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夠抵擋的住烤紅薯的誘惑呢?答案是沒有人!
在寒冷的秋季拿著可以當暖寶寶的烤紅薯,品嘗它的香甜,是世界上最治癒人心靈的事情。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冬天,但是街上已經出現不少紅薯攤兒。
昨天中午下班剛到公司樓下的時候,迎面就飄來一陣烤紅薯的香味,我沿著香味走去,發現了一個流動的紅薯攤兒。紅薯攤兒的配置非常的簡單,一個三輪車,一個自製的「烤箱」,還有幾十塊兒紅薯。
當然,還有一個深藏不漏的老大爺,都說高手在民間,看著大爺熟練的烤紅薯手法,我就知道這個紅薯肯定好吃。
果不其然,大爺的紅薯烤的恰到好處。紅薯外皮被烤的焦酥,一掰開裡面的肉色澤鮮亮,吃起來香甜軟糯,一口下去,十分滿足。
好像很多老小區、寫字樓下面都有這麼一家烤紅薯攤兒,小小的推車仿佛走南闖北,經歷了無數的風霜雪雨,餵飽了很多人的胃,溫暖了無數的心。
其實,在上大學之前,我很少在外面買烤紅薯吃。一是覺得外面賣的太貴了,二是覺得不如自己在老家那種烤的好吃。
小的時候,烤紅薯都是自己做的。約上幾個小夥伴,在家裡面找一塊空地,往地上放很多剛挖出來的紅薯,在弄點柴火點上個半小時。
邊烤火,便盼望火滅,等待著烤紅薯的出爐。火剛滅,小夥伴們便迫不及待的去扒拉,剛烤好的紅薯很快就被瓜分完。
熱騰騰的烤紅薯還有些燙手,但那時的我們仿佛不怕燙,剛剝開皮就往嘴裡送,甜甜的烤紅薯一個接一個的吃。
最後每個人都吃成了大花貓,手也被紅薯皮給弄的黑乎乎,才會心滿意足的回家。
雖然現在的烤紅薯不是稀罕物,隨時都能吃,但小時候的那種快樂,卻很難再體會到。不是如今的紅薯不甜,而是那些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泉城烤薯 不一樣的烤地瓜,歷經8年發展與蛻變,再次提升了烤薯圈的品味與格調,不一樣的視覺體驗與味覺享受,不可撼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已成為廣大消費者必經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