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0月22日訊(通訊員 嚴麗)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湖南省肺結節精確診斷與治療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IF: 10.717)上發表題為「CHIP-mediated CIB1 ubiquitination regulat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and tumor metastasis in lung adenocarcinoma」的原創性論著。2017級博士劉元奇為第一作者,胸外科周燕武醫師為並列第一作者。胸外科張春芳與段朝軍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為唯一通訊單位。
鈣和整聯蛋白結合蛋白1(CIB1)是調節細胞粘附、遷移和分化的鈣調蛋白的同源物,參與了多種腫瘤發生發展。課題組通過膜蛋白質譜分析等技術發現了CIB1作為膜蛋白在肺癌細胞系及肺癌組織中呈異常高表達,進一步研究發現該蛋白高表達與患者臨床不良病理特徵及預後呈正性相關;體內外實驗研究結果顯示該蛋白具有促進NSCLC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EMT)、遷移和轉移;電噴霧質譜(LS-MS)技術鑑定篩選到STIP1同源性和U盒含蛋白1(CHIP)為該蛋白的相作蛋白,其可以通過第10號賴氨酸和第65號賴氨酸位點促進該的泛素化降解並抑制肺腺癌的侵襲及轉移能力。結果表明,針對於該蛋白的泛素化修飾位點,促進癌蛋白CIB1的降解,有望成為肺癌治療的新的靶點。
近年來,因環境惡化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原因,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處首位,已經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發病類型,研究其發生發展機制有望為肺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湘雅醫院胸外科科研團隊由張春芳教授領銜,以臨床問題為導向,以基礎研究為根基,臨床及基礎相互結合,近年來在肺癌尤其是肺部小結節診斷、機器人微創治療的臨床、基礎研究中持續深耕,近5個月完成機器人手術超過200臺次,今年已在Molecular Cancer, Journal p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Cancer Letter 等(SCI>7)國家權威雜誌發表肺癌基礎及臨床研究成果,並被同行專家多次引用。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