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第六6.1原文及翻譯
「原文」:子曰:「雍①也可使南面②。」
「注」:①雍,即冉雍,字仲弓。②南面:泛指做官治民。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孔子說:「冉雍啊,可以承擔治理國家的重任。」
「解讀」:古代,坐北朝南是最好的,因此也以這個方向的位置最為尊貴,不論天子、諸侯卿大夫,當作為長官出現的時候,總是南面而坐的。在孔子看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國家治理者的,只有具備治理者的品行、才能、學識和素養的人,才能勝任治國安邦的重任。孔子在本章中稱讚弟子冉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認為他是可以成為國家的治理者,並能受到大眾尊重的執政者。
論語雍也第六6.2原文及翻譯
「原文」:仲弓問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簡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簡④,以臨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⑥大⑦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①桑伯子:魯國人,一說以為莊周所稱子桑子,此人生平不可考,行為十分散漫。②簡:簡要、不煩瑣。③居敬:為人嚴肅認真。④行簡:推行政事簡而不繁。⑤臨:面臨、面對,這裡當「治理」講。⑥無乃:豈不是。⑦大:同「太」。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仲弓請教孔子對桑伯子這個人如何評價。孔子說:「此人有可取之處,只是簡單了一些。」仲弓又問道:「平時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快捷,用這種辦法治理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嗎?(但是)平時簡單粗略,行動散漫拖沓,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你說得對啊。」
「解讀」:「居敬而行簡」,即行事清明簡要、果斷快捷、嚴謹自律、認真恭敬。當政者平時養成良好的調查研究習慣,了解民意,掌握實際情況,對所屬治內的基本情況的熟稔,然後制定出順乎民心、達乎民情、合乎民願的政策。使政簡不繁,服務快捷。但如果只是一味從簡,就容易失之散漫、不盡責了。
論語雍也第六6.3原文及翻譯
「原文」: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①,不貳過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則亡④,未聞好學者也。」
「注」:①不遷怒:不把自己的怒氣發洩到別人身上。②不貳過:這是指不犯同樣的錯誤。貳,重複、一再。③短命死矣:顏回年僅29歲,頭髮就全部白了,由於勞累,很早就去世了,年僅40歲(前521~前481)。④亡:同「無」,沒有。
「本段的意思及翻譯」: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顏回是勤奮好學的,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曾經犯過的過錯。可惜的是他短命早夭。現在也還沒有發現這樣的人,再也沒有聽說有像他那樣好學的人了。」
「解讀」:孔子評價顏回好學主要是「不遷怒,不貳過」,說明「學」的主要內容還是行為實踐和內心修養,與單純的知識性學習並不完全一樣。
以上就是論語雍也第六6.1、6.2、6.3原文及翻譯,歡迎交流指正。
更多內容請搜索95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