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
繼瑞幸之後,又一家中國公司進入做空機構的視野。4月7日,做空機構WOLFPACK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視頻網站愛奇藝(NASDSAQ:IQ)誇大營收和訂閱用戶數量。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在做空消息發布後,愛奇藝股價下跌超12%。隨後,愛奇藝方面回應記者稱:「關於第三方機構發表質疑愛奇藝的報告,其引用數據與結論嚴重失實,與實際情況不符,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上市公司,我們披露的所有財務和運營數據均是真實的,符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我們對於所有不實指控,堅決否認,並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最終愛奇藝股價震蕩回升,截至收盤,上漲3.22%,報17.3美元/股。
記者注意到,4月8日凌晨,愛奇藝CEO龔宇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邪不壓正,看最後誰贏」。
今年2月,瑞幸咖啡遭做空機構渾水做空,在上周,瑞幸自曝22億元的營收造假,股價暴跌近八成;近日,在線教育美股上市公司跟誰學也遭到做空。
瑞幸咖啡造假讓一些企業家擔心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機。4月8日,好未來教育(TAL.US)發布公告稱,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員工存在「不當行為」,好未來立即向當地警察報告,該僱員已被當地警察拘留。受此消息影響,好未來股價盤後大跌28%。
WOLFPACK Research在報告中聲稱,早在2018年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之前,愛奇藝(NASDSAQ:IQ)就一直存在欺詐。與其他許多在IPO時誇大數據的中國公司一樣,愛奇藝的業務增長無法合理地證明其財務報表是真實的。估計愛奇藝將其2019年營收誇大了約80億元人民幣到130億元人民幣,即27%到44%。
報告還指出,愛奇藝誇大了廣告營收。稱雖然愛奇藝似乎在逐步降低2017年的廣告收入誇大幅度,為其IPO做準備,但愛奇藝2018年的廣告收入被誇達了幾乎兩倍,達到15.37億元人民幣。
在提交給SEC的招股說明書中,愛奇藝稱2015年的廣告收入為34億元人民幣。而愛奇藝在2015年只向國家工商總局報告了19.5億元的廣告收入,誇大了74%。
2016年工商總局廣告行業的報告顯示愛奇藝文化的廣告收入為33.58億元人民幣。而愛奇藝2016年向SEC報告的廣告收入為56.5億元人民幣,誇大了38.6%。
根據該報告,愛奇藝將其用戶人數誇大了大約42%到60%,從而誇大了營收。兩家中國廣告公司向該研究機構提供了愛奇藝後端系統的數據,這些數據顯示,從2019年9月開始,愛奇藝的實際移動DAU(每日活躍用戶)比該公司在2019年10月宣稱的1.75億平均移動DAU低了60.3%。
該研究機構表示,2019年10月至11月,我們對愛奇藝中國目標人群中的1563人進行了面對面的調查,結果發現大約31.9%的愛奇藝用戶可以通過京東或小米電視等愛奇藝合作夥伴的會員資格訪問其VIP內容。愛奇藝在總體上對雙重會員進行了核算,這意味著該公司認列了全部收入,並將其合作夥伴的份額認列為費用,這使得愛奇藝可以在誇大營收的同時燒掉虛假現金。
另外,愛奇藝還誇大了費用以及為內容、其他資產和收購交易支付的價格,目的是「燒」掉虛假的現金,向審計師和投資者隱瞞欺詐行為。愛奇藝上報的「實物交換轉授權」(barter sublicensing)營收意味著,該公司將2018年和2019年在中國製作的每一集電視劇分別以每集7.9萬元和6.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進行交易。一名從事內容獲取工作的前愛奇藝員工告訴我們,非獨家授權劇集的價格通常為每集1000至5000元人民幣,而熱門劇集的最高價格為每集2萬元人民幣。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該機構的做空報告中的一些質疑只是基於單方面的假設,或者為會計統計口徑的差異,同時對內容採購費用溢價太高的質疑,也體現出該機構並未對中國近幾年的影視生態作深入了解。
此外,也有做空失敗案例,在2009年和2012年,新東方曾先後被香櫞和渾水做空,在第一次做空時,由於證據並不充分,新東方股價在短時間做調整後上漲,幅度大30%,而被渾水做空後,新東方股價一度腰斬,但俞敏洪等高管立刻召開發布會,對做空報告進行駁斥,並宣布進行回購,股價在幾日後回升到接近做空前的水平,並在之後幾年裡數次翻倍。
(編輯:張靖超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