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是如何看待種姓制度的?完全站在了婆羅門的對立面上!

2020-12-07 如釋我聞

從古至今,種族問題一直是矛盾的根源,就算到了今天,種族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那麼作為世間覺者的佛陀又是如何看待種族問題的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何為種族主義,這一種僅以自我為中心的惡劣態度,其認為在種族之間存在差距、優劣,因此歧視、虐待甚至是滅族等各種種族問題出現,某些國家因傳統文化及政治等原因而使這些問題植入骨髓。

2500年前的古印度,種族問題也十分的嚴峻,因為種族入侵的原因,雅利安人佔領了印度半島,而其原主居民幾乎都在雅利安人的統治之下,為了便於統治,雅利安人將人分為了四大種姓。

以梵我一知的思想為根本,將種姓制度神格化,從梵天口中生便為尊是為婆羅門氏,能與神溝通,特權極大,在教育與宗教方面佔統治地位。臂中生次之,是為剎帝利氏,其職為守護婆羅門氏,主掌軍政大權,管理國家人民與資源。肋下生為再次,是為吠舍氏,沒什麼權利,即平民百姓,可從事工商農等工作。腳底生為末,是為陀羅氏,世代奴隸,只能淪為前兩種姓的物品。

在此等階級分明、等級森嚴的社會,古印度底層人民毫無人格尊嚴,只有不斷發生的苦難。而佛陀即釋迦牟尼認為這種種族制度,只會違逆人性,壓抑天性,必須要糾正甚至是拋棄。

佛陀全面否定了古印度種姓制度的三大理論基礎——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並提出「兩論一權」,提出種族平等,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體系與組織實踐。「兩論一權」即「緣起論」、「佛性論」和「生命權」,「緣起論」講的是世界眾生都是緣起而成,世界和人群之間不存在創造者和主宰者,人的命運和因果都是自己決定的。

這一觀點解放了人類的靈魂;「佛性論」講的是,每個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過去也是人,人也可以成佛。因為有著相同的佛性,故不存在地位尊卑,人人生而平等。善惡決定了人的尊卑,善良的人應該尊,而作惡的人就應沉淪,這一觀點解放了人的心靈;「生命權」即殺人便是殺佛,世間存在輪迴,殺人者也可能被殺。

佛陀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他的僧團中四姓皆有無論尊卑,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既有婆羅門、剎帝利亦有吠舍。佛陀不僅僅教化宗教師、王公貴族也教化乞丐、風塵女子,即有教無類。綜上可得,佛陀和其所代表的佛教,是批判、抵制種族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先鋒戰士。在人類歷史上,可謂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源自他的大智慧與大慈悲。這種思想即使在思想開明的現代社會也是有著一定的先進性。

佛陀說的輪迴是輪轉五道,為什麼現在卻是六道輪迴呢?

佛陀時代只有精舍,為何傳到了中國卻出現了無數寺廟呢?

學佛就一定要吃素嗎?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又是怎樣飲食的呢?

相關焦點

  • 印度種姓制度,出生就是貴族的「婆羅門」到底有多厲害
    引言在很早以前,印度被歐洲國家入侵,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隨後英國人們在當地誕生後代,創立了種姓制度,隨後一直流傳至今,雖然現在當地政府已經取消了種姓制度,但是在民間依舊盛行。對普通人民群眾來說,種姓制度已經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一些落後的村子,低種姓就是低道德已經在人們心中無法改變了,種姓制度中,大致分為了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一個最低等的達利特印度種姓制度劃分達利特在種姓制度中屬於是最低等的,算得上是賤民,連普通民眾都算不上,四個種姓中
  • 印度「高種姓」制度,婆羅門究竟多厲害,才被尊為第一種姓
    我們知道印度有很深的種姓制度,雖然現在印度政府明確表示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印度民間一直流傳著種姓制度,雖然不說,但是大家都知道尊卑有別,低種姓人在高種姓人面前一直抬不起頭,也不敢抬頭。不過我們一直很疑惑,婆羅門被稱為最尊貴的第一種姓,那它究竟有多厲害?又厲害在哪?印度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還有另一個最低等的達特利。婆羅門就是那個最尊貴的第一種姓,而婆羅門僅僅是一些僧侶人,剎帝利卻是位高權重的人,就連莫迪都只是剎帝利。
  • 佛教通史 001-反抗婆羅門的先驅-佛陀的誕生
    這就是佛陀出現的時候,整個印度全境的社會概貌。當然,他的出現,也不光有社會情況,還有他本身的文化情況。印度這塊土地,有一個特別有名的制度——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由雅利安人建立的。雅利安人,我們一直認知上有一種錯誤,認為是德國人,其實不是的。雅利安人是伊朗高原的白人,他們向西進入歐洲後來成為德國人,即所謂的雅利安人。
  • DNF種姓制度,你是婆羅門還是剎帝利?
    本文由我永遠喜歡DNF 原創首發,禁止任何平臺和個人以任何方式抄襲,違者必究無論你是喜歡正經的職業百科還是搞笑的DNF趣事,點點關注不迷路小編會努力繼續給大家帶來乾貨滿滿的文章,您的關注和收藏是最大的支持~DNF有著61個職業,但是其實可以簡簡單單地歸為幾類,按照身份的高低,套用種姓制度
  • 印度的種姓制度,在古代釋迦摩尼佛是什麼級別?
    在佛陀時代,婆羅門教(即後來的印度教前身)思想體系已經確立,種姓制度已經深入社會各個階層。雅利安人剛進入印度時,當時的社會劃分為三個階級:武士、祭司以及平民。那時還不存在種姓意識。職業也不世襲,也沒有任何清規戒律限制這些階級相互之間的通婚,沒有與某些人不能共餐的禁忌。
  • 印度種姓制度是如何產生的?所有印度人都有種姓嗎?
    相信了解印度的人一定知道,印度國內現如今還存在著等級森嚴的制度,除了那幾個最令人熟悉的四大等級之外,大家還知道被排在種姓之外的群體嗎,而這種群體是印度國內最卑微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探究一下這些種姓是如何產生的。
  • 印度的種姓制度,神秘的面紗後是婆羅門的特權和首陀羅的悽慘
    ,但是往往是高種姓人佔據高地。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作三六九等,四個等級中以婆羅門為尊,而首陀羅最為低賤,雖然還有一些不被列入種姓的「不可接觸者」,但是首陀羅的境地也是比他們好不了多少。而作為天之驕子的婆羅門卻在印度國內受盡優待,他們不僅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高薪的工作,而且還不用向國家交稅。在以前,婆羅門多是由僧侶等從事祭祀工作的人組成的,所以這些人能夠解釋神明傳授的旨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低種姓人的思想。
  • 婆羅門在印度的地位有多高,首陀羅的教授對學生鞠躬,印度的種姓制度!
    引子: 對於一些比較了解印度這個國家的人都知道,這個國家的一些地區至今還是使用著種姓制度,雖然說在很長時間之前就有人表示要將種姓制度廢除,但是在印度很多地區依然還是把人分為高低貴賤。
  • 高種姓代表婆羅門教 低種姓代表佛教 他們到底有哪些區別?
    雖然輪迴有好有壞,但在婆羅門的教義中,只要在輪迴之中就免不了遭受痛苦。比如,即便你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但同樣你也要經受生老病死,人情冷暖。那麼如何擺脫這種狀態呢?只有跳出輪迴,才可破除輪迴之苦。而輪迴是由人生平中的思想、行為、語言所產生的,這些統稱為「業力」,即輪迴是由「業力」推動的。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這種「瓦爾那」制度把印度居民區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賤民是受苦最深的一個社會階層,千百年來,印度歷代反動統治階級利用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至今印度還有上千萬賤民仍在遭受壓迫和歧視。公元前六世紀以前,印度的奴隸制小國林立。婆羅門教是統治各國人民的思想武器,婆羅門祭司專橫跋扈,左右朝政。
  • 古印度脫胎於封建制度,以印度教為血脈的種姓制度
    起源於宗教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一共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排序。除此之外,都是被貴族列入到低級賤民的行列。這種等級制度符合古印度封建社會的統治,脫胎於古代封建制度,很好地維護了等級秩序。
  • 嫁給印度人的中國女子算哪種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還是首陀羅
    但是你知道那些遠嫁到印度的中國女子應該屬於哪個種姓嗎? 每當說到印度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印度有非常森嚴的種姓制度。而她們的種姓又分成4種,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低種性都不能夠上榜。當然每一個種姓所擁有的權利和地位也是不一樣的。那麼當我國的女性嫁到印度之後會是哪一個種姓呢?最首先排除的一定就是婆羅門了。因為婆羅門是印度最高的種姓,她們是不會引起其她國家女子的。為了血統能夠純正她們所取的人,一定也都是婆羅門自己內部的。剎帝利和吠舍則是我國女性嫁過去的種姓比較多的。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到底有多橫:永遠的特權階層!
    高爾基說過:「為了美好的生活,必須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生活的平等的、完全的主人。」許多人因為自己遭受著不公平的待遇而奮力反擊著,所取得的成效也是顯著的,如美國的黑人解放運動,經過美國黑人的不懈努力,為自己爭取到足夠的權益。但有些可悲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改變的。
  • 印度人長得這麼像,在種姓制度下,是如何分辨高種姓和低種姓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印度人長得這麼像,在種姓制度下,是如何分辨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印度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他們的種姓制度。在印度種姓制度非常嚴苛,人的階級決定了他們所能從事的職業和他們的婚姻。婆羅門和剎帝利都屬於印度的高種姓,他們能夠從事高科技行業。
  • 印度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低種姓那麼慘,為何不冒充高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百姓分為5大類,4個等級,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為何說只有4個等級呢?因為最低的達利特甚至不被算在等級之內,是最為低等的"賤民"。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意味著什麼?天生是尊貴命,享受永久特權
    就是在反抗當時的階級制度。但是這句話在印度卻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印度一直到現在都是一個階級化特別嚴重的民族。種姓制度在印度的影響力非常大,在過去印度高級別的種姓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其中婆羅門的級別最高。婆羅門這種種姓的人在古印度掌握著神權、負責佔卜、主持王室大小事務,而剎帝利主要是掌握軍事力量和政務,並且剎帝利的主要職務就是為了保護婆羅門。
  • 淺談印度種姓制度
    但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和歧視女性的思想使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終究名不符實。今天筆者就來淺談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於是婆羅門教典籍《梨俱吠陀》提到原人普魯沙死後,他的口產生了婆羅門,他的手臂產生了剎帝利,他的腿產生了吠舍,他的腳產生了首陀羅。這已然形成四個瓦爾那的雛形。但當時不同種姓的世襲職業還未固定。到後期吠陀時代(約公元前900——前600年),四瓦爾那制度正式形成,婆羅門教典籍規定了各個瓦爾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爾那的不同權利和義務。
  • 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有哪些特權?專家:光這三項就不得了
    然而即使是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仍存在封建奴隸制度的殘餘,印度就是其中典型。眾所周知,今日的印度是一個人口龐大的發展中國家,他們有著豐富的宗教文化。但也因為這個原因,印度至今還保留著封建社會的陋習——種姓制度。
  • 在印度「婆羅門」到底是什麼?身為最高種姓,都能享受哪些特權?
    在印度「婆羅門」到底是什麼?身為最高種姓,都能享受哪些特權?印度的眾多奇特習俗之中對現在依舊有一定影響的就是所謂的種姓制度。這個綿延千年的血統論即便是現在看起來比較荒謬,但是依舊在這片巨大的土地上被人廣為認可。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儘管穆斯林人沒有任何的姓氏,但是在這個種族中,又因為常年的奪權問題存在著有關姓氏的影響,因此在印度以及分為非常多得形式階層,而阿米爾·汗正是出自於印度的低種族,在印度只有婆羅門以及剎帝利這兩種姓氏才會認為是真正的高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