周作人卻並不幸福。周作人的晚年過得很是痛苦,靠著朋友的接濟艱難度日。相比較於愛國愛民的魯迅,周作人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同是文學家的他,選擇當漢奸,他因此飽受詬病,連帶著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大家的厭惡。
  • 撕裂的家族:魯迅為何和周作人大打出手?其親侄為何飲彈自盡?
    據周家的好友許壽裳回憶:首先是信子拿起書遠遠擲向魯迅,周作人拿起香爐向魯迅身上砸。魯迅於是抱起一個陶瓷枕頭進行還擊。 曲盡人散,魯迅和周作人兩家,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不久,周建人也和周作人發生激烈衝突。八道灣就剩周作人一家和周建人的前妻及孩子。 羽太信子成了八道灣的主人。
  • 孤獨是人生的禮物丨周作人散文經典
    魯迅曾說: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一。金庸說:周作人是對我的文學生涯*有影響的人之一。其文「意境衝淡而念意深遠」。 其文字中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有承上啟下之功——上承蘇軾、李漁、袁枚等小品文,下澤俞平伯、廢名、梁實秋乃到冰心、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余光中、汪曾祺、餘秋雨等人的審美情趣。試讀一段,品味其字裡行間衝淡、蕭散的意境。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
  • 胡蘭成‖周作人與魯迅
    那提到我寫的兩篇文字《周作人與路易士》和《談談周作人》說:你說他只想做一個平實的人,是對的。你還看出他晚年的惆悵。真的,他晚年似乎很失望,覺得中國總不能好起來。 因而慨嘆說:和魯迅分離,於他的影響甚大,魯迅的死,於他更是一種損失!因為魯迅在時,究竟是他的一個敵手,也可以說是唯一的敵手,沒有了魯迅,他是要感覺更荒涼的。
  • 三大中國名人娶日本嬌妻,兩個渣男一個漢奸,她的下場最慘
    在中國人眼中,日本女人賢惠、忠誠、溫柔,還會做家務照顧丈夫,是最適合當老婆的,這是許多普通中國男人夢寐以求的,可是對一些大名人而言,能輕而易舉得到。既然得到的容易,那麼也就不會珍惜,在歷史上有三大名人都娶了日本嬌妻,他們的日本嬌妻各有不同,三人中有兩個人下場悽慘,最慘的一個甚至臥軌自殺。1、康有為和市岡鶴子提起康有為人人皆知,不過提起他的日本小妾卻鮮為人知,其實康有為是提出一夫一妻的,不過他在逃亡的路上卻是一路風流,帶著三姨太到了日本躲避。
  • 98年,46歲金一南沒人問津,他漫不經心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機會,也只留給具有真正信仰的人。這一點,從金一南將軍的人生經歷中,便可窺見一般...在他剛進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想要他,但是金一南不為所動,整天在圖書館看書吸收著精神食糧,正是他所需要的。驚鴻一問1998年,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第一次來國防科大訪問。國防科大邢世忠校長親自召集會議,研究怎麼接待這位美國將軍。
  • 晚年周作人:81歲高齡卻靠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
    如今,也有很多人表示:「如果可以,我好想向天再借500年。」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長壽之人,晚年的生活都是幸福的,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周作人。他的晚年生活就十分的痛苦,只能依靠著臭豆腐和玉米糊艱難度日。如果你對周作人不是很了解,那麼你一定知道他的兄長周樹人,也就是為全國人民所熟知的魯迅先生。相較於自己的兄長,周作人的名氣顯然要小很多。
  • 聽聽金一南的演講,每次演講聽了都讓人熱血澎湃,振奮人心
    國外有人叫囂炸黃巖島,金一南將軍回應:「你炸一個試試?你要敢炸,我們也有手段!」金一南將軍強調:「現在南海領域不再像以前一樣了,南海的絕對控制權在我們這。」我們國家在南海現在有「三場四機」,其中包括:美濟、永暑、渚碧三大機場,並且還有轟炸機、預警機、戰鬥機、空中加油機四大機。
  • 貓咪吃骨頭會被卡?事實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怎樣教貓咪正確的啃骨頭?你的貓吃骨頭嗎?我猜絕大部分人都會搖頭。在當今以貓糧為主的寵物貓餵養情況下,貓吃純肉都是一個比較小眾的選擇,更別提給貓吃骨頭了。即使很多鏟屎官能夠接受給貓吃肉,給貓吃骨頭也還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大家(包括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貓怎麼吃骨頭?是把骨頭吞到肚子裡?難道不會扎破肚子嗎?
  • 金一南:醒醒吧!沒人能包圍中國
    您怎麼看待這樣的輿論?金一南:對德國的這個舉動,日本人評論得比較多,美國評論也比較多,他們把德國派一艘護衛艦參加印太地區的聯合軍演,上升到很高的高度來看待,認為是德國人加入了「對華封鎖的包圍圈」,或者「對華封鎖的網絡」。實際上,派一艘護衛艦參加軍演,並不能說明德國就參加了對華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