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英明一世,沒想到晚年卻出現「九子奪嫡」,這讓康熙倍感寒心。雖然根據歷史資料證明,雍正是名正言順得到皇位,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康熙除了這九個兒子,明明還有一個優秀的五阿哥,他為何沒有參與到奪嫡中?
祖母疼愛,地位尊崇
胤祺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頗受寵愛的宜妃,因此從小就受到父母疼愛,地位在宮中也很高。而皇太后也十分喜歡這個孫子,便從小親自帶他,祖孫之間感情非常好,皇太后也無形中,成為胤祺最大的靠山。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子,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心性甚善,為人敦厚
由於從小跟在祖母身邊,胤祺受到很好的教育,康熙對他的評價極高,說他「心性甚善,為人敦厚」。說明胤祺為人善良、老實,除此之外他還十分孝順。在皇太后去世的時候,胤祺悲傷欲絕,在祖母床邊痛哭不止。
之後胤祺向康熙請求,希望將太后葬禮全權交給他辦理。康熙也是出了名的孝子,聽到這話以後很不高興,對胤祺說道:「如今我還在,怎麼可能交給你全權處理,我一定會親力親為典禮一切事宜」。
委以重任,前途有望
康熙三十五年,親徵準噶爾,當時胤祺年僅十八歲,可康熙卻把正黃旗交給他管理,可見康熙對他的信任與看重。之後胤祺與四哥、八弟一起,被康熙封為「多羅貝勒」,康熙病危的時候,其他皇子忙於奪位,而胤祺卻在床邊侍疾,盡顯孝子風範。
按理來說,這時候康熙也該看清,到底誰才是最有孝心,最適合的繼位人選,為什麼還是沒傳位給胤祺呢?
我認為首先,康熙這時候已經確定立胤禛為太子,他把很多事情都交給了胤禛而非胤祺,所以胤祺才有時間來侍疾。其次康熙知道胤祺太過善良,他不會是眾兄弟的對手,如果立他為太子反而害了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胤祺本就善良敦厚,他自小受到皇祖母的教誨,對父母要孝順,對兄弟要仁愛,所以他無意爭奪皇位,於是一早就退出了爭奪。他的這一舉動,也間接保住了性命,讓自己得以安享晚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清正黃旗官印
雍正即位,殘害手足
眾所周知,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幾乎處置了所有兄弟,連一母同胞弟弟都沒有放過,只有五阿哥和十三阿哥倖免於難。十三阿哥不用多說,他是在奪嫡事件中,一直站在雍正這邊,是雍正最信任的人。而胤祺既沒有支持胤禛,又不是他同胞兄弟,雍正為何會放過他?
原因就是我前面說到的,胤祺生性善良敦厚的性格救了他。當年康熙還在的時候,眾位兄弟就常常爭吵,胤祺往往不參與爭鬥,而是作為和事佬,兄弟們也會給他一個面子。因此雍正知道胤祺的性格,他不會對自己有威脅,但雍正還是出了個難題想考驗胤祺。
九阿哥是胤祺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雍正要給九阿哥改名,就讓胤祺去處理這件事。結果胤祺順利完成任務,這才讓雍正徹底消去疑心。
胤祺在雍正十年去世,雍正為他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就連最受雍正信任的怡親王,最終都因過於勞累去世,而胤祺卻得以壽終正寢,所以在我看來,胤祺才是眾兄弟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參考文獻《清史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