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對五阿哥胤祺評價極高 為何他沒有參與奪嫡 雍正為何放過他

2021-01-13 網易

2021-01-12 11:50:08 來源: 文史之謀

舉報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沒想到晚年卻出現「九子奪嫡」,這讓康熙倍感寒心。雖然根據歷史資料證明,雍正是名正言順得到皇位,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康熙除了這九個兒子,明明還有一個優秀的五阿哥,他為何沒有參與到奪嫡中?

  祖母疼愛,地位尊崇

  胤祺是康熙的第五個兒子,母親是頗受寵愛的宜妃,因此從小就受到父母疼愛,地位在宮中也很高。而皇太后也十分喜歡這個孫子,便從小親自帶他,祖孫之間感情非常好,皇太后也無形中,成為胤祺最大的靠山。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子,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心性甚善,為人敦厚

  由於從小跟在祖母身邊,胤祺受到很好的教育,康熙對他的評價極高,說他「心性甚善,為人敦厚」。說明胤祺為人善良、老實,除此之外他還十分孝順。在皇太后去世的時候,胤祺悲傷欲絕,在祖母床邊痛哭不止。

  之後胤祺向康熙請求,希望將太后葬禮全權交給他辦理。康熙也是出了名的孝子,聽到這話以後很不高興,對胤祺說道:「如今我還在,怎麼可能交給你全權處理,我一定會親力親為典禮一切事宜」。

  

  委以重任,前途有望

  康熙三十五年,親徵準噶爾,當時胤祺年僅十八歲,可康熙卻把正黃旗交給他管理,可見康熙對他的信任與看重。之後胤祺與四哥、八弟一起,被康熙封為「多羅貝勒」,康熙病危的時候,其他皇子忙於奪位,而胤祺卻在床邊侍疾,盡顯孝子風範。

  按理來說,這時候康熙也該看清,到底誰才是最有孝心,最適合的繼位人選,為什麼還是沒傳位給胤祺呢?

  

  我認為首先,康熙這時候已經確定立胤禛為太子,他把很多事情都交給了胤禛而非胤祺,所以胤祺才有時間來侍疾。其次康熙知道胤祺太過善良,他不會是眾兄弟的對手,如果立他為太子反而害了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胤祺本就善良敦厚,他自小受到皇祖母的教誨,對父母要孝順,對兄弟要仁愛,所以他無意爭奪皇位,於是一早就退出了爭奪。他的這一舉動,也間接保住了性命,讓自己得以安享晚年,為什麼這麼說呢?

  

  清正黃旗官印

  雍正即位,殘害手足

  眾所周知,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幾乎處置了所有兄弟,連一母同胞弟弟都沒有放過,只有五阿哥和十三阿哥倖免於難。十三阿哥不用多說,他是在奪嫡事件中,一直站在雍正這邊,是雍正最信任的人。而胤祺既沒有支持胤禛,又不是他同胞兄弟,雍正為何會放過他?

  原因就是我前面說到的,胤祺生性善良敦厚的性格救了他。當年康熙還在的時候,眾位兄弟就常常爭吵,胤祺往往不參與爭鬥,而是作為和事佬,兄弟們也會給他一個面子。因此雍正知道胤祺的性格,他不會對自己有威脅,但雍正還是出了個難題想考驗胤祺。

  

  九阿哥是胤祺一母同胞的親弟弟,雍正要給九阿哥改名,就讓胤祺去處理這件事。結果胤祺順利完成任務,這才讓雍正徹底消去疑心。

  胤祺在雍正十年去世,雍正為他立碑勒銘,稱其「秉性和平」。就連最受雍正信任的怡親王,最終都因過於勞累去世,而胤祺卻得以壽終正寢,所以在我看來,胤祺才是眾兄弟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參考文獻《清史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最長壽的兒子是誰?他曾手握兵權,為何沒有參與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是清初最慘烈的一次事件,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獲得勝利為結局。而胤禛曾經的對手們,大多被流放處死,只有個別的存活下來。而康熙有一位兒子,卻在儲君之位面前,選擇淡然處之,最終長壽七十八歲。
  • 康熙帝的五皇子很有實力,為何沒有參與奪嫡?
    注意,康熙五十六年正值「九子奪嫡」進入到白熱化的關鍵時期,康熙皇帝的身體狀況之所以迅速衰敗,就是憂心於皇子之間的手足相殘、你爭我奪。但在如此敏感的時期,皇五子胤祺如此進言,康熙皇帝只是給予了拒絕,並沒有任何懲罰甚至連點訓斥之言都沒有。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沒有看到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呢?
    《雍正王朝》前半部分講的是九子奪嫡的故事,五、六、七三個阿哥沒有出場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確實幾乎沒有參與奪嫡鬥爭,把這三個人的情況介紹一下吧。(九子奪嫡,不包括五六七三個阿哥)五阿哥胤祺,在《雍正王朝》的原著小說中其實出現過胤祺,就是康熙在朝堂上怒斥十四阿哥胤禵,並且憤怒地拔劍要殺他時,五阿哥胤祺跪著抱住康熙的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胤祺的性格。五阿哥胤祺,生母為宜妃郭絡羅氏,就是《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那個宜妃。那部電視劇雖然虛構,但宜妃的受寵卻絕非虛構。宜妃是康熙最早的惠、宜、德、榮四大宮妃之一。
  • 雍正王朝:康熙提出「孤臣」的期望,卻也讓雍正就此頓悟奪嫡心法
    歷史上的雍正,在其「九子奪嫡」過程中,所採取的「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可謂是頗為耐人尋味。一方面,雍正極力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進而以一種近乎於「示弱」的態來度面對康熙皇帝以及其他皇子,並且無論是想法上,還是行動上,都與康熙皇帝保持了高度一致,通過這樣的方式,雍正在讓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放鬆對其戒備的同時,也贏得了康熙皇帝對其的信任與好感。
  • 九子奪嫡:雍正為何連三阿哥也不放過?都是兒子惹的禍
    導讀:經過康熙朝晚年「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的直接支持下,登基為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後,很快開始了對昔日奪嫡政敵的清算行動。皇十四子胤禵、皇十子胤俄被接連圈禁後,皇九子胤禟和皇八子胤禩也被接連圈禁,直至幽死于禁所。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1661年,愛新覺羅·玄燁登基,年號康熙,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康熙帝雖然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人難免一死,康熙帝也不例外,但是皇帝駕崩,儲位又該落於誰手。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
  • 他是康熙鍾愛的皇孫,與雍正關係融洽,為何卻被乾隆幽禁至死
    說起康熙所鍾愛的皇孫,我們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乾隆。康熙自從第一次在雍親王府,見到弘曆這位皇孫,就對他十分鐘愛。後來,康熙更是將其接進宮撫養,乾隆即位後,也多次提及此事。 然而,乾隆並非康熙唯一接進宮撫養的孫子,也不是康熙唯一鍾愛的皇孫。
  • 清朝「九子奪嫡」事件後,勝利者雍正,為何始終對廢太子善待?
    作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雍正皇帝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成為一個平凡的人,很簡單,平凡的人早就退出了九子奪嫡。後人對雍正的評價,一直不太友好,就像雍正被呂四娘殺死,雍正幽禁過去的幾個兄弟,類似的事傳得還挺大,雖然裡面有真有假,但無一例外都在說雍正怎樣殘暴,怎樣不好,說雍正好的反而很少。為什麼有這樣的評價呢?正因如此,雍正在位期間,整頓吏治,處死了不少貪官,抄錄了許多大戶人家的家譜,如曹雪芹所在的曹家譜,就是雍正虛偽對象之一。
  • 康熙手握重兵的兒子,擁有舉世才華卻不參與奪嫡,躲過雍正清算
    圖片:康熙帝的兒子們劇照一、康熙的兒子們雍正登基後,露出了其冷漠、殘酷的一面,對於曾經和自己為了爭皇位而鬥得你死我活的兄弟,他沒有一點「吝嗇」,每個人都給予了「豐厚回報」,發配、奪爵位、清政敵,不得不說雍正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
  • 「九子奪嫡」雍正憑什麼贏?不是心黑手狠,他的策略更值得學習
    稍微熟悉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年老時,下一任皇帝之位爭奪得很厲害,共有九個皇子捲入了皇位爭奪,他們或者直接參與,或者站臺助威,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九子奪嫡」。最終,皇四子胤禛脫穎而出,成了下一任皇帝,就是雍正帝。
  • 清朝醜事,九子奪嫡,雍正登基後,如何對待其他幾位兄弟的?
    點擊右側關注,和我一起在文化的長河中探索歷史的奧妙吧看過《步步驚心》和《宮》的人應該都知道清朝的一件醜事「九子奪嫡」。在這場皇位爭奪賽中,幾個皇子為了爭奪權力不顧親情,任意殘害手足。對於康熙來說這是皇室的一種恥辱。最後雍正當上了皇帝,那麼其他幾位爭奪皇位的皇子最終結局如何呢?且往下看。「九子奪嫡」中明面上是有九個皇子在爭奪,實際上真正參與爭奪的只有5位。分別是皇長子、皇太子、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當時的九阿哥和十阿哥站在皇八子這一面,十三阿哥站在皇四子這邊。
  • 沒參與「九子奪嫡」的皇子們,落得何種下場?只要不作,絕對沒事
    被後世評價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乃係清朝帝王中存在感最強,歷史貢獻最為突出的佼佼者。除了「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的歷史功績外,康熙皇帝對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視,開創並奠定了清朝皇室教育的絕對基礎。  康熙皇帝一生育有子嗣55人,其中皇子35位,僅僅參與序齒的皇子就多達24位。
  • 「常務副皇帝」胤祥,為何不會被雍正猜忌?3大原因,雍正很放心
    經過「九子奪嫡」事件殘酷洗禮的雍正皇帝,初一登基就被「繼位不合法」的負面輿論包圍,為了穩定統治根基、控制朝廷局面,性格本就「雄猜陰鷙」的雍正皇帝開始了一場血腥殘酷的政治清算。皇四子胤禛之所以和其生母關係不好,和其古怪的脾性有著很大關係;「九子奪嫡」事件中,他之所以勢單力薄,也是其性格起到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幼年時候的雍正恐怕就只有胤祥這一個親密無間的兄弟和朋友。有著如此難忘的同年,雍正皇帝和怡親王胤祥之間的關係自然非尋常兄弟能及,這種自幼培養、知根知底的感情就是絕對信任的來源。
  • 康熙做了什麼,從而引發了九子奪嫡?怪只怪康熙心太軟
    康熙的畫像在康熙在位期間,發生過很多著名的事件,如平定三藩、生擒鰲拜、平定準噶爾,以及接下來要說到的九子奪嫡。九子奪嫡,指代的是清朝時期康熙皇帝膝下的皇子們為了皇位而明爭暗鬥,互相算計的歷史事件。在康熙的後宮之中,有著很多位妃嬪,並且康熙皇帝本身也是一位福澤深厚的皇帝,在他膝下一共有著24個兒子。在這24個兒子中,一共有9個兒子參與了這場關於皇位的戰爭。
  • 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
    九子奪嫡為什麼會開始?又因為什麼而結束?其實都是康熙一手造成康熙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一生留下了許多的事跡,而他的存在也讓中國的名聲再次響徹世界,當時很多的西方國王都把康熙視為偶像。和康熙有關的事件有很多,而到了康熙晚年,最為人熟知的自然就是九子奪嫡了。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康熙晚年,共有九位皇子參與了皇位繼承人的爭奪,史稱「九子奪嫡」。在經過一番龍爭虎鬥後,四阿哥胤禛最後取得了勝利,繼位為雍正帝。在雍正帝爭奪儲位的時候,只有一個人支持他的,即十三阿哥胤祥,所以雍正繼位後對胤祥也十分優待,而對其他的幾位兄弟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 康熙的九位皇子為何要拼了命爭奪皇位,卻不願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所謂「成王敗寇」,這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康熙皇子們不是不知道參與皇位爭奪的風險,也不是不知道一旦奪嫡失敗而將要面臨的嚴重後果和悲慘結局,可他們卻依舊選擇置身其中。、圈禁終身),誠親王三阿哥胤祉,雍正王四阿哥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恆親王五阿哥胤祺,以及敦郡王十阿哥胤。
  • 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本是賢妻典範,卻因此成為雍正最痛恨的女人
    康熙朝晚年的時候,眾位康熙皇子為了爭奪皇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九子奪嫡」大戲,康熙的皇四子胤禛成為這場皇位爭奪戰的最後贏家,在康熙皇帝去世後,成功登上皇位,成為了歷史上的雍正皇帝。伴隨著雍正皇帝的登基,除了早在康熙在世時就遭到圈禁的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以及始終與雍正保持密切關係並在後來被委以重用的十三阿哥胤祥外,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眾位康熙皇子則盡皆遭到了雍正極為殘酷的報復與破壞,從而相繼迎來了自己的「末日」,難得善終。
  •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在康熙晚年間,曾發生過一樁重大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顧名思義就是康熙的九個兒子爭奪儲位,當時整個事件不僅在各個皇子中展開,還牽連到了整個朝廷,大臣們都參與其中,鬧得是烏煙瘴氣,不得安寧,互相勾結黨派,皇子們不顧手足互相殘殺,但熟知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最終勝出的是平日裡處事低調且不吭不哈的四阿哥,傳言是篡改了遺詔,到底如何,我們來分析一下。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