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打造嶽飛文化品牌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2020-12-24 紅網

武穆宮。

紅網時刻4月14日訊(通訊員 鄧梓麒 羅建峰)坐落在武岡市司馬衝鎮長抄村的武穆宮,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座紀念嶽飛的「宮殿式」紀念場所。每年來武穆宮學習、參觀的人數達到2萬多人,通過弘揚「精忠報國」的民族氣節,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為更好地打造嶽飛文化品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武穆宮始建於明永樂1406年,後經光緒年間擴建,全貌保留至今。全宮建築面積655平米,為磚木四合院結構,包括嶽飛塑像堂、戲樓、左右廂房四部分,格局古樸古色,保存完好。宮殿楹聯「忠義昭日月 正氣壯乾坤」在正午的豔陽下,筆力依舊氣蕩山河。殿內三米多高的嶽飛青銅塑像端莊威武,中殿高懸「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十八般武器陳列其旁威風颯颯。殿周走廊彩刻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畫,雖隨時間風化脫蝕,但依舊能從刻畫中感受到抗金戰場的戰鼓聲聲、廝殺陣陣。

自武穆宮建成以來,按照當地習俗,每月初三、十九都要參加祭拜活動。隨著社會發展進步,新的時代賦予事物新的含義,武穆宮也從單一的英雄紀念場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集紀念、旅遊、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文明於一體的文化場所。2019年逢嶽飛誕辰916周年,長抄村民們自發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紀念活動。據介紹,近年來,武穆宮與多所地方黨校加強交流,將武穆宮納入黨員幹部學習參觀選址,有利於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為加強對武穆宮的保護,1994年被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批准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定為武岡市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基地,2015年由邵陽市委宣傳部授牌「邵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接下來,武岡市將以新寧崀山和武岡雲山兩個風景區的銜接點為契機,依託武穆宮的歷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努力將武穆宮打造成歷史人文和自然人文相結合的優質文旅品牌,讓嶽飛事跡和愛國主義思想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

相關焦點

  • 非遺與旅遊融合!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曲水流觴文旅品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10月24日,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發布,《山東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讓城市更美好》榜上有名。據了解,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以非遺項目為紐帶,積極推動以「共享融合」為核心理念的「曲水流觴」文旅品牌融合發展計劃,促進文化和旅遊的融合,帶動古城歷史街區旅遊業的發展。百花洲歷史街區是濟南古城片區內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總佔地面積25.7公頃,有鞠思敏、辛鑄九、丁寶楨、路大荒等近現代名人故居,濟南詩派、曲山藝海、濼源書院、曲水流觴等歷史人文活動均匯聚於此。
  • 加快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河北是文化和旅遊大省,文化和旅遊資源豐富多彩。
  • 山東魯王府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引領文旅創新 融合產業發展
    隨後,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等6部門,又出臺了《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目的就是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如今,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經濟發展與競爭,將越來越多地依賴於綜合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
  • 綿碚文旅融合進行時 抓牢機遇實現新發展
    北碚區文旅委供圖共建七大合作機制 文旅融合走上新臺階今年5月21日,北碚區文旅委赴綿陽籤訂了《促進綿碚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合作協議》,兩地協議共建工作聯絡互通互動、公共文化服務共建共享、旅遊互送互促、文旅產業共創共贏、宣傳營銷互推互助、文旅市場合作聯動、文旅人才共培共育七大機制,從制度層面先行,為後續交流鋪路搭橋
  •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打造「全域旅遊」
    gt; 縣區 >> 肅南 肅南縣明花鄉:「文旅融合
  • 雲上文博會丨積極服務文化產業 明和光電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紅網時刻11月20日訊(記者 袁思蕾)燈光交匯的夢幻舞臺,帶領觀眾移步換景,穿越千年,感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現在,越來越多的旅遊景區以打造演藝劇目的形式,開展夜間經濟,助推文旅融合。絢爛舞臺背後,少不了專業演藝文化裝備的身影。
  • ...推出房車美食旅遊線路、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開平積極創建...
    活動開啟了開平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裡程,開平將進一步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深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開平碉樓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對於「開平家宴」的寓意,開平市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開平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築之鄉、藝術之鄉、碉樓之鄉,也是名廚之鄉。據不完全統計,從事餐飲行業的海內外開平人有20多萬。「這20多萬開平人,既是粵菜乃至我國飲食文化的傳播者,更是中華文化、華僑文化的傳播者。家鄉的美食對於遠在海外的遊子來說,不僅僅是口腹的滿足,更寄託了他們的中國夢、故鄉情。」該負責人表示。
  • 北海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推出「圖書館+」概念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去年以來,我市創新推出「圖書館+」概念,運用網際網路智慧平臺創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大力推動北海文旅融合發展。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5座智慧書房及1座高鐵讀書驛站的建設,新時代北海公共圖書館事業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 香山紅色文旅與動漫融合發展研討會將舉辦
    北京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建設「三個文化帶」的發展目標,香山就包含在其中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屬於北京市重點打造的紅色旅遊地區。為推動和完善香山紅色旅遊文化地區的建設,加大紅色文化的宣傳,利用好紅色旅遊文化資源,以人民文博(北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為主辦單位,北京東方潤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承辦單位,在中國動漫集團、北京市香山公園管理處、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計劃於9月25日,在香山公園舉辦「西山文化帶香山文化與國漫IP融合研討系列活動之紅色文旅與紅色動漫融合研討會」。
  • 打造軌道文旅綜合體、活化利用古城牆,他們的創意獲文旅融合發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活動組委會供圖6月22日下午,作為第六屆西旅會的主要活動之一,重慶文旅融合發展全球金點子大賽(以下簡稱「金點子大賽」)頒獎典禮暨「文化的力量——激發文化驅動力、助力城市旅遊發展」論壇在重慶國博中心N8館舉行。
  • 跨界融合 聯動發展 中鐵水務集團與泛亞楚天文旅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10月20日,中鐵水務集團與泛亞楚天文旅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在陝西西安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正式開啟了「水務環保」+「文旅」的跨界戰略合作新模式
  • 騰衝瑪御谷:打造「溫泉+」旅遊模式 助推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騰衝瑪御谷溫泉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衝瑪御谷」)圍繞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智慧等要素,兼顧鄉村度假、休閒旅遊和現代農業發展推進項目建設和產業培育,打造溫泉旅遊度假、康體養生為一體的中國家庭式溫泉康養度假小鎮。
  • 山東港口打造國際領先郵輪文旅港繪就海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日照郵輪文旅小鎮項目位於日照市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兩城街道,該項目以生態優先為前提,融合田園城市生態框架模型,設計滿足客群需求的全域、全齡、全季、全時活動體驗產品,打造郵輪文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日照郵輪文旅主題酒店定位為中高端中式郵輪文旅主題度假酒店,該項目依山傍海,自然環境優越,旨在打造一座獨具特色的東方美學體驗酒店綜合體,為郵輪文旅產業鏈條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撐。
  • 新華網:騰衝瑪御谷|打造「溫泉+」旅遊模式 助推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騰衝瑪御谷溫泉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衝瑪御谷」)圍繞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聚焦特色、產業、生態、智慧等要素,兼顧鄉村度假、休閒旅遊和現代農業發展推進項目建設和產業培育,打造溫泉旅遊度假、康體養生為一體的中國家庭式溫泉康養度假小鎮。
  • 山西:精心繪就文旅融合工筆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 對我省打造全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高地的幾點思考
    觀點提要:我國正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大運河、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山東打造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地帶來重大機遇。
  • 根植黃河文化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黃河是河南的根脈,發展文化旅遊,河南省最有競爭力、號召力和吸引力的就是黃河文化。
  • 面向新發展階段——「三億人參與冰雪」與新時代文旅融合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全球矚目的盛會,中國的冰雪產業也將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讓公眾參與高質量的冰雪運動、體驗冰雪文化,同時將體育精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使北京冬奧會成為新時代文旅融合的載體,是大家共同的實踐目標。
  • 聚焦「十四五」 圍繞「四力」發展文旅產業
    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即將開啟的新一年,四川文旅產業發展將有哪些新動作?將如何為未來5年謀篇布局?12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遊勇和相關處室負責人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接受在線訪談,暢聊四川文旅發展新變化、新方向,透露出滿滿的「未來力」。
  • 文化鑄就區域發展之魂。未來三年,蘇州高新區將實現文旅產業總收入...
    來自蘇州高新區鎮湖的蘇繡,再次引人關注;繼2018年、2019年蘇繡作品驚豔亮相之後,「蘇繡小鎮」不僅走進虹橋高鐵交通樞紐,還邀請參會嘉賓與上海市民前來進行一場「太湖蘇繡體驗之旅」,與傳統非遺來一次親密接觸。在蘇州高新區,用傳統擦亮文化底色、用科技為文化賦能,通過「農文體旅」融合發展,力爭實現三年內規上文旅企業數量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