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對皇兄弟們趕盡殺絕?他得到了顯赫地位

2020-12-15 凱風網

九子奪嫡事件,大家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了。當時康熙序齒的兒子有24個,參與皇位爭奪的有9個。他們為爭奪皇位彼此鬥爭不休,最終結局以皇四子雍正繼位收尾。

在雍正帝繼位之後,將昔日的競爭者皇兄弟們「趕盡殺絕」,他的兄弟們大多都不得善終。雖說皇家無親情,雍正帝卻有一個兄弟,不僅免於雍正的迫害,還得到了高貴顯赫的地位,與雍正帝的關係簡直就是好成了一個人。並且雍正帝駕崩後,一共帶了三件陪葬品,孝莊太后與康熙帝賜給的數珠,和這位兄弟生前所用的鼻煙壺。

備受雍正鍾愛一生的兄弟

這個人物就是皇十三子、怡親王胤祥,史書上關於雍正與胤祥的親密關係記錄不勝枚舉,二人自幼一起長大,在「九子奪嫡」期間患難與共,雍正繼位之後立即將胤祥,提拔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高位。當時胤祥是清朝統治核心圈的顯要人物,他是實質上的首輔大臣與雍正的「代言人」,還是整個帝國的幕後大管家。如此地位權力,與受雍正的信任度,都是與其他皇子有著雲泥之別。雍正八年胤祥病逝,雍正帝悲痛欲絕,傷心過度也臥病在床,甚至開始擬遺詔安排身後之事,差點跟著胤祥而去了。雍正帝以最高待遇厚葬了胤祥,並用自己的隨身香囊為其陪葬,以示永訣之哀,在胤祥的葬禮上雍正帝哭到了「吐血」。等到雍正帝逝世後,最有紀念意義的三件陪葬品中,就有一件是胤祥身前所用的鼻煙壺。

二人的童年與共患難

史料中關於胤祥與雍正的早年記錄並不多,稱二人一同長大影形不離。胤祥的生母地位很低且較早去世,在康熙後期一直因為政治原因備受冷落。雍正更是不受父皇與兄弟們的喜愛,甚至他的生母都幫著十四皇子與雍正「唱對臺戲」。雍正與胤祥這兩個同命相連的兄弟,從小便團結在一起相依為命。《清實錄》記載二人曾同康熙南巡,一路上也是整日「膩歪」在一起,康熙帝還令大臣們,作詩記錄他們的兄弟之情。胤祥在後期地位一落千丈,遭受到康熙帝的圈禁,但是在用雍正上臺後,將「九子奪嫡」這段歷史的資料禁絕,以致於胤祥在奪嫡結束後的十年間的經歷成了懸案。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二人在奪嫡的共患難中,胤祥為雍正做出了巨大功勞與犧牲,使得雍正繼位後立即對其大加補償。

雍正執政之初對胤祥恩賞至極

雍正繼位之後,封胤祥為怡親王總理帝國事務,封胤祥為「鐵帽子」王的舉動,在清朝可謂是史無前例震驚朝野。因為當時的八大「鐵帽子」王,均是由於戰功受封,有兩個還是郡王身份,而胤祥在康熙一朝中,並未有何種功勞與爵位,這個「光頭」皇子竟然成了清朝第一個受封的「鐵帽子」王。然而雍正還不罷休,將胤祥的儀仗翻了一倍,還將胤祥的兒子也封了王,其他兒子也成了貝勒,一門兩王多貝勒的待遇,不知讓多少人嫉妒如狂,要知道雍正的兒子乾隆帝,到了二十歲還沒獲得貝子的榮譽。雍正為帝之後,眾兄弟需要避諱改名,而只有胤祥除外,雍正特許其保留原名,這也是史無前例的事。更有意思的是,雍正元年的某一天,雍正突然覺得胤祥很「窮」,大手一揮就賞了胤祥二十三萬兩銀子,還給了胤祥「貸款」六年國庫的特權,最後胤祥不好意思收,雍正竟拉來眾大臣逼他,胤祥無奈收了十三萬兩銀子。

將手中權利毫無顧忌得分給胤祥

雍正這個「寵弟狂魔」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史料記載雍正下詔:「將現在王所兼管之佐領俱令為王之下屬...另添護衛親軍」,雍正又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將怡親王名義上監管的軍隊,全部交給了胤祥實際掌控,並增補了怡親王府的護衛與武器,將一支無需聽命皇帝的部隊,直接交給胤祥指揮,這在其他皇帝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事。雍正帝其實在歷史上的評價,總是繞不開「多疑猜忌、刻薄寡恩、手足相殘」這些字眼,然而他卻如此誇張的將手中的權利,分出大半給了胤祥。據統計胤祥在雍正一朝,身兼的職位有:總理事務大臣、總理戶部、錢糧會考、八旗禁軍侍衛、內務府造辦處、皇帝私房錢、首席軍機大臣、外交、水利、祭祀等職務。可以說集行政、兵權、財政於一身,歷來的皇帝都不會將這些權利,都交付給同一個人,倘若胤祥有二心,真夠雍正「喝一壺」的。

以工於心計、多疑猜忌而聞名的雍正帝,這些行為著實很反常。在清朝有「王大臣不相結交」的祖訓,不允許大臣們與親王走的太近,而雍正又將怡親王除外。在年羹堯與隆科多倒臺之後,朝中已經沒有可制衡胤祥的勢力,但縱是如此雍正還不斷提拔胤祥推薦的官員,一些秘密奏章還會邀請胤祥一同觀看。有一些腦袋不「靈光」的大臣,例如諾敏,雍正曾多次暗示其與怡親王多加走動,而他為了向雍正表示衷心,稱自己誰也不結交要做雍正一個人的孤臣,並要為雍正監視怡親王的一舉一動。雍正聽了後怒不可遏,將諾敏痛罵一頓,暗諷諾敏「你在教朕做事?」嚇得諾敏磕頭連連悔悟認錯。

私交密切到「不正常」

除了在朝政上,雍正與胤祥的私交也是緊密的不正常。雍正帝頒布的命令文件上,時常誇獎胤祥,什麼「宇宙完人、人甚體面、一塵不染」這些詞語,「不要錢」似的往胤祥身上誇,甚至一些給雍正請安的奏摺,雍正也會在上面批覆提到胤祥。雍正形容自己與胤祥的感情:「寸晷未離,異地猶悲」,到了一會兒都不能分開的地步。雍正對於胤祥的種種逾制,連高麗人都看不下去,說這是「非禮太過」的行為。二人常常在養心殿熬到半夜,為此雍正還在養心殿,為胤祥開闢了一個單間。不過幸好胤祥是個有分寸的人,他對於雍正的性格拿捏得很準,不以雍正的鐘愛胡作非為,相反他和雍正一樣都是個「工作狂人」,心思慎密忠心耿耿,對於一些「霸道」賞賜都是固辭不受,在人前給足雍正面子,而在私下裡坦誠為雍正分憂,成全了一段千古君臣、兄弟佳話。

互相「續命」引人驚嘆

在胤祥生前,雍正還考慮過自己死後,要與胤祥同葬在泰陵,而對此驚人的賞賜,胤祥自己都驚掉了「下巴」,死活不肯接受,屢次上書雍正將其葬在淶水,而雍正鐵了心要與胤祥死在一起。等到胤祥重病之時再三懇求,雍正才無奈含淚答應。胤祥身體不好,每每犯病雍正都是丟下國事,親自過問胤祥的病情,並默禱神祗保佑胤祥早日康復。甚至連為胤祥看病的太醫,都被直接升遷為戶部侍郎,方便每日守著胤祥,再將病情匯報給雍正。雍正這個人還比較迷信,在雍正生病之時,胤祥曾表示願以自己的壽數,來換取皇兄的福壽綿延,而雍正十分生氣不允許胤祥胡說。等到胤祥生病,雍正想起此事,竟然不顧非議令六部大臣作禱文,來為胤祥增壽。兩皇兄弟試圖為對方續命的「操作」,可謂是史上獨一份了。

胤祥病逝雍正心智出現變化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胤祥病危,雍正急忙丟下政務前去探望,然而剛走到半路胤祥就已經西去。雍正悲痛欲絕,本來自己也帶病的身體,因為過度悲傷也開始惡化。臥床不起的雍正,召集大臣開始安排後事,秘密交代張廷玉與鄂爾泰立儲的人選。雍正帝抱病為胤祥素服一個月,期間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等到停陵期滿,雍正還不肯將胤祥下葬。一拖再拖在下葬之時,雍正帝還親自去奠送。將怡親王的陵墓,做成清代規模最大的王爺陵,雍正還多次去墓前祭奠,情緒激動之時,認為胤祥的死,是為自己擋了災禍。悲痛的雍正還以此遷怒了其他人,在胤祥葬禮上,表現哀傷的官員可加官,不哀傷者還會受到貶謫,雍正至此心智上已經出現問題。

尾聲

與胤祥「不對付」的三皇子允祉,在胤祥去世後「作死」,表現的幸災樂禍,雍正強忍著處理完葬禮,不願意在胤祥的靈前懲訓允祉。喪事結束後,雍正立刻削去允祉的爵位,並將其圈禁。後來允祉去世之時,雍正還拿出這件事,對允祉「鞭屍」。胤祥去世後,雍正失去了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對其之後的施政風格也是影響深遠。加上雍正自己的身體也接連出問題,開始懈怠國事,沉迷於佛道之中尋求心靈安慰,同時還將胤祥生前的遺物,放置在一個專門的場所,胤祥生前所用的鼻煙壺,更是被雍正每刻都帶在身邊,雍正時常去遺物室觀覽傷懷,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終於在雍正十三年五月暴崩,帶著鼻煙壺,一同追隨他親愛的兄弟而去。自古無情的帝王家,歷史上發生過太多兄弟相殘、爾虞我詐,為了爭奪皇位不擇手段的殘暴之事,而雍正與胤祥的感人兄弟之情,是實在少見與難能可貴。。

相關焦點

  • 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曾顯赫一時,他們兩個相比,誰的朝堂地位更高?
    歷史上的雍正朝初年,有兩位權勢和地位極為顯赫的大臣,他們中一位在朝堂上呼風喚雨、倍受尊崇,而另一位身居封疆大吏之首,位高權重,就連雍正對這二人也是極為的仰仗,所給予的封賞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朝時期本就有著「先滿後漢」的傳統,滿洲官員歷來要壓漢族官員一頭,從這一點來說年羹堯本就處在劣勢,更不用說在隆科多之前,佟佳氏家族早已權勢顯赫、地位尊崇,家族成員遍及朝野
  •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德妃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佟佳氏生前無子,待雍正如親生兒子,胤禛也得到了很好的教導。我們常說生母不如養母大,聰慧的胤禛,自然是跟佟佳氏更親近,很少跟生母烏雅氏見面。這就不免傷了烏雅氏的心,親生母子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疏遠。佟佳皇后去世之後,康熙原本想將胤禛交回其生母德妃繼續養育。可是,德妃卻以「已養有一子」為由,斷然拒絕了。
  • 那些二次元的妹妹們,說起Cosplay,你們真玩不過雍正
    要數哪家Cosplay強,雍正皇帝最在行。他那獨特的愛好,讓世人能夠認識更加真實、鮮活的他。 為什麼胤禛會有這種表現,這還得從他的出身說起。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的皇四子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誕生於北京紫禁城。因為生母的地位低下,按照清律,她沒有資格養育自己生的孩子。胤禛被抱給出身貴族的佟佳氏養育。
  • 雍正幾乎蹂躪整頓了所有兄弟,唯獨一人例外,還得到雍正極大信任
    最終四阿哥憑著個人頑強的意志而得到了康熙青睞,成為皇帝,我們叫他雍正皇帝。當年奪位有多麼激烈,日後的報復就有多麼殘酷。而雍正的確是這麼做的,成為皇帝後,雍正對他的兄弟們展開了陰毒的報復行為。首先被整頓的是十四阿哥允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他在晚期獲得了軍權和冊封為大將軍王。
  • 雍正皇帝上臺後,囚禁了好幾個兄弟,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大皇子胤褆和廢太子胤礽在雍正上位前就被禁足在深宮,雍正坐得帝位後,便將皇兄弟們中老三,老八,老九都圈禁起來!即位後的雍正首當是拿的十皇子開刀,取得開門紅,卻在最後沒「封殺」這個老八敵對集團的主要骨幹胤,反而放了他一馬,是雍正真的宅心仁厚還是另有謀慮?
  • 得罪了康熙和雍正兩代帝王,八阿哥胤禩福晉下場如何?
    可是這樣的一個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地位尊貴的福晉,究竟是做了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是什麼樣的理由,讓她惹得康熙、雍正兩代皇帝所討厭,並落得個如此悲慘的下場呢?一、康熙爺因何不喜郭絡羅氏其原因有二:郭絡羅氏「無子」且「善妒」郭絡羅氏家世顯赫,自幼備受寵愛的長大,可謂是要什麼有什麼
  • 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本是賢妻典範,卻因此成為雍正最痛恨的女人
    在這其中,結局最為悲慘的當屬雍正在「九子奪嫡」時期最大的政敵同時也是他最為主要的皇位競爭對手八阿哥胤禩了。雍正四年(1726年),已經徹底坐穩皇位的雍正開始向胤禩發難,胤禩不僅被削宗奪爵、革除黃帶子,還被治罪圈禁、折磨致死,就連他的名字也被改為了「阿其那」,而其子弘旺同樣改名「菩薩保」,同樣遭受到了雍正的極度折磨。
  • 雍正王朝:弘曆遭到弘時的追殺,他為什麼不向雍正揭發?
    可以說,雖然沒有太孫之名,但其實他早早就鎖定了一個太孫的位置。而三阿哥弘時也就早早失去了成為皇帝的可能性。最初,他也只好收起自己的野心,整日裡提籠架鳥。但在參與了恩科洩題案後,他的把柄被老八胤禩抓住,胤禩老奸巨猾,他半威脅半拉攏,循循善誘,勸他和弘曆爭。弘時那顆早已被雪藏的野心又漸漸復甦。
  • 雍正承諾:只要我在世一天,就沒人敢動你!乾隆一繼位就將他凌遲
    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駕崩,他的兒子嘉慶登上皇位。按照我國的守孝習俗來說,沒有特殊情況先帝過世的一年之內是不允許見血的。 對此史學家們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是乾隆後期沉迷享樂之中大興土木又多次下江南遊玩國庫空虛,嘉慶實在沒錢才會在孝期內動手;也有人認為乾隆是害怕和珅做好準備跑路,以免夜長夢多在快速出手;大多數人則是認為和珅是乾隆的寵臣,又不是嘉慶扶植的嫡系大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都已經死了自然要立馬將和珅處死。
  • 雍正最聰明的一個兒子,一生都在裝瘋賣傻,卻讓後代子孫永享富貴
    但是,卻有這麼一對皇兄弟,他們和睦相處了35個春秋冬夏,直至另一方病逝,都沒有互相反目成仇,這在封建史上無疑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對兄弟呢?他們就是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與和碩和親王愛新覺羅·弘晝。透過現代的電視劇我們都很深刻的明白,清宮內是極其殘忍無情的。
  • 康熙對五阿哥胤祺評價極高 為何他沒有參與奪嫡 雍正為何放過他
    雖然根據歷史資料證明,雍正是名正言順得到皇位,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康熙除了這九個兒子,明明還有一個優秀的五阿哥,他為何沒有參與到奪嫡中?  祖母疼愛,地位尊崇  胤祺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頗受寵愛的宜妃,因此從小就受到父母疼愛,地位在宮中也很高。而皇太后也十分喜歡這個孫子,便從小親自帶他,祖孫之間感情非常好,皇太后也無形中,成為胤祺最大的靠山。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正史上,雍正兒子弘時的下場如何?
    歷史上雍正的三阿哥弘時並非《雍正王朝》裡被賜酒毒殺,而是鬱鬱而終,跟他的太爺爺順治帝一樣死在24歲的年紀,這就是「可憐生在帝王家」。然而雍正的態度明顯更青睞弘曆,諸多祭祀場合也只活躍著弘曆的身影。身為皇子,弘時想要當上儲君也是人之常情,看著父親表面上秘密建儲,實際上屬意弘曆之心昭然若揭,不免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充滿怨恨嫉妒之下必然是父子爭吵,再次捲入到八爺黨興風作浪的潮流中,最終被親爹厭惡。
  • 雍正對親兄弟向來殘忍,為何對胤祥另眼相看,堪稱「常務副皇帝」
    當時胤祥的地位究竟有多麼地至高無上,接下來我們從三個角度出發進行解析。首先是雍正帝對待胤祥無出其二的態度。縱觀雍正皇帝胤禛的兄弟們,能夠得到善終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而不僅得以善終還能夠被提高到「鐵帽子王」高度的僅有另眼相看的胤祥一人了。
  • 雍正專寵皇妃年氏,卻抄其家族,前因後果令人唏噓不已
    年妃(《甄嬛傳》劇照 蔣欣 飾) 其實,歷史上真正的皇妃年氏,不但不是心狠手辣的惡女子,還極富智慧步步為營,最終得到了雍正皇帝的真心喜愛那麼,雍正與她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呢? 雍正得勢之前年氏進府,從此備受寵愛 當雍正還是普通皇子的時候,年氏便進入王府做了他的側福晉,所以雍正對她格外寵愛尊重。一方面來說,年氏的存在幫他成功拉攏住了年羹堯的勢力,姻親關係是非常穩定可靠的,只要好好對待年氏,年羹堯便能忠心耿耿的幫他打江山。
  • 雍正皇帝死後,選了兩個女人為其陪葬,其中一個耐人尋味
    雍正皇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麼,歷史上,他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呢?雍正皇帝總共在位十三年,所以,雍正十三年農曆八月二十三日他便去世了,就在那個傳說的圓明園之中,死的時候年僅五十八歲。按照相關規定,當天晚上,他的遺體便被運送到了紫禁城。隨後,他的兒子弘曆指定了喪儀辦理大臣。第二日的申時,大殮舉行,乾清宮的正中擺上了梓棺。
  • 雍正王朝:三阿哥為何能御前免跪?主要他在關鍵時刻幫了雍正四次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九子奪嫡最終以康熙一句 「傳位於四阿哥」宣告結束,在雍正登基後直接賜予三阿哥御前免跪的榮譽,這是為什麼呢?雍正賜給三阿哥這樣的榮譽基本上就是為了報恩,也是要告訴朝堂上的王公大臣們用「我雍正不是一個忘本的人」,有人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幫了他,在雍正自己當上皇帝後必然會得到回報,在電視劇中三阿哥一共幫了雍正四次,並且每一次都是當著眾人的面幫助了老四,可以說是給足了他面子,我們現在分析一下三阿哥這幾次幫助雍正的事件:第一次是在雍正江南賑災成功後
  • 雍正王朝:弘時將八爺趕盡殺絕,不料八爺更狠,將弘時帶上不歸路
    一開始他與四爺一起扶保太子,在太子有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盡到了一個臣弟的職責。他知道這個太子並不是幹大事的人,從此以後他便一心一意相助四爺成就一番大業。卻因此被康熙囚禁了十年嘗盡了人世悽苦,可儘管如此他依然像一把利劍。在雍正即位之夜擎天保駕,帶兵入暢春園讓雍正皇帝如願登上皇位。然而十年的圈禁也讓他染上了癆病這樣的不治之症,可為了幫雍正擺平西北和推行新政的事情。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那麼,雍正為什麼要舉薦身處「八爺黨」的胤禵擔任「大將軍王」,他又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利益」,在這裡我就來為大家細細道來。二來,胤祥遭到康熙的圈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幫助雍正,所以雍正覺得他是有責任,也有義務將胤祥這位他最為親密的戰友和兄弟「解救」出來的。
  • 八阿哥胤祀與雍正鬥了一輩子,到頭來得到了什麼
    雍正王朝》老八胤祀的結局很不好,精心策劃的「逼宮」不但以失敗告終,還落得「阿其那」的壞名聲,可謂身敗名裂。想起康熙在世時,他原本是最有希望奪嫡的一位皇子,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起初,他把雍正當作太子的黨羽看待,平日裡矛頭所指主要針對太子胤礽。在與太子胤礽的鬥爭中,多多少少會把雍正當作阻礙、絆阻,比如四阿哥追討國債引起眾人不滿,辦砸了差事,八爺黨就藉機分化胤禛的黨羽,先是打壓幹吏田文鏡,貶去陝西當小縣令,後又拉攏能將年羹堯,打掉胤禛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