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之後,忌一瓜,多二豆,補二肉,防三種疾病,健康過冬少生病

2020-12-22 健康管理師小娜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意思是說,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了。

而今日,便是「寒露」節氣!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充分反映了自然界的氣溫變化。

固有,將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徵,意味著「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

而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平衡。

那麼,寒露節氣之後,人們要如何養生,才能為秋冬打下良好的基礎呢?

寒露之後,忌一瓜

俗話說,秋瓜壞肚;寒露時節,儘量少吃「瓜」。

比如西瓜,也叫「寒瓜」,食之冰涼,對脾胃的傷害也很大。

若寒露時節,吃很多寒性的西瓜,會給脾胃增加負擔,還會出現頭昏乏力、身體困重等現象。

寒露之後,多二豆

1、黑豆

黑豆,又名烏豆,其含有花青素,有抗氧化的作用;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寒露節氣之後,多吃點黑豆,有益於防病強身,對肝腎健康,也大有益處。

2、白扁豆

寒露節氣之後,很多人都容易出現食慾減退、身體乏力等不適症狀。

這些情況,大多是脾虛的表現。白扁豆性微溫,正是健脾除溼的應季食物。

建議:吃白扁豆,最好連皮帶肉一起吃,因為白扁豆皮的B族維生素含量非常高。

寒露之後,補二肉

1、雞肉

寒露時節,吃雞肉,再好不過了。

這是因為,寒露節氣依舊帶著秋燥,此時若過量食用易引起上火的,牛羊豬肉等,其實並不合適;

我們可以用雞肉,作為寒露節氣的主要肉類,還可以搭配適合這個節氣吃的「板慄」,做一道美味的板慄燉雞最為合適。

2、蝦肉

大蝦肉,在寒露時節最為新鮮,此時食用,同樣不會引起秋燥。

其做法很簡單,水煮大蝦即可。

這樣既保留了大蝦的營養,還會讓大蝦的鮮美味道發揮出來。

寒露之後,預防三種疾病,健康過冬少生病!

一、防感冒疾病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寒露節氣過後,就不能再「秋凍」了。

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更不要露腳脖,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導致傷風感冒。

預防感冒:

1、按穴位

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有數據顯示,約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因此,按摩鼻部迎香穴,能有效地預防感冒。

方法:用雙手食指,分別放置鼻翼兩側,輕輕按揉30次左右即可。

2、多喝水

多喝水,老生常談,是維持生命體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

喝水有助於排出身體毒素,清洗血液垃圾;同時為肌膚,乃至整個身體,補充水分。

尤其是寒露之後,天氣漸涼,更要多喝一些熱水,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進而有效預防感冒。

3、勤泡腳

正所謂,寒從足生。

人們的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並且腳部的脂肪層較薄,所以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

因此,寒露時節,更應注重泡腳的重要性!

每晚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疾病,還能促進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同時使人感覺精力充沛。

二、防腸胃疾病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

寒露過後,天氣驟然轉涼,人們為了抵禦寒冷,大多會選擇進補。

而此時的脾胃,正處於「虛弱」的狀態,如果任由胡吃海喝,很容易增加腸胃的負擔,導致腹瀉、嘔吐等發生。

呵護腸胃:

1、按摩穴位

胃俞穴:在人體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按摩此處,能和胃健脾,調整腸胃功能,進而保證消化的順利進行。

方法:手掌攤開,稍微用力按壓5分鐘即可。

2、規律飲食

規律的飲食,即保證三餐的準時,是呵護腸胃健康,必要的方式之一。

理想的飲食模式,應該是早上7-9點,胃經辰時當令,此時宜吃早餐;

中午12-13點,未時之前吃午餐,保護小腸健康;

晚上5-7點,酉時左右吃晚餐,不會引起「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現象。

三、防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之後,天氣寒涼,會使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進而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同時,還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朋友,在寒露時節,如不注意,會使原有的潛在疾病顯現,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保護血管:

1、 轉手腕

轉手腕,可以刺激到六條經脈,從而將刺激傳導到全身各處,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絡。

方法:雙手手腕握拳,同時由內往外轉100次,每轉儘量緩慢,做到周全圓滿;

之後,再由外向內轉100次即可。

2、三杯水

飲水不足,人體內的血液粘稠度便會增加,長此以往,囤積的「垃圾」難以排出;

會造血管堵塞,血流減慢,引發一系列血管疾病。

所以,保護血管健康,喝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喝好這「三杯水」!

第一杯:睡前,200ml溫水;

第二杯:起夜時,80ml溫水;

第三杯:早起刷牙後,200ml溫水。

3、一類飲食

黑木耳:血管大管家。食之,可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洋蔥:血管大補丁。食之,可保持血管彈性。

西紅柿:血管營養劑。食之,可有效減少膽固醇的積累,從而保護血管彈性。

大蒜:血管保護傘。食之,可降低體內膽固醇的水平,保護血液維持在健康狀態。

黑苦蕎:血管清道夫。食之,可清理血液垃圾,養護血管的同時,還能預防三高。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寒露將至,多食一味,常飲二茶,預防三種疾病,助你健康一整年!
    所以在寒露時節,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才有助於整年都健康。寒露將至,多食一味,常飲二茶,預防三種疾病,助你健康一整年!多食一味多食「酸味」寒露時節,進入深秋,此時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少辛多酸。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多吃一點酸味,可以刺激體內分泌更多津液,增加肝臟功能,抑制廢氣,達到減燥潤肺的目的。
  • 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一層棉。白露過後,天氣轉涼,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此時,做好身體的養護,可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安度秋冬。白露過後,少瓜多豆,常吃二寶,勤飲三茶,做好四事,秋冬少生病白露過後,少「瓜」多「豆」白露過後,進入仲秋,天氣越發寒冷。此時,要注意養脾,飲食上,少吃「瓜」字輩。
  • 秋露漸重,歲寒加衣:寒露之後養生記住「三防」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秋分過後,此時的燥邪多為涼燥,燥邪之氣易侵襲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人體容易出現咽幹、眼澀、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狀。飲食調理上仍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則,畢竟如生薑、青蔥、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過食易耗傷陰精。可適當選擇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潤之品。
  • 夏至過後,食一味,吃二豆,飲三水,做四防,健康安度一整夏
    夏至過後,食一味,吃二豆,飲三水,做四防,健康安度一整夏夏至過後,食一味即:苦味。夏至過後,吃二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民間也有俗語「夏吃豆,勝吃肉」。夏至過後,多吃豆類,既健脾祛溼,清熱解暑,還能調養內臟。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1、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
  • 三伏天喝二種「水」、吃三種瓜,冬病夏治舒舒服服度過一夏天
    都足以說明在夏季是預防冬季相關疾病最重要的階段,要想躲開這些不良現象,三伏天喝二種「水」、吃三種瓜,冬病夏治舒舒服服度過一夏天。三伏天喝二種「水」:第一種水是綠豆飲,冰涼可口又營養價值高的綠豆飲,製作方法簡單,通過用主要原材料綠豆,普通家庭可以用燒開的自來水,經濟條件良好的家庭可以用礦泉水、純淨水,這樣做的目的可以避免鹼性水,讓綠豆中的多酚類物質氧化。
  • 今日冬至,飲一湯,食二果,揉三處,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
    今日冬至,飲一湯,食二果,揉三處,做四事,寒冬少生病,更健康冬至,意味著陽氣回升,是下一個循環的開始。「三九補一冬,來年去無病「,此時,是養生的一個重要時期。冬至,飲一湯數九寒冬,喝點熱湯,滋補又驅寒。冬至時節,當歸黃芪羊肉湯,是很好的選擇。以羊肉、山藥、黃芪、當歸為食材的湯,補體虛,祛寒冷。
  • 關於寒露的古詩詞欣賞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霜降到立冬,種麥莫放鬆。品種更換,氣候轉暖,寒露種上,也不算晚。早麥補,晚麥耩,最好不要過霜降。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
  • 【科普周周講】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寒露時節如何自我養護
    寒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以「寒」字命名的節氣,表明了寒露節氣時,氣候開始偏寒涼了。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我國部分地區開始出現霜凍。此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是秋意甚濃,菊花盛開,蟬噤荷殘。有諺語說:「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指出寒露風的危害。而有的地方在寒露則忌霜凍,「寒露有霜,晚谷受傷」,霜會對晚秋收割的稻穀造成凍傷。
  • 「吃瓜群眾」請注意!立秋吃這4種瓜,越吃越健康!|一點椿專欄
    二候 · 白露降:立秋之後,清晨略顯寒意,大地上會生起茫茫霧氣,沾溼衣裙。三候 · 寒蟬鳴:寒蟬感應到陰氣,季節的變化,開始鳴叫。越吃越健康這4種瓜你一定要吃那麼「吃瓜群眾」們應該吃哪些瓜,怎麼吃才能開啟立秋健康養生模式確保安度秋冬呢?
  • ...盲目進補丨還在凡補必肉?秋季進補6大禁忌,不適合你的「營養...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秋季氣候乾燥,很多人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或是咽喉出現不適感,這叫秋燥症。所以在秋季要多吃一些滋陰潤肺的食品,如梨、甘蔗等都可以起到潤燥功效,少吃一些燥熱的進補食物,尤其是羊肉、蝦蟹等食物。
  • 50歲後,步入養壽期,少一事,改二習,少碰三物,助力身體健康
    50歲後,步入養壽期,少一事,改二習,少碰三物,助力身體健康「少一事」——少久坐久坐是最危險的姿勢,它不僅會造成肥胖,傷腰背,而且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50歲後,本身就是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少久坐,適量運動,能減少身體傷害,助力身體健康。
  • 飲食上注意少吃三白,多吃二黑,有益於身體健康
    而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能起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如果想要達到長壽的話,不妨在飲食上多多注意,少吃三白,多吃三黑,對身體會更好。那麼,你知道這三白三黑具體指的是什麼嗎?不知道也別急,這就來給你詳細介紹介紹。
  • 二月二龍抬頭,6種「龍食」別忘給家人吃,一年健康又如意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農曆二月二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俗語有:「二月二,龍抬頭。」據說這是因為龍到了二月二這一天,就被轟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所以二月二,又稱之為青龍節。這一天的風俗很多,但有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圍繞「龍食」來展開。二月二,龍抬頭。吃了炒豆防蠍毒。
  • 寒露後,少吃花生慄子多吃它,多買囤起來每天吃,暖身暖胃面色好
    寒露後,少吃花生慄子多吃它,多買囤起來每天吃,暖身暖胃面色好!這幾天的氣溫又是明顯下降,真的是應了「凝露成霜,寒意愈盛」這句話。過了寒露,已入深秋,冬天不遠了。順應季節養生是最恰當的生活方式。過了寒露節氣,距離冬季就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這個季節我們應該多吃點什麼呢?俗話說「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 冬季是養肺「黃金期」,多吃六種食物,養肺防冬燥,就會少生病!
    導語:冬季是個乾燥的季節,很多人會出現口舌乾燥、咽癢易咳、大便乾結等症狀,這往往是冬燥惹的禍,冬季養生,重在養肺,冬季養好肺,就會少生病。我們不妨在最簡單的食物上開始。2.蓮藕荷蓮一身寶 冬藕最補人。蓮藕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肺,益腎固精的效果。鮮藕汁也可用來治療咳嗽、哮喘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熱蓮藕茶具有鎮咳祛痰的功效。肺不好的人不妨經常吃點蓮藕或喝點蓮藕湯、鮮藕汁、熱蓮藕茶等。
  • 明日大雪,記得多吃三白、三黑,少食三樣,順應節氣健康過冬
    明日大雪,記得多吃三白、三黑,少食三樣,順應節氣健康過冬。大家好,我是阿九,祝大家健健康康每一天。今天來與大家分享6道適合大雪節氣多吃的食材做法,大雪時節別忘多給家人吃這「三白」「三黑」,同時也要記得少給家人吃三樣不利於身體的食物。具體都是哪些呢?
  • 健身氣功三大機理——和、補、通(二)
    三大主要機理——和、補、通和有平衡、和諧之意。「和為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健身氣功中的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和諧形神。故形與神的協調統一,是人體健康的先決條件,「形與神俱,而得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與現代人的健康觀不謀而合。二是調和七情。中醫學中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實際泛指人的各種情緒。劇烈的或長期不良的情緒變化,就會嚴重地危害人體的健康,從而成為一種致病因素。
  • 明日立夏,吃地三鮮,勤飲二水,做好一件事,夏季少生病,更健康
    明日立夏,吃地三鮮,勤飲二水,做好一件事,夏季少生病,更健康立夏時節,吃地三鮮1、萵苣暮春初夏,正是食萵苣的時節所以,立夏時節,多吃點蒜薹,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立夏時節,勤飲二水1、清心下火茶水立夏後,氣溫升高,進入夏天,心陽最為旺盛。
  • 「健康」為啥只要得病都要忌辛辣?
    感冒發燒,忌辛辣;上火發炎,忌辛辣;腸胃不適,忌辛辣,似乎只要生病了都要忌辛辣。連很多人臉上長了痘痘都會怪到辛辣上去。那麼,辛辣真的那麼可怕嗎?01辛辣食物有哪些?醫生常說的辛辣並非單指辣椒。辛辣食物是指尖銳而強烈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