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纍纍!文旅融合發展的「阜陽答卷」

2020-12-19 這裡是安徽

<發布會主要內容>

<答記者問>

問題:「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採取哪些舉措,進一步推動旅遊產業發展?

答:一是以項目建設為支撐,構建全域旅遊格局。文化旅遊產業作為《阜陽市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重點培育的「五大特色產業」之一,繼續深化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按照戰略性支柱產業目標,加快潁州西湖景區開發建設,推進潁河泉河岸線整治及休閒帶建設,全面深化文化旅遊重點項目提升行動,將文旅項目建設作為文旅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打造以潁州西湖旅遊目的地為核心、潁上和臨泉縣域旅遊目的地為兩翼、全市多極特色旅遊的「一核兩翼多極」旅遊格局。

二是以融合發展為路徑,優化產品供給結構。大力推動「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旅遊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以歐蘇文化、管子文化、姜尚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線,提質「潁上花鼓燈」「臨泉雜技」「太和清音」等一批非遺演藝節目,打造潁州西湖南湖景區、中國管園、封神魔幻之都、四九起義紀念館等一批文旅重點項目;以現代休閒農業、地方美食和沿淮莊臺為特色,打造一批休閒觀光、特色美食和鄉村民宿交相輝映的鄉村旅遊休閒集聚區;以全域花卉、四季花海為依託,建成阜陽花博園、潁淮花園、七彩大地景區、楓柏崗景區等一批花卉主題景區;以「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水利工程為載體,創建王家壩國家級溼地公園。堅持城鄉統籌、景城一體,加快城南「四館一中心」和潁河泉河風景帶建設,完善雙清灣、嶽家湖、七漁河、三角洲等公園旅遊要素,不斷豐富旅遊業態、新產品和新玩法,優化文旅產品供給結構。

三是以公共服務為保障,提升文旅服務品質。發揮我市「鐵公機」立體交通網絡優勢,加快阜陽西站和機場「零換乘」工程建設,加快建成「快進漫遊」交通體系。加快星級酒店、莊臺民宿建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農家樂」接待體系,加大鄉村旅遊集聚區旅遊中心、旅遊廁所、停車場和標識標牌建設,提高旅遊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加快市級文旅大數據中心建設,著力推動智慧旅遊全覆蓋。完善旅遊信息公共服務與網上諮詢平臺功能,讓遊客「一機在手,說走就走,說遊就遊」,實現「在線預約、在線遊、在線行、在線購」,提供主客共享、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優質服務。

四是以營銷創新為動力,打造知名旅遊目的地。持續深化「潁淮善郡 大美阜陽」央視旅遊形象宣傳,開展主流媒體旅遊專欄,創新「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宣傳。發行「阜陽文旅惠民卡」,持續開展「高鐵旅遊場景宣傳」「春遊江淮等您來」百家媒體旅遊推介、「皖北人遊皖北」「阜陽全域旅遊推廣月」「跟著故事遊阜陽」等營銷活動,設計和推出一批精品旅遊線路,加強與皖北地市、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城市和西安、鄭州等西部高鐵線路城市交流合作,積極開拓周邊地市和高鐵沿線城市旅遊市場,大力提升阜陽文旅知名度和美譽度,努力建設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

<以下為會議全文>

實力阜陽大美阜陽

「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

新聞發布會之四

文化旅遊體育成就發布會

梅奎萬介紹:

「十三五」期間,全市文化旅遊體育廣電新聞出版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造「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文旅體廣新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著力抓好服務體系完善,保障群眾基本權益;著力抓好舉措守正創新,強化文化遺產保護;著力抓好藝術精品創作,擴大地方文化影響;著力抓好文旅融合發展,初步形成了文化旅遊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十三五」期間,累計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172個,新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848個、健身路徑2223套、小型室內全民健身中心84個、多功能運動場84個、足球場地122個、鄉鎮全民健身廣場167個、示範晨晚練點1099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0.58平方米提高到1.88平方米、增長2.24倍,2019年度省政府目標考核管理績效考核中「體育設施建設」指標,我市位居首位。市、縣兩級啟動新「三館」建設,新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17個,增長81%。堅持重心下移服務下移,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裡」,「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場次12324場、農村體育活動場次23487場。

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成果豐碩。「十三五」期間,全市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將時代精神與潁淮文化相結合,緊扣三大重點,開展文藝精品創作。一是緊扣時代脈搏創作。展現新型幹群關係的淮河琴書《軋狗風波》斬獲第十七屆全國群星獎,這是我市群文工作取得的突破性成績;扶貧題材梆子戲《掃帚書記》入選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二是緊扣核心價值觀創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梆子戲作品《花好月圓》榮獲2013至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安徽省委宣傳部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田漢戲劇劇目獎、中國田漢劇本文學獎三等獎;反映軍民魚水情的梆子戲作品《永遠的大別山》入選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榮獲2017至2018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安徽省委宣傳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三是緊扣地方特色創作。生動展示鄉土生活的小戲《爭爹》入選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頌揚地方發展變化的歌曲《美好安徽》榮獲2013至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二等獎。幾年來,我市共獲評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7個,參加國家級優秀劇目展演5個,獲評國家戲曲劇本孵化計劃項目1個;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4個,獲評省級戲曲孵化計劃項目6個。

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紮實有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不懈抓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2019年,阜南臺家寺遺址獲批第八批國保單位,實現我市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間全市新增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達42處,增長26.2%。新增省級非遺項目8項,增長28.6%;新增市級非遺項目50項,增長64.9%;新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3人,增長37.5%;新增省級非遺傳承人11人,增長22.5%。我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9項,省級非遺項目28項,市級非遺項目77項,縣級非遺項目175項;現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8人,省級非遺傳承人49人,市級非遺傳承人89人,縣級非遺傳承人326人。

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亮點紛呈。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265家,民營法人單位7000餘家,文化產業增加值118.19億元,總量首次超百億,居全省第三位;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4.91%,居全省第五位。文化產業固定資產投資127.2億元,建設項目88個,擁有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園區)9個,文化產業集群專業鎮2個。2020年,界首市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界首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個縣(市)入選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十三五」以來,全市A級景區由11家增長到35家,其中潁上八裡河景區為皖北唯一國家5A級景區;接待遊客由2015年的1739.3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31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5.6億元增長到240.01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6.7%、20.4%,各項旅遊經濟指標增幅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廣電新聞出版工作紮實推進。2018年,在省內率先實現市域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市廣電新聞出版局獲評「全國基層廣播電視統計工作優秀集體」;2020年底,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應急廣播服務體系可建成運行。「十三五」時期,全市1826個農家書屋補充圖書報刊77萬多冊/份,並全部接入「安徽數字農家書屋」平臺,實現行政村農家書屋數位化全覆蓋。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公開發行報紙期刊7種,累計出版發行報刊7093.74萬份(冊)。

相關焦點

  • 長寧:乘勢而上,跑出文旅融合發展加速度
    一系列「項目+旅遊」工程也為長寧「旅遊+」融合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去年,長寧實施文旅項目50個、完成投資88.6億元,今年更是實施文旅項目68個、總投資289.47億元,蜀南竹海創5A、國家旅遊度假區、安緹縵運動康養旅遊度假區、雙河人文古鎮等重點項目即將建成投運。
  • 文旅融合,「旅遊+」時代已來
    不久前,最新出爐的「十四五」規劃中,著重提及「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正如香山上,漢服文化和紅葉交織絢爛,張家港雙山香山旅遊度假區也一日比一日絢爛多彩。她從容向前,在文旅融合中延續城市文脈,在一批批項目落地中彰顯城市特色,在生態大保護中寫下綠色答卷,她引人入勝,讓人流連。
  • 代表說丨黃建文:建議創建大城市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魂體融合,相得益彰。」在湖南省人大代表、嶽陽樓區區長黃建文眼裡文旅融合,就是「詩與遠方」的結合。2019年是文旅融合元年,文旅融合工作也寫進了202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文旅裝備製造、紅色教育培訓、特色民宿、生態旅遊等文旅融合新產品、新業態。
  • 逆風破浪 篤定前行 常州深耕文旅產業發展交出「亮麗」答卷
    這一年來,常州聚焦建設文旅休閒明星城,統籌抓好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發展,「勇爭一流,恥為二手」,致力於創新創造,補短板、強弱項、增效能成果顯著。立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宗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常州市文旅休閒明星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著力深化文旅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動文旅高水平融合與高質量發展。
  • 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這份調研報告很詳盡
    ,如何強化文旅融合發展的要素支撐,如何提高文旅融合發展的質量水平等難點問題,課題組走訪調研本市相關部門以及代表性企業;遠程調研部分省市。上海文旅融合發展概況近年來,隨著「文創50條」「旅遊30條」等一系列文化、旅遊相關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的出臺,上海以文旅機構改革為契機,著力構建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經過探索和實踐,初步形成了以空間融合為載體、產業融合為核心、服務融合為基礎、交流融合為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態勢和新特點。
  • 安徽臨泉中環格林童話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12月12-14日,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入選,這是該縣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阜陽市委常委、臨泉縣委書記鄧真曉作現場推介並領獎。此次活動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文旅企業參加。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為獲獎項目單位頒獎。
  • 2019中國(昆明)文旅+動漫IP融合發展論壇開幕 彩雲之南首個虛擬IP...
    論壇現場(供圖)嘉賓發言(供圖)籤約儀式(供圖)8月9日,創意雲南2019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昆明)文旅+動漫IP融合發展論壇暨雲南文旅虛擬形象項目戰略發布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以「動漫IP·賦能文旅」為主題,圍繞雲南省文旅產業創新發展,開拓獨具雲南特色的文旅發展新思路。現場,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孫炯表示,雲南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在國家大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雲南省致力於開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在文旅融合的發展方式上先人一步,結合雲南實際,走出一條適合雲南省的可持續發展文旅融合之路。
  • 山西:文旅融合正當時
    2020年,山西瞄定「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目標,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實施品牌戰略,做優文旅產業,發揮「黃河、長城、太行」三大品牌優勢,加速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
  • 聚力群眾文化期盼 建好村史館惠民心——陽朔縣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見聞
    縣、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發展為導向,經過民主討論後決定籌建舊縣村史館。當地邀請文化界人相關人士走訪各個自然村,查閱了有關方志、宗譜、碑記等史料,設計出村史館的主題、結構和製作圖片資料,並號召村民捐出具有歷史痕跡和時代印烙的實物,通過一個多月時間建成了該村史館。  舊縣村史館的打造,僅是該陽朔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 文旅企業探索跨界開發 華僑城集團「集智」謀融合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文旅企業該如何不斷突破行業邊界,探索跨界開發,釋放增長潛力?記者近日從此間召開的華僑城策劃規劃聯盟大會上了解到,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邀請了全球文化旅遊、策劃規劃、設計創意、前沿科技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優秀團隊深入研討,探討文旅企業跨界融合發展之路,力圖通過優質多元的文旅產品供給為擴大內需提供支撐,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帶動鄉村振興發展,不斷開拓文旅企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 繪好文旅融合「工筆畫」
    這3個文旅項目在西安市眾多歷史文化資源中脫穎而出,正是灃東新城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灃東新城以文化為支撐,紮實繪好文旅融合的「工筆畫」,逐漸成為西安文化旅遊產業新高地。
  • 海峽文博會啟幕 數字創新促兩岸文旅融合發展
    多家兩岸文旅企業在展覽中呈現了數字創新成果帶來的兩岸融合發展新機遇。身著紅色古裝的NPC「媽祖」正在與逛展者互動。新華社記者褚萌萌 攝「我是一個仙女,初來這人間。能否請你給我跳個舞?」展會上,一位身著紅色古裝的女孩在固定區域內隨意走動著,逢人問話便如是說。她是一名NPC(非玩家角色),扮演的是兩岸民眾都喜愛的媽祖女神。
  • 文旅融合發展,三門這個美麗城鎮有「面子」更有「裡子」
    自去年年底,我縣全面啟動美麗城鎮建設以來,橫渡鎮便在原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以美麗城鎮指南為導向,以文旅融合為支撐,全面提升全鎮「顏值」。 美化亮化農家庭院,打造精品美麗庭院4個村;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新增善見平安農場;修繕拓寬破損道路6條,改善鎮域整體形象……通過一系列改造提升,充分喚醒小鎮新活力。
  • 2020年唐山市文旅融合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
    導 讀12月10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全市重點媒體,在新聞發布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重點工作成果展示」系列之文旅融合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陳福利進行了發布。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建立文旅高質量發展保障體系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加強黨的政治和思想建設。
  • 談四川文旅「未來力」:如何為「十四五」文旅發展謀篇布局
    這句體現四川文旅發展新思路、新面貌的口號如今越來越響亮。明年,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文旅經濟作為四川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也將掀開新篇章,展現「未來力」。未來,四川文旅發展將有什麼新動作?又將塑造哪些新品牌?如何為「十四五」文旅發展謀好篇、開好局?
  • 橫山區文旅融合綻芬芳
    文化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是繁榮文化事業、堅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近年來,橫山區以建設文化強區為目標,以提升文化軟實力為主線,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文旅服務體系、加快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為重點,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公共服務有提升 文化產業成績斐然文化具有凝聚民心和增進民生福祉的功能,是衡量幸福美好生活的一個重要標尺。
  • 天府新區農商文旅融合新品牌「西巖官塘」正式揭幕
    此次活動以「承天府鄉韻,繪西巖官塘」主題,呈現了天府新區鄉村振興發展成果的最新風貌和農商文旅融合發展路徑的最新探索。現場歌舞表演、農耕體驗、鄉村攝影展和農業合作社產品展等一系列活動傳遞豐收的喜悅。  成都天府新區2020年農民豐收節暨西巖官塘品牌推介會現場  會上,天府新區農商文旅融合新品牌「西巖官塘」正式揭幕。
  • 阜陽6大潛力板塊曝光!城南4年發展成果耀眼
    西湖新區定位文旅、商業,與高鐵機場相互依託,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高鐵的通車往往意味著經濟的發展,意味著便利的交通。 阜陽高鐵新區,引導城市空間拓展和產業更新,為城市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這裡,未來將高不可攀!
  • 加快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十四五」時期,實現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強省的跨越,一個關鍵所在,就是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文旅產業、平臺、空間、市場和服務的多維度融合滲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文旅資源創造性轉化、融合性發展,充分釋放文旅融合發展的動力和潛力。 加快跨界融合,形成業態多元、內涵豐富的全鏈條發展新模式 產業是文旅融合發展的載體和支撐。
  • 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項目獲獎獲全國文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2-14日,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入選,這是該縣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發布會上,故宮以東,一見如故(北京)、洛寶貝成長樂園(北京)、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山西太原)、南京喜事(江蘇南京、無錫拈花灣(江蘇無錫)、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安徽阜陽)、一路有戲(河南鄭州)、夜夜夜阿狸主題夜遊(重慶)等十大創新項目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