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型人格之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天真的我,希望能活在可以」自在做自己」的完美國度裡。天真者模型的允諾是,生命不是非得過得很辛苦不可。只要遵循一些簡單的原則,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也可以在此時此刻地活出最棒的價值。所以天真者模型應該堅守的座右銘是「自在做自己」。在建設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的時也需要在自己的腦海裡想像,這個人偶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天真者的樣子,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像或者不信它如同真實存在,那麼這個人偶模型的建設就一定是失敗的,就需要重新來想到底哪裡有疏忽有遺漏。
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也可以叫做純真者模型,它的人偶屬性是,天真者渴望體驗天堂或者說體驗嚮往的生活,也就是說在每個天真者的心裡都有一塊自己嚮往的意境或空間,這是他們的人生淨土,或者說是他們樂於沉迷的空間。天真者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對天堂或嚮往生活的體驗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正是由於這樣的渴望和目的,所以天真者採取人生策略是堂堂正正做人,正正噹噹做事,他們不會故意做錯事或者做壞事,因為天真者恐懼做錯事或者做壞事而遭致懲罰,這樣會讓他們覺得內心渴望的天堂淨土受到汙染,或者天堂的生活也就不像想像的那麼純粹。能夠成為天真者的人,他們天生擁有自信和樂觀的態度,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天賦,他們才能夠一直保持天真,不被外界的複雜所幹擾,一如既往的堅定自己的目標和渴望的方向,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天真者在現實認知中比較相近形象的人物角色就是《西遊記》中的唐僧,永遠保持著自己的內心嚮往的方向(西天大雷音寺),在路途中也同樣用純真的心態保持著對待所有人。在品牌營銷的運用中,比較典型的代表案例是「麥當勞」這個品牌,無論是金拱門的形象設計,宛如兒童的遊樂場,是天真者享受嚮往生活的代表;還是「I’m lovin』 it」即「我就喜歡」這句廣告語的設計,體現了執拗與對嚮往生活的執著;再或者是輸出的廣告視頻以及宣傳海報,無一不是保持著天真者的模型,給目標群體打造天真者的形象與內在人性動機的刺激,但是天真者存在的隱藏屬性或者說反面屬性,是對現實生活的的無奈,純真的內心抵不過現實的壓力,這樣也對導致了他們對內心嚮往更加的堅定,同時也更容易獲得目標群體的同情心理。所以天真者是永葆赤子之心的人,就像個天真的孩子,總是追求著美好的夢。信仰真善美,就像做著公主夢的迪斯尼,也一直是天真者代表。天真者也可能是無可救藥的樂觀派、長不大的人、烏託邦主義者、傳統主義者、純真無邪的人、神秘主義者、聖人、浪漫主義者、夢想家。但是天真者絕對不是白痴或者犯傻,如果在創建的天真者人偶時,覺得有白痴或者犯傻的成分在其中,那麼就需要提高警惕,重新審視人偶模型,把天真者引到白痴或犯傻的範圍內,人偶就失去了應該有的對目標群體的刺激能力,同時也可能或受到目標群體的討厭和厭惡,就需要對人偶進行修真或者重新建設。
下面再跟大家一起探討下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的層次,這個很容易理解,就如同打遊戲的角色有青銅、王者一樣,現實中的身份角色同樣也有層次和層級的存在,比如在老師這個角色中,有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等。同樣每一個品牌虛擬人偶模型都有它的層次,對於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促使它產生層次的動力就是對純潔、善良與樸實的渴望,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對這種渴望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天真者的人偶層次也就有了區別,而區別的根源就是動力的影響程度不同。天真者的第一個層次是:赤子的單純、無邪、依賴、服從、信任他人、理想化,也就是說這個層次是天真者與生俱來的,沒有經歷過任何現實世界的雕刻與塑造,保持本性,這算是初級的天真者,在經歷現實的考驗與折磨時,不一定能夠經受的住考驗,但他們安於自己天真的本性,也嚮往這樣的生活及思想方式;天真者的第二個層次是:更新、正向思考、再造、淨化、重新回到嚮往之地,也就是說在經歷現實的磨練與考驗,體驗世界的繁華,觀察事態與人心後,依然覺得自己嚮往天真的世界,認為天真的這片淨土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方向,這個層次的天真者相比於第一個層次更為堅定,也更加被人崇敬;天真者的第三個層次是:近乎神秘主義式的一體感(此時的天真者是發自個人的價值觀和統整性,而非外在的經驗)、安然的非造作,也就是說這個層級的天真者已經達到了自己嚮往的天堂,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宗教中供奉的神祗,比如基督教的耶穌、佛教的釋迦摩尼、伊斯蘭教的薩滿等。另外,天真者人偶的陰影是否定和壓抑,也就是說如果天真者嚮往的天堂或者內心所嚮往的世界被否定,或者被外界所壓抑,將會給天真者這類人群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通過天真者人偶模型可以理解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談論「回到初心」,甚至一些娛樂選秀節目中導師也會經常問「你的夢想是什麼」。其實就是刺激目標群體的內心對天真者的反應,讓目標群體內心的天真者得到喚醒,從而產生心理共鳴,達到策劃人員想要的心理操控效果。
通過以上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的屬性及特點,本文的最後再來討論一下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能夠提供良好定位的品牌有哪些,也就是天真者模型的適用範圍。首先天真者人偶模型能夠為某個清晰可見的問題提供相對簡單的解決方案的品牌,比如養老院、培訓機構、簡單生活常規功能性產品(保暖衣、防水衣)等,解決方案相對比較簡單,目標群體比較容易理解,以專注的角度來做引導,提高解決方案的可信度和傳播能力;第二種是與善良、道德、樸實、懷舊或童年有關的品牌,比如母嬰用品、食品等行業,以善良和道德的精神層面的角度去做營銷,更容易獲得目標群體的同理心;第三種是在功能上和乾淨、健康或美德有感,而且可以不斷複製的品牌,比如健康食品、清潔工具等,以天真者的角度做營銷,更容易獲得目標群體的信任感;第四種是中、低端價位的品牌,每個人都是天真的,但很少有人願意為天真付出大量的代價。之前接觸過一個朋友,經營的產品是健康食品,打出的宣傳口號是「兒時的味道」,但定價又比較高,所以銷量一直不是特別理想,原因就是希望以天真者的角度去銷售高價格產品,刺激了目標群體的大腦,但忽略了目標群體的行動力,所以導致銷量一直無法提高。第五種是保持傳統價值的公司所製作的品牌,比如相對較為傳統的工廠或生產加工製作企業等,舉個列子來說,廚邦醬油的廣告語「曬足180天,曬出美味曬出鮮」就是對傳統價值傳承的強調,這裡也不是說僅很對傳統生產加工製作行業適用,比如網絡紅人「李子柒」的品牌定位也是如此;最後一種是希望和某個形象不佳的產品有所區隔的品牌,比如小米手機的早期定位「為發燒而生」就是希望與傳統的山寨手機有所區隔,讓小米品牌在山寨手機橫行的年代得以脫穎而出,並且逐漸吞併傳統山寨手機,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地位。以上所有的品牌類型只是梳理出來方便大家理解和參考,也是一般行業比較通用的現象和約束,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特例的存在,所以也希望大家不要被以上類型所限制和束縛,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屬性,並將屬性內化到所創建的人偶模型中,而不是被這些條條框框所限制住,無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天真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該有的威力和作用。