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第六6.8原文及翻譯

2020-12-17 95國學

論語雍也第六6.8原文及翻譯

「原文」:季氏使閔子騫①為費②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③者,則吾必在汶上④矣。」

「注」:①閔子騫:姓閔,名損,字子騫,魯國人,孔子的學生。②費:季氏的封邑,故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北一帶。③復我:再來召我。④汶上:水名,即今山東大汶河。汶水是當時齊國和魯國的界河,魯國在汶水之南。「汶上」是指汶水的北面,暗指齊國之地。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季氏派人請閔子騫去做費邑的長官。閔子騫對使者說:「請你替我好好辭掉吧。如果再來召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岸邊(外國)去。」

「解讀」:古有「良禽擇木而棲,良士擇主而仕」之說。所擇者,德操。無德之人,不事;缺德之徒,不助;失德之人,不友。

以上就是論語雍也第六6.8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更多內容請搜索95國學

相關焦點

  • 論語雍也第六6.18、6.19、6.20原文及翻譯
    論語雍也第六6.18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①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第六6.19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對於任何事情都了解的人不如對此有興趣愛好的人,有這種興趣愛好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解讀」:儒家所說「古之學者為己」,學習是為了自己,並以此為樂。
  • 論語雍也第六6.1、6.2、6.3原文及翻譯
    論語雍也第六6.1原文及翻譯「原文」:子曰:「雍①也可使南面②。」「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冉雍啊,可以承擔治理國家的重任。」「解讀」:古代,坐北朝南是最好的,因此也以這個方向的位置最為尊貴,不論天子、諸侯卿大夫,當作為長官出現的時候,總是南面而坐的。
  • 論語雍也第六6.28、6.29、6.30原文及翻譯
    論語雍也第六6.28原文及翻譯「原文」:子見南子①,子路不說②。夫子矢③之曰:「予所否④者,天厭之!天厭之!」「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拜會了南子,子路很不高興。孔子發誓說:「如果我做了不正當的事情,就讓上天譴責我吧!讓上天譴責我吧!」「解讀」:據說南子是一個淫亂的妾婦、一個不道德的人,但孔子卻拜而不避。所以平日很親近孔子的學生子路都有意見了,孔子被逼得無法解釋,只好對天發誓以表白自己。
  • 論語雍也篇,《第六十期》
    每天一節論語課!了解千秋論語【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助解】孔子說:「了解它不如喜愛它,喜愛它又不如樂在其中。」
  • 論語必背精選之雍也篇(下)
    緊接著上一篇的 論語必背精選之雍也篇(上)6.22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6.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解讀:這裡主要在說明仁者當明辨是非,可欺不可辱。
  • 論語大義(崔栢滔)雍也篇 第四章
    【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①之子騂且角②,雖欲勿用③,山川④其舍諸⑤?」【注釋】①犁牛:耕牛。古時祭祀用的牛與役使和耕種用的牛有嚴格的區分。②騂(xìnɡ)且角:形容毛色尊貴,頭角崢嶸。騂,赤色,這裡指小牛光豔的赤色毛皮長得純正尊貴。
  • 論語雍也篇,五十八期
    每日一節論語課!了解千秋論語!【原文】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字詞解析】 ①文質彬彬(bīn):文質配合適當。
  • 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一十篇
    1:原文: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裡鄉黨乎!」翻譯:原思給孔子當家裡管事的,每個月給他九百鬥,原思說不要太多了;孔子說:別!如果你覺得太多了可以分給你的鄰居朋友。2:原文: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一十五篇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翻譯: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這樣好得口才,宋朝這樣的美貌,那在這個世界上是很難生活下去的。這句話讓我們知道一個人有好口才或者好的美貌,這樣的人是很容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很好的,而像我們有的人是一個君子的身份,品行端正,吾日三省吾身,有時候在社會上處處碰壁,這只是每一個人的選擇原文: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翻譯:孔子說:沒有那個人出門不是從正門出來的;但是很多人做事為什麼就不走正道呢?
  • 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一十二篇
    原文: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翻譯:伯牛有病,孔子來看望,從窗戶外拉著伯牛的手說:我要丟掉這個學生了啊,這麼一個人怎麼會得這樣的病呢,這麼一個人怎麼會得這樣的病呢原文: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翻譯:孔子說:顏回很賢德啊!
  • 「論語心解」「賢哉,回也!」
    論語心解《論語》是言說不盡的……面對這部指導人生實踐的語錄體經典,不同時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圍繞自己的生活體驗,對它做出不同的解讀。這也是我們00後的優秀學生們鬥膽來分享自我思考與闡釋的原因,我們生活的時代賦予了我們不同的人生體驗。
  • 論語大義(崔栢滔)雍也篇 第七章
    【原文】%%%季氏使閔子騫①為費②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③者,則吾必在汶上④矣!」《論語》在本篇中此處安排引用子騫的事例,是有它的用心之處的,為後世選擇立身出處的學子提供了樣板。學者宜深思之。《論語》4.6章:「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這裡子騫的行為就是對孔子這句話的詮釋吧!
  • 《論語》10句勵志經典名言,百讀不厭,值得收藏!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集而成,是記載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經典。一、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出自《論語·憲問》。既想立志為士,卻又貪戀家室之安逸,那就不配做士了。這是孔子對心中的士所作的期待。出自《論語·顏淵》。無信,不信任。立,指國家成立、存在。自古以來任何國家都有餓死人的事。因此死並不可怕,怕的是一個國家的人民不相信政府。如此,則這個國家就危險了。五、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出自《論語·泰伯章》。讀書人不能不心胸寬廣、意志剛強,因為肩負重任而且徵途遙遠。六、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最好聽的語文|《〈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選自:七年級上冊 第11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播音員、播音指導,中國播音學研究會會長。誦讀者:方明戳視頻,一起聆聽最好聽的語文↓最好聽的語文 | 《〈論語〉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論語》經典名句分享之二,值得收藏!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論語》中的經典名句:一,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裡仁》如果一個人口口聲聲說立志求學問道,卻因為衣服飲食不如別人,而感到恥辱,這樣的人,就不必和他談論學問了,因為他的做法早已和求學之道南轅北轍了。
  • 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一十三篇
    #孔子廟堂碑#原文翻譯:冉求說:老師啊,不是我覺得你說的東西不對。是我沒有能力去做啊。孔子說:如果你能力不夠的話,會做到一半就結束了。現在你都沒行動,給自己畫一個圈,說自己做不到。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中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而是我們自己不想行動;有時候我們會找各種藉口說自己不行,或者覺得自己沒用天賦。
  • 屬牛寶寶名推薦:論語滿腹經綸的小孩名,你還聽過更好聽的嗎?
    一、《論語》中滿腹經綸的小孩名1. 義明出自《論語·季氏篇》: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質彬出自《論語雍也第六》:「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寶寶名字寓意:質表示誠信、樸素、樸實;彬表示文雅、彬彬、彬雅。3.
  • 論語:雍也篇第一百二十一篇
    原文: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翻譯:子貢說:如果我能夠讓天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好的生活,這樣算不算是仁呢?
  • 男寶寶起名:論語頂天立地的男孩名,經典又動人
    《論語》可說是中國第一書,華人從孩提起即深受其影響,八歲讀觸動情思,八十歲時再讀仍覺雋永無窮。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論語》二十章一萬六千多字幾乎談遍,句句精練到位,若能虛懷體悟,真誠實踐,確可身心受益。
  • 男寶起名:論語敏而好學的小男孩名字,盡顯古風雅韻
    利用《論語》取名,一直是中國人非常擅長和喜歡的一件事。《論語》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文化,利用《論語》取名,既能夠讓這個名字一出現就能夠產生《論語》的聯想,更容易記憶,更彰顯文化內涵。此外,還能夠讓擁有這個名字的人,按照《論語》給出的精神路標去前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